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间视角评析当代艺术批评的发展趋势
2024-06-21申羽灵
【摘要】在近年来的艺术批评领域中,空间理论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视角,对于塑造新的批评范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理论视角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还促使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本文将关注福柯的“异质空间”概念以及波旁的“场域”理论在艺术批评中的应用,以及地理空间和虚拟网络空间在这一背景下的作用。通过强调作品背后的社会语境与力量关系,这两个理论框架使得艺术批评得以更深入地探讨作品内在因素,艺术作品不再被看作是孤立的实体,而是与社会背景、权力结构等有机相连的元素,这种转变使得艺术批评更注重对作品深层内涵的挖掘,推动了对当代艺术更为深刻地理解。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看,城市与农村地区的不同特征不仅影响着艺术创作风格,也在艺术批评中产生了不同的倾向,这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为比较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一数字时代的产物催生了个人式互动式艺评新模式,消解了传统结构对于艺术批评的限制,极大地提升了公众的参与度。在虚拟网络空间中,个体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直接参与艺术批评,形成即时的讨论与互动,这种互动性使得艺术批评不再局限于专业领域,而是成为更加广泛、开放的社会对话。
【关键词】空间理论;地理环境;虚拟网络;艺术批评模式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12-0058-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2.018
一、前言
众所周知,空间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构成环境,对文化产品及其批评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空间理论的引入推动着艺术批评理论的革新,也塑造着艺术批评实践模式的变化。本文将从空间的三个维度——理论空间、地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出发,立面对不同时期和区域的艺术批评特征进行梳理,旨在通过对比空间视角下的差异点,观照当代艺术批评发展的趋势和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从理论空间的角度切入,福柯等空间理论家提出的“异质空间”和“场域”概念影响了艺术批评视角的转变,强调把艺术作品置于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分析,从而转向关注作品背后的复杂内涵因素。从地理空间来看,城乡、区域差异等制造了艺术风格和批评倾向的分歧,但也凸显区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了艺术批评的内涵,为全球视角下的比较研究提供素材[1]。
空间视角下的艺术批评在理论运用和实践模式上都取得进步,但面临挑战同时蕴含机遇。探讨其差异性十分必要。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各个层面的特征,旨在观照当代艺术批评新老关系,为其持续优化提出思考。期待结合各方研究成果,探索空间视角在艺术批评研究中的独特价值与前瞻性。
二、空间理论概念
在艺术批评中的运用
作为一项重要的空间理论,福柯提出的“异质空间”概念直接影响了艺术批评领域的思考方式。福柯指出,空间并非一个自然给定的、静止不动的框架,而是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建构和关系网络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空间内蕴含着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权力关系。将此理论引入艺术批评意味着不能孤立地审视艺术作品,而必须关注其背后的社会语境和影响因素,如文化潮流、阶级差异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艺术的表现形式[2]。
波旁提出的“场域”理论也为艺术批评带来了启示。场域理论认为,不同的文化产品都生成于各自的社会场域内,而这些场域决定着创作者的观念与审美取向。将艺术作品视为一个场域的产物,有助于我们审视该艺术运动背后的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更全面地把握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3]。
以上两种空间概念的引入推动了艺术批评由单纯关注形式层面进一步注重背后的社会语境因素,强调了环境和关系网络在艺术形成中的重要影响。这标志着艺术批评思路经历了质的转变[4]。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这些空间理论概念的深入分析,艺术批评家们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和解读当代艺术作品。异质空间理论的引入使得艺术批评能够逐渐摆脱对艺术形式的过分关注,而更加关注社会实践和文化关系的交织。这为艺术批评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复杂的理论工具,使之在解读和评价当代艺术中更具深度和广度。
但是,理论的复杂性使得在实际批评中难以简化和具体操作,需要批评家具备更高层次的理论素养,不同的空间理论可能在特定情境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对于一些传统的艺术批评方法,新的空间视角可能引起一些不适和抵触,需要时间和理论沟通的过程。
在地理空间层面,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对艺术批评的产生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差异,艺术表达形式和主题选择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对于同一艺术作品的评价可能因地域差异而产生分歧,从而凸显了地理空间对艺术批评的塑造作用[5]。
总体而言,空间理论概念在当代艺术批评中的运用为批评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思考框架,使其能够超越形式层面,更全面的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随着空间理论的引入,艺术批评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批评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以适应当代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复杂性。通过深入研究空间理论的应用,艺术批评能够更好地把握当代艺术的精髓,为公众提供更富有深度的艺术解读。
三、从地理空间视角
看当代艺术批评的区域特征
