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体化阅读推广的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

2024-06-24李玲梅池晓波于文艳

新世纪图书馆 2024年4期
关键词:立体化立体媒介

李玲梅 池晓波 于文艳

立体阅读推广的兴起是对阅读媒介变革的积极回应,其本质是媒介混合时代下发生在阅读推广领域的“媒介融合”策略与实践。为更好地揭示立体化阅读推广的内涵,阐述阅读推广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融合与渗透,论文基于拉斯韦尔的传播学5W模式及其新发展内涵,建构了一个含7大要素、3大流程的“7W3C”立体化阅读推广模式。基于此框架对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立体阅读推广案例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策略建议,为立体阅读推广从概念化的理论转化为可描述可量化可执行的实践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阅读推广;立体化阅读推广;媒介融合;5W传播模式;高校图书馆

分类号G252.17

Model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Exploration on Multidimensional Reading Promotion: a Multi-Case Study of ZJUT Library

Li Lingmei,Chi Xiaobo,Yu Wenyan

Abstract  The rise of multidimensional reading promotion is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change of reading media. It is a media integration strategy and practice in reading promotion field in the age of mixed media. In order to better reveal the connot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reading promotion and analyze the integration and penetration of its related element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7W3C multidimensional reading promotion model. This model is based on Lasswells 5W Communication Model and its new development connotation, has 7 major elements and 3 major processes. Based on this frame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valuates on ZJUT Librarys typical reading promotion cases, and also proposes strategic recommendations. This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ransforming the conceptualized theory of multidimensional reading promotion into a describable, quantifiable, and actionable practical model.

Keywords Reading promotion. Multidimensional reading promotion. Media convergence. 5W Communication Model. University library.

0引言

随着技术发展,阅读已从平面时代进入立体时代。阅读泛在化、碎片化、个性化、交互化及情境化的特点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立体阅读推广应运而生,具有阅读主题统一化、阅读媒介多样化、阅读体验场景化以及互动性强等特点,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对立体阅读推广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基于各自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不同的推广模式。

同济大学图书馆是国内首个系统论述立体阅读推广理念并提出相关模式建构议题的高校图书馆。郭骧等首先提出了围绕主题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系列活动的立体阅读概念和建构方向[1]。李园园认为,立体阅读的本质是信息与网络时代下图书馆为用户构筑的一个阅读有机生态网,并总结该馆5年来相关实践,梳理了含选题策划、读者互动、矩阵型运行体制、馆际合作及馆员创新等内容的实践机制[2]。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基于自身“书随影行”阅读推广案例认为,立体阅读推广的实质是营造多方位、立体化的阅读环境,整合推荐多种资源形式,吸引不同学生。其模式建构应以主题类活动为表现形式、以多种媒体为实现路径、以师生全程参与为实施标准、以服务新常态贯穿于整个学年[3]。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以开展的“奉天烽火·盛京记忆”阅读推广活动为例,指出立体阅读推广是融读文献、观展览、听讲座等为一体的系列读书教育活动,并提出了构建特色化主题、创新性活动、矩阵型组织合作、整合型资源开发、互动性读者参与、评估性总结经验为基本内容的立体阅读推广模式[4]。东北大学图书馆将立体阅读推广定义为集静态阅读、动态阅读、馆员与读者互动为一体,从全方位、多角度、不同层次培养读者阅读习惯的实践活动,并提出基于阅读推广的主体、对象、内容、渠道、活动5个要素构建推广模式[5]。笔者认为在立体阅读推广实践及理论不断深化的当下,对其模式建构的研究方法应从“归纳”上升为“演绎”,从“为什么要建构”“基于什么要素建构”“基于什么规则建构”三个基础问题出发,基于本质要义、基本要素及基本流程三大内容对立体阅读推广模式提出构建设想。为更好地揭示立体阅读推广的立体化内涵,阐述阅读推广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融合与渗透,本文基于拉斯韦尔的传播学5W模式及其新发展内涵,建构了一个含7大要素、3大流程的“7W3C”立体化阅读推广模式。基于此,文章进一步对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浙工大图书馆)立体阅读推广案例进行了分析、评估并提出策略建议,为立体阅读推广从概念化的理论转化为可描述可量化可执行的实践模式提供参考。

