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中“人民形象”的立体构建
2024-06-24王蕊
王蕊
“人民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是中国故事的主角也是我国国际传播的题中之义与价值导向。有学者认为,以“集体”为表征的“人民形象”往往难以在以“个体”为关照的西方媒体中引起共鸣。长期以来,“人民形象”也处于“他塑”而非“自塑”的窘境中。然而,国际媒体对2023年贵州举办的三宝侗寨足球赛(“村超”)、和美乡村篮球赛(“村BA”)(以下简称“两江村赛”)的报道则呈现出对“人民形象”的积极关注与正面播报。源于乡村的民间赛事,是如何打破外界对中国“人民形象”的刻板印象并实现立体构建与正面传播的,值得分析思考。
国际媒体对两江村赛的播报概况
国际媒体对两江村赛关注时长超一年,突破了网络传播事件“新陈代谢”快的“命运”,呈现播报语态积极、话题泛化深入、关注人民主体的特点。
海外媒体长时段广泛播报。两江村赛在国内“火爆出圈”的同时,国际主流新闻媒体和社交平台广泛转发,其传播效应也从国内外溢至海外。
一是传统媒体积极播报。境内媒体海外版的多篇(个)文章、视频被海外媒体全篇转载。英国广播公司(BBC)、《经济学人》,美国《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日本《经济新闻》,新加坡《海峡时报》、《联合早报》等国际知名媒体纷纷积极播发两江村赛相关报道。
二是社交媒体多方催化。其一,知名人士“引流”。官员、驻外机构、社交媒体影响者等,纷纷利用海外账号或在国际社交媒体积极宣传两江村赛;国际球星以不同方式表达对“村超”“村BA”支持。其二,网络平台“蓄流”。CGTN在脸书(Facebook)直播“村超”决赛盛况,当日观看量突破40万,点赞超过2400万次。国际知名体育网站ClutchPoints(@ClutchPoints)推特(“X”)上传NBA球星吉米·巴特勒到访“村BA”视频48小时内播放量超过49.5万次,法语账号@50NuancesDeNBA播放量12.3万次。其三,评论反馈“聚流”。决赛日跟评环节多语种讨论,境外舆论热度升至顶峰。
话题迅速泛化深入。通过对14篇(个)图文报道/视频的文本分析发现,境外媒体对两江村赛的播报话题具有不断泛化、深化的特点。从话题发展趋势来看,从早期关注赛事的规模和场面,到中期关注赛事的群众自发性和文化特色,再到后期开始广泛关注对地区经济、文化、旅游的促进和刺激作用,最后寄予“乒乓外交”的期待。
从叙事立场来看,延续了国内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对两江村赛引发的正面关注。在谈及乡村赛事带动民族文化发展、乡村振兴、文旅产业、经济效益等话题时,也多以中肯偏积极的语言进行报道描述。国际媒体的报道显示,两江村赛已经逐渐超越体育赛事的单一性,逐渐成为深度、立体、真实展现中国“人民形象”的传播案例。
“人民形象”成为播报焦点。国际媒体中,两江村赛的“人民形象”呈现出角色具象化、情感草根化和时代反差化的特点。
一是角色具像化。国际媒体报道中“人民”(People)一词的出现频率是27次。但考虑到中外表述差异,以及“人民”涵义的延展性,应将以下词汇都纳入到统计范畴中,包括:“中国人”(Chinese)、“群众”(Mass)、“球员”(Player)、“村民”(Villager)、“观众”(Spectator)、“草根阶层”(Grassroots)、“本地人”(Locals)、“居民”(Residents)等,总词频量达到279次。可见,外媒的关注焦点虽落脚于“人民”,但更倾向于将“人民”角色具象化。
二是情感草根化。从情感倾向上,表现出对民间“草根”崛起的欣赏。从注重描绘村民观看赛事的生动氛围和画面着手,逐渐过渡到乡村体育赛事对“熟人社会”情感链接和纽带的强化,甚至表现出对“拒斥”资本的“欣赏”,以及对赛事奖品回归“乡土生活”的津津乐道,最后以草根球员比肩专业球员。这种对“草根逆袭”的喜闻乐见,与国内报道和网络舆论几乎相差无几。
三是时代反差化。从叙事向度来看,包括时间向度、空间向度、物质-精神向度。如《经济学人》对榕江县的历史描述是“纷纷外出务工”“儿童不得不与父母分离”;《华尔街时报》对台江县过去的描述是“偏远乡村”。而回到两江村赛的场景中,人民则展现出“朴实”“富足”“热情”等特质。增加对“历史贫困”的描述不但没有矮化两江村赛的影响力和人民形象,反而“补充”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经过程,即由生存到温饱、从离乡到回归,从物质层面延伸到精神层面的动态发展过程,增加了中国故事的真实感与可信度。
如此广泛报道、长时段关注、把叙事落脚点统一于“人民”的国际涉华报道案例并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分析,两江村赛中“人民”究竟是以何种形象存在于国际媒体观察下的。
两江村赛中“人民形象”的立体构建
两江村赛如同一个万花筒,将“人民形象”依次绽放、递次呈现,完成和实现了国际传播中有效的立体构建。
角色叠加中的人民形象。过往,基层群众鲜少作为“主角”站在聚光灯下。在两江村赛的案例中,赛场上的激情、生活中的朴实、文化里的深厚,在不同空间场景中叠加构建出真实可信的“人民形象”。
