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

2024-06-24薛宝震

村委主任 2024年9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农村

薛宝震

农耕文化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大省和京津冀地区农产品重要生产供应基地,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和自然条件,但仍然面临着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等方面的挑战。河北省聚焦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重点围绕加强政策供给、突出地方产业特色、加强产业融合联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主动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等方面,积极探索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路径,全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化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大省,是京津冀地区农产品重要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地处华北,环抱北京,东连天津,地貌多样复杂,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带,年均降水量484.5mm,降水量分布特点为东南多西北少。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集中,干湿明显,寒暑悬殊,年均气温约为11.8℃,农业资源丰富,粮食作物品种繁多,果品种类丰富,粮、肉、菜、果、蛋、奶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因此,推动河北省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必须锚定农业强省目标,大胆探索可持续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路径,积极谋划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北“三农”场景,全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和农村全面进步,为全国“三农”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

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重要性

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的措施来满足当下和未来农产品市场需求,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体现了资源、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有机统一。

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可谓意义重大。一是能够确保粮食安全。河北省共有耕地9 051.26hm2,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河北省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构建现代化的农业农村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增加重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全省粮食生产总体稳定,满足国家对河北省粮食生产和供应的总体要求。二是能够确保资源永续利用。农业生产对土壤、水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巨大。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推行节约资源和高效利用的农业技术和措施,能够合理调控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改良土壤,推广清洁能源,促进农业生态循环,实现农村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三是能够确保生态环境得到维护。农业生产活动容易造成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特别是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污染和影响。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积极探索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路径,增强生态系统循环发展能力,从而持续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四是能够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和社会稳定。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各类要素资源活力,增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动力,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活面貌,充分保障农民的农业补贴、土地承包权、公共服务保障等各项合法权益,提升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河北省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农业农村政策供给不足

从2019年3月起,河北省按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但从政策制定实施的情况看,因各地市情况差异较大,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还不够强,应当结合县乡村的不同情况,加强政策供给,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

农业产业特色不突出,质量效益不高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全省各市区农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特色还不够突出,区域特色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同时,农业智能化和数字化程度不高,规模种养、精深加工、智慧农业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农产品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不够,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不高,质量安全控制和标准认证力度不够,竞争力不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仍然不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经营发展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需要进一步培育壮大。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广不够,农业生产还存在一些短板。绿色农业、智慧农业、清洁农业等关键领域还存在“卡脖子”技术问题。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思维不足,积极推进全过程、全方位的农业技术服务还没有完全融入乡村、产业和项目的全过程。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不够,技术人才的驱动力尚需不断挖掘。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资源

生态环境保护事关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事关人们的民生福祉。农业生产需要消耗水、土壤和能源等各类生态资源。由于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以及人口快速增长,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能源紧张、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愈加凸显。面对这些问题,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必须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环境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全省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2.13:1,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但从全省整体情况来看,农民收入不均衡、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人居环境还需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城镇还比较落后,农村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任务艰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还比较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难度比较大,县域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体系还不完善,垃圾无害化处理没有实现全覆盖;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利用设施不完善。

河北省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坚持加强政策供给,精准支撑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坚持把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作为重要任务,加强全省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进一步细化全省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年度规划,明确年度的具体目标、重大任务、重点项目以及保障措施。要因地制宜,注重发挥各地市农业优势,引导各地紧密结合各自实际,一县一策、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布局农业农村建设,优化生产生活空间,突出抓好粮食产业基地、传统保护村落、旅游特色小镇等建设。进一步深入推进《关于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进一步扩大国家级农业农村产业集群建设支持范围,完善各项配套支持措施,加快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加强政策供给,加大金融财政支持,引导金融机构针对发展要素创新产品和服务。有效整合涉农资金资源,推动涉农资金向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村电商产业等倾斜。积极谋划新一轮农业农村改革,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推动土地有序流转,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统筹推进和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鼓励探索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切实推动农业稳产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坚持突出区域产业特色,积极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河北省农业资源丰富,以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为主要农作物,畜牧业同样较为发达,可列为名、优、特、稀的农产品种类较多,涉及12大类200多个品种。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实施粮食生产专项行动,将国家下达粮食生产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乡村、地块、经营主体,分区分季分作物精准指导,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稳步提升。严格落实“菜篮子”工程,加大生产指导,强化产销对接,着力打造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基地,确保农产品、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持续保持稳定增长,进一步增强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消费需求。突出各地市特色产业优势,坚持一市一策、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战略,坚持抓项目、促园区、建集群的总体思路,积极培育区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规模效应较大、经济效益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打造优质谷子、优质专用小麦、精品蔬菜、优质食用菌、中药材、优质水果、高端乳品、优质生猪蛋鸡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高端精品产业集群。注重发挥重点园区、重要产业、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各类资源向龙头企业、向特色产业园区集中,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产业园区、产业集群,致力发展精深加工,促进产业链条向中高端延伸,逐步推动连点成面、连片成带、集群成链,构建形成特色鲜明、规模发展、集群扩展、高端带动的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坚持加强产业融合联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

