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山东食盐运销网络与地方社会
2024-06-20纪丽真王春纯
纪丽真 王春纯
摘 要:明清山东食盐运输水路与陆路结合,舳舻相接的水路与车马辐辏的陆路交错相通。其运输网络包括三条线路:一是沿大清河或小清河溯流西行,在沿线的关卡、码头和盐园地区分运,如蒲台批验所、泺口批验所、南桥、黄台桥,再继续沿河溯流水运,或向北向南陆运入境;二是沿运河南下北向,在运河沿线的关所、码头和盐园分运,如阿城、安居、南阳、夏镇,再继续沿河水运,或向东向西陆运入境;三是自沿海盐场直接陆运至境内,如大多数票地。水陆联运的综合运输网络,既保证了山东全境,以及河南、安徽和江苏三省部分地区的食盐问题,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明清;山东盐业;水陆联运;运输网络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24)02-0034-09
明清食盐运销中,官府为防私盐盛行,保证盐税收入,各区盐业都有较为固定的管理程序和运输路线。山东的盐场多在河流入海口附近,所以食盐运输多依靠水路,但遇雨量较小的干旱季节,河流水位难以负担航运时,则需要陆路运输,且陆路运输较灵活,可以深入到河流不及的地区,所以山东盐运一向水路与陆路结合,舳舻相接的水路与车马辐辏的陆路交错相通①。水路主要以东西走向的大清河、小清河两条盐河和南北走向的运河为主,沿线设批验所、码头和盐园,进行掣验、转运等运销工作,形成水陆联运网络。这种依托地理优势、固定路线的运输网络,为沿线的转运城镇提供了发展契机,因盐运而发展的城镇,商贾蜂屯、物阜民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水路运输网络
山东盐河古有两道,一曰小清河,一曰大清河②。大、小清河“因盐艘往来其中”③,所以也被称作盐河。明清时期是两条盐河的辉煌时期,史载:“济、青之区,有河曰大清,曰小清。小清源出历城之趵突泉,汇淯、漯、笼诸水,东北抵乐安高家港,入于海。大清,则济水渠也,自东河之张秋,东北抵利津富国盐场,入于海。往年舟楫浮于二河,商盐通于齐、鲁,诸道水利,鲜与为俪。”④ 大运河自元代贯通山东西部,不仅具有漕运功能,也具有盐运功能,通过运河,食盐不仅可以运往山东西部各地,也可向南运往河南、安徽和江苏三省。小盐河则是一条沟通大清河和运河的季节性运盐河流。
(一)大、小清河与山东盐运
大清河为济水支流,实为汶水故道①。为了区别黄河、济水,唐代把山东境内的济水改称清河。宋熙宁十年(1077),黄河在澶州曹府(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致使河道南徙,又东汇于梁山、张泽泺,分为二流,一合南清河入于淮,一合北清河入于海②,清河出现南北之分。自东阿至海口的北清河亦称为大清河③。
明《开盐河议》载:“国初,山东盐河,有东北二大支:其北一支,属洛口、蒲台二批验所,为大清河、洛口上流,自东平坟河口、东阿、平阴、长清、齐河,而东入洛口,下流经齐东、蒲台、滨州、沾化、利津入海,以通宁海、永阜、丰国、永利、利国、富国、丰民、王家冈等场,运盐出八场,过蒲台、洛口二关,而达运河。此盐河北一支,属洛口、蒲台二所,而达宁海等八场之盐利者也。”④ 明代,大清河自西向东流入大海,作为一条具有运盐功能的河流,沿线设置泺口、蒲台两个批验所。
乾隆二十六年(1761)成书的《水道提纲》载:“大清河,自东平州东六十里之戴村坝西,北流十余里,折西北流,经东平州东南山之南麓,又西北经州城之西南,又西北有水,东自城北来西注之。”⑤ 之后流经东阿、平阴、长清、齐河、泺口、济阳、齐东、蒲台,至利津入海,与明代的流向、河道基本相同。
清前中期,大清河河道总体较稳定,一直是引盐和部分票盐的运输水路。永阜盐场被淹废前,曾长期居全省盐场之首,其所产之盐,最初在铁门关渡口装船起运,顺大清河而上经利津等县,运销山东、河南等四省州县。另外,清初宁海(今利津县境内)、丰国(今利津县境内)等盐场的食盐运输也依赖大清河。
