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钢琴协奏曲在双钢琴协奏呈现中的合作艺术

2024-06-24刘梦颖

乐器 2024年6期
关键词:合作

摘要:钢琴协奏曲属协奏曲体裁中的一种,是钢琴与管弦乐队在作品呈示中相互配合协作共同完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为了增强钢琴协奏曲的艺术实践性,在日常学习中,由钢琴代替乐队协奏是我们学习钢琴协奏曲的主要形式,因此,无论是作为主奏者还是协奏者,在保证自己演奏能力的同时如何与对方达成默契,实现技术与心理的高度融洽是钢琴演奏者们值得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钢琴协奏曲  双钢琴  合作

一、主奏钢琴与协奏钢琴的技术合作

在以两架钢琴演绎钢琴协奏曲的过程中,主奏钢琴与协奏钢琴的角色应当回归本质,即独奏钢琴与管弦乐队的关系。在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演奏者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主奏者“特立独行”将协奏者“置之一旁”,或协奏者“自说自话”,主奏者被全程主导,“丧失自主权”。“自顾自”的演奏方式将主奏者与协奏者的“链接”切断,没有了配合,协奏的意义便寡淡了,这种“链接”即主奏者和协奏者技术上的默契配合,形同指挥。在以乐队协奏的钢琴协奏曲演奏中,指挥的身份是极为重要的,指挥是乐团的灵魂,起着至关成败的作用,在某种层面上乐团对音乐的呈示就是指挥对作品的理解,指挥的责任不仅仅是将作品精心处理并烂熟于心,组织和协调乐队排练较前者更是浩大工程,待乐队排练阶段结束后,指挥将组织钢琴独奏者与乐队进行合排,在尊重独奏者自身音乐处理的前提下进行最终的“协调工作”,综上可见,舞台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作品来之不易,在此指挥的作用功不可没,优秀的指挥,能将乐队的能力最大化,成就作曲家和作品。由此可见,良好的技术合作在主奏者和协奏者演奏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的配合程度将极大地影响着作品呈现的质量。

(一)一分为二——对比与呼应、对称与交错

在钢琴协奏曲中,主奏者和协奏者的协作关系是相对复杂的,其中“对立”关系是最为明显的,主奏者与协奏者作为两个独立个体分别对作品进行呈示,使得协奏曲的特色形势得以充分体现,在这段“对立”关系中,主奏者与协奏者都将以对抗性的方式存在,在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相互对比,有时这种体现甚至是“争吵性的”,可见,钢琴协奏曲中的“对立”关系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戏剧性。因此,以一分为二的方式学习钢琴协奏曲是十分必要的,在由两架钢琴演奏的钢琴协奏曲中,协奏者的任务是无比艰巨的,除竭力展现本职协奏的乐队音乐性以外,往往还要演奏与主奏钢琴演奏者相同的音乐片段,因此,作为主奏者应当根据作品的风格及所要展现的技术水平慎重选择自己的协奏者,避免后期合作的“力不从心”。

(二)合二为一——和谐与统一、相似与交融

如果说“对立”关系是主奏者与协奏者的突出特性,那么和谐统一便是二者关系的普遍性存在。这里的和谐与统一并不仅仅局限于作品的呈现方式,还存在于两位演奏者本身。从技术水平到合作能力,从音乐认知到文化认知,愈是相似二者的协作度则越高。在演奏过程中协奏者时常担任伴奏织体以衬托主奏者,音色的统一,乐句气口的契合是必备的,练习过程中的协奏者和主奏者因养成协作读谱的习惯,分批次分析乐句的处理方式,相互交换意见以达成共识,双方的协作能力便无形地提高了。这里所指的“共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作品的速度,根据作曲家对作品的要求和两位演奏者的能力,定下最为契合的演奏速度,这是协作演奏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无论是两个乐器的协作演奏还是室内乐演奏,没有速度的统一就没有协作的意义,反之,统一的速度可以为协奏者和主奏者建立起最基本的合作性。其次是音色,包括力度与触键方式是否契合,在钢琴协奏曲中,配合与衬托是协奏者的主要角色,协奏者应根据主奏者的音乐呈示加以陪衬,以增强音乐推进性,与主奏声部齐头并进,当主奏者与协奏者呈示同一主题时,协奏者与主奏者应针对音乐处理方式商讨意见,以确保音乐形象的一致性。最后是音乐情绪的一致性,音乐情绪是指人对音乐作品特定的感知和表现,人们常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具有个体性,对于音乐而言每个人的感知也是不同的,每一部长大的作品都包含了无数的乐句、节奏型和音符,主奏者与协奏者的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因此,这里所要求的“一致性”是特指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广义的音乐情绪,即主奏者与协奏者的音乐表现力要大体一致,微小且带有个人色彩的差异性是被允许存在的(在某种层面上会为演奏效果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综上所述,要达到演奏中的“合二为一”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主奏演奏者和协奏演奏者长期的磨合练习。

