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技术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应用

2024-06-20虞凤娟

中国新通信 2024年6期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优化路径

摘要:基于互联网技术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本文从互联网技术应用对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入手,分析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所呈现出的新特征,并结合目前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可优化策略,以提升中职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优化路径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在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中,计算机课程是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经过观察发现,许多中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与资源价值,导致出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学习积极性不高以及教学效果较差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必须充分整合互联网技术手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与限制,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以提升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互联网技术对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影响

(一)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基于当前互联网发展的大环境,在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尝试应用互联网细腻技术手段与方法,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以满足院校教学资源共享的要求。同时,教师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案,以此有效提高学生在计算机学科的整体技术水准。

(二)有利于将互联网技术作为基础与核心

中职计算机教学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如应用多媒体,以创造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氛围。特别是在“互联网+”理念不断推广的情况下,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需要关注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和探究意识,帮助学生建立个人认知体系和完整的学科学习体系。

(三)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理念

传统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通常以教师的一言堂为主要授课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但是这种学习方式容易降低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利用现代化互联网技术优化计算机教学活动,并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充分考虑教育质量、课程效果和内容建设,制定适合中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发展方案,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

三、互联网技术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所呈现的新特征

(一)丰富了教学内容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使其更加具有创新性。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及时性主要体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呈现出的动态变化。在互联网时代,每时每刻都在诞生着新的信息、新的资源,而计算机专业学生所接触的课程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应该多样化,着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抖音、微视频、直播等多种方式,打造多样化教学模式,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以就业为导向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显得更加重要。在未来开展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学活动时,教师既需要关注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能力,也需要以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活动。其次,教师应当努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根据岗位人才需求调整计算机课程的授课方向,以持续优化教学模式。同时,教师需要考虑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方向地调整并更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当下的行业发展情况,助力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并提高学生对社会、岗位的适应能力。最后,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需要加强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多样性,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教学辅助,并充实自身的教学储备,以开拓学生的学习眼界。

(三)采取混合式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机会

混合式教学方式主要是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混合式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基础知识,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作为学习依托和工具,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近年来,云班课、慕课、腾讯课堂等学习平台越来越常见。这些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教师和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以满足学生需要随时指导的需求。在未来,这些平台将为中职院校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而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引入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主动性和探究精神。基于多样性视角,教师需要加强计算机专业与其他各专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在跨学科、跨专业教学环境中,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技能储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与机会。由此可见,开放性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开放性不单体现在网络方面,更体现在技术本身。

四、当前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僵化且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纵观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现状,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僵化、落后以及学生学习意识淡薄的情况。许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又或者虽然使用多媒体展示PPT,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围绕个人认知展开讲解,当授课速度加快时,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无法积极参与。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机基础知识简单、缺乏趣味性,因此学习态度随意,导致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这种情况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提升后续学习的效果。因此,为了构建更具活力和互动性的教学环境,教师需要引入更多创新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缺乏实践性导致所学内容实用性不佳

1.许多中职院校仿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却忽视了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并未意识到专业知识和专业岗位对人才的高标准和高要求。2.一些中职院校受客观因素制约,缺乏实践活动所需的设备和场地,导致学生的实践机会有限,课程体系缺乏创新。3.各地区普遍存在选择教材不统一的情况,甚至许多地区的教材出现过时、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的情况,导致教师在资源搜集过程中浪费较多时间,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实践知识技能。4.大多数教材倾向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真正具有社会实用技术价值的内容少之又少,导致许多学生难以胜任工作岗位,无法满足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中职院校应当重视实践知识的应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加强实践设备的配备,创新课程体系,以更好地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课程设置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视

首先,中职院校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计算机水平方面也同样具有差异性。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拥有较多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能够较好地掌握基础操作技能,而另一些来自经济较差的农村地区的学生则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学习中可能感到困难。加之教师在课程设置方面常常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其次,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未来就业需要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但课程通常侧重数据录入,缺少编程语言教学、网页设计等实际操作的内容,不利于学生提升个人技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和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更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2.丰富课程内容,加入编程语言教学、网页设计等实用技能培训;3.为经济困难或缺乏计算机接触机会的学生提供更多支持和资源,帮助他们缩小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以此促进中职院校学生的均衡发展。

