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高校博物馆锁在校园高墙内
2024-06-16戴先任
戴先任
北京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备案博物馆总数已超过220家。其中,很多特色博物馆坐落在高校里。国际博物馆日,记者走访了20家高校里的博物馆发现,仅7 家周末开门,3 家寒暑假开门。有时候,观众想参观这些博物馆,还需要托“熟人”开门。
(5 月15 日《春城晚报》)
近年来,各地的博物馆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人们对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耳熟能详,对一些高校博物馆却较为陌生。高校博物馆是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校园文化地标。一些著名高校博物馆体系健全、馆藏丰富、独具特色,对校外人士也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能够走进高校校园,参观高校博物馆。
高校博物馆不能只是“墙内开花墙内香”,也要能“花香外溢”。高校博物馆应该充分发挥青少年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等作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起部分社会责任。但目前,一些高校博物馆开放程度不高,一方面,大多数高校博物馆“朝九晚五”开放,周末两天以及寒暑假闭馆;另一方面,校外人士想参观需经过烦琐的程序。
与国内高校博物馆“门难进”不同的是,国外一些著名高校的博物馆主动对外开放,比如哈佛艺术博物馆、牛津大学博物馆群等著名高校博物馆对外免费开放。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对外开放校园了,高校博物馆有必要加快开放步伐。为此,需要高校增加管理成本、维护成本,也更加考验学校管理方的管理能力。在高校博物馆对外开放时,校方要尽好管理责任,完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管理智慧,平衡好师生与校外人士的需求的同时保护好师生的正当权益。
别把高校博物馆继续锁在校园高墙内。担负着传承文明、涵养社会使命的高校博物馆,应尽快解决“门难进”问题,主动对外开放,增强文化辐射力,让其成为大众博物馆,盘活大学资源,彰显“大学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