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2024-06-21李虎

高考·上 2024年6期
关键词:法律素养法治意识高中政治

李虎

摘 要: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根本,法治意识培养是青少年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高中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意义,进而对当前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法治意识;法律素养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法律的认知更加深刻,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变得愈发重要。高中政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承担着重要的使命。然而,当前高中政治教学在法治意识培养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不足、法治实践活动参与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本文探讨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高中政治教学是学生接触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政治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国家法律体系、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定。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学生才能认识到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有助于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行为准则,无论是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还是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法治建设的推进都大有裨益。

(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通过高中政治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国家制定的各种规则和制度,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知道法治是建立在法律规则之上的,规则意识则是遵守规则、尊重规则的意识形态,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社会公德,形成自律和守纪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法治意识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社会的发展负责。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作为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学习到尊重他人、爱护环境、关心社会的重要性。责任感的建立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从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国家、社会、法律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通过高中政治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学习到如何行使公民权利、参与公共事务。如此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观念,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主法治建设[1]。

二、现阶段高中政治法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不足

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政治理论和思想的传授,而对法律知识的介绍和讲解相对较少。由此导致学生在法律领域的知识储备相对不足,缺乏对法律体系、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定的深入理解。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对基本法律概念和法律常识的了解有限,无法准确区分法律和道德、法律和规则之间的关系;其次,学生对国家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的了解不够全面,缺乏对法律权威性和约束力的认识;再次,学生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缺乏对法治建设和法治精神的深刻理解;最后,学生对法律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不清晰,无法准确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

(二)高中政治教师对法律课程缺乏重视

在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对法律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安排相对较少。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于法律内容的比重安排相对较小,很多教师认为法律课程只是政治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独立设置和专门安排法律相关的培养计划。此外,很多教师对法律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也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教学经验,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法律知识。对于学校而言,法律教育的资源投入和支持不足也导致高中政治法治教育缺乏法律教材,法治实践活动也无法有效开展。

(三)学生缺乏学以致用能力

学以致用的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发挥知识的实际价值和作用。然而,目前很多学生在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往往缺乏正确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对学习法律知识的认知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将法律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其次,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弱,在面对实际法律问题时,无法正确分析并解决。最后,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习,缺乏法律实践的机会,由此导致学生缺乏对法律的实际感知和体验[2]。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原则

(一)法治意识培养日常化原则

法治意识培养日常化原则要求教师将法治理念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在日常实践中逐渐形成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习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诸如交通规则、消费权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法律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定期开展法治主题班会或校园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和分享法治相关话题,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法律援助、义务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法治的价值和意义。借助日常化法治意识的培养,学生才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习惯。

(二)法治意识培养趣味化原则

法治意识培养趣味化原则需要教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借此可以让政治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实现趣味化法治意识的培养: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动画、游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法治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设计模拟法庭辩论、法律知识竞赛等有趣的法治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亲身体验。最后,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漫画等形式讲解法治知识,使抽象的法律知识与概念富含趣味性,便于学生理解。借助趣味性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参与法治教育中,增强学生对法治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三)法治意识培养案例化原则

法治意识培养案例化原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入具体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加深对法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近几年较为生动具体的法律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和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真实的法律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或课堂互动中分析和解决,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和判断能力。借助案例教学,学生将能够逐渐形成对法律问题的敏感性,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挑战[3]。

四、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策略

(一)深挖教材,找寻适合学生的教育素材

教材作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合理利用并挖掘教材中的法治元素能够帮助教师在恰当的时机展开法治教育,借此实现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政治教材进行挖掘:

首先,教师要对政治教材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教师应该仔细研读教材中关于法治的章节和内容,了解其中的法治理论、法律知识和相关案例等。只有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治知识。例如:《政治生活》这本教材中涉及宪法、国家制度、依法治国等方面内容,是基于我国法律修订的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详细讲解法律知识,让学生对我国法律有整体的认知。

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历史事件或政治制度,引导学生认识法治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读史可以明智,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朝历代政治制度的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了解法治对于社会稳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进而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和意识。例如: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历朝历代乃至国外的政治制度,了解到“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借此激发学生对法治建设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最后,教材中的思辨性问题也是教师开展法治意识培养的重要资源。例如:在“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抛出思辨性问题:依法治国究竟是人治还是法治?这个问题涉及法治与人治之间的关系,引发了学生对于法治本质与现实的思考。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法治的本质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通过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行为,实现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而人治则强调个人或特定群体的权力和意志对于社会的影响和控制。因此,依法治国旨在通过法律来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秩序,强调法律的普遍性和约束力,而非个人意志或权力。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可以了解到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和联系,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也引发学生对于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的思考,促使学生形成对法治的深层次理解[4]。

