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2024-06-19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我国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如今已走向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一些国家政要、国际机构领导人在农历新年发表祝词,已成为春节期间的“固定节目”。春节,已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节日。
文本解读
角度一:在世界舞台绽放中华文化之美。
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意味着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度得到空前加强。借助春节这一重要载体,各国人民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好感。让春节以中华文化自信亲和、崇尚共生的魅力,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东方古国与世界同频共振、相知相融。
角度二:既是中国硬实力使然,也彰显中华文明的软实力。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传承着中华文明的基因,赓续着中华文化的血脉,也是凝聚全球华人的脐带。即使联合国没有此举,很多外国人也开始欢度中国年。毕竟,中国是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也是提振全球经济的最大贡献者。中国一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始终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
角度三: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春节,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积极体现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必将有力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运用示例: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不仅是一种文化的共享,也是一种价值的共识,表明联合国对“和”理念的认同。放眼全球,动荡、战乱等种种问题持续困扰世界。中华文化秉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高远理想,推崇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这些都为回答世界之问提供了重要启示。这背后,是日益提升的中华文化影响力,春节文化传递出的喜庆感、包容性和互动性将继续拉近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距离。
(选摘自新华社、《北京青年报》等/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