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空呼器配备及其安全检查与维护研究
2024-06-19方明树
作者简介:
方明树(1971- ),男,汉族,江苏东海人,本科,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航海技术及海上安全培训教学。
摘要:
本文介绍了船用空呼器的类型、配备要求、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构造、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列出了船用空呼器的检查周期、维护保养及特殊情况下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旨在能够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切实保障船员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船用空气呼吸器;类型;配备要求;构造;故障排除;封闭处所;维护保养
引言
空气呼吸器(简称空呼器)是现代应急救援必备的呼吸系统保护器具。船用空气呼吸器是指当船舶发生火灾或船员进入船上封闭处所时或从充满有毒有害物质的封闭空间撤离逃生时,用于保护船员面部和呼吸系统免遭作业环境中缺氧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和侵害,从而有效保障呼吸安全的重要装备。当船员佩戴空呼器时,船员已不再依靠环境空气,而是直接将充装于高压气瓶内的压缩空气通过设在瓶头处的减压阀进行降压后,再由人体直接吸入,呼出的废气经由设在面罩上的呼气阀(单向止回阀)直接排出到大气中。因此,船用空呼器对于船员进行应急救援、自救并按照船上应急部署完成消防、灭火、救人等工作任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一、船用空呼器的类型及配备要求
船用空呼器分为自给式呼吸器套装(SCBA)和紧急逃生呼吸装置(EEBD)。紧急逃生呼吸器(EEBD)是指仅在逃离有毒气体舱室时使用的空气或氧气供应装置(现在船舶上一般配备的是压缩空气)(如图1),应为主管机关认可型[2]。公约要求,自2002年7月1日起,所有的公约适用船舶都须配备紧急逃生呼吸器。紧急逃生呼吸装置(EEBD)可以保护船员从火灾发生处所的危险环境中逃生,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不可应用于船舶灭火,不可进入船上缺氧或充满有毒害气体的空舱或舱室。自给式空气呼吸器根据供气时呼吸面罩内气体的压力分为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面罩内压力高于环境压力)和负压式空气呼吸器(面罩内压力低于环境压力)。由于负压式空气呼吸器在有毒有害气体存在的环境中使用时,可能会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渗漏到面罩内,导致佩戴人员中毒,所以为了确保使用人员的安全,在船舶上基本上不再配备负压式空气呼吸器,而广泛配备正压式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如图2)。空气呼吸器由负压到正压,这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运用,碳纤维全铝合金内胆复合气瓶在我国应运而生。该呼吸器较以前的钢制气瓶呼吸器重量减轻了30%,从而有效降低了船员在消防作业及救援工作中的佩戴负荷,保证了船舶灭火战斗及抢险救援任务得以顺利进行。根据SOLAS公约及中国船级社CCS的有关规定,对于船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及紧急逃生呼吸器的配备要求,分别见下列表1和表2。
二、船用空气呼吸器的构造
船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具有性能可靠、佩戴舒适、安全程度高、呼吸舒畅、人体适应性强、气密性好、操作简单、全面罩视野开阔、维护方便、机动灵活等优点,在船舶上特别适用于侦察火情、灭火及抢险救灾、封闭舱室救人等工作。紧急逃生呼吸装置由于供气时间较短及面罩密封性较差,仅在紧急情况下逃生用。
三、船用空气呼吸器的定期检查
(一)紧急逃生呼吸器的检查
对于紧急逃生呼吸装置,船员应每三个月进行压力/渗漏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季度检查或年度检查如表3、表4所示。
(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检查
对于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船员应每两周进行压力/渗漏的检查。如果船舶装有充气系统,则每12个月由认可的检查机构进行气体质量检查。日常检查如表5,季度检查或年度检查如表6所示。
四、船用正压式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用前检查、用后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
(一)船用正压式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用前检查
外观检查:检查人员通过目测,检查呼吸器的外观,所有组件须完好无损。呼吸器面罩的气密性检查:松开面罩上的所有系带,将面罩头网向上翻起(有的面罩没有头网,只有系带),将下巴置于下巴罩内,再将面罩贴紧脸部,深吸一口气,供气阀应能自动打开。呼吸器气瓶的压力检查:先确认冲泄阀或旁通阀处于关闭状态,连接中压导管上的快速接头,开启气瓶阀(逆时针方向),观察压力表上的读数,气瓶的正常工作压力应不小于28兆帕。呼吸器外部系统的漏气情况检查:关闭呼吸器气瓶阀(顺时针方向),观察压力表读数。一般情况下,如果在1分钟内压力表读数下降不超过0.5兆帕,则认为系统的气密性符合要求。低压报警检查:利用系统内的气体余压,轻微打开冲泄阀或旁通阀(注意慢慢打开,效果更好),观察压力表指针,当压力下降到6兆帕时,处于压力表边上的低压警报器应发出类似于哨笛的声响警报。