1 “7W3C”立体阅读推广模式的本质、要素及流程

1.1 以“媒介融合”为本质要义

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人的延伸”这一观点认为,任何媒介都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6]。因此,若以人的感觉涉入为衡量尺度,则阅读推广相关的物料和活动都是阅读推广的媒介。比如,书单、海报、书展、综合展览、社交媒体推送等是视觉延伸的阅读推广媒介;朗诵音频、广播剧等是听觉延伸的阅读推广媒介;话剧、读书会、访谈会等是复合感官体验延伸的阅读推广媒介。崔波指出,在阅读史的变迁中,技术导致的身体在阅读中的变化是区别一个阅读时代与另一个阅读时代的重要表征[7]。在当下这个媒介混合时代,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并行发展,始终保持叠加式状态发展,各种媒体呈现出整合替代的发展趋势[8]。因此,在媒介混合时代,人体感官的综合涉入是阅读推广的必然趋势。上文所述的实践案例中,阅读推广媒介的跨界融合也已成为现实。

立体阅读推广的“媒介融合”特征,是对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数字媒介并存的混合媒介时代的呼应。相较于以往的阅读推广模式,立体阅读推广模式更好地实现了传统推广媒介与新兴推广媒介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是不同媒介形态的融合,更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它既指各种融合的结果,也涵盖各方融合的过程[9]。也就是说,立体阅读推广不仅丰富了阅读推广媒介形式,还使其体系更为完整,同时以更深、更广的方式介入读者的阅读过程,也推动了深层次的行业及组织融合。

因此,要深入理解立体阅读推广模式的本质,我们需要从“媒介融合”的角度出发。这要求我们全面系统地考虑阅读推广各环节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互动,从全链条融通式的视角来考察立体阅读推广的要素和流程。

1.2 以“7W”为基本要素

在界定立体阅读推广模式的基本要素时,我们以阅读推广要素的已有相关研究为基础。已有研究中,有三种代表性观点:其一,丛全滋等提出的“图书馆构成要素”分类法,认为阅读是图书馆学的逻辑起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构成要素即为图书馆的构成要素,包括读者、文献信息、馆员和保障要素(技术、设备、制度)[10]。其二,张怀涛提出的“逻辑过程要素”分类法,将阅读推广视为实践活动,基于阅读推广逻辑过程,归纳出阅读推广的6要素:目的、主体、对象、内容、活动、效果[11]。其三,谢蓉提出的“5W模式要素”分类法,将阅读推广活动的本质归结为传播活动,基于传播学的5W模式要素,确定阅读推广的要素为推广主体、阅读者、阅读对象、推广媒介及推广设施[12]

然而这三种观点各具其局限性:图书馆构成要素分类法过于静态,无法体现阅读推广的动态性;逻辑过程要素分类法过于线性,忽略了阅读推广的复杂性。相对而言,5W模式要素分类法能够更好地反映阅读推广的传播特征和机制,考虑到了传播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和环节。但传播学5W模式也存在理论和时代局限,其“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效果”的单向传播链路具有忽视传播动机、缺乏双向互动局限[13]。此外,在各大高校图书馆的立体阅读推广实践中,新兴媒介技术、设施设备及空间场地被综合利用,以搭建阅读体验情境及环境,这使得“场景”这一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本文在传播学5W模式基础上,增加“动机”和“场景”2大要素,形成立体阅读推广的7大要素(7W)——阅读推广动机(Why)、阅读推广主体(Who)、阅读推广场景(In What Scenario)、阅读推广内容(Says What)、阅读推广受众(To Whom)、阅读推广渠道(In Which Channel)、阅读推广效果(With What Effect)。

1.3 以“3C”为基本流程

相较于阅读推广要素,学界对于阅读推广流程的界定较为统一。李伟、文意纯及童蕾等从活动实践的角度,分别基于项目管理理论、流程管理理论及活动流程管理视角,将阅读推广活动流程分为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三个阶段[14-16]。其他学者则基于推广主体、推广受众等视角,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流程划分:如庞萍从推广者视角出发,主张基于图书馆部门业务的各个流程进行阅读推广[17];而李杉杉等主张从读者视角出发,基于“阅读生命周期”将阅读推广流程划分为阅读动机、阅读思考、阅读分享及创新实践四个阶段[18]

