APP下载

广西红色歌曲融入地方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的探索

2024-06-25招霞

广西教育·C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声乐广西

招霞

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是为了促进人才培养朝着德才兼备的方向发展,打造优秀的后备人才。为此,在广西地方师范院校声乐教学领域,应当遵循课程思政的指导方针,尝试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广西红色歌曲融入日常教学当中,筛选优秀的红色歌曲作品丰富声乐教材内容,并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教育方式,借助红色歌曲融入的契机完成师范院校声乐教学改革的重任,培养声乐技术技巧过硬、综合素养优异、道德品质高尚的艺术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广西红色歌曲;地方师范院校;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2-0159-03

步入新时代,我国文艺事业发展日新月异,广西音乐教育领域对声乐师资的专业素养也不断提出新要求。为此,广西师范院校应积极探索声乐教学课程思政建设,探寻将红色歌曲融入声乐教学的实践路径,通过声乐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红色歌曲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的精神写照,其激昂的旋律和深刻的歌词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他们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从而激发其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探索将红色歌曲融入声乐教学的路径,既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为声乐教学带来新的活力,还能够推动红色歌曲自身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继续发挥育人作用。

一、当前广西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这里素有“歌海”之称,文艺硕果累累,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的声乐人才。在广西高等院校的声乐专业教学方面,多年来形成了涵盖综合类院校、师范院校、高职高专在内的多层次培养体系,培养出许多面向社会基层服务领域的艺术人才。但与此同时,当前广西地方师范院校声乐教学领域也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广西15所师范类院校200余名师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广西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效果。

首先,广西师范院校的声乐教材未能充分体现地域特色。目前,广西师范高校的声乐教材主要以传统的声乐基础教材为主,这些教材通常以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的声乐基础性教材为主要内容。其内容广泛,涵盖了声乐技巧的系统训练,包括呼吸控制、发声方法、音域拓展等,同时也提供不同风格和难度的声乐作品供学生演唱练习。然而,地方师范院校对声乐资源的开发应当突出本地的艺术成果及风格特色,更多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声乐作品,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并通过声乐教育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使声乐艺术人才在未来的职业领域更好地为本地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1]。

其次,广西师范院校声乐教学内容大多过于侧重传统的西方声乐技巧和经典曲目,而对本土红色歌曲和地方音乐文化的融入不够充分;教学方法仍然依赖于传统的讲授和模仿练习,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缺乏足够的舞台表演和社会实践机会,这限制了他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能力。此外,师资队伍在声乐思政教育方面的培训不足,导致在教学中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有效结合。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训和提供更多实践平台等方式来解决,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纵观当前广西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显然是受到了教学大纲的制约,任课教师对曲目的选择存在着明显的保守思想,将自身所掌握的歌曲范畴作为教学重点,并未根据广西本地的声乐艺术资源调整教学内容。这直接造成了声乐教学趋向于同质性,未能体现出广西声乐艺术的特色[2]。

最后,部分院校声乐教学中存在重技轻艺的问题。教师过分强调声乐技巧的训练而相对忽视了艺术表现力和情感传达的重要性,这种倾向可能导致学生在声乐技术上有所成就,但在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创造力方面发展不足。在课程思政的框架内,声乐教学应更加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技术和技巧,还能理解和传承优秀文化,形成健全的审美观和人文素质。

二、课程思政下红色歌曲融入声乐教学的主要路径

(一)更新教材内容

在声乐教材中融入红色歌曲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教材编写团队对现有声乐教材进行全面评估,识别并整合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歌曲,这涉及深入研究这些歌曲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教育价值。

首先,应当选择那些来自于革命战争年代的经典红色歌曲。这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所创作的红色歌曲,一方面拥有典型的年代感和社会应用价值,在昔日的战争年代起到了重要的文化宣传功能,将这些作品进行筛选和整理,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红色歌曲所蕴含的人性温度;另一方面,这些红色歌曲大多是由广西民歌改编而来,反映了广西传统音乐文化的朴素精神和独立气质。学习这些红色歌曲,能够让学生感受广西文化艺术的魅力,从而形成复合型的学习效果,达到良好的教育功能。

其次,还可选择根据原生态红色歌曲所改编打造的优秀经典红色歌曲或歌剧、音乐剧唱段。这些作品大多是由文艺工作者根据大量本地艺术素材进行改编的作品,相对于原生态的红色歌曲作品,这些作品在艺术性方面更胜一筹,无论是旋律线条的组织或者是歌词内容的写作,均显现出更佳的艺术性,并经过了艺术舞台实践的历练,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喜爱。将这一类型的红色歌曲作品融入声乐教学领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声乐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能够直接放置于舞台实践当中,起到良好的教学拓展效果。

