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神竹编技艺及其创新分析

2024-06-18李嘉玢

天工 2024年10期
关键词:技艺创新

[摘 要]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十分重要。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青神竹编技艺作为一项传统手工艺,承载着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基于此,对青神竹编技艺的传承与保护进行探析,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方式,以此实现青神竹编的更好传承。

[关键词]青神竹编;技艺;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10-0082-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李嘉玢.青神竹编技艺及其创新分析[J].天工,2024(10):82-84.

青神竹编技艺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其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改进,青神竹编保留了传统的精髓,还具有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青神竹编技艺将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美的艺术,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

一、青神竹编技艺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青神竹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5 000年前,青神县的先民开始用当地的竹子编织簸箕,用于养蚕,并巧妙地用同样的材料,打造出各种生活必需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唐代,青神竹编技艺在当地民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人们将竹子切成细长的篦条或片状,利用这些竹材编制成晒东西的竹席、养蚕用的簸箕、盛放物品的筐以及夏日扇风的扇子。随着这些竹制品的应用,竹编技艺在青神县逐步普及,并逐渐形成了专门的竹制品市场。

宋代,青神竹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市场上专门售卖以竹为原料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表明青神竹编不仅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经济领域中也占据一席之地。

明代,青神竹编的应用更加广泛。出现了用竹丝编织成的书箱和膳食盒,体现了竹编技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也展示了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清代见证了青神竹编技艺的进一步发展,精美的言扇在国内受到赞誉,更是被选为朝廷的贡品,充分反映了青神竹编技艺的高超水平和审美价值。

近现代,青神竹编继续传承和发展,并不断创新。在抗日战争中,青神地区人民曾编织了细竹丝斗笠,上面写着“抗战到底”的字样,以鼓舞前线的抗日将士。不仅体现了竹编技艺在特殊时期的社会价值,也展现了作为文化符号的力量。

如今,青神县在1999年被评为“中国竹编艺术之乡”,2008年青神竹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个古老的手工艺已经衍生出平面竹编、立体竹编和竹编套绘三大类,形成了一个包含3 000种产品的庞大体系。它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更是青神文化的重要符号,也是青神县的支柱产业。

为了进一步传承这项精湛的工艺,青神县建成了中国唯一的竹编艺术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青神竹编艺术品,供人们欣赏和学习,这是对手工艺人的致敬,也是对传统技艺的一种传播。

青神竹编的发展历程是手工艺人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的见证。从新石器时代的简单生活用具到抗战时期鼓舞士气的文化符号,再到现代的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青神竹编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递文化与情感的重要纽带。随着青神竹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其所代表的是一种文化自信和自豪。青神县通过传统艺术形式,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传播到世界,同时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

未来,青神竹编将继续以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欣赏和传承,这项古老的艺术将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二、青神竹编技艺现状

目前,青神竹编技艺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综合性的竹旅文化产业体系。其中包括中国竹艺城、国际竹编艺术城这样的文化展示平台,还涵盖了竹林湿地公园这样的自然休闲空间,以及国际竹艺中心这样的交流与研究中心。这些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竹文化产业集群,旨在推动竹编产业的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强大引擎。

在此体系中,中国竹艺城作为展示中国传统竹编艺术的窗口,集中展现了竹编技艺的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而国际竹编艺术城则是国际化的平台,展示了中国的竹编艺术,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竹编艺术家来此交流和展示作品,使得青神竹编的影响力远播国际。

竹林湿地公园则是融合了自然景观和竹文化的休闲场所。在此处,游客可以欣赏优美的自然环境,呼吸清新的空气,还可以亲身体验竹编艺术的魅力,了解竹子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竹艺中心则是整个竹旅文化产业体系的核心。这里汇聚了国内外的竹艺专家和学者,他们进行竹编技艺的研究、创新和推广。国际竹艺中心通过举办各种研讨会和培训,不断提升青神竹编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竹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知识支撑。

实施竹编产业强县战略是青神竹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其目标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竹编产业的竞争力。同时,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高青神竹编的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游客,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青神竹编技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通过建立集文化展示、自然休闲、研究创新于一体的竹旅文化产业体系,并实施竹编产业强县战略,青神竹编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技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青神竹编有望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亮丽名片,向世界展示中国竹文化的无限魅力。