基于实践过程制定推广流程,更符合目前推广实践中跨部门合作的现实情况,也有利于突破部门壁垒造成的职能不清和执行不力,使阅读推广专业化、精细化及高效化。因而,本文沿用了流程管理的“三段式”划分方法,将立体阅读推广过程划分为动机分类(Motivation Categorization)、用户触达(User Coverage)及多维效验(Multi-Effect Certification)的循环流程(3C Cycle)。

2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7W3C”立体阅读推广理念模型和模式实践

2.1 理念模型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立体阅读推广模式的本质要义、基本要素及基本流程三大内容,梳理了建构立体化推广模式的要素及流程。那么,立体阅读推广3大流程中所含的要素分别是哪些?

在原来的传播学5W模式中,传播要素和传播流程呈一一对应的单向串联结构。随着互联网的冲击,传播学5W模式中的传播主体、内容、渠道、受众和效果之间已相互协同和渗透:传播主体从“唯一性”“一体化”发展为“多元化”“多点对多点”;传播内容从以书籍为代表的线性结构发展为文字、声音、图像各种符号形态互相交融的多元状态;传播渠道则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模式呈现出了无限可能;传播受众在网络空间双向交流模式下,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发送者;传播效果则从传播媒介的“到达”分析拓展至受众能动性“接受”分析,乃至社会关系、组织模式、个体的认同和行为方式等“社会景观”效果分析[19]

鉴于传播学5W模式的新发展内涵,浙工大图书馆提出了“7W3C”立体阅读推广模式的理念模型,将阅读推广内外动机的动力分类视为前期筹备阶段,将包含阅读推广主体、阅读推广场景、阅读推广内容、阅读推广受众、阅读推广渠道的用户触达视为中期实施阶段,将包含媒介触达分析、受众能动性分析及社会景观分析的多维效验视为后期评价阶段(见图1)。

2.2 模式实践

本文将以“媒介融合”为核心要义,围绕“7W3C”立体阅读推广模式的用户触达(中期实施阶段),以浙工大图书馆“漫读电台”和“百部经典”为典型案例,并结合其他体系化主题阅读推广活动,基于“7W3C”立体阅读推广的组织融合、资源融合、内容融合、价值融合和传播融合5个维度的立体化内涵,分别阐释浙工大图书馆在推广主体、推广场景、推广内容、推广受众和推广渠道的立体化实践策略。

2.2.1以阅读推广主体的多元协同实现组织立体化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现阅读推广组织的无边界协同,能够有效提升阅读资源的聚集、优化、共享和传播。浙工大图书馆在对阅读推广主体的立体化打造上,以开放性、流动性、公众性、互利性为原则,通过跨群体联合、跨平台联合两种形式构建起多主体协同推广体系。

在跨群体联合上,浙工大图书馆以自身为起点,带动读者、行业相关组织及社会相关群体,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协同推广。例如,“漫读电台”项目以馆员“写故事”为出发点,动员学生读者及学生社团“讲故事”,还联合校外公益组织深入社区“推故事”的方式,组建了105人的阅读推广团队,推荐了精选书籍484本,有效扩大了阅读推广的覆盖面。在跨平台联合上,浙工大图书馆加强自身与本地文化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从线到面”形成阅读推广的社会网络。例如,浙工大图书馆通过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联合绍兴市兰亭书法博物馆等单位,以“馆校合作”形式将多场大型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展览引入校园,有效提升了阅读推广主体的资源配置能力和跨界创新能力。

2.2.2 以阅读推广场景的多维构建实现资源立体化

为了将阅读资源的整合从简单组合提升为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的综合形态,浙工大图书馆引入了“场景”这一概念。在传统媒介时代,场景是“人和周围景物的关系的总和”[20],是涵盖基于空间和基于行为与心理的环境氛围,包含特定的地方、特定的人、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活动[21]。而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场景”已深化发展为由“电子媒介所营造的信息环境和技术体验”[22]。因而,在阅读推广场景的立体化实践上,浙工大图书馆采取了空间共享叠加场景和媒介拓展创新场景两种方式。