(二)立足实践,构建生活化法治情境

立足实践,构建生活化法治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将法治概念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法治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法治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治的实施过程。例如:参观法院、公安机关等法治机构,让学生了解法治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感受法治在社会管理和维护秩序中的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构建生活化法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法治的实施和影响。例如:《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单元教学过程中提到了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其中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社会听证制度,教师可以据此设计一个学生都关心的食堂问题,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对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社会听证制度的内涵,让学生了解社会听证是一种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通过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来解决社会问题。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不同角色,包括食堂工作人员、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学校代表、卫生机构等,模拟真实的社会听证情境。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扮演的每个角色需要有自己的立场和意见,并在听证会上陈述和辩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体验到民主决策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民主决策的原则和流程,体验到公民参与决策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和参与意识。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总结经验,反思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合作和协商。通过这样的总结和反思,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于民主决策和法治的理解,最终引导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民主素养的公民。

(三)师生互动,探讨真实案例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对法治问题的兴趣和思考,促进他们深入理解法治原则和法律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社会热点事件、法律纠纷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依据、法治原则和解决方式。借此让学生了解法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法治问题的兴趣和思考。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元教学为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才能保障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不正当竞争相关的真实案例,如商业诽谤、价格欺诈、虚假广告等真实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不正当竞争的行为特点和危害,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如何规范和打击这些行为。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治原则,认识到不正当竞争对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破坏性影响,借此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然后在班级中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观点。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不断交流思想,从不同角度思考不正当竞争问题,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加深对法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律师来学校举办讲座或交流,分享不正当竞争的法律案例和应对策略。专家可以为学生介绍不正当竞争的典型案例,讲解法律对于不正当竞争的规定和处罚,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法治原则和规范。

(四)引入技术,借助现代科技激活课堂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通过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可以激活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更加直观的内容也能更好地传达法治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需要善于利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内容。为了强化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将一些生动有趣的法治故事或案例制作成动画并结合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治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其次,教师要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搜集法治教育资源。网络热点是教师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在学习《民事权利与义务》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热点“未成年人杀人案”组织学生进行网络讨论和分享,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和讨论这一热点事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法律法规、道德伦理等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案件的背景、相关法律条文以及司法程序,从而深入了解法治的重要性和作用。

(五)提升自我,为学生做出榜样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的榜样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努力成为学生法治意识的引领者和示范者。首先,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提高法律知识水平。为了更好地开展法治教育,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如此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讲解。为此教师可以定期参加法律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学习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在工作之余,教师还可以阅读法律书籍、法律案例等资料,深入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精神,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和能力。其次,教师应注重自身的法治修养和职业操守。作为教师应遵守法律法规,尊重法治精神,积极践行法律规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为此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公正、廉洁,对待学生不偏不倚,不以师权压人,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如此才能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再次,教师需要定期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法治实践活动可以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法治教育提供良好思路,通过定期参加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等社会活动,教师可以亲身体验法律应用,增强自己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最后,教师应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法治意识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法治意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反思和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升法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六)营造氛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

营造积极向上、法治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行为规范。在法治学习氛围建设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学校可以结合时下热点或节日等内容构建主题活动,例如在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学校可以结合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法治教育活动。学校可以举办专题讲座或法治故事分享会,邀请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或相关从业人员来校授课或分享经验。通过专家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案例分析、维权技巧等内容,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权益以及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的应对措施,借此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维权意识。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主题的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借助比赛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动力,学生也会主动学习相关的法治知识,在提升学生对法律认知的基础上也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学校可以建立校园法治文化,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学校还可以建立法治宣传栏、法治教育基地等平台,定期开展法治教育活动,让法治教育贯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形成浓厚的法治氛围。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前组织学生背诵法律相关条文、名言警句等内容,让学生熟悉法律内容、培养法治意识。这种互动性质的课前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法治节目、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法治精神和实践。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真实案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法律概念具体化,增强他们对法治的认识和体会[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是时代发展赋予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需要教师们深挖教材,找寻适合学生的教育素材,积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借此激发学生对法治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师也要认识到自己的榜样作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借助教育的力量培养出具有法治意识的新一代公民,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振舰.探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J].高考,2022(8):159-161.

[2]马秀梅.探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J].家长,2021(26):115-116.

[3]陈挺松.高中政治课堂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90-91.

[4]张如祥.在高中政治互动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0):98-99.

[5]赵金辉.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J].西部素质教育,2019,5(7):38.

猜你喜欢

法律素养法治意识高中政治
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及改善策略初探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养成探析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浅议如何提升人民监督员监督质效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