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挑战和应对
2024-06-20梁春燕
梁春燕
摘 要:信息化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下降,知识殿堂的核心吸引力减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衰减,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水平提升乏力,生存和发展陷入困境。文章在分析地方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各种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即全面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全方位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全力争取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以期用行动和业绩重塑高校图书馆的形象,推动图书馆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4)05-0059-04
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日常行为习惯发生了改变,对高校的知识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图书馆特别是非省会城市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下降,知识殿堂的核心吸引力减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衰减,高质量专业化服务水平明显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面对信息化浪潮的严峻挑战,地方高校图书馆只有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尽快走出目前的发展困境。
1 信息化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信息化浪潮带给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无论是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还是文献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甚至是传统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和职能作用,都遇到了一系列困惑和问题。随着信息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这些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促使地方高校图书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1.1 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下降
1981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明确规定,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情报资料中心,承担着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重任。此后,1987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02年修订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及2015年再次修订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都反复强调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情报中心、文献信息中心和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属性[1]。在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下,全国高校图书馆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随着投入和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和馆藏文献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服务和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强化了自身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地方高校图书馆尤其是远离省城的地方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还是高校所在地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为地方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信息化时代,文献的制作和获取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读者获取文献资源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由于可供便捷阅读和自由下载的海量电子文献的迅速涌现,高校图书馆特别是原本还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其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严重下降,对校内外读者的核心吸引力也大幅下降。
1.2 知识殿堂的核心吸引力减弱
高校图书馆作为神圣的知识殿堂,是高校师生的第二课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和多元,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殿堂的核心吸引力减弱,到馆率和纸本图书借阅率较低,其地位和存在价值也遭到一定程度的质疑,有国外学者甚至还发表《2050年高校图书馆尸检报告》一文,大胆预言高校图书馆终将消亡[2]。
中山大学程焕文教授指出,纸本图书阅读量的下降“与以读书为主业的大学本科生应有的读书状态完全不匹配,正在不断稀释高校图书馆与本科生的黏度,降低高校图书馆在教学中的作用,亦令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堪虞”[3]。地方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情况更加严峻,到馆率只有在临近各种校内外考试和毕业论文写作期间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回升,但这些到馆者的主要目的不是借阅图书,而是自修上网;吸引他们到馆的原因不是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而是图书馆的环境和氛围。高校图书馆纸质书籍借阅量下滑的话题持续引发关注,《半月谈》、中国之声、央广网、人民日报评论等都对此做过调查分析,其中涉及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高校图书馆核心吸引力的下降。
1.3 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衰减
教育部于2015年再次修订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同时强调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4]。这些规定和要求既深刻揭示了高校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和角色定位,也充分彰显了高校图书馆工作在高校整体工作构成中的重要性。事实上,高校图书馆的确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赢得了读者的广泛赞誉。例如,19世纪末执掌哈佛大学40年的艾略特(Charles William Eliot.查尔斯·威廉·艾略特)校长曾把图书馆比喻为“大学的心脏”,我国高校也曾有过图书馆馆长与总务长、教务长“三长治校”的传统办学理念,这些都充分展现了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高校图书馆资源优势的弱化及其核心吸引力的下降,高校图书馆工作在高校管理者心目中的重要性也大打折扣,突出表现就是高校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常常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图书馆的存在,导致很多高校图书馆普遍陷入发展困境。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很多高校年度预算经费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图书馆总经费占比却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说明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没有实现与高校经费预算的同步增长,在“双一流”建设中图书馆的地位正在逐步下降,前景堪忧。笔者检索“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发现,图书馆年度总经费不足500万元的高校一直维持在30%左右,不足200万元的高校一直维持在8%左右,1.5%左右的高校一直维持在10万元以下的超低水平[5]。
除了“缺经费”,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还面临着“缺馆长”和“缺馆员”的双重尴尬。“缺馆长”不是高校没有及时给图书馆安排馆长,而是高校在遴选馆长时没有认识到馆长职位的重要性,将馆长一职混同一般行政职务,随意性较大,于是就有了所谓“是人就可以当馆长,但馆长真不是人当的”这样的调侃[6]。较之“缺馆长”的自嘲和无奈,“缺馆员”则是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另一个现实问题。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高校图书馆在编职工人数偏低且呈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事实上,很多地方高校图书馆被冠以“图舒馆”和“安置所”的不雅称号,成为学校解决人员就业的特殊场所,专业馆员严重匮乏,很难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
2 信息化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应对措施
信息化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要敢于正视目前遇到的突出问题,积极寻求破解之道,认清形势,找准方向,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发挥自身优势,考虑师生的现实需求,不断加强文献信息中心的资源建设,努力增强知识殿堂的核心吸引力,持续改进工作内容和服务方式,用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用扎实行动和实际业绩争取各方面的信任和支持。
2.1 全面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始终是高校图书馆的立身之本。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文献信息资源,就无法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目前,很多地方高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开展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方面的研究,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不应照抄照搬“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模式,而应各擅所长,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最大限度地满足本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需求。具体来说,地方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理清发展思路和建设原则,着力改变以往重数量轻质量、重纸本轻数字、重科研轻教学、重教师轻学生、重藏轻用的馆藏弊端,坚持学科本位和需求导向,持续优化馆藏资源结构。
