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
2024-06-17周菲
周菲
摘要: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乡村产业振兴面临要素短缺、发展水平受限、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文章深入分析我国乡村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完善乡村产业要素供给、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加强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乡村振兴;挑战;应对策略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2-0233-03 中国图书分类号:D422 文章标识码:A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五大振兴”中,乡村产业振兴被放在首位,这充分体现了产业振兴在我国乡村全方位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对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分类
乡村产业一直是支撑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产业振兴是指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通过挖掘区位优势,立足资源禀赋,整合市场资源,联结政府、农户、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主体,调整乡村传统产业结构,在乡村地区形成一批现代化的集聚、共生、协同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进而带动群众增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2]。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过去,我国农业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导,如今除了传统的粮食种植外,农业手工业、乡村服务业等多元农业项目的开展为农业产业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均衡发展。通过降低乡村对单一产业的依赖度,寻求不同领域中新的增长点,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乡村产业主要包括以下三类:农业产业、乡村手工业和乡村服务业。
1.1农业产业
近年来,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势态良好,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玉米等。在农业结构方面,我国一直在努力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通过推动乡村经济结构升级、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科技投入,力求实现农业现代化。新技术的应用,如农业机械化、精准农业等,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数字农业技术相关应用不断普及,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从传统的大规模粮食生产逐渐向高效、绿色、品质方向发展。同时,乡村电商发展迅猛,成为推动农产品销售的新模式。
1.2乡村手工业
乡村手工业被视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支点。乡村手工业散布于千家万户,曾在传统乡土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我国民间手工艺品行业的发展水平也得以快速提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民间手工艺品的市场规模预计在1万亿元左右。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产资源也为手工艺品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方向。例如,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湖南湘绣、享誉中外的江西景德镇瓷器、畅销国内外的江苏宜兴紫砂壶,以及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云南傣银等。这些源于乡村民间的手工艺品,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形成产业规模,进而推动当地经济蓬勃发展。
1.3乡村服务业
乡村服务业主要涵盖乡村旅游和乡村金融两大方面。乡村旅游方面,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挖掘乡村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资源,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和文化。乡村旅游不仅有助于丰富乡村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创收机会。通过发展特色农家乐、农产品体验等项目,乡村旅游为乡村居民提供了就业和创业的机会,促进了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乡村金融方面,通过建设乡村金融机构,完善服务网络,为乡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提供包括储蓄、贷款、保险等多方面的金融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乡村居民的资金问题,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乡村金融的发展还可以帮助农民提高风险抵御能力,灵活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保障乡村经济平稳运行。
综合来看,乡村服务业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构建一个全面的乡村服务体系,为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挑战
乡村产业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产业的发展与活跃,也是产业发展基础环境的改善和乡村人文精神文化的提升[3]。我国先后开展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工作,乡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乡村产业生机勃勃。但是,当前乡村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乡村产业振兴要素短缺、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这些问题导致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农民增收面临困境,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2.1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要素短缺
乡村产业振兴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发展要素短缺。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和合理配置各类要素资源,其中包括人力要素、资金要素、土地要素及科技要素。
首先,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随着中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虹吸效应导致年轻人才纷纷流出乡村,涌向城市,乡村劳动力结构出现失衡。留守的乡村居民大多是老人和儿童,他们受限于自身身体素质和能力水平较低,难以成为乡村产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虽然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吸引人才留乡,如公费师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以及选调生等,但真正长期扎根乡村的人才仍相对较少。乡村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大多选择留在城市,他们希望在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因此,劳动力短缺,尤其是城乡高素质人才分布不均衡,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其次,资金要素是支撑乡村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充分激发乡村产业的发展潜力,不仅需要政府提供帮扶资金,还需要更多社会资本的涌入。当前乡村产业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帮扶,但政府提供的资金有限,亟须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乡村。然而,受制于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投资回报率较低的问题,企业对投资乡村产业存在一定顾虑,从而增大了资本下乡的难度。再次,土地要素是乡村产业振兴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土地流转难等问题阻碍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在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影响下,必须平衡生态保护和土地利用间的关系。最后,科技要素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推动力。乡村产业的现代化水平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机械化、信息化以及管理水平方面的不足。尤其在农业生产领域,乡村往往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较少采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致使农产品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发展。
2.2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受限
