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技法衍生语境中文化认同新范式研究
2024-06-18李菲菲
[摘 要]以广西仫佬族刺绣技艺为例,深入探讨刺绣技法在衍生语境中文化认同的新范式。通过对仫佬族刺绣技艺的历史、文化背景及艺术表现进行分析,揭示了刺绣技法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演绎出独特的文化认同。研究通过解读刺绣图案的文化象征与艺术表达,探讨了刺绣技法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及其在社会与文化认同中的影响力。通过该研究,期望能为刺绣技法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并拓展对文化认同新范式的理论认识。
[关键词]刺绣技法;文化认同;仫佬族;衍生语境;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10-0018-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李菲菲.刺绣技法衍生语境中文化认同新范式研究:以广西仫佬族刺绣技艺为例[J].天工,2024(10):18-20.
基金项目: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刺绣技法衍生语境中文化认同新范式研究——以广西仫佬族刺绣技艺为例”(项目编号:2023KY1641)。
广西仫佬族刺绣主要分布在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其刺绣技法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元素。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刺绣技法在衍生语境中对文化认同带来的新范式,并以广西仫佬族刺绣技艺为案例展开研究。仫佬族刺绣技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图案、工艺与文化符号相互交织,体现了仫佬族独特的审美观与生活哲学。通过对刺绣技法的深入解析,揭示刺绣艺术如何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演绎文化认同,并对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视角。通过跨越传统与现代的艺术桥梁,我们将探讨刺绣技法在塑造文化认同新范式中的独特贡献,为文化学、艺术设计学以及社会学领域提供思考与启示。
一、仫佬族刺绣技艺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仫佬族刺绣技艺源远流长,是仫佬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传统技艺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仫佬族群体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以及社会价值体系。仫佬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在刺绣技艺中得以生动体现。仫佬族刺绣起源于古老的农耕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刺绣技艺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记录了仫佬族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历史传说等多方面的信息。
仫佬族刺绣技艺不仅是一种手工艺术,更是一种象征、一种语言。仫佬族人民将自己的情感、信仰和生活理念融入刺绣之中,通过线与针的交织,传递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记忆。刺绣图案中的花草、动物、人物等元素,不仅具有装饰性,更承载着祝福、寓意与美好愿望。这些独特的文化符号在刺绣技艺中得以传承,并构建起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图谱。仫佬族刺绣技艺也是一种艺术工具,更是社群之间交流的媒介。仫佬族人民常常聚在一起,通过刺绣的方式传递着家族、民族的历史,分享彼此的故事与经验。刺绣作品成为家族传承的标志,是文化传统的鲜活体现。这种以刺绣为媒介的文化传承方式,既加深了仫佬族人民对自己文化根源的认同,也巩固了社群之间的凝聚力。
在传承方式上,仫佬族刺绣技艺是由母亲传给女儿,师傅传给徒弟。罗城仫佬族刺绣传承人谢秀荣大师通过带徒传承刺绣技艺,通过这种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使得刺绣技艺不但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人际沟通的方式和文化传统的延续。在学习过程中,学徒不仅要掌握刺绣的技术要领,更需要理解刺绣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这种耐心细致的传承方式既保证了技艺的纯正性,又确保了文化传统的持久性。
仫佬族刺绣技艺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承载了丰富的人文记忆。这一传统技艺通过刺绣的纹饰展现了仫佬族人民对自然、生活的独特理解,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通过对刺绣技艺历史的深入挖掘,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仫佬族文化的多元性与独特性,为文化认同的深层次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二、仫佬族刺绣技法的艺术表现
