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爱国情怀的培养探究

2024-06-24王旭才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5期
关键词:爱国情怀道德与法治初中

王旭才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它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各民族之间,将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初中生正处于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阶段,因此,初中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对于他们道德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意义、原则和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爱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5-0043-0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爱国情怀培养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需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广泛开展多元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浓厚的爱国热情。道德与法治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肩负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教师要将爱国的种子深深植入学生心中。只有学生具有真挚高涨的爱国热情,才能正确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因此,教师要将爱国精神渗透到教学中去,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的育人价值,培植年轻一代的爱国情怀。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爱国情怀的培养意义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浇花需润根,育人需育心。教育的核心在于塑造学生的人格,将他们培养成具有较高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的人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成为了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爱国情怀是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哪门学科,都应当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高度重视对青少年品德的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主要的载体之一,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与人格塑造有着重要影响,是引领学生思想成长的主要渠道之一。通过对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元素,教师要深入挖掘和运用这些元素,加强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塑造出具有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的新时代青少年。这不仅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更有助于培养出真正热爱祖国的中华少年。

2.促使学生践行爱国主义行为

许多初中生觉得爱国是一个比较宏大、遥远的概念,认为只有军人、科学家或其他英雄人物才能体现爱国精神。事实上,爱国与每一名中国公民息息相关,不一定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做好一点一滴,用行动践行自己的爱国精神。通过道德与法治学习,学生能够深化对爱国情怀的认知,明白爱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为学生提供行为上的指导,如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升国旗时保持态度庄重、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等,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实际表现。教师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学会通过自己的言行来践行爱国精神。

3.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对于未来既感到期待,又觉得迷茫。许多学生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也不明白读书的意义,因而缺乏好好学习的动力。教师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可以使学生知荣辱,明是非,激发学生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内在动力,从而增强学生读书学习的动力,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将其与国家发展、民族梦想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能力水平,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爱国情怀的培养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

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坚持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指的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课堂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予以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在开发、使用各种教育资源,特别是历史资料的时候,要严谨地进行分析和求证,确保资料的真实性,避免对学生产生误导。教育性是指教学活动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发展需求,能够对他们产生正向的影响,教师要深入了解班级学情,根据初中生的知识基础和发展规律来设计爱国情怀培养的方案,控制好培养目标的难度,选择符合初中生兴趣的内容和方法。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兼顾科学性与教育性,力求最大化地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理实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地理解爱国情怀的内涵,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生活行为中去。许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时候,以口头讲解为主,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很难推动学生实际行为的转变。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如此。教师一方面要抓好思想理论层面的教育,另一方面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初中生熟悉的生活事物、问题、现象,创设出贴近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会爱国精神,思考怎样用自己的行为来维护国家利益,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有机融合。

3.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想法,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及时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要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好课堂上的每个环节和活动,提前准备好充足的爱国教育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留出自主探究讨论的空间,不能用书本内容或自己的主观想法来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全体学生充分地参与进来,打造师生积极互动的课堂模式。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爱国情怀的培养策略

1.树立英雄榜样形象,引领学生成长

列宁曾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学习、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一个优秀的榜样能够成为学生前行的旗帜,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引入一些英雄人物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人物的生平经历和卓越贡献,感受人物身上的爱国情怀及其他优秀的精神品质。初中生正处于思想价值体系初步形成的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通过树立英雄榜样形象的方式,可以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正向的引导,使其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内心埋下爱国主义的种子。

例如,在教学《多彩的职业》时,教师可出示各种职业的图片,如警察、医生、教师、司机、导游等,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过以后要做什么吗?你的梦想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交流。接着,教师出示“金牌工人”徐振超的图文资料,为学生简要说明他的人生经历:“徐振超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初中毕业生,在外打工的时候,别人下了班要么休息,要么玩牌,他却抱着借来的教材,在一旁读书、做笔记,后来成为了闻名航运界的‘桥吊专家,创造了集装箱作业的世界纪录,为国家节省了巨额成本。你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或道理?”让学生自主举手作答,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徐振超虽然只是初中毕业,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行业翘楚,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祖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同学们,你们要珍惜良好的学习条件,奋发努力,将来才能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教师结合具体的人物和事例,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刻直观的感受,让他们在优秀人物的感染下奋发向上、砥砺前行。

2.开发多样教育资源,优化学生体验

视觉和听觉是人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视听体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以静态抽象的文字为主,对于初中生来说缺乏吸引力,难以使他们产生深刻的体验。教师可以开发多样化的课外教育资源,可适当地引入一些影视作品、纪录片等,从视觉、听觉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绽放生命之花》的时候,教师可播放电影《长津湖》,并设计问题:“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过了《珍视生命》这一课,懂得了生命是宝贵的,要珍惜自己的生命。那为什么电影中的志愿军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地冲到战争前线呢?”让学生结合电影内容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品味电影中的台词“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让学生明白革命先辈之所以英勇无畏地走上战场,就是为了保护国家和后代的安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感激之情,继承先辈的红色基因。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我们应当怎样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让学生讨论作答,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参考答案,如:①努力学习,报效祖国;②珍惜当下,节约资源;③维护国家利益,保护祖国安全……教师借助红色电影资源,营造了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了深刻的视听体验,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3.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加深学生感受

爱国主义教育最终要落到实际中去。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时,不能停留在思想理论层面,而是要推动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加深学生内心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入社会热点话题、时事新闻等,与学生一起探讨,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切入,让学生懂得怎样用实际行动来维护祖国利益、保护祖国安全,让爱国教育落到实处。

例如,在教学《中华一家亲》的时候,本课重点讲述了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教师可设计问题:“同学们,我们现在的确处于难得的和平年代,但国家安全问题一直存在,我们要时刻警惕“三股势力”,即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呢?”接着,教师可设计以下情境:

(1)你在生活中发现有人宣传民族分裂的信息,应该怎么办?

(2)你的一位朋友认为,维护国家安全是军人的事情,与普通人关系不大,你应该怎样劝说他?

(3)你在上网的时候,发现有人拍摄并公开发布我国军事基地和设施的照片,应该怎么做?

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情境进行讨论交流,找出最合理的解决办法,对于破坏民族团结、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要及时地向有关部门举报,对于国家安全意识不强、缺乏爱国热情的朋友、家人,也要耐心地进行劝导,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教师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学会用自己的行动来报效祖国。

4.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促使学生践行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团结合作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也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懂得与他人合作,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集体当中,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开展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参与社会实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祖国做出贡献。

例如,在教学《建设美丽中国》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公益广告语,并让学生思考这些广告分别反映了社会上的什么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滥杀野生动物、乱扔垃圾等,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并用实际行动去改善这些问题,如选择“水资源问题”的小组,制定了节省日常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发放保护水资源宣传单等行动;选择“垃圾问题”的小组,从自身做起,减少使用一次性制品,并在社区内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建设出了一份力,也从中收获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将爱国情怀落实到了自己的实际生活当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是立德树人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教授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更要关注学生思想认知层面的发展,将爱国情怀培养作为日常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爱国教育元素,积极开发课内外的爱国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向优秀的榜样学习,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并为之努力拼搏,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培养出有道德、有信念的新一代青少年,为祖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进胜.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新课程,2022(41):19-21.

[2]朱穗清.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践[J].求知导刊,2022(29):92-94.

[3]唐柳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22.

[4]庄千朝.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贯彻爱国主义教育[J].中学课程资源,2022,18(4):24-25.

[5]杜馨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2.

猜你喜欢

爱国情怀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浅析张元干诗词的爱国情怀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