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受限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从产业结构角度来看,农业仍然是大多数乡村的主导产业。我国农业生产者通常采用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农产品供给主要集中在初级阶段,以供应原料为主,缺乏对农产品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充分开发。乡村生产者创新意识相对匮乏,产品销售主要局限在当地市场。同时,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较低,加之农作物生长周期长,易受自然环境影响,抗风险能力差。这些问题使得农产品单位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有限。
另一方面,乡村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深。近年来,一些地区在实施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依托区域特有优势资源,发展乡村工业和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为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然而,仍有一些地区脱离地方实际和市场需求,盲目跟风发展一些新业态,导致乡村产业发展同质化问题严重。这些缺乏地方特色,甚至不符合当地资源禀赋的项目难以为继,不利于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3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乡村产业振兴的成功不仅依赖政府的政策引导,更取决于乡村自身的吸引力。乡村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4]。与城镇相比,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制约着乡村产业的发展。首先,乡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分散不均,以及在交通、通信等方面的不便使得企业在乡村的运营面临一定的困难。其次,城乡发展水平不一,乡村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差异。乡村学校的教学设施相对简陋,存在师资不足、课程资源匮乏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问题共同制约了乡村产业发展。
3 提升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研究
3.1完善乡村产业要素供给
完善乡村产业要素供给对于推进产业振兴意义重大。为了实现乡村产业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和解决人力、资金、土地、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人力要素方面,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引入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应通过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引导高层次人才、技术专家、管理人员回流乡村,支持他们在乡村就业创业。同时,加强对乡村青年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更多适应乡村发展需求的人才。
在资金要素方面,需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乡村产业。目前,乡村产业振兴主要依赖政府资金支持,但这一模式面临资金量有限的问题。应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乡村产业,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此外,还需优化税收政策,降低乡村产业税负,提高企业投资回报率,从而增加资本流入乡村的动力。
在土地要素方面,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土地流转和集约利用。当前,乡村存在大量闲置的宅基地和集体用地,土地利用效率较低。通过完善土地流转政策,鼓励乡村居民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加强对耕地的保护,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技术要素方面,推动乡村产业的现代化和数字化升级。乡村产业的机械化、信息化及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应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乡村产业向现代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此外,建立健全技术支持体系,为乡村居民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提升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
3.2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通过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布局,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需要根据土地适宜性和市场需求,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合理规划农业用地。此外,要引导农民转变种植和养殖方式,推动农业向高效、绿色、品质化的方向发展。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升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农产品仓储等基础设施水平至关重要。良好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耗,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管理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必由之路。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建设数字化农业信息平台,可以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减轻农民的负担。现代管理手段可以帮助农民更科学地作出农业生产计划、用地规划、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决策,从而提高整体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5]。延长农业产业链对于培育乡村经济新业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乡村产业链建设,将农业与乡村产业有效衔接,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还有助于实现乡村产业升级,促使整个农业产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可以有效避免过度开发和农业污染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采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环保措施,既可以保护土地、水等自然资源,也能够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优质食品的需求。
3.3加强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加强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对于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改进。
首先,教育是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核心组成部分。应该加大对乡村学校的建设和改善力度,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乡村学生享有与城市相当的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师资培训,吸引更多高素质教育工作者前往乡村任教,有效提升乡村学校的办学水平,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其次,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乡村水利、电力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改善乡村交通条件,确保农产品运输的便捷性,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
4结束语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通过完善乡村产业的要素供给、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方能更好地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全面振兴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郭俊华,卢京宇.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的模式选择与路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06):42-51.
[3]章卫东,平静.以产业振兴推进县域经济发展[J].人民论坛,2023(24):105-107.
[4]彭贞贞,赵小辉.共同富裕下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意义、困境与对策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06):70-76.
[5]杜敏.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探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12):79-81.
基金项目:2021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防止返贫机制研究”(21C0531)。
作者简介:周 菲(1987—),女,汉族,江苏溧水人,硕士,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