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化认知模型视角下诗歌的语篇连贯认知分析

2024-06-24柴豫南

名家名作 2024年10期
关键词:凌霄花理想化连贯性

柴豫南

[摘 要] 旨在从理想化认知模型的视角出发,对当代诗人舒婷《致橡树》的语篇连贯性进行认知分析。通过深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探讨读者如何在理想化认知模型的框架下理解和构建诗歌的连贯性,进而揭示诗歌的美学价值和深层意义。

[关 键 词] 理想化认知模型;诗歌;语篇连贯;《致橡树》;认知语言学

一、引言

语篇连贯作为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和分析文本的含义及结构起着关键作用。诗歌以用词简练、内涵深远而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语篇,诗歌语篇连贯不是仅靠形式化的衔接手段和语篇结构就可以实现的。传统的客观语义学分析方法注重语义的客观逻辑而忽视诗歌中大量的意象、隐喻等对构建语篇连贯的作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有助于深入探讨语篇连贯的认知机制。本研究旨在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ICM)对当代诗人舒婷《致橡树》中的语篇连贯性进行认知分析,探讨其在诗歌创作与理解中的作用,为诗歌研究和文学创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理论框架

(一)理想化认知模型

理想化认知模型是由Lakoff(1987)在他的著作《女人,火与危险的东西:范畴显露的心智》中首次提出的。Lakoff认为,ICM是特定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做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是建立在许多ICM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型结构,具有格式塔形性质。ICM是一个稳定的心理表征或理想化的概念范式(Evens & Green,2006;王文斌,2014)。ICM是已储存于人们头脑中、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常规性的认知模式,其中还包括语言规则等(王寅,2005)。每个ICM都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整体,是基于命题模型构建的、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其中命题模型和意象图示模型是形成ICM的基础,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则是ICM进行扩展和延伸的机制。

(二)语篇连贯

语篇组织中的衔接和连贯是非常重要的特征。典型意义上,形式上的衔接可以增强语篇的连贯性,二者有着一定的统一性,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个术语还是存在区别的,不应混淆。“连贯”一词属于语义范畴,指的是语言元素之间的融合,通过特定的衔接机制实现直接的联结。而“衔接”概念则是从语用的角度提出,意味着通过语用的连接在语用元素内部间接形成关联。它们在语篇的构建和理解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除了遵循“语言的经济性”和“形式的不熟悉性”两大原则,诗歌的连贯性在其本质上是深层次的。首先,诗人通过采用时间和空间等非常规手段来展示其主题。其次,诗歌的连贯性着重于过程的连贯性(范敏, 赵生学,徐善文,2023)。传统对于“连贯性”的研究主要关注作品的产出过程,强调语篇中的衔接手段,而诗歌的连贯性则更加注重交际过程中的一致性。最后,诗歌的连贯性是动态的。诗歌是一种缺乏显性衔接手段的文学形式,因此无法在静态研究中实现连贯性。诗歌的连贯性主要通过语言信息与话语接受者认知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因此可以说诗歌的连贯性是动态的。

三、理想化认知模型视角下诗歌《致橡树》的语篇连贯分析

诗歌是一种传统的书面艺术形式,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文学形式,它通过人类语言表达诗歌的美学特质和语义内容,特别适合描写情感和思想。下面以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的四种结构为基础,以舒婷的诗歌《致橡树》为例,从认知的角度对文本连贯性进行分析,并在连贯性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展示ICM的解释力。

(一)语篇连贯的命题结构分析

命题模型类似于 Fillmore 的“框架”。一些知识可以在相应的命题模型中激活相应的背景信息,例如元素、特征和关系等。命题模型指定了 CMs 的相关元素、属性和相互关系。此外,它是对世界的真实映射,不需要任何想象,如隐喻、转喻。命题知识和事实知识都包含在命题模型中,并且我们的大部分知识都以命题模型的形式存在。ICM在命题连贯性中的功能可以通过经验感知、激活和认知突出等认知过程的命题结构模型来证明。

基于认知世界的经验,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些非常吸引人的模型,例如橡树。“橡树”的概念有一个理想化的认知模型,这是在认知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的,不使用想象手段。虽然具有不同背景知识和经验的人可能会产生各种认知模型,但有些模型是显而易见的和原型化的。“橡树”有四种主要的认知模式。

CM1物理模型——橡树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之一;