一是赛场上拼搏的运动员。“村超”场上,耐力比拼、战术合作令观众的情绪起伏不定,倍感紧张和兴奋。“村BA”惊险刺激的快攻和紧张的对抗成为吸引观众的核心视觉元素。体育赛事的观赏具有国际通约性,不存在语言转译带来的文化折扣。基于共同比赛规则的“文化接近性”原则,共观体育赛事成为全人类“共享仪式”。
二是生活中的普通百姓。在两江村赛中,运动与生活是“形影不离”的。穿上球衣,是协力合作的队友,脱下球服,成为“我们”中的普通一员。当场上的汗水与生活的不易结合起来,当运动角色打破社会身份的边界,乡村赛事就转化为最真挚的语言,比任何“外语”都更能通达人心。许多国际体坛巨星都出自贫民窟和贫穷社区。类似的经历能够唤起海外广大受众的真实记忆与体验,在对体育的热爱中实现共情与共鸣,在对体育与生活的乐观态度上实现共通与共振。
三是文化里的少数民族。两江村赛发生地——贵州黔东南州是苗族侗族自治州,具有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体育文化积淀。浓郁旺盛的乡村体育文化、古老的宗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在信息化时代催生出别样的精彩:苗迪、侗歌、鼓藏仪式等,极大深化了身份认同、娱乐需求和文化供给满足。
多重角色在两江村赛的舞台中有机地统一起来,既兼具了对个体兴趣爱好、人生追求的关怀,又关照了对集体、群体责任,团结、协作的统一,有效跨越了中、西方“个人”与“集体”二元对立的鸿沟,实现了“人民形象”的立体构建。
反差融合中的人民形象。反差融合,将两种不一致甚至对立的特质通过不断交锋协调,呈现出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效果。两江村赛在现代与古朴、身份与场域、专业与草根的“冲突”中,实现了“人民形象”的动态呈现。
一是“土洋结合”的基层风貌。万众瞩目的精彩赛事在曾经闭塞的少数民族地区,通过现代性的传播媒介向全国乃至世界播报,这本身就是极具戏剧性和冲突性的传播事件。足球、篮球勃兴于西方,在俱乐部运营模式下,往往打上西方资本主义精英体育的深刻烙印。然而在两江村赛上,古朴本土文化传统以“反功利主义”的形式逆流而上,与现代的巨大反差相互碰撞、转化,成为网友口中:“土”到极致就是“潮”。碰撞与融合中又融入中国最真实的基层国情,与中华文化传统互相嵌入,既“极具冲突”又自然合理、相得益彰。
二是“至真至善”的人文场域。两江村赛超越了对比分绝对追求的“锦标主义”,在场内场外、线上线下成功营造出“至真至善”的人文场域。“至真”是对运动的支持与热爱:比赛经费全村拼凑,啦啦队道具手工合力打造,看台上扶老携幼、摇旗呐喊。赛事已成为虔诚的追求与荣誉的象征。“至善”是打破身份隔阂,对普通人和陌生人的尊重与真诚关怀:村民热情“投喂”,球员自发免费摆渡,本地人腾出卧室接待游客,小贩童叟无欺,警察、城管高温下耐心维护秩序。“至真至善”的场景比比皆是。
三是“草根逆袭”的旺盛生命。出身贫寒、依靠个人奋斗成长起来的励志故事是全世界久听不腻的“精神食粮”。在大山乡间地头野蛮生长起来的“下里巴人”,在赛场上却踢出睥睨世界杯的精彩瞬间,被中外网友用来打趣“中超”。在舆论世界里,真实世界中的力量对比出现颠倒:人数庞大的基层群体在舆论世界中展现出巨大影响力。在对“人民赛事”保持高度振奋的同时,也暗含着对体坛表现的失望和改革的期待。这种比较下的强烈情感反差被中外媒体捕捉,进一步推高人民办赛的火爆程度。
传统与现代、温情与热烈、业余与专业,反差因素的叠加不但没有带来突兀和不协调,反而令两江村赛奇拔出众、相得益彰,催唤出乡村农民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和人民体育巨大的生命力。
时代洪流中的人民形象。基础设施的巨大提升、人民地位的坚不可摧、社会治理的开放高效,这些都是“隐藏”在两江村赛背后,需要用心体悟的中国式现代化最深刻的“言外之意”。
一是时代交汇中的同频共振。两江村赛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榕江县足球文化缘起于抗日战争期间广西大学迁入带来的运动之风,台江县篮球文化可追溯至1936年。进入新时代以来,偏远的西南乡村又迎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遇。高速路和高铁联通了山乡与外界;体育设施普及让人民热爱随处绽放;5G网络全覆盖实现顺势“出圈”。两江村赛的成功离不开新时代十年所奠定的物质基础,离不开淳朴而厚重的少数民族文化孕育出的高质量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坚如磐石的主体地位。两江村赛是源自民间、经历史涤荡后流传下来的属于人民的体育运动。人民在时代的变化发展中始终成为组织主体、参与主体、成果分享主体和荣誉建设主体。当人民主体地位以实践的形式呈现出来,生活的色彩和角色的多元一下子就丰富多彩起来,多样性和创造性自然发生。在14篇国际媒体报道中,有11篇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两江村赛的人民主体性。不努力表现,不使劲拔高,轻松愉快,把行为主体和发声主体让与人民,反而成为外媒竞相报道的中国好故事。