(三)合与分的有机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哲学不仅能让人们更辩证地看待自然、社会和历史,更能带给我们正确的思维方式。在钢琴协奏曲中主奏者与协奏者的关系亦是如此,不能一味的“对立”,也不能盲目的统一,分与合有机地结合才是最为理想的合作关系。在钢琴协奏作品中作曲家精心地“安排”了许多主奏者与协奏者的互动,无论是“对立”性的还是统一性的,都要求演奏者站在对方的立场进行思考和演奏,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乐队性的思维思考将十分有助于我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首先是演奏者对声部的控制,在演奏前无论是主奏者还是协奏者都应对彼此要演奏的声部有个宏观的概念,即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的主次定位,如此才能更准确地突出主旋律,显现和声的色彩变化,以增加音乐的层次感。其次是演奏者对力度的控制,在钢琴演奏中,力度体现了主奏者与协奏者在演奏中的角色定位,它的呈现方式不仅限于作品中的强弱对比,更体现于演奏者的精神层面。例如演奏对比,或应答关系的乐句时,主奏者与协奏者正确的力度释放能有效确立目的关系的角色分配,使听众的欣赏更有方向性,在演奏倾向作品高潮时,主奏者与协奏者共同的力度控制能极大地加大音乐的动力,将作品推向高潮,可见两位演奏者配合中的力度控制极大地决定了作品的呈现质量。最后是踏板的控制,踏板在音乐表现中是极为重要的工具,正确地使用踏板能为作品的音响效果增色添彩,反之,则会使音乐失去清晰度,降低了音乐的美感。在作品演奏中,主奏者和协奏者的踏板配合极其关键,如果说钢琴独奏中踏板过多过乱会降低音响审美,那么由两架钢琴演绎的踏板过失将会使音乐混沌不堪,因此主奏钢琴者和协奏钢琴者因根据作品的需要仔细商榷踏板的运用,避免踏板过多造成声部混淆。

二、主奏钢琴与协奏钢琴的心理合作

钢琴协奏曲作为一种协作性的演奏形式,除了要考量主奏者与协奏者的技术配合度之外,心理配合的默契度也是二者合作能力的重要体现,默契是指主奏者与协奏者能够心灵相通,在不经言传的情况下契合一致,这种反应是自然的,不经大脑理性思考的,类似于人们熟悉的条件反射。环顾我们的生活环境,能与我们有一定默契度的人一般属于较为亲近的关系,例如家人、朋友。由此可见,类似的生活环境与充分地沟通交流能为两个个体牵线,并形成一定的默契。因此,作为主奏者和协奏者,长期的共同练习和沟通交流是必要的,心理配合是由演奏者的心理活动主导的,心理活动是大脑反应其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由此可见,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从建立友谊开始,协奏者与主奏者通过沟通交流,在练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慢慢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从而培养建立心理合作意识。在演奏中,如果主奏者与协奏者双方都能想到对方并重视对方的存在,那么合作的默契性便开始存在了。

(一)音乐聆听的重要性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在音乐表演中,视觉上的感官是辅助性的,听众主要通过倾听完成对作品的整体感知,由此,音乐的可听性尤为重要,它直接决定着音乐作品的易受性和推广性。在练习和表演钢琴协奏曲的过程中,主奏者和协奏者也应做到愿意并重视聆听,这将有力地保证二者合作中音乐表现力的和谐性。首先,聆听自己的音乐,在听的过程中,演奏者可以发现很多平常演奏中被忽略的问题,如旋律乐句的走向变化,和声色彩的细微之处,节奏是否准确无误,音色的处理是否明确到位,音乐呈现被听觉放大化,所有的问题都将一览无遗。倾听能力的培养在钢琴独奏教学中也是重要的环节,随着倾听能力的提高,演奏者的音乐素养和乐感会节节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也会逐步建立,简而言之,“聆听”就如同个人的艺术指导,在演奏中为演奏者指引着正确的方向。其次,聆听对方的声音,两位演奏者在演奏的同时“兼顾”对方的音乐表现将极大地提高二者的和谐性。例如,协奏者在演奏伴奏式片段的过程中“默默关注”主奏者的旋律起伏和音色变化,根据聆听到的内容为主奏者的旋律呈示付以同样的迎合。演奏者在聆听对方音乐的过程中将自己的音乐稍作调整,或收敛,或张扬,这样的“自我暗示”将极大地提高主奏者与协奏者的音乐魅力,使作品更具音乐性。再次,聆听大师的声音。在钢琴学习中,丰富的音响资料时常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范本,通过聆听,我们接触作品并学习、模仿,通过聆听作品的不同版本,我们对比、参考、最终整理出适合自我的呈现方式,在聆听大师的声音中我们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和体验。作为协作性的演奏者们应尝试一起聆听音响资料,并交流讨论以找到共同理想的音响效果,由此,有了明确目的的演奏者们在练习的过程中便有的放矢,旋律的起伏走向,力度的顿挫变化,音色的丰富呈现在聆听的过程中将被一一确立。

