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民工转型新市民的政策理论与社区实践教育探索
2024-06-24万阿平
万阿平
摘要:农民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新时代农民的群体现状,深入探讨新时代农民工转型的必要性,追溯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农民的政策更迭,明确社区实践教育是实现农民工转型新市民的有力抓手和有效路径。面向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思想道德、民主法治、文明礼仪、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社区教育培训,能够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完善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三农”问题是我国发展不均衡和不充分问题的关键和难点,急需弥补农业农村发展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扩大农村内需,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农民问题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解决城乡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的关键。如何让进城务工的农民获得生活保障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的普及能够加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农民工群体的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时代农民工转型新市民需求转变
产业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农民”这个词富含了许多新的社会元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化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第一产业转向非农产业,农民就业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业的就业份额开始下降,服务行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农民就业的增长开始放缓,农民就业过程中的负面因素也越来越明显。一是整体就业率低。农民的整体就业状况不佳,一些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择业过程中缺乏雇主要求的专业资格,只能从事对专业技能需求低的工作。二是就业地点不稳定,人员流动性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大一部分农民工不能在城市落户,导致劳动力流动性大。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在城市从事临时工作。一些农民在闲暇的时候到城市打工,在忙碌的时候辞掉工作,回到农村,频繁地换工作,这些都不利于农民的长远发展。三是传统劳作方式仍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农民自行创业并不容易,很难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2]。
社会融合的需求
家庭的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生产和创造价值的能力,是提高生产力和收入的关键因素,也是扩大家庭成员就业机会和非农业就业机会的重要手段。然而,农村的教育环境相较于城市存在差距,农村教育投入较少,教育质量不高。因此,很多农村家庭为提高教育水准,让家庭成员更好地融入社会,会选择进入城市务工,寻找可以转变为新市民的机会。
人的生存发展需求
当前,农村居民生活已经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消费结构正在由吃、穿、住生存型消费向包含出行、娱乐、生活服务等的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过渡。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是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和农村地区社会发展的关键。在这个阶段,改变和改善农民的就业机会尤为重要。改革农业就业,不仅仅是削减现有的工作岗位,而是要增加新的工作岗位。实际上就是要提高农民的就业质量,包括更新就业观念,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当农民通过调整职业结构增加收入时,他们将有更多的消费需求,这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刺激。培养转变为新市民的农民工是为了将农民培养成农业技术水平较高的新型农业技术人员,实现其在城市的高质量就业。此外,提升转变为新市民的农民工知识与技术水平是为了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培养成为综合素养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劳动力转移,提高就业质量。
新时代农民工转型新市民的政策理论
政策历经了“控制流范式”和“生存权益保护范式”
在“受控流动”模式下,除20世纪80年代允许并鼓励暂时迁入小城镇以外,其余时间农民工的流动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受控流动”成为当前农民工流动的显著特征。这种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约,不但使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也导致了市场对农村劳动力的接受度较低。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劳动力市场变得更加市场化,对农民工的政策范式首次发生了变化,采取了保护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的模式[3]。
政策解决了“系统性歧视”和“制度性歧视”
1.“系统性歧视”的解决
农民工无法满足城市就业体系的更高要求,不可避免地受到排斥。这种“歧视”本身是合理的,但同时也意味着城市和乡镇对农民工的劳动管理和劳动保护制度存在严重不足,造成了农民工家庭的不利生活条件。这一现象的直接结果就是,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中缺乏归属感与安全感。多年来主观上的制度性歧视极大地影响了新一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新市民”政策旨在加强对农民工的人道主义援助。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是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各城市将加强对农民工的人道主义援助,旨在让农民工融入企业、儿童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城市。
2.“制度性歧视”的解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本地人与外来务工人员的混合社区,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新市民”的相关政策背景下,农民工在城镇的安置工作得到了妥善落实。国家下发了《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和《居住证暂行条例》,全国31个省区市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普遍为农民工进城落户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了保障常住人口的权益,以及为常住人口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目前正逐渐推行居住证制度。同时,为进一步保证流动人口儿童的受教育权。2019年,1 400多万农民工随迁子女将享受“两免一补”。224 000名农民工子女将被要求入学,是2013年的55倍。此外,进城务工农民工的住宿条件继续得到改善。截至2020年6月底,包括农民工在内的891万名常住农民工获得了公共租赁住房,农民工的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外来务工人员拥有住房的比重逐年上升,对城市的归属感日益强烈。