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北趋夺大清河,自此黄河经利津入海。决口后黄河水四处泛滥,但当时政府以“捻匪猖獗”,“军饷河工均需巨款,势难兼筹”为理由,让大清河容纳黄河,想之后再议黄河归南事宜⑥。因朝廷治理不到位,各地水灾严重。至光绪元年(1875),清政府开始全线筑堤,限制黄河河道,大清河主道被黄河所占,泥沙含量过高,河道不稳定,几乎无法进行盐运,故此时运盐的重心转到小清河,并开展了一系列小清河疏浚通航的水利工程,最终由小清河承担起从东部盐产区运输食盐的任务。
宋金时期,伪齐王刘豫为运盐、销盐、保财政来源,开小清河,与大清河共同承担山东运盐任务。小清河“出趵突泉,流大明湖,经华不注山,流龙山,经章邱,流淯、塔、沙三河,经邹平、长山、新城,流孝妇河,又东经高苑、博兴,流乌河”⑦。自济南经章丘、邹平等地,蜿蜒数百里,有许多支流汇入。
明时小清河开始淤塞,政府也有疏浚治理。顾铎在《修博兴小清河记略》中记载:“成化癸巳,山东参政唐公源洁力请修之。乃寻刘豫时故迹?之、浚之,皆复其旧,又多置闸所;又开支脉沟,遇大水,则开闸分流以杀其势,旱则闭之,河常无虞,东方盐货仍得抵于张秋。博兴居民半移今之湾头店,则利薮也。”⑧ 盐业运输和盐课对沿河人口流动、城镇发展的影响,可见一斑。成化、嘉靖年间对小清河进行疏浚后,小清河河口一带的王家冈、高家港、新镇、宁海等盐场的盐以及“傍河之州县,货物皆得达于历下”①,然后再通过陆运转输洛口,入大清河抵张秋,通过运河输往南北各地;而由运河来的商品货物,通过大清河运抵洛口,再转运入小清河输往山东中部及东部沿海地区。大、小清河成为连结山东中部及沿海地区与鲁西及外省经济往来的重要水运商路②。
清后期,大清河逐年湮废,航运能力大不如前,加之又发生黄河夺大清河改道,冲毁下游大片盐场,大清河盐运路线受到冲击。光绪年间,小清河下游的王家冈、官台场广开盐滩,产盐增多,小清河曾经的盐运功能又被政府重视起来,多次进行疏浚。光绪十三年(1887),“历城黄台桥以下之小清河,始从事挑修,通羊角沟河门,故亦名新清河”③。光绪十七年(1891),登莱青道尹盛宣怀全面治理小清河。他在《修浚小清河记》中写道:“下游河身狭窄,海口淤塞,水流不畅,于高苑、博兴、乐安诸县,难免不被其害。……地势变迁,旧河所不合者,则凿开新河。”④ 小清河河道截弯取直,挖深拓宽,从黄台桥至羊角沟入海口航道全线贯通。据《寿光县志》记载:“自光绪十七年疏浚后,始名新清,盐艘粮船溯流而上。”⑤“盐商由水路舂运者,舳舻相接,引商运销四十六县,鼎新、鼎裕、鼎利三公司运销二十八县,南运局运销河南九县、江苏五县、安徽二县。”⑥ 通航后的小清河,盐运功能全面启动。
光绪三十年(1904),济南西郊建睦里闸,引玉符河水入小清河补充水源,小清河源头上延至睦里闸。小清河源出济南,自明至清一直经过历城、章丘、邹平、高苑、桓台、博兴、广饶等县,至寿光县在羊角沟入渤海。清代小清河支流发达,深入青州、登州、莱州等府,如孝妇河、乌河等,皆在辅助小清河盐运方面发挥着作用⑦。《续修广饶县志》载:“盐皆由新清河上驶,凡属本省引地者为北运,配河南归德八属者为南运,每年运出盐二十余万包至三十五六万包不等。”⑧ 清末民初,小清河上盐船如梭,商贾云集。
(二)大运河与山东盐运
运河山东段位于大运河中段,承上启下,具有重要的漕运作用。同时它又贯穿了山东西部南北,明清山东盐可以通过运河到达山东境内的临清直隶州、东昌府、兖州府、济宁直隶州等地,也可南下运至山东盐在河南、安徽和江苏省内的引地。
运河山东段,人工河段多,最大问题就是要保证运河水量供给,其水源来自两方面:其一,“山东蓄水济运,有南旺、马踏、蜀山、安山、马场、昭阳、独山、微山、郗山等湖,水涨则引河水入湖,涸则引湖水入漕,随时收蓄,接应运河,古人名曰‘水柜”⑨,山东运河沟通了东平湖、南阳湖、微山湖等天然湖来补给和调剂水源。其二,依靠众多河流来供给和调剂。傅泽洪和陆耀认为,山东运河的补给水源包括汶水、泗水、沂水、洸水与济水5条河⑩,但山东运河的水量因地势高低不平常常供给不足,故各朝各代常需不断地疏浚、筑坝、设闸来疏通水源,调节供给。