(1)空间共享叠加场景。第三空间作为非正式公众聚会的场所,具有空间开放性、体验自由性、社交联结性的特点[23]。自2009年IFLA提出“作为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命题后,这一概念受到图书馆界普遍关注[24]。浙工大图书馆早在其“十三五”行动计划中就提出打造“图书馆+艺术馆+展览馆”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文化体验图书馆,让图书馆成为师生校园生活的第三空间[25]。在实践中,浙工大图书馆通过空间共享叠加场景,以“图书馆+博物馆”“图书馆+民俗体验馆”“图书馆+剧场”“图书馆+放映厅”等形式,为读者提供复合文化体验,实现阅读的“场”与“景”有机结合。

(2)媒介拓展创新场景。移动互联时代催生了身临其境的阅读新范式,使阅读从“看”到“进入”书本,再到浸入式体验,层层螺旋式上升变化让受众与书籍的内容深刻交融[26]。浙工大图书馆借助有声阅读的便利性和伴随式特点,利用移动设备、社交媒体等媒介,构建了“有声阅读”矩阵,在微信有声专栏、喜马拉雅专栏和超星学习通专栏以原文朗读、分角色朗读及广播剧形式发挥声音魅力,为读者提供更具陪伴性更为细腻的阅读体验。

2.2.3 以阅读推广内容的组合优化实现内容立体化

阅读推广活动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以吸引读者注意力。浙工大图书馆在对阅读推广内容的立体化处理上,注重丰富阅读活动的类型及数量,并从“横向融通”和“纵向贯通”两个方向实现阅读内容的有机融合,为读者带来全新体验。

(1)阅读资源的差异组合。阅读资源的差异组合能为读者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和阅读选择。浙工大图书馆基于该思路对以文献资源(A)、馆员读者(B)、建筑设备(C)、技术方法(D)为主的馆内既有资源进行排列组合,横向扩宽阅读推广内容边界。例如,“漫读电台”项目通过对阅读资源的差异化组合,推出了包括“漫读电台”书架(AC)、“漫读电台”书展(AC)、“漫读电台”微信专栏(ABC)、“漫读电台”宣传视频(BD)、“漫读电台”有声书(BD)、“漫读电台”读书会(ABCD)等阅读推广活动,实现了阅读推广的线上线下相结合、微阅读与深阅读相交错、常规阅读与听读相融合。

(2)活动结构的逻辑推进。强化活动在组合结构上的逻辑推进,有利于满足读者需求、引领读者成长。浙工大图书馆“百部经典”多层渐进阅读推广体系是该思路的典型案例。该体系根据批判性思维分阶段发展理论的要求和特点,构建了一个主题鲜明、形式新颖、逻辑递进的阅读推广体系,渐进式引导读者在经典阅读中从“阅读记忆”走向“思辨创新”(见图2)。

2.2.4以阅读推广受众的意义导向实现价值立体化

图情学科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强调“来源”转向强调“使用者”。“意义建构理论”认为,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提供者必须按照用户需求设计信息环境,并在用户原有认知建构基础上提供相关资源与服务[27]。阅读推广要实现从“资源导向”到“意义导向”的转变,核心在于必须坚持以读者需求为价值导向。浙工大图书馆根据图书馆与读者在阅读推广价值创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探索出两种增强读者阅读价值感知的路径:一是图书馆作为价值创造者,通过构建多元价值体系,满足读者多元化阅读需求;二是将读者纳入价值创造主体,使其在阅读推广过程中获得符合其心理需求、情感期待、价值取向的体验感,实现阅读推广的价值共创。

  1. 基于需求提供多元价值。浙工大图书馆从读者的精神、物质和情感需求出发,建立了个人成就导向、现实利益导向和社交拓展导向的三维价值激励体系,以此吸引读者自愿自发、持续不断地参与到各类阅读推广活动中来。如“漫读”有声阅读系列活动中,通过让读者成为作者、主播彰显个人成就;又如在现实利益导向上,通过阅读推广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建立学分激励体系,通过阅读推广和实物奖品的绑定建立物质激励体系;而在社交拓展导向上,则以各类读书会为主要形式实现“以书会友”。

(2)基于体验共同创造价值。价值共创原指价值创造主体通过服务交换和资源整合,共同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28]。浙工大图书馆将该理论移植到阅读推广领域,将服务重点从提供阅读资源转向为读者营造新的体验环境,让读者在其中创造独特体验,以此成为阅读推广活动的价值创造主体。在“兰亭雅集”主题阅读推广活动中,图书馆通过主题情境设置与体验,让读者“身临其境”解读经典:举办的书法文创制作、高校书法比赛、文化讲座、兰亭实地参观等主题系列活动,均以读者参与为实施基础,以读者体验为评判标准,使读者与图书馆共同成为阅读推广活动的价值创造主体。