仫佬族刺绣技法作为一门富有艺术表现力的传统手工艺,通过线与针的精妙配合,令绣品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图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情感。这些绣品不仅展现了仫佬族人民的智慧与匠心,更传递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在艺术表现方面,仫佬族刺绣技法展现出独特的工艺特色。刺绣依赖于手工操作,需要细致入微的技艺和耐心,这使其成为一门精湛的手工艺术。传统的仫佬族刺绣注重刺绣线条的精致与均匀,以及刺绣图案的层次分明。通过运用不同的刺绣针法和线材,仫佬族刺绣工匠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纹理和鲜明的立体感,使绣品更加生动。
在图案设计方面,仫佬族刺绣技法体现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刺绣图案常常以花卉、动物、人物等生活元素为基础,通过巧妙的排列和组合,形成富有韵律感的图案结构。这些图案不仅在形式上表达了仫佬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更承载了他们的情感与生活智慧。每一幅刺绣作品都是一幅独特的艺术作品,通过线条和颜色的运用,呈现出独具民族特色的视觉艺术语言。
在色彩运用方面,传统的仫佬族刺绣注重采用鲜艳、明亮的色彩,这些色彩不仅反映了仫佬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也呈现出一种阳光、活泼的文化氛围。色彩的搭配经过精心的设计,使得刺绣作品既保持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又展现了仫佬族文化的活力和多彩。
在细节处理方面,仫佬族刺绣技法展现出艺术的精髓。绣工对于每一根刺绣线的运用都经过深思熟虑,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丰富的情感。细腻的线条勾勒出图案的轮廓,细小的刺绣点缀其中,使得整个作品充满层次感与立体感。仫佬族刺绣技法的艺术表现注重的不只是整体的效果,更是对每一处细节的精雕细琢,通过这种精湛的手工技艺,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总体而言,仫佬族刺绣技法的艺术表现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表达。通过对线条、图案、色彩和细节的巧妙运用,仫佬族刺绣工匠在绣品中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审美观念。这一传统手工艺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艺术影响力。
三、文化认同理论与刺绣技法
文化认同理论与刺绣技法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理解,揭示了刺绣技法在文化认同中的独特作用。文化认同理论强调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而刺绣技法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在这一理论框架中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文化认同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刺绣技法的心理基础。个体对文化的认同是多层次、多元素的,而刺绣技法通过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图案元素传递了仫佬族人民对自身文化的深刻认知。刺绣作品中的花草、动物、人物等元素,承载了仫佬族人的情感、信仰和价值观。
第二,文化认同理论对于刺绣技法在社群中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解释。刺绣技法的传承不仅是一种手工艺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认同的传递。师徒传承制度不仅传授了刺绣的独特技法,更在心灵上传递了对文化的认同感。学徒通过学习刺绣技法,不仅学到了一门手艺,也学到了仫佬族文化的精髓,增强了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感。
第三,文化认同理论帮助我们理解刺绣技法在仫佬族族群中的社会功能。刺绣技法不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更是社群内部的文化交流媒介。在刺绣的过程中,艺人们常常以社群为单位聚在一起,交流刺绣技法,分享创作灵感,加深了社群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构建了更为紧密的社群认同。
第四,刺绣在图案元素的选择和表达上也体现出文化认同的作用。文化认同理论强调文化符号在个体和群体认同中的重要性,而刺绣的图案正是这种文化符号的载体。刺绣图案中的花卉、动物和传统图腾等元素,既是刺绣技法的艺术表达,更是仫佬族文化的象征,通过这些图案,人们在刺绣作品中感受到了文化的独特魅力。
综合而言,文化认同理论与刺绣技法的结合为我们思考当代刺绣的新方向提供了参考。在全球化的今天,仫佬族刺绣技法面临着新的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借鉴文化认同理论,我们不仅能更全面地理解刺绣技法在仫佬族文化中的巨大作用,还能为刺绣技法注入现代元素,创造出更具时代感和国际影响力的作品,从而推动刺绣技法的传承和创新。这种结合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刺绣技法在文化传承、社群互动以及创新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文化认同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框架,以更全面地探索和理解刺绣技法在仫佬族文化中的深远意义。
四、刺绣技法衍生语境中文化认同新范式
在刺绣技法衍生语境中,文化认同迎来了新的范式,展示出多样的变革与创新。仫佬族刺绣技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在现代社会中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其艺术表现与传统文化内涵在新的语境中得以崭新诠释,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认同范式。