明初,全面疏浚运河山东段,运河保持全线畅通。南旺为山东段运河地势最高之地,明代在南旺建立分水枢纽,先建戴村坝,后挖小汶河,横遏汶水补给运河。这一工程使得运河在地势高处蓄泄得宜,是运河工程中的创举,保证了水源供给。清代前中期在治理运河中,也积极地进行了河湖疏浚、闸坝修建、水柜维护等治河工程,基本保证了运河的畅通,成就了明清时期运河山东段长时间全线畅通的繁荣景象①。
嘉庆年间,黄河河道淤塞加重,蓄泄不畅,河患频繁。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运河山东段被冲,截为南北两段,黄河水漫溢至运河,造成运堤被溃和运道淤阻②。当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无力整治,航线因此无法全线畅通,航运能力也大为削弱。漕运不通,运河沿线的聊城、临清等城镇逐渐衰落。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下令停止漕运,津浦铁路通车后,铁路运输逐渐代替传统运输方式,运河的水运使命也随漕运的废止和新式交通的出现而逐渐结束。
运河最初重在漕运,但如此长的一条河流,它的交通属性必然便利了一众货运,山东盐运自然也在其中。运河山东段沿线设有阿城(今聊城市阳谷县阿城镇)、安居(今济宁市任城区)、南阳(今济宁市微山县境内)等众多转运码头,每年会通河的盐运量为20万引左右,供应了河南及鲁西北、鲁西南等广大地区③。
(三)小盐河与山东盐运
《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还记载了一条小盐河,发源于张秋,至鱼山入大清河,是一条沟通运河与大清河的季节河。“在张秋东岸,古之马颊故道也。马颊,济之支津……今小盐河龙家口在鱼山南,入大清,是其地也……其水涵浸浟湙,平时不通舟楫,雨水从涨,则鱼山盐舟稍上。至于张秋不能上,则至鱼山而止,故谓之小盐河。”④ 小盐河出自张秋(今聊城市阳谷县张秋镇)五空桥,平时水量少,不通舟楫,逢丰水期可由鱼山上行至张秋。鱼山(今聊城市东阿县鱼山镇)则是南桥的所在地,南桥是东盐转运的重要码头。张秋临近阿城,阿城亦是运河沿岸的食盐转运码头,众多自运河南下北上的引地可在阿城卸园转运,这样由大清河东来之盐从南桥经小盐河运至张秋,再由张秋陆运至阿城。小盐河将南桥和阿城两大转运枢纽连接在一起,水运替代了高昂的陆路运输。
小盐河也常受到黄河决口的影响。康熙六十年(1721)八月,“河决武陟詹家店、马营口、魏家口,大溜北趋,注滑县、长明、东明,夺运河,至张秋,由五空桥入盐河(即大清河)归海”⑤。雍正三年(1725)开浚小盐河⑥。咸丰五年(1855)六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洪水有一股穿张秋运河,经小盐河夺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⑦。小盐河从此融入黄河之中。
二、水陆联运的盐运网络
山东省北濒渤海,东临黄海,地处山东丘陵,中部高,东部低,水系发达且多从中部高地发源,向东流入大海。运盐道路水陆结合,运输时就近汇入运盐河流进行运盐,河旱难行时则按既定陆路运输。一般“陆运每年不拘时候,而水运必于七八等月,盐河水长时也”①,形成水陆联运的盐运网络。因山东食盐分引盐、票盐,两种食盐的运输路线和管理也呈现一定差别。
(一)引票盐运道
大清河被黄河夺道和永阜盐场被淹废之前,山东引盐运输,多从东部沿海自大清河一线溯流而上。史载:“引商自场配盐筑池装船,先抵蒲关,由大使掣验,滨乐分司稽查,再换拨船,逆流挽运至雒口关,由大使掣验,胶莱分司稽查,归入盐园。”② 一般自大清河铁门关附近启程的盐船,沿大清河西行经过利津至蒲关,继续西行依次经过青城、齐东、济阳,至泺关,到达省内最大的盐业转运枢纽——泺口,入关将盐卸入盐园,引盐皆从这里转运。济南、泰安府等一些引地的盐斤在此起岸陆运至指定地点,其余引盐装船继续水运,仍沿水路溯大清河西行,经历城县、齐河县、长清县、肥城县、平阴县,抵东阿县鱼山前的南桥(今聊城市东阿县境内)卸地入盐园。在鱼山镇南桥登岸后,再陆运或水运至阿城镇即可航入会通河段,再经运河北上聊城、南下济宁等地,运入各地境内。