(二)船用正压式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用后维护
面罩组件:面罩使用后需用温水、中性肥皂水或清洁剂清洗,然后用干净水彻底冲洗;用海绵蘸75%的酒精擦洗面罩,消毒后用清洁干燥的0.2兆帕以下压力的空气吹干等。当空气呼吸器不使用时,经清洗消毒后,面罩应放置在专用保管箱内,不能受压,不应受到阳光照射。存放室内应清洁、干燥、通风,镜面须朝上放置,避免与粗糙坚硬的物体发生摩擦,造成镜面刮花,影响清晰度和透光性。呼气阀保养:呼气阀应保持清洁,膜片每年需要更换一次,更换后应检查呼气阀的气密性;背架组件保养:背托、腰带、肩带、气瓶固定带、中压导管、减压阀、快速接头、压力表、低压哨等各部件组成。在使用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碰撞。减压阀、低压哨、快速接头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看其装置是否有效。气瓶保养:压缩空气瓶主要用来存放压缩空气,在充气时不能超过额定的安全气压,空气湿度不能太大。在使用时,不能剧烈撞击与粗糙物体摩擦。碳纤维气瓶须有保护套,充满气体的气瓶不能在阳光下暴晒和高温处所存放。
(三)船用正压式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面罩内持续漏气:冲泄阀或旁通阀处于开启状态,关闭冲泄阀或旁通阀;面罩和脸部不密封,重新佩戴,调整好面罩与面部完全接触,系紧带子;供气阀气口泄漏,反复打开、关闭冲泄阀或关闭截气阀。低压报警哨故障:从背架上拆下减压器组件检修。系统泄漏:如果快速接头处泄漏,检查软管上的插头是否有损伤、变形等,更换插头或中压管;若是减压器与气瓶阀接口处泄漏,检查连接处的O型圈,更换O型圈或清除异物等。吸气时阻力过大,不能正常开启供气阀:检查气瓶阀是否完全开启,中压软管阻塞,更换新的供气阀[4]。
五、船员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烟火舱室、封闭处所探火及搜救方法
(一)进入烟火舱室探火
在火场中须曳步前行,就是将身体重心放在后脚,前脚掌沿地面,不要离开地面试探向前,确认安全后,再将后脚移到前脚位置。探火队员的手应保持在面前30到40厘米,手背朝前微微弯向自身,上下慢速移动,确保头部和面部不碰到障碍物。在烟雾中,靠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低,尽量低姿前行,手脚动作同前。下台阶时应后退前行,防止面部受热烘烤。与同行者及外界保持联络。侦查的顺序是先搜索门后,再沿舱壁搜索舱室的四周。舱室中间采用交叉式的搜索方法,间距的大小根据烟雾的浓度和能见距离而定。在搜索过程中,如果因突发情况不幸被困在舱室里,搜索人员也不要惊慌,此时可以坐下休息,以节省呼吸器气瓶中的空气,等候救援。当救助人员到达附近时,可击打舱壁、能发出声响的器物以告知救助者自己的位置[5]。
(二)进入封闭处所救人
船上的封闭处所是指用于出入的开口受限、通风不足、非设计为连续有人工作的处所。IMO有关决议指出,船上的封闭处所包括货舱、货泵舱、压载舱、双层底、空隔舱、锚链舱、燃油舱、箱型龙骨、锅炉、主机曲拐箱及扫气箱、污水舱柜和相邻处所等[6]。每一艘船舶应根据本船的具体情况识别本船的封闭处所。进入封闭处所内,救援人员应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佩戴救援安全带,呼吸器面罩必须紧贴面部。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否则进入封闭处所进行救援的人员不得取下或停止使用已佩戴的呼吸器[7]。
结语
船用空气呼吸器是专门用来保障船员在探火、灭火及救人过程中免受呼吸系统损伤的器具。因此,每个船员都应提高对空气呼吸器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船用正压式自给式空气呼吸器,要熟练掌握它的构造、工作原理、检查维护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尤其要加强基本操作训练,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快速有效的应急救援,从而最大限度减小船舶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保障船员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峰.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在实战训练中应用的试验研究[C].2022年度灭火与应急救援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22.
[2]范济秋,查时应.船舶防火与灭火[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
[3]邱效祝.2010最新验船师考试重点资料—豆丁网.
[4]胡绪尧,姜鸣.空气呼吸器的使用与维护方法[J].山东化工,2016(45):68-69
[5]刘书平.船舶高级消防[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
[6]冯德银.一起船舶封闭处所作业事故引发的思考[J].世界海运,2017(01):18.
[7]张晓.船上封闭处所作业规定及相关要求探讨[J].航海技术,2016(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