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表达圈层化现象下民办高校学生教育工作开展难点及对策
2024-06-25贺文哲
贺文哲
摘要:当代高校学生群体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结合自身兴趣需求建立起各类内核稳定、连接紧密的社交圈层,改变了社交行为,拓展了交往空间,获得了认同归属。文章基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生网络社交表达圈层化”调查研究成果,归纳总结民办高校学生教育工作在网络圈层化现象下的开展难点,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网络社交表达圈层化;思政教育;对策
近年来,圈层文化在大学校园里变得越来越常见。为更好了解学生关注的圈层、在圈层上花费的时间、经济投入、使用平台等,笔者基于国内外学者研究现有成果,分析和整理了学生在网络社交使用与表达上的主要研究内容。笔者以受调查者根据自身所加入的网络社交圈层为基础,从社交网络访问频率、人际关系、社交行为、用户态度与感受四个方面构建起研究框架,完成了题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生网络社交表达圈层化”的调查问卷编制,同时于2023年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本科生院系间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问卷收集,按各院系本科生数10%的比例确定抽样数,共计3 000人,最终共回收问卷2 632份,其中有效问卷2 48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4%。
一、高校学生网络社交表达圈层化特征分析
(一)网络社交行为圈层化程度在学生群体中普及范围较广
调查显示,受调查者普遍通过各种媒体设备接入网络,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进入不同社交平台,开展人际交往,其中社交圈关注度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信息交流圈75.13%、影音直播圈63.66%、学习圈49.54%。从时间上看,超过50%的调查对象加入网络社交圈时限已超3年,且每天进圈交流的时间占全天上网时间的一半;55.81%的调查对象会因为对关注的圈子失去兴趣随时换圈,关注焦点易随当下流行不断改变。不同的网络社交圈承载着不同的功能,是学生身份识别与情感归属的体现。一个人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圈子,但根据与圈内成员关系层级、交流频次的不同,每个人又处于不同的核心圈层。
(二)网络社交表达交流的封闭性
圈层化使学生在自己认可、自主选择的好友圈内进行联络,因和圈子内部人的兴趣、爱好、认知相似,交流的话题往往更同质,因而更易忽略其他领域的信息。在本次关于网络交流的调查中,50.58%的学生排斥与自己观点不同的言论,49.42%的学生认为会受圈子中他人言论的影响而改变个人的思考结果。这种信息交流的闭塞性会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若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学生容易被“信息茧房”禁锢。此外,网络社交的封闭性不仅体现在各圈层间彼此独立,也凸显在处于圈层中的个体身上,73.2%的学生坦言在浏览网络社交圈时更倾向于独自活动,而不是频繁参加集体活动;52.88%的学生表示自己在网络圈中不会有交流欲望,更喜欢独自浏览。
(三)网络社交活动的泛娱乐化
网络环境中的娱乐性内容能赢得关注热点,在学生关注的网络圈子中,影音直播圈(抖音、快手、西瓜等)、信息分享圈(小红书、知乎、哔哩哔哩、豆瓣等)牢牢占据着关注前位。在“哪些圈子活动会引起你的参与兴趣”这一问题中,打卡、积分、朋友互动类游戏,新品发布会等备受学生青睐,其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享乐主义、消费至上、颜值崇拜、趁早成名等不良价值观侵蚀着学生。很多兴趣活动离不开消费,64.02%的学生愿意为自己喜爱的圈子投入至少1/4的生活经费,虽然经济条件向好为学生深扎圈层提供了支持,但如果认识不到金钱投入并不是追求兴趣的唯一途径,学生极有可能因此陷入消费贷等恶性事件中。
(四)网络社交表达圈层化加速“人格异化”趋势
网络虽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但也增强了个人自我意识,削弱了社会意识。以个人自信为例,调查中52.3%的学生表示并未因网络的虚拟性增加自身的自信感,反而会因为暗自与网络上和自己有相似条件的人进行比较,更易产生“我不如他”的自卑心理。这种虚拟与真实不断切换的环境会对个体人格产生潜在异化。数据也表明45.63%的学生能感知到自己在不同社交场合展现出的不同自我,22.90%的学生更是直言网络社交圈中的“我”才是真的“我”。长此以往,这类学生必会混淆现实与虚拟,网络依赖成瘾,失去生活目标,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二、由学生网络社交表达圈层化看思政教育难点
虽然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兴起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交往需求,并实现了各教育主体间的交流共享,缩小了沟通鸿沟。但社交圈层的多样化、等级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育主体间的话语交互机会,如果教育工作者再对圈层化缺乏全面的认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实效将会大打折扣。
(一)教育工作者难解网络热点
首先,圈层用语作为圈层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得到了极大发展。学生圈层种类繁多,各圈层间的新用语层出不穷,并借以学生猎奇、娱乐和跟风心理,呈现爆炸式传播。其次,网络社交用语背后代表着身份认同,生产、传播圈层用语会让参与者产生一种“意见领袖”的荣誉感,并且把懂圈层用语、传播圈层用语作为一种时尚,所以网络社交的圈层化实际上是实现自我和他人对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途径。对学生间不断更迭出各种极具个性的独特文化表达,思政教育工作者虽然随处可见可闻,但如果平时不常处于网络用语频发的平台,就无法及时了解热点的含义和使用环境,无法获得学生的认同,工作难度自然较大。
(二)教育工作者难传思政主旋律
客观上,网络圈层化以其个人定制迎合了学生的娱乐社交偏好,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和信息接收渠道。实际上,网络圈层化的封闭性和稳定性更多产生的是海量同质化信息,不断缩窄甚至封闭了学生的信息渠道。主观上,主流声音的价值实现是以教育对象对主流声音的内容接收为前提的,学生自我发展内驱力不足,欠缺主动“调频”接收主流声音的自觉性,而且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会让学生对主流声音选择性失聪。高校虽注重网络空间,建设了大量宣传教育平台,但较之商业化运作的第三方平台,在运行、内容提供、用户体验等方面存在不足,传播的真空地带较多,难以保证跟学生“同频共振”,因此出现了全员育人在圈层外竭力发声、圈层内学生不闻不问的情况。全方位育人被圈层割裂,加剧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复杂性、多面性、趋利性和表演性,不利于个人发展。
