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戏珠图
2024-06-25揭方晓
揭方晓
九条腾云驾雾、形色各异的飞龙,藏身于一只十七厘米高、瓶口仅两厘米宽的瓶子内。瓶子虽空间小,但内壁的雕刻图案丝毫没有拥挤感,极致的壮观与精巧令人叹为观止……这件名为《九龙戏珠图》的内雕作品,是当时已年逾七旬的陈龙创作的。
那时,我还在小城一家地方报社上班,是专跑文化口的记者。一天,报社领导突然打来电话,叫我去他办公室一趟。我敲开领导办公室的门,迎面看到的是一衣着朴素、头发花白的老者,正拘谨地坐在沙发上,有点手足无措的样子。领导见我进来,笑眯眯地说:“我来介绍一下,这位老人叫陈龙,是我们小城颇为有名的内雕大师,今天特意找上门来,要我们宣传一下内雕技艺,要不然啊,这门手艺就得失传喽。”
我本就对文化类的题材感兴趣,自然乐意得很,忙点头如捣蒜:“这题材好啊,谢谢领导帮我。”
我陪着大师来到他的工作室。进门是厅堂,里面摆了一座大型雕塑,主角是各种各样的龙。但见这些龙无一不栩栩如生,形态极是逼真:有的腾云驾雾,凌空飞渡;有的霸气迸发,挥斥方遒;有的张牙舞爪,目似喷火;有的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有的回首遥望,呼朋引类……我认真数了下,共有九条龙。
大师说,这叫《九龙戏珠图》。还真是,雕塑中部靠上的地方,一轮通红的太阳,如珠似玉。
大师的工作室不大,也颇为冷清。除了一大堆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连个端茶递水的都没有。大师有些尴尬,解释道:“这内雕技艺,没人学喽,我的儿子、孙子、侄子、侄女都不学,每天只有我这个快入土的人在这里雕雕刻刻,故杂乱了些。”听得出大师言语间多失落、寂寞之意。
采访中,得知大师很小时便从事玻璃工艺制作,学会了一手绘画、外雕技艺,是业内出了名的雕刻好手。退休后,他依然醉心于雕刻艺术,常去外地购买雕刻材料。有一次在火车上,他无意中听说了一种鼻烟壶内画艺术,是在不足四分之一巴掌大的鼻烟壶内绘图作画,不禁怦然心动。他想,鼻烟壶里面可以作画,那么在玻璃瓶或瓷瓶内是不是也可以雕刻呢?理论上完全可行!这个想法吓了他一跳,因为据他所知,当时在全国还没有这种集内画、外雕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如果能够成功,他将是这一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大师一向很有韧性,认准了一条路就不会轻易回头。回家后他迫不及待地收集瓶瓶罐罐,开始了这种后来被称为“内雕”的艺术形式的创作。
他自研自制了多种工具,试验了各种材料。他说自己是从拇指大小的药水瓶开始这种艺术创作的。因为这种玩意儿到处都是,容易得到,而且在小瓶子中搞内雕相对容易些。后来他逐渐选择酒瓶、瓷花瓶……材质从粗到精,体积从小到大,玻璃瓶罐刻坏了上千件,刻坏的瓷瓶也有五百多件。
据大师介绍,内雕其实跟绣花差不多,在一些细微的地方,要屏息敛气,小心翼翼,三十多道工序,半点都马虎不得。他说,内雕全凭指力,用长短不一的铁笔银钩在瓶内作画、雕刻、上色,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大师技艺日精月进,现在能在厚度仅一毫米的薄胎瓷瓶中熟练雕刻。景德镇一位制瓷权威说,景德镇千年陶瓷史上,薄胎瓷瓶内雕技艺闻所未闻,大师能创作出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作室里内雕作品琳琅满目:《花鸟图》 《凤凰牡丹图》 《双虎图》 《嫦娥奔月图》……但大师最得意的还是名为《九龙戏珠图》的内雕作品。最令人惊叹的是,这件内雕作品,跟厅堂里摆放的那座大型雕塑《九龙戏珠图》一模一样,大到构图,小到刀法纹路,都丝毫不差。大师说,这是他花了四个月工夫,废了十多个瓶子才完成的。专注地完成这件作品后,他的手痛了七八个月,几乎不能握刀提笔了。
“怎么想到雕刻这么一件作品呢?”我好奇地问。
“为盛世鼓与呼!”大师自豪地回答。
我惊奇地发现,说完“为盛世鼓与呼”这几个字后,大师一扫在报社领导办公室里那种拘谨、老态之状,眉眼间壮志纵横、意气飞扬。
据他介绍,“九”为最尊贵的数字,代表无穷无尽,为至高圆满之意;“龙”在上古时期就是中国的图腾,寓意顺风顺水、飞黄腾达;“珠”一般指太阳,指东方,为至阳之所在。九龙戏珠,有至刚至阳、紫气东来、气韵旺盛之意,寓意着兴旺无涯、盛世无穷。
我为之动容。接下来一段日子里,我连续在小城地方报纸上刊发了九篇通讯稿或消息稿,报道陈龙大师的创作事迹及创作动态,呼应《九龙戏珠图》带给我的感动。
有一天,大师突然打我电话,兴奋地说由于我的报道,最近有好几位雕刻爱好者投入其门下,向他学习内雕技艺。他说,入门第一课,他就向他们讲授《九龙戏珠图》的意义。
我突然想到,该写第十篇新闻报道了,以此呼应那颗鲜艳夺目的“盛世之珠”。
选自《小说月刊》
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