票盐运输方面,因票地近盐产区,39个商运票地和18个民运票地的运程较短,一般从盐场水运或车运至县。永阜场被淹废前,在永阜盐场舂配的票盐,沿大清河溯流而上,过蒲关,然后分运各地,但新泰县的票盐则继续溯流而上,一并过洛关卸地,再车运入境。其余的票盐皆自盐场车运至州县。其中,滨州、惠民县的红扒票之前向由永阜、永利二场分配,需过蒲关批验。后来因运道不便,票商改并永利一场舂运,此二处红扒票盐一并由陆路运输,所以虽然是红扒票,但都在永利一场舂配,不再经过蒲关,以便各商各民。民运票地的食盐一般自涛洛、西由、石河、富国等场分配,各自就场车运至票地,且多属近场贩售,一向没有固定的运道。
河南、江苏和安徽三省引盐需沿运河南下运输,具体路线可分为三条:一是自阿城装船,由运河经寿张、东平、汶上,至济宁的安居镇卸地入园,盐包一并车运,经金乡至单县之董家口渡黄,或经金乡、单县至曹县之刘家口渡黄河,运达引地;二是自阿城装船由运河经寿张、东平、汶上、济宁,至鱼台县之南阳镇卸地,各盐包皆转湖,车运至砀山的李家等口岸,渡过黄河,运达引地;三是自阿城装船由运河经东平、汶上、济宁、滕县,至沛县之夏镇,各盐包皆转湖,车运至萧县的管粥集,渡过黄河,运达引地。
《清盐法志》载:“东纲运道,凡行引之六十六州县,向从永阜场经大清河,至洛口过关分运,惟南运之盐概从洛口抵南桥,车运至阿城,豫省则由阿城河运抵安居,江省则由阿城河运至南阳镇或夏镇转湖渡黄。其票属三十九州县,皆自场车运直抵各岸,此旧制也。”③ 可见,引盐以水运为主,运输路线中,泺口、南桥、阿城镇、安居镇、南阳镇和夏镇等皆为特定的分运节点。许多州县的食盐运道一般会有水路和陆路两条,以应对枯水期。泺口是最大的陆路转运起点,像历城县、长清县、泰安县、肥城县等皆可在泺口起运走陆路入境。
光绪二十年(1894),“永阜场滩被淹,产盐短绌不敷,舂运改运官台、王冈之盐,由羊角沟用小船从小清河运至黄台桥卸垣,再由黄台桥车运至葛沟,装船运至南桥交卸,换用小船运至安居镇分销”④。永阜盐场淹废后,东省引盐改配官台、王冈场盐,运输先从羊角沟入小清河至黄台桥,沿线经过寿光、乐安、博兴、新城、邹平、高苑、齐东、章邱、历城等,在黄台桥卸垣后,运至葛家沟、泺口,再船运至南桥。后因南桥“为寇残毁”,改运至距东阿4千米之姜家沟分运。光绪末年,清泺小铁路建成后,在黄台桥卸园后可由小铁路抵泺口,再船运至南桥,水陆兼行运到安居镇分销各地①。南下济宁直隶州的引盐多沿运河水路运输,北上曹州府的引盐改用车运,如曹县、单县。省外引地亦多在安居分运,如河南9州县皆至安居后分运境内。永阜盐场冲毁后,票地多由场直接水运或车运入境。
(二)盐运铁路:黄台桥支线和清泺小铁路
近代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灾难,但一定程度上也为中国社会公共交通的变革提供了契机。国人认识到了近代新式交通在运输方面的优势,促使晚清铁路事业逐步兴起。食盐转运量大,采用铁路货运可降低运输成本、提高速度,优势明显。光绪三十年(1904),山东省农工商务局与德国胶济铁路公司订立了《小清河叉路合同》,合同提出:“此段叉路自济南府东关站起,接修至小清河南岸止,连湾路计共长三千米,约合中国六里之数……”② 东关站即黄台站,此段铁路由山东省农工商务局拨胶平银2万余两,交德国胶济铁路公司承造。光绪三十一年(1905),济南黄台车站至小清河南岸的黄台桥支线建成通车,实际线路全长4.42千米,桥涵11座,在支线终点黄台桥设一车站。这条铁路支线成为可供盐运的铁路线。1944年日本侵略军将其拆除③。
