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2024-06-18沈红珠
沈红珠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教育中心逐渐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考和协同工作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不再仅关注于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已逐渐成为受到广泛认可和推崇的教学策略。这种学习模式不仅仅是关于知识的吸收和技能的培养,更是涵盖沟通、团队协作和批判性思考的综合能力训练。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讨论,积极交流观点,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共同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案。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模式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社交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增强了学习的实践性和生活性。
一、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应始终将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发展放在首位,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再是简单地将知识从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通过探究、交流和合作,主动构建和发掘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场景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更是得到了深化和扩展,教师应鼓励小组中每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自主性,也使得学习过程更为真实、有意义。此外,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还强调对每位学生的差异化关注。每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1]。
2.激励探究
激励探究的核心在于鼓励学生去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去尝试、去失败、再尝试,从而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实践中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公式和算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激励探究的原则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鼓励学生在小组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试图找到多种解决方法,使得学生不再害怕错误,将错误视为学习的一部分,在团队中共同探索、修正并前进[2]。此外,激励探究还意味着教师应提供更多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定义、分析和解决问题。当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这些开放性问题时,往往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的新方面,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激励探究不仅仅是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信任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能够主动地、有深度地学习数学。数学不再是冷冰冰的、与现实世界隔离的学科,而是变成了充满探索和挑战的、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的领域,为学生提供无尽的学习机会和乐趣。
3.互助合作
互助合作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相互支持、互相学习的重要性,其中每位学生都是知识的贡献者和受益者。互助合作要求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小组学习中,某些学生可能在某个概念上有困惑,而其他学生则可以提供解答;反之,那些提供帮助的学生在其他方面可能也需要同伴的指导,使得学生能够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位置,增强个人自信和自尊。此外,互助合作也促进了学生的社交技能和情感发展。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了倾听、沟通、协商和共同决策,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如何尊重和欣赏他人。
4.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原则主张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获得答案,更要理解过程,认识到学习中的得失,为未来的学习提供方向和动力。反思是对自身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应回顾和思考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与团队成员的互动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获得的成果。通过这种持续的自我检查,学生能够识别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评价则更加聚焦于学习的成果和表现。在小组学习中,评价不仅来自教师,更多的是来自同伴。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评价,这种评价往往更为真实、直接,能够使学生真切了解自己的表现,调整学习策略[3]。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途径
1.提供开放性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组内合作是教育者经常面临的挑战,要实现这一目标,可采用提出开放性问题的方法,开放性问题的特点在于没有固定的答案,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创造性地寻找解决方案,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汇集汇总思路,从中找出最佳答案或解决策略[4]。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入类似“超市打折购物” 的真实场景,让学生计算不同打折后的商品价格。例如,超市某品牌玉米油的原价标明为100元,商家进行优惠促销活动,活动期间购买该品牌玉米油可享受85%的折扣。学生的任务是确定打折后的商品价格。首先,需要让学生理解85%的折扣意味着顾客只需要支付原价的85%,这可以表示为0.85X(X表示原价)。学生应计算该玉米油的活动价格,打折后的价格是100×0.85=85元。教师可以就折扣计算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讨不同类型的折扣如何影响购买决策,以及或者如何评估折扣是否真的划算。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并在班级内分享其成果,列举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会发现,商店经常提供折扣和优惠,都是以百分比来表示的,例如“75%的折扣”或“增加25%的数量”,而储蓄账户的利率、贷款的利息等都用百分比表示。生活中,电池的剩余电量、手机或电脑的存储使用情况等也会使用百分数表示。进一步地,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思考并积极设想,如果没有百分数这一概念,人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例如,学校评估学生成绩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若没有百分数的概念,可能需要寻找其他方法来衡量和评价学生的表现。在医疗行业,医生和药剂师可以运用百分数的概念计算某种药物不同成分的含量,若不能引用百分数的概念,可能会更难以准确地表达和理解这些信息。让学生思考没有百分数的生活将如何运作,使其更加珍视和理解这一基本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百分数的概念不再是数学课本上枯燥乏味的文字,而可视为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其实际应用能力。