三是自信开放的文化胸襟。自信方能开放,开放展示自信。自信开放在两江村赛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历时数月,数万人的赛场秩序井然,数百场赛事中未出现一起安全事故,这体现的不仅仅是对赛事的自信,更是对执政能力、治理能力和民族文化的自信。从赛程设置来看,前期,主要面向农村户口的村民;后期,随着影响力逐渐扩大,还邀请省内、省外甚至国际球员前来交流。自信开放的文化胸襟成为推动“民心相通”的国际文化大舞台。
启示:处理好国际传播中的几组关系
在两江村赛的国际传播中,“人民形象”的立体构建与国际媒体报道中的播报逻辑相契合,说到底还是处理好了几组关系。
在生活中搭建“人民”与“公民”的互构关系。历史文化差异决定了不同国家对“人民”与“公民”的关注差异。认为两种概念能够自然融合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同样,若以“集体至上”和“个人利益至上”来简单划分两者的差异,作为拒斥彼此的理由也无法解决具体矛盾。因此,需要在“人民”与“公民”共通的逻辑区间——“生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两江村赛的国际传播不但没有隐去群体形象,相反,国内外媒体都热衷于报道赛事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人不是站在世界之外“旁观”生活,而是作为参与者“纠缠”其中。两江村赛有效弥合了“人民”的抽象性和“公民”的世俗性,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从抽象到具体、从“旁观”到“纠缠”的桥接点。当把奖杯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物品时,具象化生活化的奖励唤起熟悉“公民”社会的海外受众的情感体验和草根逆袭的记忆体验。既贴近微观生活,又关照宏观语境,生活化叙事解构了公共历史的本体论,既是碎片本身,又包孕着总体性的一切内容与可能,成为个体、家庭、群体的故事,更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主体力量的展现。“人民”与“公民”中共同的平民个体也将成为“人民形象”的塑造者、传播者和诠释者,实现“在互相讲故事的过程中找到最深刻的友谊”。
在传播中重构“民间”与“官方”的显隐关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所展现出来的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务实形象。这种“务实形象”在国际传播中该以何种形式展现,决定了国际传播的成败。在两江村赛的舆论声音中,官方几乎“隐身”。地方党委和政府在报道中的比例和作用被主动淡化,让誉于民,只在背后默默开展社会管理、旅游服务、秩序维护、医疗保障、交通疏导等服务保障类的工作。虽然“自己不说”,但从国际传播的反馈来看,这种“自我隐身”的做法奠定了两江村赛在对外传播中的广泛认同基础,立意更高远、更高明。隐性传播以非直观的表意方式,给予海外受众充分的“思想自由”。通过人民性的充分表达,保留海外受众由“现象”及“本质”的“追问空间”,在“人民至上”的表征中谛观中国共产党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在共通中破除“他者”和“我们”的刻板边界。“他者”被看作排除在主体外的陌生的对立面或是否定因素。当“他者”不断壮大后,又被视为挑战因素。只有发掘“他者”和“我们”的共通要素,才能从中寻获破除两者边界的契机。在上述报道中,多个国际媒体提到了“足球、篮球是源于西方的运动”(由此可见部分媒体乐见两江村赛的态度根源)。的确,发生在中国的乡村赛事也能在海外找到民间呼应,如遍布英国各社区的业余联赛和同样为足球狂热的卢顿小镇(Luton Town);美国西雅图的CrawsOver 联赛、象征街头篮球文化的“洛克公园”(Rock Park)。高明的传播者往往更懂得主动引入共通要素,带动“别人讲”,实现“借嘴说话”。从这个角度而言,“体育”是共通要素,“人民”是互通基础。唯有人民才是国际传播的最大公约数。
作者系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副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生、村超“一带一路”国际传播顾问
本文系贵州省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贵州‘村BA‘村超对外传播中的跨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3GZYB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曲涌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