当时,运至黄台桥的盐还需继续车运到葛家沟或泺口,再分运分销各地。如果将它们连接起来,会为两地盐运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因黄台桥属于小清河上的码头,泺口是黄河上的码头,两河地理性质差异大,在其中开凿运河成本高、风险大,所以运河并不是首选的连接方式,相较而言,灵活便利的铁路成为盐商呼声最高的连接方式。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因为转运不便,运使张莲芬“创修黄台桥至泺口小铁路一段,名曰清泺小铁路,以资转运”④。清泺小铁路位于济南市北郊小清河与黄河之间,是轻便铁路,专为运盐之用,极大地便利了山东地区的水陆联运。自此,食盐运输到黄台桥后,“由小铁路抵洛口,水陆兼行以达安居”,黄台桥支线与清泺小铁路形成了水路、陆路一体化的盐运线路。
20世纪初,济南地区的铁路盐运持续繁荣。1912年12月,泺口大桥建成,津浦路全线通车。1913年11月,盐商们又与津浦铁路局协商,将清泺小铁路改成标准轨,并与大铁路在泺口站接轨⑤。津浦路局遂将清泺小铁路拆卸改轨,与胶济铁路黄台桥支线接轨,改修津浦支路衔接正轨,建成津浦铁路“泺黄支线”,沿路各县所需盐均可由黄台桥装车直达本境,商民称便⑥。泺黄支线位于济南市北郊小清河与黄河之间,西起津浦铁路泺口站,东至小清河黄台板桥码头,与胶济铁路黄台桥支线接轨,全长7.8千米。1938年日军侵略时,将泺黄支线泺口码头至黄台板桥码头段线路和小清河钢桥拆除⑦。
因火车运盐的快速发展,规范管理的需求攀升,晚清政府设立了专门管理火车盐运的机关。如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立清泺商盐转运公所,宣统元年(1909),曾改归铁路局兼理,后复设公所,“一切办法仍照旧章认真经理,以利运务,而便众商”。宣统三年(1911),历城、泰安火车运盐设局经理⑧。
三、批验所、码头和盐园
大清河横穿山东,连接东西部,曾长期为山东盐运的主力河流,沿线设置有众多掣验场所、盐运码头和卸盐盐园。后来,夺大清河的黄河沿岸仍保留着原来的管理场所和转运码头。大清河自下游沿海产盐地溯流西行,依次经过铁门关(今利津县境内)、蒲关、泺关、于家窝(今平阴县境内)、南桥,再至阿城镇、安居镇、南阳镇、夏镇(今济宁市微山县)等官方转运地点,最远运销至河南、安徽、江苏的引地。其中,蒲关设有蒲台批验所,泺关设有泺口批验所,两者是山东食盐运销过程中政府掣盐验引的场所,同样也是官方特定的转运地区。于家窝、南桥、阿城镇、安居镇、南阳镇、夏镇皆为比较重要的转运码头,一般都设有盐园以便卸地转运。
小清河在光绪末年才代替大清河成为最主要的转运要道,流域范围不及大清河广,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羊角沟(今寿光县境内)和黄台桥码头(今济南市境内),前者为起运码头,后者为卸运码头。官台、王冈场盐自羊角沟入小清河溯流而上,最后运至黄台桥码头卸地,运至泺口批验,再装船河运或车运至各州县。
(一)批验所和码头
行盐的运商纳课请引购盐后,将食盐自场运出到批验所,由所官验引掣验,核对无误后,才可放行,若有夹带余盐,即被视为私盐。早在明朝,山东设立了泺口、乐安、蒲台3个批验所。至清朝,仍保留蒲台和泺口两处批验所,它们不仅是盐运管理批验的场所,也是盐业集散中心。
蒲台批验所位于蒲台城北大清河南岸,俗称蒲关、上关,为运往内陆的食盐办理验证手续,严防私运。“防护不周则私盐盛行,官盐阏阻,边储且告急,国用且告虚,民利且不通,批验所之责綦重矣哉。”① 蒲台为盐艘所经之地,所以在此设置批验所至关重要,“开设大清河渡口,以木为栅,各商装载引盐到关,分司验引数符,称掣无弊,方启关放行,前赴泺口、阿城一带分运”②。引盐和红扒票盐装船沿大清河溯流先抵蒲关进行掣验,这让蒲台成为了盐运管理的重要关卡和红扒票盐的转运枢纽。
泺口批验所位于历城县北泺口(亦称洛口),俗称泺关、下关。泺口因古泺水入此得名,批验所跨大清河南北两岸,南北两岸设顺、流、通、达四个盐园和批验所。泺口镇是山东最大的引盐转运枢纽,行销省内和省外的引盐皆在泺关掣验,从泺口盐园发出转运,因此,泺口也成为盐商聚集之所。济南、泰安、东昌、兖州、沂州、曹州六府的食盐,都先从武定府利津县的永阜场筑包,船运皆由大清河经蒲关抵泺口,历城、泰安二县则卸地车运至县,其余引盐继续船运后分运,所以泺口被称为“东省运盐之一大总汇”③。清末,连接小清河和黄河的运盐铁路建成,泺口成为水路、公路、铁路货运的中转站,四省引盐皆由此集散。那时盐船到达泺口后,由工人将盐包卸在码头上先查验,而后收入盐垣或重新装船外运④。清代,泺关一直是山东盐运输最为重要的转运枢纽。