此外,还可以选择当前新创的优秀红色音乐作品,使其与多类型的声乐教学系统进行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使作品更符合他们的审美要求。近年来,艺术家从新时代的视角出发创作了大量红色音乐作品,其音乐风格具有典型的时代风貌。对这些红色音乐作品的收集、整理和应用,可以更好地吻合当代青年学子的审美喜好,也能够展现出红色歌曲日新月异的艺术变化。这样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有利于红色歌曲在师范院校声乐教学领域的融入,也有利于其蕴含的思政教育内涵得到充分释放,不仅能够传承红色文化,还能够在提升学生声乐技能的同时,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艺术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3]。

(二)开展红色歌曲教学实践

首先,需要精心策划一系列具有教育意义和吸引力的主题活动,如红色歌曲的合唱比赛、音乐会、主题演出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在曲目选择上,应精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和深刻教育意义的红色歌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声乐水平进行适当的改编和编排,确保学生能够在演唱中感受歌曲的魅力,同时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排练和声乐训练阶段,教师应提供系统化和专业化的指导,包括歌曲的演唱技巧、情感表达、舞台表现力等方面,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生动地演绎红色歌曲。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故事和精神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红色歌曲所传递的革命精神和时代价值。

其次,实践演出是红色歌曲实践的重要环节,通过在学校、社区或其他公共场合的演出,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同时也让更广泛的听众了解和感受红色歌曲的魅力。在演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与观众进行互动,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增进学生对红色歌曲的理解,同时积极收集观众的反馈,为后续教学提供宝贵的参考。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反思,讨论他们在演唱红色歌曲过程中的体验、收获以及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进步。通过这样的反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红色歌曲的意义,同时也能够明确自己在声乐技能和思想政治素养方面的提升方向。

最后,将红色歌曲实践作为一项长期的教学项目,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形成常态化的教学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红色歌曲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样的持续实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声乐技能,还能够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心中播下红色文化的种子。

(三)实施多元化教学策略

优化声乐教学方法需要采取多元化、综合性的教学策略,除了主动对作品的内容、风格和类型进行选择,还应当对声乐教学的具体展开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革新,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能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学习和了解这些红色歌曲的演唱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感悟和启发,达到思政教育的最佳效果。

其一,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将红色歌曲作为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歌曲传承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实践性,鼓励学生通过合唱、独唱等形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演唱技能,并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融合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红色歌曲与历史、政治、文学等学科知识相结合,通过歌曲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精神内涵[4]。例如,在学习《黄河大合唱》唱段时,可以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演唱中体验和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在学习《血色湘江》歌剧唱段时,可以结合发生在广西境内的湘江战役进行深度解析,明白此战役是中央红军的生死之战、是决定红军长征的命运之战等。教师还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或对红色歌曲进行民族歌曲、美声歌曲、艺术歌曲的创作改编,提升其艺术表现力。通过这些综合措施,让声乐教学在提升学生声乐技能同时,还能够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其二,在红色歌曲融入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的过程中,以“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作曲家、声乐表演艺术家和革命老区的群众走入课堂,讲述他们对这些红色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打造演绎过程,从而深化学生对这些红色歌曲的认知,实现美育、思政教育的融合,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红色歌曲特殊的创作背景和艺术表达方式,进而在舞台艺术实践过程中将这些红色歌曲进行准确无误的演绎。

其三,以“走出去”的方式促使学生自觉探索红色歌曲艺术资源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红色歌曲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真正实现对红色作品的认知和了解。教师可以借用专题采风契机,设定学习任务和目标,让学生利用课余和暑假、寒假时间前往革命老区采风,了解这些红色歌曲创作背景和应用价值。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当前的互联网资源收集整理与红色歌曲相关的知识内容,广泛了解这些红色歌曲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媒体渠道,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传播自己对红色歌曲的理解以及艺术实践成果。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全新的传播渠道,同时也可以在与网友的互动交流过程中获得中肯的评价反馈,从而进一步提升声乐技术技巧及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在当前地方师范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课程思政为契机,积极推动红色歌曲融入声乐教学课堂,进而推动广西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师范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方兴.科学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20(Z2):10-12.

[2]张兴海,李姗姗.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四论”[J].中国高等教育,2020(Z2):7-9.

[3]齐鹏飞.全面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J].中国高等教育,2020(Z2):4-6.

[4]陈斌.高校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与推进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20(Z2):13-15.

注: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红色歌曲融入地方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研究”(2022JGA245)的研究成果。

(责编 蓝能波)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声乐广西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