(三)教育工作者难截思想误区
如今,学生组建的圈层不同于以往开放的论坛贴吧、信息评论区、话题平台,其私密性更强,信息监控盲点更多,学生可以自行决定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受众。同时,圈层内部成员又常因某种相似特性或对某种文化认同等原因而聚合,他们对话题的高度一致性、观点相似性都会导致大量接收自认为合理但未必符合主流思想的网络观点。若再因为好奇或为追求刺激放松上网警惕性,就会出现发布、分享转发违背主流价值观、不符事实、恶意造谣等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深入学生群体所处的社交圈层,就难以察觉问题信息,溯源消极言论,从而无法有效介入,错失了危机处理节点,更谈不上对思想误区的有效纠偏。
三、学生网络社交表达圈层化下思政教育入圈可行性路径
(一)话题热点懂得透
面对形形色色的圈层文化,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要“破译”代沟难题,摘除“圈外人”标签。网络社交圈看似是一个个信息茧房,但归根到底还是开放的网络平台,从网络社交用语及热点一经出现便迅速普及就可见一斑。教师只要有心,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热点背后的文化,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一些主流话题进行情境化、生活化的阐释和解读,真正发挥微媒介圈层的育人作用,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此外,学生如果察觉教师主动入圈的意图,也会有意去做新知识的传递者。这也是一种相互学习的过程,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完全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律性和自驱力。
(二)形式多样传得远
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改变着学生的上网习惯,他们在平台上留下的“足迹”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而言是很重要的信息反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适应网络圈层新常态,不断在能加入的网络圈层中保持活跃姿态,随手给予学生评论回应,随手转发有意义的信息,以高频互动获得融入圈层的身份和资本,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刻板印象。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展现自己的个性标签,将自我兴趣爱好与职业方向相融合,形成诸如创业指导、读书交流、知心朋友等满足学生需求的网络角色,塑造网络形象,让学生觉得教师也是“混圈”的同道中人,进而拉近师生间的关系。
高校思政平台应清楚学生不会因高校垄断性信息(校内公告、考试成绩等)频繁登录和长时间驻留校内平台,只有做好内容建设,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平台活跃度,加大内容供给,才能打造出专属于学校的网络新圈层,发挥高校网络平台的教育功效。如高校利用受学生欢迎的社交圈、明星效应、互动活动及口碑传播、推广有吸引力的内容,吸引学生关注,让他们成为学校代言人,将学校平台打造成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信息平台,进而打通不同文化的圈层壁垒。
(三)人员搭配引得佳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只有充分动员和思政教育工作相关的各个主体,才能有效打破网络社交圈的层层包围。首先,认识到学生网络圈层中活跃的主体是学生,通过朋辈效应可以扩展和延伸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借力学生党员、团学干部、榜样领袖等标杆引领学生在网络圈层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其次,配合专职教师全面铺开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增加学生社交表达圈交流范围。调查显示,现实人际关系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因而可以为学生创建能结识不同背景文化与兴趣爱好的各类平台,如社团俱乐部、学术组织等,由专业导师了解成员需求和问题,强化成员人际交往技能和乐趣,促进群体合作和互动等。
“圈层文化”既是趋势,又是现实。圈层化的积极面不应被忽略,不少学生通过加入兴趣圈层掌握了不少新媒体技能。高校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引导得当,使学生在“圈子”内部联动和对外宣传中正向活动起来,必将打造全面互联互通、开放和谐的圈层生态系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参考文献:
[1]段洪涛.赵欣.高校网络圈群的特征及其舆情治理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3).
[2]朱绍勇.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境与化解[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6).
[3]陈志勇.“圈层化”困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6(5).
[4]吴晓利.“圈层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对策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7(5).
[5]张翼.网络圈层化下高校“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20(3).
[6]赵杨,严海艳,王明蕾.新媒体时代下信息“圈层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启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4).
基金项目: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大学生网络社交表达圈层化调查分析”,项目编号:SGH22Y1587。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