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鸡不是鸡(下)
2024-06-17张海华
张海华
上一期的《秧鸡不是鸡(上)》一文,为大家介绍了宁波(其实也是整个浙江)的4种较常见的秧鸡。而接下来要说的几种秧鸡,可就绝对不是“你说想见就能相见”了。
灰胸秧鸡,十年见一回
灰胸秧鸡(也叫蓝胸秧鸡),一种神秘的鸟,自从十几年前曾与之有过偶遇,迄今尽管对它心心念念,且寻寻觅觅,但始终无缘再见。
2006年,是我爱上拍鸟的第一年,那时兴致特别高,稍有空闲就到野外找鸟。那年6月2日,我和鸟友李超骑车到江北庄桥的田野中拍鸟。那天,我第一次见到了白胸苦恶鸟及其幼鸟(跟黑水鸡的幼鸟一样,也像个黑色的小圆球)。傍晚,正准备收工回家,忽见一只跟白胸苦恶鸟差不多大的鸟钻进了矮树丛中的小水沟里,蹲下来一看,尽管里面很阴暗,但还是隐约看到,那是一种以前从未见过的鸟。刚好,它也停下了脚步,正扭头看外面的动静。我赶紧按下了相机快门。
后来才知道,这竟然是非常罕见的灰胸秧鸡!其头顶与后颈为棕色,而背部与腹部均偏灰褐,且密布白色细纹,这使它在野外的植被中具有良好的保护色。在光线阴暗的时候,它胸前的羽色看上去确实偏蓝,不过多数时候看上去还是灰色更明显一点。
2006年7月6日下午4点多,我又到庄桥拍鸟。到了那里一看,真是大喜过望:蔺草都已收割完毕,那块田已经变成水田,农民要准备插秧了。田里到处都是白鹭、池鹭、牛背鹭、黑水鸡等鸟儿。
一转头,忽见水田里还有一只灰胸秧鸡!这块田,离一个多月前初次发现该鸟的那片小树林不远。上次它躲得很隐蔽,没想到这次竟然在开阔地见到了它!我欣喜若狂,蹲在田埂上,悄悄拍摄。每拍几张就悄悄接近几步。它还挺配合的,光顾自己找吃的,并不怎么理我。有时,它还紧紧跟在黑水鸡的屁股后面,两只鸟在一起边走边觅食,蛮有趣的。稍后,我给李超打了个电话。没过多久,他也急匆匆赶来了。那天非常热,拍完,满脸汗水流得我睁不开眼睛。但是,心里真的好舒畅!
其他秧鸡一般都在白天觅食,而灰胸秧鸡却是“半夜行性”的,也就是说,它比较喜欢在清晨、黄昏或晚上出来活动。因此,要见它一面,就更难了。
普通秧鸡不普通
不少人看到“普通秧鸡”这个名字,估计会认为这是一种“平凡的、常见的”秧鸡,其实不对。这里的“普通”两字,按照我的理解,更多地具有“典型的、通常的”含义,也就是说“普通秧鸡”这种鸟的特性在秧鸡科鸟类中比较有普遍的代表性。其他的类似鸟名还有普通翠鸟、普通鵟(kuáng)、普通鸬鹚等。
我不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普通秧鸡是否算常见,至少在现在,它真的非常罕见。我们在宁波拍到它,完全是出于机缘巧合。2012年4月,正值油菜花盛开,在梁祝公园附近的姚江畔,鸟友“黄泥弄”偶然发现了一只不常见的蓝喉歌鸲(qú)——光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种外形漂亮、歌喉动听的小鸟。消息一传开,很多鸟友都去拍这位稀客。
拍完后,大家就在附近转悠,看有没有其他鸟儿。这地方,是典型的江南乡野的小型湿地——它位于江边,除大块的农田外,还错落分布着好几个池塘,塘边有不少芦苇丛。远望,则可以看到市区的青林湾大桥。来的次数多了,我们在那里陆陆续续发现了好多鸟,小 (pì tī)、黑水鸡、环颈雉、纯色山鹪(jiāo)莺、中华攀雀等常见鸟不用说了,甚至还发现了迁徙路过的黑眉苇莺、小杓鹬等难得一见的鸟儿。
后来,不知是谁,竟偶然在芦苇丛中见到了普通秧鸡!
消息传出,“鸟人”们顿时又激动了起来。
某天,我也带着“大炮”(超长焦镜头)到芦苇丛边缘隐蔽守候。运气很好,果然见到它蹑手蹑脚从苇丛深处走了出来,脚步缓慢,轻巧地踩在水草之间,边走边警惕地东张西望。我大气也不敢出,把头放低,尽量躲在单反相机后面,只有眼睛始终通过取景器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它的“外套”具有秧鸡家族的“招牌”特征:背上披着一件黄褐色带黑斑纹的罩衫,腹部则拴着一条黑白条纹相间的围裙。而喙的特征跟灰胸秧鸡是一样的:以红色为主,上嘴有点偏黑。
更让人惊奇的事情还在后面。
仅几天后,就在发现普通秧鸡的同一处地方,居然出现了更罕见的小田鸡!
若论体型,小田鸡是秧鸡科中的“小不点”,比宁波有分布的其他秧鸡都要小一圈。它的羽色照例由褐、灰、黑等组成,胆小谨慎的程度也与普通秧鸡一模一样。比较不同的是,它的喙明显比较短小,且呈黄绿色。后来,鸟友之间聊天时,干脆不再叫它小田鸡,而直接称它为“绿嘴巴”。
附记
2019年春末,我在宁波余姚的山区录到了一种奇怪的鸟叫声。后来,浙江野鸟协会的专家确认,这是华东罕见鸟类白喉斑秧鸡的叫声,并将其作为2019年的浙江鸟类分布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