首先,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各种便利,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地方高校图书馆要根据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调整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构成比例,适当增加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专业课考试题库、专业知识库、SRT项目(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等教学类电子资源的购置量,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评估,持续优化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内容和结构,避免低效和低水平的重复购置。
其次,加强地方特色文献的采集和建设。目前,在我国2,700多所普通高校中,地方高校约占95%,这些地方高校虽然在整体实力上很难与省会高校和部属高校相提并论,但在地方特色文献的采集和建设方面却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由于地方特色文献是地方性知识的载体,是地方文化的瑰宝,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意义重大,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要高度重视地方特色文献的采集和建设,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专业优势,把自身打造成保存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
再次,加强馆际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信息化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任何一所高校图书馆都很难穷尽所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地方高校图书馆更是如此。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虽然已经成立了图书馆联盟,但实质性的合作较少,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持续发力,不断扩大共建共享的内容范围。共建共享的内容不仅涵括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资源联合采购、资源联合仓储、统一集成管理、馆员继续教育等传统领域,还包括联盟数据联合统一、联盟需求驱动采购、区域机构知识库建设等新领域[7]。
2.2 全方位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核心在于馆藏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关键在于专业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高校图书馆要想在信息化时代重新获得读者的认可,找回当年的存在感和荣誉感,就要全方位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首先,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有可能继续弱化,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殿堂的核心吸引力有可能继续下降,高校图书馆的价值和意义有可能被继续质疑,高校师生对高校图书馆的认同度和归属感有可能继续走低。高校图书馆如果不想被时代淘汰,就要彻底摒弃传统时代等读者上门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借助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便利,守正创新,主动作为,用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捍卫自身的尊严。地方高校图书馆要自我警醒,尽快走出得过且过的思想误区,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迅速行动起来,全面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其次,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今日头条等网络信息平台,认真做好高校图书馆的各项日常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图书和读者两个方面的内容,图书方面主要涉及图书采编、流通和阅览,读者方面主要涉及阅读推广、参考咨询和教育培训,这些工作都是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的基本业务工作,已形成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信息化时代,这些传统服务项目只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吸引高校师生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否则就可能流于例行公事、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目前,部分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购还停留在封闭运行阶段,较少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广泛搜集在校师生的实际需求和阅读喜好。部分地方高校图书馆一般通过网站主页集中展示图书馆的基本情况、服务指南和新闻报道,内容单一,形式呆板。部分地方高校图书馆虽然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但更新迟滞,内容多为寒暑假的工作安排,缺乏新意和吸引力。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图书馆没有在抖音、快手、小红书、今日头条等网络信息平台开通账号,缺乏与大学生群体亲密接触和多元沟通的有效途径,很难形成品牌效应,也很难对在校大学生产生所谓的“吸粉效应”。
再次,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师生需求及阅读偏好的跟踪调查,精准画像,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信息化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要主动出击,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要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精准服务,彰显机构优势和专业特长,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多元化需求,重新赢得他们的信赖和支持。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需求多元、习惯网上冲浪的特点,地方高校图书馆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现有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设施进行重新规划,适当增加一些书咖吧、朗读亭、影音视听坊等体验式、沉浸式功能板块,力争将传统图书馆转型升级为集阅读空间、学习空间、交流空间、创意空间、展示空间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未来学习中心”和多元化的文化体验空间。
2.3 全力争取学校的重视和支持
全面加强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充足的经费,全方位提升图书馆的专业化服务水平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但经费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都离不开学校对图书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尤其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内设机构中的存在感逐渐走低,甚至越来越边缘化,直接导致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对图书馆的重视和支持程度严重不足,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如何全力争取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必须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对此,中山大学程焕文教授认为,作为高校图书馆馆长,要以积极、健康、高尚的方式让学校领导认识到图书馆的重要性,进而重视图书馆和图书馆工作;广泛发动教师、学生、馆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图书馆,使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影响学校决策者,最终实现图书馆的管理目标。
在经费保障方面,《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要求高校应保证图书馆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经费和物质条件,要把图书馆的经费列入学校预算,并根据发展需要逐年增加;在人员保障方面,要求高校应根据发展目标、师生规模和图书馆的工作任务,确定图书馆工作人员编制,强调馆员应包括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专业馆员的数量应不低于馆员总数的50%;指出专业馆员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这些规定和要求都为高校图书馆争取学校的重视和支持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因此,高校图书馆尤其是地方高校图书馆馆长要积极争取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推动图书馆工作的顺利开展。
地方高校图书馆争取学校重视和支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实际行动和扎实业绩说话。当高校图书馆普遍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读者质疑高校图书馆的价值和意义时,地方高校图书馆要迎难而上,通过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赢得广大师生的口碑,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图书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
3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下降,知识殿堂的核心吸引力减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衰减,高质量专业化服务水平明显不足,这些都严重危及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面对信息化浪潮的严峻挑战,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各种便利,全面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全方位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全力争取学校的重视和支持,用实际行动和业绩重塑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形象,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时容.《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5个版本之比照解读[J].河北科技图苑,2018(2):8-13.
[2] 冯佳,张丽,陆晓曦.《2050年高校图书馆尸检报告》解读[J].图书馆建设,2011(2):13-15.
[3] 程焕文,刘佳亲.挑战与回应: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4):39-59.
[4]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EB/OL].[2024-03-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736/s3886/201601/t20160120-228487.html.
[5] 吴汉华,王波.2022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基本统计数据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3(6):63-72.
[6] 程焕文,王蕾.21世纪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2):15-21.
[7] 扈玉华.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路径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