CM2声音模型——叹息,风雷,霹雳,言语……

CM3视觉模型——凌霄花,高枝,绿荫,日光,木棉,雾霭,霓虹……

CM4环境模型——凌霄花, 泉源, 险峰, 木棉……

CM5……

橡树:ICM= CM1 + CM2 + CM3 + CM4 + CM5……

这些认知模型存储在我们的脑海中,并建立了一组理想化的模型,激活了诗中给定的信息。物理模型所展示出的命题可以激活“木棉”和“树”等信息。视觉模型激活了“威仪”等,而环境模型则连接了“泉源”的信息。因此,命题意义与“橡树”的命题信息密切相关,从而保持了整个语篇的语义一致性。

根据命题结构模型,可以将固定的、明显的语音信息作为一种语音模型,以保持诗歌形式的一致性,从而保证语义的连贯性。《致橡树》是一首没有固定韵律的自由诗。在词汇层面上,单词之间的连贯性不是完全基于连贯手段,而是命题的激活。基于世界的经验,特别是时间、空间和自然的范畴,读者能够在没有想象的情况下通过构建认知模型来理解命题概念。此外,大多数诗歌通常被分为几个小节,这些小节会展示出主题。每一节的主题都可以被视为一个命题,因为它是由诗歌中的句子生成的。根据ICM的构建,每一节的主题将被模型激活,实现语义一致性。在第一节中,“高枝”激活“橡树”;在第二节中,“木棉”连接了“橡树”的信息;在最后一节中,“铜枝铁干”也可以激活了“橡树”的信息。

(二)语篇连贯的意象图式结构分析

意象图式适用于构建范畴、形成概念和理解意义,具有具身体验和抽象性的特点。它是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中的空间结构被映射到概念结构上,是一种基于身体和空间经验的、抽象的、广义的知识结构。阅读诗歌时,读者对语篇有不同的理解。诗中的对象可能强调一个或多个图像并投射图像。任何语篇都是为特定的交际目的而构建的,语篇连贯性的高低取决于诗人构建完整语篇的能力(熊木清,刘霞敏,1999)。诗歌作者作为语篇的发出者,渴望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并接纳语篇信息。为此,他们会选择那些最具代表性、关联性且最典型的事物来表达所追求的意象意义。这些事物的意象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诗歌主旨的准确传达以及语篇中意象的连贯性,从而构建了整个语篇的连贯统一性。

在诗歌《致橡树》中,诗人使用了许多意象。基于认知世界的经验,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的脑海中会出现几个图式模型。这首诗有两个部分—整体的图式,如(a)。第一个完整的意象是“橡树”,部分意象是“高枝,根,叶,身躯”。第二个完整意象是“木棉”,部分意象是“根、叶”。在这两个意象“木棉”和“橡树”之间有一个连接图示模型,如(b)。这个连接是“爱情”。此外,还有两个线性顺序图示模型,如(c)。第一个线性顺序是从“鸟儿”到“歌曲”。第二个线性顺序是从“寒潮,风雷,霹雳,雾霭,流岚”到“虹霓”。最后,在这首诗中还有一个中心—外围的图示模型,如(d)。在这一模型中,“橡树”和“木棉”是中心意象,是诗的中心概念,而“凌霄花,鸟儿,险峰,日光,春雨”是外围意象,即外围概念。

a.部分—整体图示模型:高枝、根、叶、身躯—橡树;根、叶—木棉;

b.连接图示模型:木棉—爱情—橡树;

c.线性顺序图示模型:鸟儿,歌曲;寒潮、风雷、霹雳、雾霭、流岚,虹霓;

d.中心—外围图示模型:橡树、木棉—凌霄花、鸟儿、险峰、日光、春雨;