2.2.5 以阅读推广渠道的深度覆盖实现传播立体化

构建立体化的阅读推广格局,打破推广活动单向传播和线性传播的旧格局,需要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这一传播渠道的作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传播渠道是与用户紧密联系、多样多变的传播渠道的集合,也是动态、组合、连接的状态,“不仅包括信息传播的通道(信道),还包括信息与信息人之间的连接方式”[29]

(1)信息通道的立体化。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传播信道是互联互通、多元多维的。浙工大图书馆“漫读电台”项目以图书馆微信订阅号为传播的主要阵地,同时联合校内校外组织/机构进行线上传播并深入城乡社区阅读空间设点展示,打造了一个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立体化推广格局。

(2)连接方式的立体化。相较于大众传播时代,当前的传播更强调“关系的传播”[29]37。浙工大图书馆“漫读电台”阅读推广项目基于社交媒体阅读,充分利用作者/读者社交关系链传播,使阅读推广活动实现了传播层面“从单一到多向”和“从灌输到互动”的创新发展。首先,“漫读电台”借助微信订阅号的社交传播机制,基于“聊天会话”“朋友圈”及“朋友在看”等社交强关系链,引发读者自传播,实现了阅读传播“从单一到多向”的突破。数据显示,2020年项目实施期间图书馆全年微信推文阅读量较2019年有显著提升,且基于社交强关系链传播带来的阅读量占阅读总量的比例高。其次,“漫读电台”基于社交媒体的阅读形式具有互动便捷的特点,有利于促进阅读传播“从灌输到互动”的转变,为构建活跃而真实的“阅读部落”提供了基础。与2020年全年微信推文数据相比,“漫读电台”主题推文的互动率更高。

3 成效分析与策略建议

近年来,浙工大图书馆推出的系列立体阅读推广活动,实现了多维触达,将“单向传播”转变为“互动过程”,并推进了相关组织、行业间的互融互促。为深化高校图书馆立体阅读推广实践,下文将基于“7W3C”立体阅读推广模式的“多维验效”分析框架,从媒介触达、受众能动性、社会景观三个维度,对“漫读电台”“百部经典”典型案例进行成效分析;同时,结合更多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提出进一步深化立体阅读推广实践在组织立体化、资源立体化、内容立体化、价值立体化、传播立体化的策略建议。

3.1整合传播媒介,实现更多媒介触达

媒介触达是评估阅读推广成效的基础指标,直观地反映了推广信息传播的范围和受众对活动的知晓度、参与度。浙工大图书馆“漫读电台”与“百部经典”在实施推广过程中,除了运用以书单、海报、书展、读书会等传统推广媒介外,还拓展了微信订阅号、有声书、广播剧等新兴推广媒介,为读者带来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并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其中,“漫读电台”项目推送图文和音频400余篇,阅读量11万余次,印发有声书1200册,举办读书会2场,吸引30余名读者参与。“百部经典”项目中,“百部经典数据库”建成并运行已近15年;“百部经典书单”微信电子版阅读量超7500次;“百部经典演绎话剧表演大赛”累计已有50余支队伍参赛,超千人观赛;“百部经典书展”推荐经典书籍300本;“百部经典征文”收到征文400余篇;“百部经典演绎剧本大赛”创作剧本60余本;“百部经典演绎广播剧大赛”有100余人参赛,制作广播剧23个,阅读量1.2万余次。

从上述媒介触达数据可以看出,浙工大图书馆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推广媒介,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阅读选择和参与方式,也为激发读者的能动性创造了更多的可能。在立体阅读时代,阅读推广者应综合利用推广媒介,实现更多用户触达。具体做法包括整合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交流互动,借助直播、VR等新兴传媒技术,以多元化阅读体验提高读者参与度等等。同济大学图书馆“宅家云悦读”30天打卡活动就是媒介融合阅读推广的典型案例:活动前,图书馆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精选书单;活动中,读者借助“小打卡”平台每天以书评、拍照、朗诵、插画等多种形式记录阅读,工作人员则每日在打卡圈发布互动提问,与读者交流。活动结束时,同济大学图书馆还在zoom直播平台举办“宅家云悦读——阅读分享会”,邀请参与者展开深度探讨,吸引更多读者参与。

