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烦恼
2024-06-25马志国
马志国
心理咨询室里,一个女孩非常郁闷地诉说着自己心中的烦恼。
我今年读初三,现在为一件事非常烦恼。初三正是大家努力争取好成绩的时候,可最近,我总是怕自己考得太好了,被同学们赞叹,被老师表扬。前不久模拟考试,我又在女生中排名第一,老师表扬了我,说我进步非常大,还带头给我鼓掌。面对大家的掌声和羡慕的眼光,哎呀,我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烦恼!在我接待的咨询者中,中学生一般是因为考不好而烦恼,怎么这个女孩偏偏为自己考了好分数而烦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随着我们沟通的逐步深入,女孩说起了下面的一段故事。
初二时,我的同桌也是女孩,我们很快成了好朋友。她学习比我好,经常是班里女生的第一名。我能跻身前十名,从没有进入前三名。在学习上,她给了我不少帮助。我想不能让好朋友的心思白费了,于是自己就加倍地刻苦努力。
就这样,到了初三,我的学习有了明显进步,慢慢也不用同桌辅导了。最让我高兴的是,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我第一次成了女生的第一名。当时我掩饰不住兴奋,一个劲儿让同桌看我的试卷。平静下来,我才发觉同桌的脸色很不好看。
“你怎么了?”我莫名其妙地问。
她没有理我,独自走开了。
这时,我才意识到,一直是女生第一的同桌被我超越了。我追过去找到她,却又不知怎样说才好。
她看到我说:“你来找我干什么,莫非还要我来辅导?”
我一下愣住了,她怎么这样说话?
这个学期,我又有两次考试排名都超过了她。于是,我就经常听到她说一些风凉话,甚至是刻薄话。比如,她会一面对我说什么“你真了不起,我是没法比了”,一面又对别人说什么“第一有什么好,不就是会拼命吗”。现在,只要她一开口,我就感觉是在讽刺我。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总怕自己考试考好了。您说,我该怎么办?
我稍作思量之后,说:“就算是同桌嫉妒你,为了避免嫉妒你就不打算好好学习了吗?”
“我不能不努力学习,现阶段成绩是最重要的。”女孩肯定地说。
“好,马老师赞成这样的态度,面对嫉妒的最好办法是继续努力。”我表示了肯定,随后话锋一转说,“问题是,人家未必是嫉妒,不过是心里难受说了点不妥当的话。人的心理活动有一个规律,那就是总要寻求自我心理平衡。为了心理平衡,就会说一些似乎是贬低别人的话,其实是为了自我解嘲。比如,运动场上没有拿到好成绩的同学会说,咱是不和他们较劲,让给小弟弟了,再说那奖品算什么。自我解嘲是为了寻求自我平衡。在心理学上,这叫作自我心理防卫机制。想想看,一个原来比你学习好的同桌被你超过了,心里怎么承受?人家还不能来点心理平衡?可是,中学生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明明是自己占足了风光,掌声啊,鲜花啊,都归了自己,却听不得别人说点闲话,似乎自己风光了别人就都该向我致敬。这未免太自私。风光了的同学更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你说是吗?”
“我确实光顾着自己高兴,忘了好朋友,刺伤了她的心。”女孩有所领悟地说,“其实,现在想想我也能感觉到她挺难受,有些话也不单是嫉妒我,是她有些失落,”
“还有,人取得的任何成绩,关键要靠自己刻苦努力,这是内因。”转而我说,“但是,同样离不开别人的帮助,离不开自身之外的很多条件。就学生的学习成绩说,假如没有老师、没有同学、没有班集体、没有教学环境和设备,剩下孤零零的自己还怎么学习?那么多的因素不都是个人学习的助力吗?尤其是同桌给你提供过那么多直接而具体的帮助!取得了好成绩,难道不该对她心怀感恩吗?”
“我是有点只看到了自己的努力。”女孩不无愧疚地说,“有一次,同桌和我讨论问题,我都有些不耐烦,忘记了人家对我的帮助,有点心胸狭窄了。”
“这不是你的错。”我说,“我们都容易首先想到自己。重要的是要时常换个角度替别人想想,也就对别人有了较好地理解。有了理解,就会换了一种心态待别人。比如,你对同桌有了如上的理解,就会对她有了更多的体谅和感恩,就会以更宽容的心态来待她。逐渐地,同桌也会领悟到你的善意,你们还会是好朋友。好朋友自然要互相帮助,也应该互相赶超。两人不妨有言在先:我们来个公开竞争。这样,既是同桌好友,又是竞争对手,不是更好吗?如此,你也就不再怕考试考个好分数了。”
“我知道该怎样做了!谢谢您!”女孩精神焕发地和我握手告别。
(作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