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高质量推进湿地保护守护长三角生态本底

2024-06-17叶艳白洪青倪丽艳

浙江林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德清长三角绿色

叶艳 白洪青 倪丽艳

近日,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三批最佳实践名单公布,浙江省林业局申报的“聚焦保护大美湿地   打造长三角共保联治生态合作平台”案例成功入选。为推进长三角湿地保护一体化工作,浙江省林业局指导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协同上海崇明东滩湿地、江苏东台条子泥湿地和安徽休宁横江湿地,共建跨区域多类型长三角湿地联盟,并在湿地修复、湿地监管、湿地科创、湿地碳汇等领域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

浙江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生态保护提出的“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的明确要求,着眼县域湿地资源禀赋及生态保护发展需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加强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把更多重要湿地纳入自然保护地,健全合作机制平台,扩大重要湿地规模”的保护原则,共建跨区域多类型(湖泊型、潮汐河口型、滨海型及河流型)长三角湿地联盟,在湿地修复、湿地监管、湿地科创、湿地碳汇、湿地共富五大领域形成高质量一体化做法经验。

聚焦生态长效治理,共推湿地监管一体化。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协同立法、统一监测、联合执法等湿地保护的指导、服务和保障机制。一是共同推进。共同组建湿地联盟工作领导小组及推进专班,负责协调跨区域湿地生态保护、碳汇交易、联合执法等重大问题,推动政策制定实施、合作平台规划建设等。二是统一监测。四地生态、经信等部门推动湿地生态修复、监测评价、监督执法等关键环节的标准统一,共同推进长三角湿地联盟数字化监测平台建设,为日常信息采集和数据共享提供支撑。三是联合执法。促成司法机构联合开展“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德清以认购湿地碳汇实现对受破坏湿地生态的补植复绿,东台以“经济赔偿+公益劳动”实现惩罚犯罪与保护生态正向结合,崇明采取“完善审批+坚决清退违占”分类处理恢复滩涂功能。

聚焦生态功能提升,共保湿地生物多样性。联合开展迁徙、濒危和特有物种栖息地修护与水污染治理,构建长三角湿地生态走廊。一是同标构建栖息地生境。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栖息地设计方案,形成超4万亩环境相对封闭、水位可调控管理的修复区,构建多种类植食性水鸟栖息地和食源地。经过联合生境改造,德清下渚湖湿地获评“中国最美湿地”称号,与安徽休宁横江湿地共同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江苏东台条子泥湿地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二是同质提升水生态功能。采用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相结合方式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构建“水生植物-浮游生物-鱼虾贝类-微生物”的完整水生态系统,推动水生态系统循环自净。德清对环下渚湖10万余平方米水体和20条河道开展水生态修复。经过修复,仅下渚湖湿地年碳汇量新增近1万吨。三是共同开展濒危动物保护工作。共同开展濒危动物野化训练,建设野化基地超500亩。德清建成全球最大的朱鹮人工基地,朱鹮种群数量将突破1000只,成为中国南方朱鹮种群重建摇篮。2023年10月,德清下渚湖湿地将20只朱鹮在盐城湿地野化放归,填补了朱鹮濒危物种在滨海型湿地的空白。下渚湖湿地入选全国性湿地生态保护典型浙江案例以及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蓝皮书。

聚焦生态技术创新,共建湿地科创实验室。共同推进湿地恢复、入侵生物、生态功能等领域应用型科研创新,为长三角湿地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与关键技术支撑。一是共建湿地科研监测平台。由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在长三角湿地联盟各湿地区域建设“空-天-地”一体化的立体生态监测体系,在德清建成国家级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站和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标准站。二是共创湿地科学修复标准。德清下渚湖湿地联合南京环科所创新发布《生态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技术规范》,从保护成效与管理能力两方面量化评价湿地保护水平绩效,已量化评估首批6个生态项目。三是共商湿地生态治理方案。组织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共同研究确定长三角外来入侵生物物种名录,明确互花米草、水葫芦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优先治理等级及方案。已累计除治四地湿地外来入侵物种面积超7万亩,除治率达95%以上。

聚焦生态价值转化,共谋湿地碳汇“金”场景。因地制宜探索湿地碳汇计量方法,丰富碳汇金融体系,创新碳汇交易场景,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推动跨区域湿地碳汇交易。一是湿地碳汇分类核算。德清对接浙江农林大学专家团队,开展湖泊型湿地碳汇计量方法学研究,推动建立湖泊型湿地碳汇计量标准。东台条子泥湿地对接厦门大学和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形成《滨海盐沼生态修复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二是湿地碳汇金融授信。德清与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对下渚湖授信20亿元低成本、长期限绿色发展专项资金,已发放湿地碳汇信贷382笔,累计金额4.67亿元。东台获得江苏银行7亿元贷款专门用于湿地保护修复与培育高碳汇作物,并获得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大气污染防治资金1.5亿元。三是湿地碳汇跨域交易。德清县获评绿色金融协同发展试点城市,与湖州市吴兴区完成首笔跨域湿地碳汇交易,下渚湖366吨湿地碳汇以57.38元/吨在湖州绿色交易中心挂牌成交,成为湖州市首宗碳普惠线上交易。下渚湖湿地碳汇试点入选中英国际合作“自然资本的绿色金融创新”典型,获中英自然资本核算与绿色金融创新发布会重点推介。

聚焦生态红利释放,共创湿地共富示范区。积极挖掘湿地自然、人文等特色资源禀赋,合力创新拓展产业链、价值链,增强生态经济带动效应。一是联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下渚湖湿地依托青虾特色产品探索共同富裕发展模式,通过整合强村公司、科研机构、龙头企业,为周边500余户水产养殖户提供从苗场到卖场的一条龙服务,实现青虾每日交易量超2000公斤,年产值达1.8亿元,成功打造“水精灵”湿地青虾绿色品牌。二是共同倡导环保生活方式。德清在湿地范围内推行与居民个人生态信用挂钩的绿色信贷机制,为持有较多“生态绿币”的个人提供低利率贷款。2023年3月以来,累计参与者达5.1万人次,通过“生态绿币”放贷9200万元。三是携手创新文旅康养业态。2023年下渚湖湿地接待游客277万人次,同比增长200%以上,促进当地居民增收5.1亿元。德清将生态资源转变为乡村振兴资本的绿色发展实践作为全国唯一案例入选联合国践行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优秀案例,以全省第一成绩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猜你喜欢

德清长三角绿色
绿色低碳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明亮的眼睛
德清裸心堡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走路看脚下
徐德清:往来于中美创新创业的“诗和远方”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