全省各地要依托本地农业优势,以特色农产品优势为带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协同联动、融合发展,积极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区,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注重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健身康养等新型业态,推动“农业+电商”“农业+旅游”“农业+休闲”等模式,带动模式创新发展,促进产业协同联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职业化、农产品品牌化发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切实增强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聚焦粮食、棉花、果品、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扩展“企业+基地+村集体+农户”模式,持续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动产供销一体化,不断提升农业集约化现代化水平,努力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影响的优势产业。进一步推广“互联网+农业+旅游”电商模式,加强线上线下营销,拓展经营模式,促进农商、农超、农批等精准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深化农业品牌建设,加强品牌的设计、宣传和营销策划推广,大力发展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以及地理标志性农产品,努力培育打造一批地方性特色突出的农产品品牌。

坚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河北省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补齐农业生产短板。顺应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树立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思维,积极推进全过程、全方位的农业技术服务,把科技服务延伸到乡村、产业和项目,持续提升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水平。大力推广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降低能源和物料消耗,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完善全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聚焦绿色农业、智慧农业、清洁农业等关键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研发一批新装备、新技术、新产品,加快实现自主可控。同时,要加强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注重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促进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增强农民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提高农民专业化现代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让农民掌握科学施肥、合理灌溉、保护生态等相关技术,积极探索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模式,大力推广清洁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坚持加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河北省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属土地沙化敏感地区,而且内环京津,外沿渤海,是京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各地市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引导农民增强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从乡村做起,自觉做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持者和主力军,逐步将农村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走高效生态农业之路,积极促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业资源的集约、精细、高效,促进农业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让产品更安全、质量更可靠。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大力推进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厕所革命以及环境绿化美化,加快畜禽粪污、秸秆等的综合利用。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提升改造力度,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加强农村生态保护和修复,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合理布局重点保护修复重点工作,加大对白洋淀、雄安新区等区域的保护力度,持续推进湿地保护、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等工作,积极构建宜居美丽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强化政策保障和责任落实,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进一步增强脱贫地区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注重发挥环京津、环雄安新区核心区、环冬奥赛区等重点区域优势,科学规划布局建设特色小镇,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共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坚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乡村治理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生态,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不断提高农民自治能力,提升其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强化共建共治共享意识,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创新,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保持乡村社会繁荣稳定。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各方参与、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模式。持续推动乡村法治建设,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完善乡村法治服务体系,引导农民增强法治意识,引导广大农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注重挖掘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支持农民自主开展文化活动,建设文化中心、文体广场、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注重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逐步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坚持以工促农、以工带农、工农互促,促进城乡互动互补,加速城乡要素流动,优化配置公共资源,有力推动乡村繁荣稳定可持续发展。

坚持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推动区域农业农村协调联动发展

河北省是国家京津冀一体化重大战略的重要一极。要积极主动融入,加强与京津地区相关部门的协调,建立健全京津冀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协作机制,促进有关规划、计划和项目的衔接、协调和落实,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产业人才、基础设施、生态文化、乡村旅游、公共服务等方面联动发展。要推动科技创新融合,借助京津地区的农业科技和人才优势,取长补短,打造差异化优势,形成优势互补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的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要积极拓展农产品产销对接,结合石家庄、雄安等城市、区域特点,合理布局产品供应基地,进一步加快完善仓储运输、冷链保鲜、产品加工等基础设施,提升市场功能,推进电商、冷链运输、智慧物流等现代服务模式,形成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稳定供销渠道。要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注重发挥京津地区市场流通优势,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培育订单农业和智慧农业,运用电商等现代营销方式,以销定产以销促产,科学确定相关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规模,积极构建现代化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立稳定的绿色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有效推进区域农业农村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事关农村经济繁荣稳定和人民美好生活向往,非常重要。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挑战,寻求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一条重要路径。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和新要求新挑战,河北省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注重发挥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持续探索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不断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