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安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要点

2024-06-24朱中考

湖北植保 2024年3期
关键词:普安县绿色防控技术要点

朱中考

摘要:为了保障水稻稳产丰收,实现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普安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进行总结。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农业防治(选择抗耐性品种、降低越冬虫口、加强田间管理)、生态调控(保护利用功能杂草、建立稻鱼共生系统、实施稻鸭共作控害)、理化诱控(物理阻隔、性信息素诱杀、灯光诱杀)、科学用药(药剂拌种、精准施药)等措施。

关键词:普安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识别码:A 文献编号:1005-6114(2024)03-070-03

水稻是普安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 593 hm2左右,农村每户均有种植水稻。近年来,普安县从稻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始终坚持“统一测报、统一时间、统一开方、统一施药”的防治模式[1],大力推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控害,减药增效”的防控措施,守住了水稻病虫害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和稻米质量安全的底线,保障了水稻生产绿色高效发展,为普安县水稻重大病虫害可持续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1 普安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1 农业防治

1.1.1 选择抗(耐)性品种

从源头上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普安县以稻瘟病、稻飞虱、稻曲病为重点,因地制宜选择抗病性强的野香优1701、野香优海丝、宜香优2115、泰优808等主导品种,采用轮作的方式,预防病害发生。

1.1.2 降低越冬虫口

稻谷收割完成后,将板田犁翻,把稻桩压入深泥中,采取秸秆直接还田并喷施稻秆腐殖液或翻耕沤田的方式,及时清除田间带病虫的稻谷、稻草和稻茬,不在田间及附近堆积稻草,降低田间的虫源基数。

1.1.3 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合理轮作。使稻田的连作期不超过2年,普安县的稻田轮作方式主要是采取马铃薯、绿肥或蚕豆等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二是调整农事操作时间。为了有效地防止病虫害的迁移,相邻稻田统一播种或移栽,避免混栽,以确保它们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减少桥梁田。在移栽播种时,尽可能使水稻生育期避开病虫害高发期和多雨天气,并合理调整水稻的种植密度和增加植株之间的距离,减少病虫害的侵袭[2]。三是科学管理水肥。推广应用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合理控制稻田的灌溉水和肥料的投入,避免过度积水和过多的施用氮肥,同时还要在返青期适时晒田,促进水稻幼苗健壮生长,提高田间有效分蘖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2 生态调控

1.2.1 保护利用功能植物

保护和利用田埂和田边的功能杂草马唐、牛筋、李氏禾,种植蚕豆、苏丹草、大豆、芝麻、绿肥、香根草等草(花)植物,保育天敌,提高稻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为天敌昆虫的繁殖、越冬、越夏提供必须营养和栖息地,增加稻田的生态平衡和稻田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作用。

1.2.2 建立稻鱼共生系统

在插秧后7~10 d,秧苗开始返青时,将规格为0.05~0.1 kg大的鱼种投放田中,一般每667m2投放100~200尾,建立稻鱼共生循环生态系统,稻田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鱼类通过活动吞食水稻害虫来减少虫源基数,实现耘田松土和抑草控草,增加水田中氧气的含量和丰富碳源的供应,提高稻田中能量和物质循环利用效率,保证水稻有效穗和结实数增加的营养需要,实现稻田的可持续利用。

1.2.3 实施稻鸭共作控害

在秧苗返青后,将重约120~200 g左右,15~20日龄的雏鸭接种鸭瘟和鸭传染性浆膜炎免疫后放田,一般每667m2的水稻田放养20~25只,并在稻田四周安置0.7~0.8 m高的尼龙网或遮阳网围栏,防止鸭子外逃和遭受天敌的伤害,在水稻开始抽穗灌浆时,将鸭从稻田里收回。鸭子通过觅食和田间穿梭,将稻田中的害虫、福寿螺、杂草、虫卵吃掉,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此外,鸭子将鸭粪间接地回流到田间,增加稻田的有机肥含量,达到满足水稻正常生长的营养供给,减少肥料的投入使用,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1.3 理化诱控

1.3.1 物理阻隔

采用15~20 g/m2无纺布或20~40目防虫网覆盖秧田育秧全过程,阻隔稻飞虱等介体昆虫,预防病毒病,防止和减轻稻水象甲危害;同时在稻田进出水口安装尼龙纱网,拦截或阻止福寿螺随水进入水田。

1.3.2 性信息素诱杀

利用昆虫交配时的性信息素诱引、干扰交配或群集诱杀。一是交配干扰,采用高剂量性信息素智能喷施装置,有效防止水稻二化螟、大螟及主害代稻纵卷叶螟成虫交配产卵,减轻病虫害危害。二是群集诱杀,每667m2放置1套诱捕器,每20~35 d更换一次诱芯,诱捕器底端距地面0.5~0.8 m为宜,并随植株生长调整高度。

1.3.3 灯光诱杀

当水稻趋光性害虫发生面积不大,不适于采用其他防治措施时,可采取灯光诱杀,即安装诱虫灯诱杀害虫,如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成虫。普安县在田间主要采用成片安装频振式杀虫灯(优盘)诱杀害虫,降低虫口基数,一般1.3~2.5 hm2左右安装1盏,杀虫灯的安装位置应高于地面1.2~1.5 m [2]。两盏杀虫灯之间的安装距离一般为50~120 m,每3~5 d清理一次死虫。夜间开灯,凌晨1点左右关灯。

1.4 科学用药

1.4.1 药剂拌种

种子处理是水稻育秧的关键环节之一,实施药剂拌种,将病虫害防控关口前移,达到源头防病治虫,省工减药增效,促进生根发芽、苗齐苗壮,减轻后期防治压力的目的。针对稻瘟病、恶苗病、烂秧和立枯病,每1 kg干稻种选用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15 mL+12%甲·嘧·甲霜灵悬浮种衣剂10 mL+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 g+成膜剂兑水10 mL;针对稻飞虱(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蓟马等,每1 kg干稻种选用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 mL+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 g兑水10 mL,混合均匀,配制成浆状拌种液。

1.4.2 精准施药

根据水稻病虫害田间调查与预测预报情况,在水稻病虫害发生期,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按照农药使用操作规程,利用高效低容量静电喷雾器或植保无人机实施精准喷雾,压低虫口基数,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危害。普安县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防治药剂见表1。

2 注意事项

性信息素诱杀要大面积连片应用;药剂防治应注重交替轮换用药,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操作规程,在虫害发生较轻时建议采用生物药剂防控,严重时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防治,以降低农药残留量[2],提高水稻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 防控效果

采用现代农艺措施、生态调控、物理防控、稻鸭共作、稻鱼共生等绿色防控集成优化技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示范推广区,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达85%以上,防控效果好于传统单一的化学农药防治。同时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投入,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水稻质量,增加了农户收入,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水稻产业的绿色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红,金春丽,郭秋霞.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吉林农业:下半月,2018(9):1.

[2] 曾丽英.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乡村科技,2022,4(13):48-50.

猜你喜欢

普安县绿色防控技术要点
普安县关工委送科技下乡
浅谈提高城市电网运行安全管理技术要点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
普安县离退休老同志义务为群众书写春联
基于地质背景的普安县农村聚落分析
16家省直部门把脉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