2.使用多种资源与教具
小学数学中的部分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如几何图形、体积等,使用实物模型、图片、动画等资源,能够将这些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多种资源和教具能够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例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有助于深入学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提高信息的吸收和记忆效果。以“圆柱与圆锥”为例,教师可以使用电脑或投影仪,展示圆柱和圆锥的三维动画,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两者的结构和特点,并借此引入圆柱与圆锥的教学,或展示与圆柱和圆锥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如建筑、工艺品等,让学生看到数学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为了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本节内容的教学为题开展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设计一个纸质圆锥容器的最佳尺寸,以容纳特定体积的物体,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成员组成。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观点。教师在设计前,先带领学生回顾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如底面、高、体积等,并提供相关的公式,如圆柱体积公式 V = πr?h 和圆锥体积公式 V = 1/3πr?h,其中 r 为底面半径,h 为高。每个小组被分配特定体积的物体,例如某小组分配的小球体积为 V 立方厘米。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体积公式,计算出合适的底面半径 r 和高 h,使得圆锥的体积能够容纳这个物体,可以将体积公式变形,解出 r 或 h,以便得到合适的尺寸。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统一和精确的计算。之后,小组成员汇总各自的计算结果,讨论每个人的设计方案,讨论底面半径和高的变化对容器形状的影响,互相纠正和完善设计。在小组内,学生可以使用纸张等材料制作出设计的纸质圆锥容器,并向全班展示小组的设计思路、计算过程以及最终制作出的容器。最后,教师应对不同小组的设计进行最终评价,总结不同小组设计的优点和改进之处。通过这个项目,学生不仅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了所学的圆柱和圆锥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分层次、分阶段的任务设置
分层次、分阶段的任务设置符合认知发展理论的原则,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阶段。学生在不同阶段具备不同的认知能力和兴趣,通过逐步递进的任务设置,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在合适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个性化学习。此外,任务的分阶段设置能够逐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任务设置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逐步领会数学概念的本质,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内容。通过渐进的任务设置,学生能够在不断面对新挑战的同时保持成就感,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持续投入,愿意迎接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在解决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创造性思维、灵活性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促进组内合作,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任务设置来引导学生,例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投票与调查”活动,调查本班级内同学“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最不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并行班级投票,让每个小组根据投票结果绘制条形图。学生首先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进行调查,确定要调查的水果种类,例如:苹果、香蕉、橙子、葡萄、草莓等。同时,每个小组还需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组内成员轮流向其他同学提问,将收集到的数据记录在调查问卷上。完成调查后,小组成员共同整理数据,统计每种水果得票数。之后,组内成员可以根据整理好的数据,使用纸张、尺子和彩笔,绘制条形图。每种水果的得票数用不同颜色的条形来表示,条形的高度代表得票数。此外,还需要为图表添加标题、坐标轴标签等。通过观察清晰直观的条形图,学生可以总结哪种水果最受欢迎,哪种水果最不受欢迎,以及可能的原因。“投票与调查”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数据收集和分析技能,培养其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深入体验到统计与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为了进一步挖掘概率的概念,教师可以设计“抛掷硬币”的实验。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引导学生预测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如果抛掷一枚硬币100次,正面和反面分别会出现多少次?大多数学生可能会预测各出现50次。接下来,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验,每组抛掷100次,并记录结果。在实验结束后,学生可能会发现所得结果与预测有所偏差。例如,某小组可能得到53次正面和47次反面,而另一组可能得到48次正面和52次反面。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最终实验结果与预测的50%-50%的比例有所不同?是随机性的影响吗?基于实验结果,教师可以让每组继续进行几轮实验,并将所有的结果汇总。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结果越来越接近预测的50%-50%比例。在小组内部,学生可以共享实验数据和发现,通过互相讨论来理解概率与统计中的随机性和偏差。例如,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境中的随机事件是真的完全随机,哪些可能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任务设置,教师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深入,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培养学生数学技能和知识,更为其未来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教师能够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将其广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与探究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发展其潜能。
【参考文献】
[1]王丽莉.试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理科爱好者,2022(06).
[2]张素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4).
[3]陈慧琪.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思考[C]//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组委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文艺教育委员会.中小幼教师新时期第四届“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论文集(三),2022:58-61.
[4]梁青云.刍议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新的时代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