三、青神竹编技艺的创新传承方式

(一)完善产品设计,创新传承方式

在继承和发扬青神竹编技艺的过程中,创新传承的方式至关重要。其中,完善产品设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通过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潮流完美结合,不仅可以保留竹编艺术的原汁原味,还能让其焕发新的活力,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对此,设计师在完善产品设计时,要深入挖掘青神竹编技艺的传统精髓。包括对竹编的基本编织方法、图案设计以及文化寓意的全面理解。在此基础上,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风格又不失时尚感的竹编作品。同时,将青神竹编技艺运用到家居装饰品的设计中,是创新传承的重要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竹编作品以自然、环保的特性,成为家居装饰的理想选择。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家居风格和空间需求,设计出多样化的竹编装饰品,如挂画、摆件、灯罩等,让竹编艺术走进千家万户。在功能性方面,创新升级也是完善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竹编产品虽然美观,但可能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因此,设计师需要在保留竹编艺术美感的同时,增强产品的实用性。例如,可以设计智能的竹编产品,如带有充电功能的竹编桌垫、LED竹编夜灯等,这些都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在此过程中,有效的市场推广不可或缺,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展览、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提高青神竹编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还可以讲述每件竹编产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感受到竹编艺术的魅力。

(二)重视材料工艺,结合现代优势

青神竹编技艺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非遗,其创新传承方式值得关注。在创新过程中要重视材料和工艺,还应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使得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在实际的创新过程中,青神竹编技艺的核心在于对材料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加工工艺。竹材作为一种天然、环保的材料,以坚韧、轻便和易于加工的特性,成了编织工艺的理想选择。工匠通过对竹子的精心挑选、处理和编织,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工艺品。这种对材料的重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艺术价值的基础。

为了使青神竹编技艺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工匠应探索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可能性,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

1.设计创新

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对传统的竹编图案进行创新,使之更符合现代审美。同时,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更加精确地设计和规划竹编产品,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2.材料处理

现代机械技术的引入,使得竹材的预处理更为高效和标准化。例如,使用机械剥皮、切割和烘干等,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材料的质量。

3.编织技术

手工编织是青神竹编技艺的灵魂,但现代工具的使用可以帮助工匠完成重复性或精细度极高的工作,如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节编织,使用特定工具获得特殊的编织效果。

4.产品多样化

借助现代技术,青神竹编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品,还有竹编灯具、家具,甚至是高科技产品外壳等新型产品,极大地拓宽了竹编产品的市场。

(三)借助文化差异,创新产品项目

为了确保青神竹编技艺的生命力,必须采取创新的传承方式,这就需要对文化差异有深刻的理解,还需要在产品开发中巧妙地利用这些差异。文化差异是青神竹编技艺得以在市场中占据一定地位的关键。通过对文化差异的深入挖掘,创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然而,对文化差异的运用并不是简单的模仿或者复制,而是深层次的理解和创新性的应用,使青神竹编在保持其独特性的同时,能够反映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在此过程中,产品的市场地位被进一步强化。青神竹编不仅是一种手工艺品,还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通过创新产品项目,可以将这种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竹编艺术。这种创新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赋予传统新生命的尝试。

同时,青神竹编的创新传承还体现在因地制宜的策略上。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们需求的多样化,竹编文化的表现形式也需要不断丰富。在此期间不能固守旧有的模式,而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市场的动态,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这样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是青神竹编技艺得以突破时间限制,持续传承下去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创新传承方式可能涉及对传统图案的现代解读,对材料和技术的创新运用,甚至是对竹编产品功能的重新定义。每次的尝试都是对传统的重新诠释,每次的创新都是对青神竹编技艺精髓的再发现。

(四)结合数字化,促使传统引领潮流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青神竹编正经历一场新的变革。应将青神竹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如可以设计一款应用程序(App)。App巧妙地融合了人工智能(AI)技术,用户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识别竹编产品,获取详细的编织方法示范和讲解。这种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学习竹编技艺的机会,并通过具体的编法模块,让用户深入了解竹编的工艺特色。同时,App中的“DIY”模块为用户提供了趣味性的设计体验。用户可以通过模块亲手尝试制作竹编,更加直观地感受竹编艺术的魅力。这种互动式的体验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有助于传承和推广青神竹编。

在产品的展示方面,App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形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用户可以按照商品的类别、名称、工艺及编法进行搜索,这样的分类方式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竹编产品。App提供了线下展厅的参观功能,让用户有机会亲身体验竹编艺术,更加深入地了解竹编的文化和历史背景。通过热门推荐功能,用户可以了解到畅销的竹编产品,帮助用户做出购买决策。当用户在App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后,可以点击了解详情,并有选择地将其加入购物车,最终实现网上购物。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用户对某个产品还有疑虑,可以查看其他买家的反馈,这些真实的反馈可以帮助用户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四、结论

综上所述,青神竹编技艺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创新策略,青神竹编能够保留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青神竹编技艺将继续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向世界展示中国非遗的无限活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孙婕.竹编制品的品牌形象设计初探:以青神竹编为例[J].艺术市场,2024(1):78-79.

[2]饶旭.非遗传承与包装设计的耦合机制探究:以青神竹编为例[J].大观,2023(11):93-95.

[3]王晓琴,李育华.青神竹编在现代软装家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3,30(8):24-29.

[4]高雯,张笑薇.四川青神竹编的美学特征及其结构分析[J].竹子学报,2022,41(3):85-92.

猜你喜欢

技艺创新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