新时代农民工转型新市民的心态转变
1.从“以生存为导向”到“以发展为导向”
新一代农民工正在面对着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变化,他们不再把挣钱作为务工的唯一目的,而更多的是为了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且新市民更倾向于将自己看作工人群体和市民身份,有着更强烈的自我发展的愿望,特别是在接受继续教育方面。更敢于主动追求劳动平等、收入平等、生存平等的权利。
2.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提高
农民工期望在城市中拥有居民的地位和在工作结束后的休闲时光。现在,农民工的需求更为复杂,包括经济利益、社会权利、政治权利、文化融合和精神和谐,并对促进农民工权益发展提出要求。随着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的颁布,新时代农民工就业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城镇户口的逐渐放开以及“去资源化”的改革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也将逐渐缩小城乡间的制度差距。
新时代农民工转型新市民的社区实践教育
新时代的社区实践教育
1.社区实践教育是生产服务的重要保障
在年轻农民工聚集的工业园区,可以依托企业,与地方的职业院校等机构进行协作,针对各自的产业特征,为年轻农民工提供符合他们需要的培训,并逐渐建立起一套制度化、标准化的培训体系。在年轻农民工密集的城市,相关部门要把对年轻农民工的培养与服务纳入到培训与公共服务评估之中,对各种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开放,简化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程序,建立青年农民工聚居区的各种公共服务设施,为年轻农民工提供便利。这将有助于青年农民工获得广泛的公共服务。
2.社区实践教育是素养提升的重要手段
年轻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实质上是一个“持续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加强对其生活、职业技能的训练,是促进其顺利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城市生活技能的培养上,着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如普通话,文明行为,社会道德,职业道德,一般法律知识,卫生与防疫等。例如可以对市政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岗位指导,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安全,权益保障,施工质量,专业要求,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应该把青年流动人口的特殊情况考虑进去,让青年流动人口能以实际、安全、有效的方法接受职业培训。这可以通过整合当地人、学校、公共服务和志愿者的人力资源,以及在当地组织“新市民课程”来实现。
3.社区实践教育是生态宜居的重要途径
以流动人口服务机构为依托,推进城市社区服务中心专业化建设。应在现有市政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市政服务中心,使市政业务与社会工作、社会心理服务和财务咨询等各种专业密切相关,并提供所有市政服务,包括托儿、休闲活动、市政教育和市政安保服务。要充分发挥城市系统中的各种组织如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社区组织等的积极作用,让新市民可以像本地人一样享受到同样的服务和管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城市和社会当中,在他们与本地人之间形成一种凝聚力。应当让在城镇居住、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居委会选举和组建公务机构,提高他们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了解,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并在互相信任和支助、共处与发展、团结与协作的共同体精神基础上。
社区实践教育在农民工转型新市民中发挥的作用
1.社区实践教育为农民工的转型提供指导
社区实践教育可以促进农民转型,加强对农民工全面转型的支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社会权利的平等发展。同时,要加强综合规划、分类施策和类型化指导,实现不同类型农民工的差异化转型发展,科学考虑不同农村地区的特点和差异化发展趋势,确保规划、设计和指导质量。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将促进传统农民的职业、身份、领土和角色的深刻转变。
2.社区实践教育为农民工的转型重塑社会关系
农民的转型包括社会文化属性和角色内涵的转型,有助于农民工在城市重建各种社会关系,是对新农村生活或城市生活的再适应。无论乡村发展的政策带来怎样的变化,户籍、地域、身份和就业的变化只是农民工变化的外在表现,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其内涵的真正转变。消除城乡差别的基本特征不仅体现在物质形式上,也体现在人们作为一个群体的意义和作用上。因此,应该创新社区管理制度,完善社区管理制度,支持和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帮助农民扩大社会网络和参与社区活动。通过发展以服务为导向的社区组织和引入专门的社会工作,应向转型期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就业、住房、卫生、文化和教育服务,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福祉[4]。此外,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互动平台应扩展到转型期的农民工,使他们能够更快适应或融入新的社会环境。增加对转型期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投资,促进其全面可持续发展。此外,也应该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加强对转型期农民工的专门培训,不断推广适应新生活的行为和文化模式。
中国经济结构、经济布局出现深刻变革,城乡关系出现巨大变化,农民工就业流向、市民化意愿也呈现新的特征和趋势。农民转型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转型,文化选择、传承与创新的功能,因此必须把社区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和保障能力。通过各类社会组织的活动,年轻的农民工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从而与城镇居民形成更加紧密的社会关系,进一步突破由于缺乏频繁交流而形成的固有观念,最终逐渐消除社会排斥,促进新一代年轻农民工的融入。
参考文献:
[1]张芯悦,王颂吉.大城市的农民工为何难以“市民化”——兼论新时代地方政府治理模式转型[J].湖北社会科学,2020(01):52-60.
[2]邹一南.农民工落户悖论与市民化政策转型[J].中国农村经济,2021(06):15-27.
[3]刘静,张锦华.城市异质影响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基于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和HLM模型的测度与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21(10):63-71+80+157.
[4]王海燕,彭红艳.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型的实践路径探析[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9(01):51-58.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立项课题“基于学校层面的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实践研究”(2010113)、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建构主义的‘五动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ZYB50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