城市艺术与农村艺术的对比展现了中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在城市空间中,前卫和实验性较强的概念艺术以及流行艺术占据主导地位。艺术批评在这一背景下更加注重理论阐释和概念解析,强调艺术的前卫性和思想性,在农村地区,浓厚的传统艺术如永乐宫湿壁画等属道教壁画,其目的是揭示教义和感召人心。它的绘制略早于欧洲文艺复兴,1325年三清殿壁画最先完工,到明代洪武初年重阳殿壁画最后完成。现存壁画面积1005.68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龙虎殿四座元代建筑内。永乐宫壁画既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精神追求,又和它的建筑艺术一起,为元代美术格局的构架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对研究中国的宗教文化、艺术、典章制度和宋元社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不同艺术区的特殊属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艺术批评的面貌,以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为例,其“文化”及“政治”属性使得艺术批评更加注重与设计与建筑等领域的跨学科性,强调艺术在公共场域的社会功能。相比之下,798艺术区由于聚集大量前卫艺术家,批评家更倾向于弘扬独立艺术精神和推动创新实验。从区域特征的角度来看,不同地理空间催生的艺术风格与批评视角各有侧重,这也丰富了艺术批评本身的多元性与活力。
在城市和农村的对比中,不仅能够看到中国艺术在不同地域间的差异,还能够发现这些地域差异如何影响了艺术批评的演变。城市的开放性和现代性为前卫艺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而农村的传统文化则为民间艺术注入了独特的精神,这样的对比不仅丰富了中国艺术的内涵,也为艺术批评提供了更多的话题和视角[6]。
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看,艺术批评的发展趋势在不同地域间呈现出差异,这不仅是文化传统的体现,也是现代社会变迁的反映。城市与农村的对立,艺术区的差异,都构成了当代艺术批评丰富而多元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艺术批评不再是简单地对艺术品进行赞美或批评,而更是关注艺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强调艺术作为一种表达和塑造社会观念的媒介。
从地理空间视角评析当代艺术批评的发展趋势,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艺术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为未来的艺术批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城市与农村、不同艺术区的对比揭示了艺术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为我们探讨艺术批评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通过深入剖析地域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批评的多样性,并为推动艺术批评向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方向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四、虚拟空间环境下
艺术批评的新模式
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以微博、微信等平台为代表的虚拟社交空间为艺术批评提供了全新的展示与交流平台。这些平台具有开放性、实时互动性等特点,极大拓宽了艺术批评参与的主体范围。一方面,个人用户可以在微博等平台直接发表对某件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看法,这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存在的“个人式”艺术批评新范式[7]。另一方面,专业艺评人和评论家也开始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批评性内容的传播与读者的互动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线下艺评圈子的障壁,实现了更加随意便捷的艺术评论与讨论[8]。
作为艺术批评新兴的“舞台”,虚拟社交空间正以其开放和互动的特点影响和丰富着传统艺评模式。首先,它拓宽了艺术批评参与主体,不再限于专业艺评人,任何用户都可以就个人看法进行点评与交流。这使艺术批评转向个人式、参与式的新范式。其次,它消弭了传统线下艺评难以突破的圈层隔阻,艺评人与普通用户之间形成了更自由便捷的互动对话机制。内容传播不再受限于时间和地点,实时互动性得以大幅提高。开放平等的参与机制有利于大众艺术素养的提升,在同侪交流中,用户可以对不同观点进行思考检验,获得更丰富的艺术理解与体验。
五、总结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空间理论概念为艺术批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催生和影响着其新老之间的关系与发展趋势。从理论、地域和虚拟三个空间层面剖析当代艺术批评,可以看出它在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面临一定挑战。理论空间层面,福柯等理论家提出的“异质空间”和“场域”概念,使艺术批评理论能够脱离表面审美,深入关注作品背后复杂的社会语境因素,体现出理论思路的革新与成熟。这对推动批评理论走向多元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理论内涵的细致性,结合不同环境下的迥异点,以避免理论本身成为隔阂交流的新障碍。地理空间方面,城市与农村,不同艺术区的差异性孕育了艺术风格和批评倾向的地域特色。这不仅丰富了各地文化内涵的表达,也为跨区域交流与比较研究搭建机会。但地域距离带来的差异也可能成为交流的一道阻隔。只有互相了解和借鉴,才能实现艺评模式的协同发展。虚拟空间的发展兴起,重塑了艺评参与的载体形式。它势必推动批评实践向开放易操作和公众化的新阶段转变。而如何在扩大参与量的同时兼顾质量,也将成为未来重要课题。
总体来说,各种空间视角下的差异,为当代艺评理论实践带来激荡,但同时也催生新的问题,只有通过深入研究与跨领域交流,挖掘各个层次下的内在规律,以适应不断变迁的环境,才能推动艺评理念与模式向更加开放包容的方向稳步发展。这需要艺评工作者们继续总结前人经验,创新思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共同构建艺评体系的可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虹.“为艺术而艺术”:龚古尔兄弟的艺术批评观念取向[J].三角洲,2023(19):117-119.
[2]黄晟.好莱坞魔幻电影的异质空间特征探讨[J].景德镇学院学报,2023,38(04):118-121.
[3]王海楠.破局与新生:场域理论视角下论艺术电影的发展困境与突破路径[J].声屏世界,2023(04):91-93.
[4]莫志强.异质空间视域下的时空旅行电影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22.
[5]何榴,黎杨全.离域化、轨迹性感知和具身体验:保罗·维利里奥艺术批评中的“速度”话语[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3(07):13-25.
[6]杨生平.异托邦与空间、秩序——福柯异托邦思想与启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7(04):10-18+60.
[7]赵西.论艺术教育中艺术批评对创新意识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23(12):60-62.
[8]刘劼冉.数字艺术的虚拟空间审美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23.
[9]王华帅.美术期刊的批评语境与中国当代艺术——以1985-1993年《江苏画刊》为例[J].美与时代(下),2023(11):84-88.
[10]朱莉.话语平权背后:“泛媒介”浪潮中的当代艺术批评[J].美术研究,2023(03):107-112.
作者简介:
申羽灵(2003.2-),女,汉族,湖南邵阳人,本科,研究方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