3.2强化价值感知、深度整合内容、优化场景阅读,激发受众能动性

近年来,浙工大图书馆在以“漫读电台”“百部经典”为代表的立体阅读推广实践中,通过阅读推广价值、内容和资源的立体化创新策略,不仅大幅提高了读者直接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数据,不断攀升的网络互动率也证实了这些创新实践对于激发读者能动性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见表1)。

从表1可见,自2020年浙工大图书馆实施立体阅读推广各类项目及措施以来,读者与图书馆的网络互动指数得到了迅猛增长。2020年和2021年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订阅粉丝数分别实现了22%和32%的连续增长,粉丝与公众号的互动率已也从2019年的1%跃升至2%。

因而,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可通过强化价值感知、深度整合内容、优化场景阅读来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在强化价值感知上,要捕捉读者阅读需求及价值取向。强化阅读价值感知能够激发受众阅读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参与度和主动性。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价值取向,为读者提供定制化服务。具体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借阅数据分析、读者座谈会、社交媒体互动、设立读者咨询委员会等。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为大学各院系提供嵌入式馆员服务,主动发现读者需求并提供定制化的阅读服务。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建立的学科馆员制度,通过设立“院系服务馆员”,为院系提供教学和研究支持服务的直接联络人,获取师生一线需求。在深度整合内容上,要围绕主题选择拆解并重塑资源。深度整合阅读内容可以满足受众需求和兴趣,提升阅读体验和满意度。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人员需要提升阅读资源整合和内容加工水平,根据特定主题对资源进行选择、拆解、组织和呈现,为读者带来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和更具深度的阅读体验。例如,张晓翔提出将“叙事学”理论引入图书馆文献展览过程,从“故事阶段”着手,确立主题、主体和主线;再进入“话语阶段”,确定结构、视角和修辞,为解决传播困境提供新思路[30]。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可通过举办主题阅读活动、开展互动式阅读活动等方式吸引读者兴趣。例如,海医图书馆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采用“红色文献+剧本杀”的阅读模式,引导参与者回顾革命历史。在优化场景阅读上,要打造沉浸体验与读者深度连接。优化场景阅读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促进阅读能动性。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创造丰富多样的阅读环境、设立主题阅读空间、或践行“情境阅读”理念等方式,实现阅读资源与阅读情境深度融合,为读者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例如,浙江大学图书馆在教学楼等公共场所建设小型“书房”,打造“悦空间——青年读书角”;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建立“师大先贤书库”,集校史展示和学术研究功能于一体;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图书馆推出“生态阅读疗愈”项目,依托麓山风景名胜区等自然情景带领读者深入阅读生态主义文本[31]。这些举措都为读者提供了舒适多元的阅读环境和个性化阅读体验,对读者产生了积极影响。

3.3构建多维主体,加速社会景观变革

社会景观变革是评估立体阅读推广成效的长远指标,呈现了阅读推广活动对社会关系、组织模式、群体认同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力。在“7W3C”立体阅读推广模式下,浙工大图书馆通过拓展合作伙伴,与10余个校外单位建立了资源共享模式,与3家单位签署了共建协议并建立了阅读推广合作长效机制。近年来,通过深度合作推出了20余场展览及讲座,包括文化展览、主题讲座、阅读分享会等,为读者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元的阅读体验,也为阅读推广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高校图书馆需将工作思路从“办活动”转变为“建平台”,通过整合更多阅读推广资源、吸纳更多阅读推广人才和资源、借鉴更多阅读推广创新经验,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可通过“引进来 走出去”的思路,广泛开展与校内外组织的阅读推广合作。可以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文化名人进校开展活动,丰富推广主体层次和多样性: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真人图书馆”“作者面对面”等活动邀请知名作家、学者参与读书分享会,吸引读者关注和参与。也可以走出校园,与校外机构、图书馆、社区等开展联合阅读推广活动,扩大推广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例如,武汉大学图书馆“书香大使”活动让学生担任阅读推广人,在社区开展阅读分享会,为建设全民阅读提供服务。