在这首诗中,诗人使用了十多个意象,都富有创造力、经验和相关性。诗人在诗歌中使用了“凌霄花”“鸟儿”“木棉”,以及橡树的“伟大”和“威仪”的意象。在第三节中,诗人选择了“寒潮”“风雷”“霹雳”“雾霭”“流岚”“虹霓”等形象来表达“木棉”和“橡树”忠实的爱。所有的图像都是具体的且相关的。例如,“火炬”“木棉”“橡树”属于空间范畴;而“日光”“春雨”属于物理范畴。前两节所描绘的意象在最后一节中又被激活。诗人在最后一节中通过隐喻手法运用“身躯”“位置”“土地”,以映射回主题——只有真爱才能永恒存在。诗中所展现的意象之间呈现出连贯,尤其在“凌霄花”和“木棉”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这有助于读者对篇章主题的解读。在《致橡树》中,“凌霄花”和“木棉”分别象征着不同的女性形象。然而,“凌霄花”体现出过去社会中女性的傲慢、虚荣和依赖性,而“木棉”则是一种独立于他人,不断努力成为一个自主女性的形象。两者对于爱情的价值观存在差异。诗人强调了追求自立、彼此理解的爱情观,如同“木棉”的品质一般。

(三)语篇连贯的隐喻映射分析

隐喻是一种从源域的一个ICM到目标域的另一个ICM的跨域映射。具体来说,源域通常是熟悉的和具体的概念,而目标域通常是不熟悉的和抽象的概念。目标域难以理解,因此需要一种具有隐喻性的手段,通过隐喻的方法,基于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性,建立起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舒婷的《致橡树》中,我们可以找到本体隐喻。诗人将自然中的事物比作抽象的概念,即本体论领域中概念的映射,以确保句子之间的语义连贯性。读者基于自己对世界知识的经验和认知,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凌霄花”象征“依赖他人、没有独立品格”的人;“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木棉”则象征与“橡树”并肩站立的人;“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寒潮、风雷、霹雳”“雾霭、流岚、虹霓”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美好。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将抽象领域的概念映射到本体论领域的概念,以确保诗歌内容前后的连贯性。同时,“木棉”和“橡树”作为喻体的选择反映出ICM的创造力。

(四)语篇连贯的转喻映射分析

转喻被认为是一种认知工具和一种思维模式。Lakoff和 Johnson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转喻具有参照和理解功能,因为我们能够使用一个实体来替代另一个实体。同样地,转喻是一种“代表”关系,也就是说,某物突出的方面被用来代表事物的整体或代表它的其他方面。

在诗歌语篇中,一般而言,诗人会选择一个典型的成员作为对象,并赋予其一定的原型特征。以《致橡树》为例,诗人以“凌霄花”和“鸟儿”的形象来展示一些在自然事物中表现出依赖性和脆弱性的元素。从范畴和成员的模型出发,我们可以将“依赖和脆弱”视为一个类别,而“凌霄花”和“鸟儿”作为典型的成员。这两个意象虽然表面上明亮耀眼,但实际上内在力量却相对薄弱。然而,与前述两个意象不同的是,主题意象“木棉”并不具有这种类别特征,反而与前两者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在诗歌第二节中,“根”和“叶”是“部分—整体”的关系,这就清楚地说明了“木棉”和“橡树”的含义——“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在第三节中,“铜枝铁干”与“橡树”体现出转喻的连贯性,诗人运用了“红硕花朵”作为“木棉”的部分和整体模型。通过使用“木棉”一词,可以唤起与“橡树”有关的概念。这种转喻模型的应用不仅实现了“木棉”和“橡树”之间的连贯性,还保持了句子内部的连贯性。

四、结论

本文以舒婷的《致橡树》为例,从理想化认知模型的角度分析了诗歌的语篇连贯性。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揭示了诗人在构建诗歌意义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呈现方式。诗歌中意象的选取和主题表达紧密相关,共同促成了诗歌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本文虽然为诗歌语篇连贯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但是诗歌篇章深层结构之间的连贯性难以准确把握,因此本文的认知分析可能会带有主观性。另外,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在其他类型语篇中对语篇连贯的解释力是否仍然适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Evans,V. & M. Gr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 [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2]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范敏,赵生学,徐善文.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王维田园诗歌的语篇连贯认知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23(1): 117-121.

[4]王文斌.论理想化认知模型的本质、结构类型及其内在关系[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3):9-15.

[5]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6]熊沐清,刘霞敏.从连贯的条件看几种连贯理论[J].外国语,1999(3):22-28.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猜你喜欢

凌霄花理想化连贯性
凌霄花
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
小小凌霄花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咏凌霄花二首
陆毅:侯亮平是个太理想化的人
一月一花:凌霄花又开
李一男的小牛电动车太过理想化
过于理想化的拟态呈现:《非你莫属》节目塑造的求职环境
从主位结构角度分析罗斯福演讲中的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