第一,刺绣技法的现代应用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文化认同。在传统的刺绣技法基础上,刺绣艺术家通过引入现代元素、融入不同风格,使得刺绣作品更具时代感与国际影响力。这种创新的技法应用突破了传统的局限,为文化认同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得刺绣技法在当代社会中更加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第二,刺绣技法的跨界融合促进了文化认同的多样性。在衍生语境中,刺绣技法与其他艺术形式、设计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例如,与时尚设计的融合使得刺绣图案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服装与家居设计的需求,为传统技法注入了新的时尚元素,同时为时尚设计领域提供了独特的文化符号。
第三,刺绣技法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应用促进文化认同走向数字化时代。通过数字技术的介入,可以更灵活地进行刺绣图案的设计与制作,使得刺绣作品更容易在虚拟空间中传播。这种数字化的刺绣技法在社交媒体、在线平台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为仫佬族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更多的认同与关注。
第四,在衍生语境中,刺绣技法还涌现出了更为多样的创作主体,为文化认同带来了新的面貌。传统上,刺绣技法主要由女性传承与创作,而在现代,越来越多的男性艺术家也加入刺绣作品的创作中。这种性别角色的突破不仅为刺绣技法注入了更多的创新思维,也丰富了刺绣作品的表达层次,为文化认同的多元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五,刺绣技法在衍生语境中不断强化了与社会的互动,推动了文化认同的更深层次建构。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展览、文化节庆等,刺绣技法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体验。这种参与式的文化认同建构使得刺绣技法不只是单纯的手工技艺,更是社会文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总体而言,刺绣技法在衍生语境中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认同范式。其现代应用、跨界融合、数字化时代的转变、创作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与社会互动的强化,为仫佬族传统文化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使得文化认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更为全面而深刻的展现。这一新的文化认同范式不仅丰富了刺绣技法本身,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仫佬族刺绣技法在衍生语境中的深入研究,我们得以见证传统文化认同的新范式。刺绣技法在现代社会中经历了转变和创新,呈现出多元、开放、时尚的新面貌。在这一过程中,刺绣技法不仅在艺术表现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更为文化认同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衍生语境中的刺绣技法不再受限于传统的制作材料和图案元素,而是通过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独特性的艺术形式。这种转变使得刺绣技法在当代社会中更为引人注目,不仅在传统文化爱好者中受到推崇,同时也吸引了更广泛的受众。
仫佬族刺绣技法在衍生语境中的发展将更加广泛而深入。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促进刺绣技法在虚拟空间中传播,推动其国际化和现代化。借助互联网平台,刺绣作品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到全球各地,为仫佬族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传播打开更广阔的空间。还要鼓励更多的创作者参与到刺绣作品的创作中,特别是引导年轻的艺术家加入这一传统技法的创新中。这样的跨代合作不仅能够使刺绣技法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也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此外,应当加强刺绣技法与时尚设计、家居装饰等领域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通过与时尚产业的合作,可以使刺绣技法更贴近时尚潮流,融入更多的现代设计元素,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总体来说,仫佬族刺绣技法在衍生语境中的新范式为我们提供了富有创意和活力的文化认同体验。未来的发展应当注重技法的传承与创新,并通过更广泛的合作与传播,让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中绽放出更为夺目的光芒。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仫佬族的文化遗产,也为文化认同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郑静.仫佬族传统手工艺研究[D]. 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6.
[2]蓝明箭.仫佬族服饰文化及其刺绣工艺[J]. 明日风尚,2017(7):382-383.
[3]孙闵.何以“破圈”:国潮文化的传播与认同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23.
[4]檀金玉.文化认同对非遗产品在线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