(二)音乐联想的辅助性

音乐联想,是指听者或演奏者通过音乐体验之后形成的自我音乐思维形象。作曲家在创作中根据自身的情感趋向表达着内心的思想,音乐作品便成为了作曲家诉说内心世界的载体,如同文学与戏剧般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音乐作品的组成要素是丰富的,旋律、节奏、和声、织体、速度、力度、调性、音色,不同的排列组合会赋予音乐不同的生命力,因此作曲家笔下的音乐形象是多变的、生动的。适当的音乐联想能帮助演奏者和欣赏者更为深刻地体味和感知音乐作品。同时,适当地运用音乐联想也能引领欣赏者的审美方向,使欣赏者的所见所感与音乐表达一一对应,以达到作者艺术表达的初衷。例如我们熟悉的迪士尼动画《猫和老鼠》(英文名:《Tom and Jerry》)的配乐,音乐联想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动画中的主人公几乎没有对话,所有的形态都由音乐展现,在音乐中我们能听见猫与老鼠的各种形态变化(猫与鼠的相互追赶、相互陷害、相互夸赞等),音乐联想的巨大作用使得人们的欣赏充满了画面感,能够切实感悟置身于音乐之中的妙不可言。此外,标题音乐也是音乐联想的重要体现,标题音乐是指由文字作为标题的音乐作品,是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等艺术体裁相结合的产物,明确的文字标题表达着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中心思想,要求演奏者和欣赏者在作曲家设定的“故事情节”内自由发挥,避免二者对音乐作品的错误理解。综上可见,音乐联想的能量是巨大的,是提高演奏者音乐表现力的得力助手。在钢琴协奏作品的演奏中主奏钢琴演奏者和协奏钢琴演奏者也应根据自身的声部性质展开适当的音乐联想。钢琴协奏曲中极具戏剧性的音乐表达更易帮助演奏者培养音乐联想的能力,首先是主奏者与协奏者各自的音乐联想,例如肖斯塔科维奇《F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中少年的音乐形象联想,两位演奏者应根据乐句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展开对少年形态的动态想象,例如走步行进的样子,与伙伴追逐打闹的样子,淘气调皮的样子等。演奏者通过想象辅助可适宜调整音色和乐句处理方式以增强音乐呈示的画面感。其次是主奏者与协奏者协作演奏中的音乐联想,主奏者与协奏者可根据演奏内容的表现形式逐一展开联想,例如主奏者与协奏者的演奏旋律呈承接关系时可联想到对唱的表演形式,当演奏内容处于过度或连接关系时可想象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助跑状态,当二者的表现形式处于呼应关系时可想象为对话的情境。音乐的最终呈现都是在历经演奏者二度创作之后的再造物,形象的音乐联想是升华二度创作的有效措施,也是成就作品的有力保证。

(三)肢体语言的默契性

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所有的表演艺术都有着内在联系和相同之处,例如话剧演员,除背诵台词之外,还要重视自身肢体语言的训练,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不得马虎,钢琴演奏者也是如此,在演奏中准确地呈示谱面上的音乐是必备的条件,熟练记谱确保“台词”无误后,适当的肢体语言也是演奏中不可或缺的。从走上舞台的步伐,鞠躬的方式,到演奏时的坐姿、动作、甚至表情都是钢琴表演中必须要留意的肢体语言。在钢琴协奏曲的演奏过程中,主奏者与协奏者的肢体语言也应加以训练,默契的肢体语言将对二者的演奏十分有利。钢琴协奏曲演奏中的主奏者和协奏者是同向而坐的,不同于双钢琴对向而坐的演奏形式,主奏者与协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能间歇性地看到彼此的动作,演奏者们应充分抓住这一点加以利用。首先是肢体的一致性,在音乐的节奏与旋律相仿的情况下,主奏者与协奏者可以用相同的身体律动保证二者的同步性,例如带动手臂或摇动头部等动作。在曲目或曲目片段结尾性的部分可协商讨论出同样的结束性动作,以增加二者音乐的结束性和视觉的一致性。其次是肢体的暗示性,在舞台表演和考试中的紧张情绪是在所难免的,默契的合作伙伴往往会通过一些细小的肢体语言为对方缓解紧张情绪,例如上台鞠躬致谢后的对望,或是演奏前向对方报以微笑。演奏中的肢体暗示体现在音乐的衔接处,例如在演奏开始时的暗示训练,主奏者可在做好准备后向协奏者点头暗示“可以开始了”。在主奏者与协奏者音乐乐句接近衔接时可注视对方以示“注意”,以确保音乐中各声部的准确融合。综上可见,默契协调的肢体语言是演奏者们增强配合能力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乔治·考切维斯基.钢琴演奏的艺术[M].朱迪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岳磊、姜筑.协奏曲的钢琴改编谱演奏初探[N].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7)

[3]曾晓安、陈卓.论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试论双钢琴协奏要点[J].黄河之声.2011(22)

作者简介:刘梦颖,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合作
初中英语教学技巧探析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零售商与供应商合作策略研究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高职图书馆与系部合作共建文献资源新模式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