铁门关位于利津县东北,初建于金朝,至明清时是附近盐场盐运的重要关口和海运往来繁忙的水旱码头,内锁大清河、黄河,外扼海运,因此铁门关在明清时期呈现出大都会般的繁华,南来北往的商船载满了各地物品,白花花的海盐逆河而上、顺海而出,海运、批验所等各式衙门在河岸矗立,官吏、商人、船夫等各色人等云集,茶肆酒馆、店铺商号参差列于大街两侧。明建立百年时,铁门关双层戏楼在龙王庙对面落成,与分列两旁的关帝庙和土地庙一起,形成了一组建筑群,建筑之间有宽绰的空地,成为当时铁门关一带的人员集聚地。铁门关戏楼以其宏伟壮观名噪一时,方圆千里的戏班子纷纷前来演出,鼎盛时期每年演出200多天。但自清咸丰五年起,黄河开始逐步北夺大清河入海,下游摇摆不定多次决口,铁门关数次遭黄河水淹,毁坏严重,交通阻隔,至光绪年间随永阜盐场消失,昔日兴盛不再,可见铁门关的兴衰与盐业运输、大清河航运息息相关。今利津汀罗镇前关村留有铁门关遗址。
南桥位于东阿县,“在城西八里鱼山前,跨大清河上”①,曾是大清河(后为黄河)水运连接运河水运的中转码头。大清河船运至此而止,原可陆运亦可水运至阿城后分运,其中水运可沿小盐河入运河,后一般陆运至阿城镇入运河。山东引盐中有40余州县30余万引在此卸地,故南桥多被认为是山东第二大转运码头②,该地多以盐运为生计,盐商云集。
南阳镇位于济宁直隶州西南,临近运河,位于南阳湖等湖的交界处;夏镇位于沛县东北,临近微山湖,这两处为山东盐南下分运至省内西南部和省外引地的极为重要的食盐转运和集散中心。《清盐法志》记载:“江省则由阿城河运至南阳镇或夏镇转湖渡黄。”③《山东盐法志》记载:“有由阿城上船发济宁之安居者,有装船运至鱼台之南阳、沛县之夏镇者……盐至南阳、夏镇盘湖过坝,由砀山之李家口、徐州府之北关渡黄,复用车辆分发各引地。”④ 两镇凭水运之便成为重要的商货集散地,漕船、盐船停泊,商贾接踵。后因运河中断,漕运停止,两镇渐趋衰落。
羊角沟位于寿光县北部,小清河入海口。清光绪十八年(1892),小清河经过疏浚治理后全线通航。二十一年(1895),永阜盐场被黄河水淹没以后,官府始令在羊角沟辟滩广晒,食盐产量剧增。附近的官台、王冈场取代永阜成为东省引盐的掣配场,“民国五年上宪以王冈场署在广饶,官台场署在侯镇,行政不便,令将二场合并名王官场,建署于羊角沟”⑤,自清末起,羊角沟码头的食盐运销和附近地区发展逐渐兴盛。
(二)盐园
盐园,亦称盐垣,是储集盐斤的场所。明嘉靖年间,泺口盐商集中堆盐之所已经开始有顺、流、通、达四园之名,清代泺口仍设此四大公家盐园和永阜、振德、宏字(后改名昌字)等私人盐园⑥。宣统《山东通志》中记载:“跨大清河两岸,设有顺、流、通、达四园,顺、流二园在河北,通、达二园在河南,建自明嘉靖时,万历间增拓其地,南北共三百余亩,商立户名岁纳地银,至今商盐皆堆积于此,其南桥、阿城镇、于家窝、安居等处地扼要,为车船更易之所,皆设园资停顿……”⑦ 济南泺口盐园和黄台桥盐园最具代表性。
食盐运至泺口后,要先堆贮公所,即大清河北的顺园、流园,大清河南的通园、达园,四园食盐皆为引商堆积待运之盐,又名南北二坨⑧。“商盐皆积于此,每年春秋两季,盐政亲莅称掣,然后分销各引地。”⑨ 在泺口掣验过关的食盐或继续沿大清河溯流而上,或装车陆运至地方。《巡盐御史赴东秤掣章程》中记载了四盐园盐包的抽掣办法:顺、流、通、达四园中商人存贮的盐包,要按要求以天、地、元、黄字号进行编列,每园编一字,每商编一号,写一旗插挂在盐包堆上并掣册,将字号、号数、商名、盐数细注册内,巡盐御史抽点某号某商的盐(即查号旗),抬至掣厅秤掣①。当时顺、流、通、达四园是巡盐御史赴山东掣验的官方盐园,盐园规模大、管理规范。
永阜盐场冲毁后,官台、王冈场自小清河羊角沟起运至黄台桥,黄台桥码头对卸地堆盐
的坨地盐园需求渐盛,于是添设了黄台桥盐园。黄台桥盐园仿照泺口顺、流、通、达四园办理,并由洛口所大使按月将进出实存盐包开册报查,由盐商将黄至洛运道修垫平坦,方便运输。盐园的设置,使食盐运销停顿有序、转运便利。