4 结语

立体阅读推广是一个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研究课题。文章基于理论演绎逻辑,提出了以媒介融合为本质要义、以要素和流程为建构路径的“7W3C”立体阅读推广模式,为立体阅读推广实践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分析框架。同时,通过解读浙工大图书馆立体阅读推广实践,详细阐述了立体阅读推广在主体、场景、内容、受众及渠道5个维度的立体化内涵。倡导高校图书馆从组织融合、资源融合、内容融合、价值融合、传播融合出发,突破组织边界、优化场景阅读、深度整合内容、强化价值感知、构建融合传播,将自身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发展为一个立体化的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 郭骧,章回波.立体阅读:图书馆服务的新形式[J].图书馆杂志,2010,29(4):38-39,67.

[2] 李园园,吕宬,裴兰婷.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实践研究:以同济大学图书馆“立体阅读”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8(3):46-50.

[3] 周秀霞,刘万国,刘青华.“书随影行”: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探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4(02):76-79,75.

[4] 赵锦辉,刘偲偲.“立体阅读”:多元融合的阅读推广新模式探析: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6):16-20.

[5] 刘革,姜宇飞,陈思瑶.高校图书馆立体阅读推广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东北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8,40(2):58-64.

[6]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9.

[7] 崔波,焦俊波.技术时代的城市阅读图像[J].中国出版,2018,(18):9-12.

[8] 王薇.“混媒时代”传统媒体的成功突围:中国广播网台网融合实践分析[C]//第21届中国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暨第12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3:327-330.

[9] 徐沁.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J].东南传播,2008(6):71-73.

[10] 丛全滋,李春利,王师爽.图书馆阅读推广构成要素及其主要作用关系研究[J].图书馆,2022(4):21-27.

[11] 张怀涛.阅读推广的要素分析[J].晋图学刊,2015(2):1-7,11.

[12] 谢蓉.数字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2,32(3):23-27.

[13] 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71.

[14] 李伟.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策划流程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3(11):57-59.

[15] 文意纯.基于流程管理的阅读推广组织变革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6(4):85-89.

[16] 童蕾.图书馆阅读推广项目流程及优化分析:以湖南图书馆“周敦颐诞辰”纪念活动为例[J].图书馆,2018(9):91-95.

[17] 庞萍.基于资源建设和服务全流程的数字阅读推广实践:以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20(S1):132-135.

[18] 李杉杉,高莹莹,邓稳健.从“阅读生命周期”的角度构建全流程的阅读推广模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39(1):110-115.

[19] 韩瑞霞.互联网对拉斯维尔5W模式的冲击[J].新闻传播,2009(9):124-125,128.

[20] 郜书锴.场景理论的内容框架与困境对策[J].当代传播,2015(4):38-40.

[21] 龚捷.场景时代移动阅读新需求与移动出版发展路径[J].编辑之友,2016(10):22-25.

[22] 许晓婷.场景理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连接革命[J].今传媒,2016,24(8):85-86.

[23]  OLDENBURG R.The great good place: cafes, coffee shops, bookstores, bars, hair salons, and other hangouts at the heart of a community[M].New York: Marlowe & Company,1995:24.

[24] 李红培,鄢小燕.国内外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进展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6):16-20.

[25]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十三五”行动计划(2016-2020年)概要版[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6,129(1):36-39.

[26] 杜娟.场景阅读:阅读新范式[J].传媒,2017(16):42-44.

[27] 乔欢,周舟.意义建构理论要义评析[J].图书馆杂志,2007(5):8-10.

[28] 武文珍,陈启杰.价值共创理论形成路径探析与未来研究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34(6):66-73,81.

[29] 谭天,张子俊.从信道到路径:互联网语境下的传播渠道[J].现代视听,2019(7):36-40.

[30] 张晓翔.让文献“活起来”:公共图书馆展览策划的“叙事化”探索[J].图书馆学研究,2023(1):47-53.

[31] 曹旻,赵奇钊.图书馆开展生态阅读疗愈的探索性实验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1(13):85-92.

李玲梅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馆员。杭州,310000。

池晓波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浙江杭州,310000。

于文艳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馆员。浙江杭州,310000。

(收稿日期:2023-04-08  编校:曹晓文)

猜你喜欢

立体化立体媒介
念个立体咒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立体登陆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炫酷立体卡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