五、互联网技术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就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学分析来看,其开放性表现为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方法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指的是教师要跳出教材的局限,从具象的教材中抽离出来,为学生介绍更加开放的信息,同时广泛吸收互联网中的各类素材,加强教育教学的实际化。教学方法开放则是指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基于对学生的预期教学目标,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并在实操过程中深化学生的体验,驱动其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或教学环节,在深度参与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在开放的环境中激活学生的专业学习动力与欲望。中职计算机课程涵盖的知识点繁多且内容相对复杂,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结合现实生活常识与案例,以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1.以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工作作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可视化操作的办法,更为直观地呈现整个系统,以满足人机对话要求。2.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方式替代板书教学,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景,以满足师生互动的基本要求。3.将枯燥的原理设计成生动形象的Flas,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化。4.在实际教学中采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方式,以多媒体课件为依托,通过演示教学课件以及网上安排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利用网络技术丰富实践学习内容

首先,在正式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之前,中职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对学生进行全面测验,通过检验学生的计算机认识与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学习内容与实践机会。其次,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深入剖析该专业的教学本质。客观来看,职业院校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服务于我国各行各业。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有效整合互联网工具,创新教学体系,打造信息化教学框架,突出专业特点。再次,教师需要紧密关联教学定位,以培养初级计算机实用人才为主要目标,借助互联网平台开拓教学资源和教学视角,以分布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教学辅助;借助多媒体课件或微课等多种不同的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以改善教学现状,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此外,教师需要格外重视计算机基础操作,如Windows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幻灯片演示文稿等,并将局域网和因特网等隶属计算机环境方面的内容列入重点讲解之列,确保学生融会贯通。最后,在教案和课件设计方面,Authorware、PowerPoint、几何画板、方正奥思、课件大师等是支撑课件的不同多媒体应用平台,它们在演示功能、交互功能和模块上手度方面都各有特点、授课教师需要学会兼收并蓄,独立制作课件,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广泛涉猎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的教学课件,教师能够制作出图文并茂的课件,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易于教师讲解知识,提高课堂效率,使得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真正起到一举三得的作用。

(三)合理进行专业设置以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用人需求紧密结合。因此,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以生活和生产规律为指导,以确保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真正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在此前提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分组,以科学分类、分层教学形式开展针对性教学,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效。在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引入走班制教学手段,将等级相同、基础相同、认知相同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设定不同难度或梯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以提升教学效果。其次,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也是互联网背景下培养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关键。在评价教学质量时,教师需要结合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不断优化与完善评价方法。在针对中职学生进行计算机课程考核时,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之外,教师还需要融入常识性、发展性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地评估,如学生的日常表现、信息技术掌握情况和创新意识等方面,以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最后,教师可以基于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计算机课件软件设计项目,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搜索与项目有关的素材,再借助慕课、微课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所需技术指导,以支撑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的深层次开展,更高程度地满足“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对于计算机行业人才的全新要求。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组织各班级学生开展各种互动活动,如举办计算机专业就业主题拓展性比赛、知识讨论、经验分享等实践活动,从而突破以往教学模式的时空局限。

六、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已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也在持续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这就表明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然而,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传统教学模式所暴露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作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优化教学理念,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战略,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并为切实推进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虞凤娟 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柳明.互联网技术应用下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信息系统工程,2023(07):173-176.

[2]柳明.大数据时代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J].信息系统工程,2023(06):165-168.

[3]杜永明.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3(10):103-106.

[4]翟运升.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2023教育理论与管理第一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与学高峰论坛”论文集(一).2023教育理论与管理第一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与学高峰论坛”论文集(一),2023:90-92.

[5]谢宏莉.浅析“云课堂”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创新策略[J].知识文库,2023(02):148-150.

[6]姜广艳.“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之道研究[J].数据,2023(01):163-164.

猜你喜欢

中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优化路径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与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
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准、精、特、趣”的四大追求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