明清山东食盐运输自沿海盐场至各地行销州县,西行百千里,形成了一个以大清河、小清河和运河三河为运道骨架,通过蒲台批验所、泺口批验所、铁门关、南桥、阿城、安居、南阳、夏镇、羊角沟、黄台桥等运输枢纽和转运节点,清晚期辅以小铁路,“由若干中转枢纽逐级分流的运输网络”③。水陆联运的多种运输方式,形成由盐场—转运地区—州县逐级分流的综合运输网络,既保证了山东、河南、安徽和江苏四省人民的食盐供应,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责任编辑:袁丽丽)
The Salt Transportation and Sales Network and Local Society in Shan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JI Lizhen WANG Chunchun
Abstract: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transportation of salt in Shandong Province was combined by water and land routes,which were intertwined with each other. Its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ncludes three routes: one is to flow westward along the Daqing River or Xiaoqing River and distribute transportation at checkpoints, docks and salt warehouses along the route, such as Putai Batch Inspection Station, Luokou Batch Inspection Station, Nanqiao and Huangtai Bridge, then continue to flow by water along the river or by land routs to the north and south; the second is to transport goods up and down from Henan to the north, and distribute them at the customs, docks and salt warehouses along the canal, such as Acheng, Anju, Nanyang and Xiazhen, then continue to transport them by water along the river or by land to the east and west; the third is to transport salt by land from coastal salt fields to the domestic area directly, such as most destinations of Piao salt.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of land and water not only ensures the salt supplication throughout Shandong, as well as some areas of Henan, Anhui and Jiangsu provinces, but also promotes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alt industry in Shandong; combined transportation of water and l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