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成功举办·主论坛报道
2024-06-16王佳怡赵一丹邱炎
王佳怡 赵一丹 邱炎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创立于1984年,其前身是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是全国最具规模的非官方建筑学术团体。通过二十多届的运作和实践,推动了我国建筑创作的繁荣,活跃了建筑创作的氛围;对我国建筑创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建筑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并具有广泛的影响。
经论坛组委会商议决定,第二十七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将于2024年初在深圳大学召开。深圳大学曾先后于1990年、1994年主办过第五届(回顾与发展)和第七届(小组成立十周年回顾)的创作论坛。1984年至2024年,中国当代建筑创作论坛走过了40年的历程,为延续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的学术精神,分享近年来众多建筑师、学者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作品,本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将与国际国内众多的院士、建筑大师、教授学者共同探索面向未来的建筑创作方向,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建筑师的职责使命与历史担当。
2024年3月23日上午9点,由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组委会、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中国建筑学会学生分会、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立知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第二十七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成功召开。
本次论坛以“建筑创作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主论坛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校友广场召开,于3月23日上午开幕至3月24日上午闭幕,共进行14场主旨演讲,3月24日上午设有2个平行分论坛,分别为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建筑创作研讨的“大湾区分论坛”和传承与延续1990年深大首创的青年学子论坛中的前辈与新一代学子对话的“成长论坛”。至此,本届创作论坛中,国内外专家学者、建筑师以及青年学子们,重新梳理和定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使命,激发建筑实践领域中新的创意与创新。
1.开幕式
范悦:首先对与会嘉宾和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接着,就大会主题“建筑创作的机遇与挑战”,表示期待同仁们通过回顾与传承建筑创作传统,分享和思辨近些年的建筑创作实践,为面对未来三十年的建筑行业发展谏言献策。最后,通过简短回溯深大创作论坛的举办历程,对曾参与1990 年创作论坛特色活动的建筑界前辈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对来自全国三十余所建筑院校的71位优秀建筑学子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他们在本次论坛中展开一场跨越三十年的成长对话,激发建筑实践领域中新的探索与突破。
李永华:当代中国建筑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筑不是简单的空间构筑物,而是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承载着社会发展的责任和担当。深圳大学是与这座深圳城市共同成长起来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和鉴定者。他感到荣幸的是此次论坛能够在深圳大学举办,也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深圳大学的大力支持,衷心希望参会的专家学者和精英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创造力,共同推动当代中国建筑事业蓬勃发展。
孟建民:随着城市从增量时代迈向存量时代,我们的城市发展和建筑创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希望借助论坛提供的交流平台,大家能够分享一些新思想、新理念和新作品,与国内外的建筑大师们共同探讨面向未来的建筑创造方向和新形势下建筑师的使命与担当。最后,代表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感谢各位朋友的到来和支持,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王兴田: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见证了中国建筑40年的沧桑巨变,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建筑面对机遇和变革有了新的挑战,希望接下来的两天论坛能与大家一同探讨“建筑创作的机遇与挑战”。接着他通过对历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进行详细的回顾,向我们展现了一幅长达40年的建筑历史和建筑创作的长卷,向老一代的建筑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与会的来自全国高校的学子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向为中国建筑创作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建筑家和学者致敬,向参与、支持、关心《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的建筑家致敬。
2. 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1:李兴钢 《观·想·做——一种设计与研究并行交互的建筑师工作方法》
李兴钢:介绍了团队在 “关于设计的研究”、“通过设计进行的研究”和“为设计做的研究”三种模式下研究实践的经验历程。“关于设计的研究”模式是依据理想世界建筑、城市、园林、聚落的一体化营造哲学构建现实理想空间营造范式,并创作行观之悟——《行者图语》; “通过设计进行的研究”基于现实理想空间营造实验与范式提出五个要素与五点策略,创作出思考之述——《胜景几何论稿》;“为设计做的研究”模式是指现实理想空间营造实践的十种模式和三个创新方向,创作出其实践之作——《李兴钢2001-2020》。李兴钢院士认为,建筑创作是研究与设计并行交互的过程,需要从观至想(体验、提问和总结)、由想而做(方法、范式和路径);反之亦然,建筑创作也需要从做至想(经验、反思、再设计)、由想而观(验证、观察、再学习)。最后,他总结到,建筑创作是设计与研究并行交互的过程,观、想、做是建筑师的一种特定的工作方法。
主题演讲2: 远藤克彦 《统合的美学--形·技·美》
远藤克彦:分享了公司团队近18年来115次建筑竞赛的丰富经验,着重介绍了大阪智囊美术馆项目的形成过程、建设材料和节点构造等内容。试图探索如何通过设计让城市居民自由的走入到公共建筑之内?如何合理高效的利用狭窄空间?如何在不同的体量建立建筑与城市之间连续性?如何连接建筑和未来的生活情境?如何实现艺匠结构与设计的一种高度统合?如何使大型建筑与周围产生一种接续感?如何把意向设计和设备设计统合起来?等问题,并通过分享一系列项目实践的技术图纸,展示了小型建筑的设计思路与建造过程,并就建筑与周围连续性这一命题讨论可能的解决办法,以期实现建筑与都市之间的秩序性。远藤克彦先生总结道,设计不是为了实现某种具体的形态,而是为了满足功能,功能性和形体性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灵动的建筑设计表达。
主题演讲3:孙一民 《城市大型复杂综合工程挑战与思考》
孙一民:从国家宏观政策指引出发讨论当下城市建筑行业的发展与挑战,指出城市建筑领域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主战场之一。虽然目前低碳城市建设路径仍不清晰,城市建设面临“发展不平衡,边界支离破碎”、“交通拥挤,缺乏慢行系统”、“城市空间不连续,可达性差”的多重压力也是行业的机遇与挑战,这使得建筑学未来依旧大有可为。孙一民教授分享了广州琶洲西区城市设计,强调城市设计作为调控城市整体建成环境重要手段的关键作用。基于 “精明营建”和“回归理性”的营造理念,将项目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解析城市大型复杂综合工程的实施路径,并明确指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差异性。提出建筑综合性能提升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这需要突破以往的建设范式局限,在机遇与挑战背景下,坚守专业追求是应对行业挑战致胜的关键!
主题演讲4:张鹏举 《在地营建—适洽地域的建筑设计方法与实践》
张鹏举:根据多年来深耕内蒙古地区的在地营建项目,梳理总结了特殊的背景条件与现状困境,提出融自然、低建造、承传统的原则和 “适洽”的概念。他认为建筑设计应当从要素识别到策略“相适”再到逻辑“自洽”,自然、经济、人文的不同维度达到自洽状态的建筑设计才能获得最适宜的建造结果,这应当是当代地域建筑的基本底色。“适洽”的基本方法是指在建筑空间与地域气候、建筑界面与在地材料、建筑更新与地方经济、草原牧居与传统文化四重维度进行深度结合。他通过分享200余项建筑设计实践,生成逻辑高度自洽的朴实营建思路,即“平实建造”的设计理念,通过朴素的地域主义建筑观和绿色建筑的本体观,适应当代内蒙古地域建筑的需求与方向。该理念与地域建筑相融合,作为统合多效方法、空间长效方法以达到协同增效、文化传承的目的,运用“适洽”与“平实建造”的方法,致力于树立内蒙古地域性建筑设计典范,建构当代蒙地建筑新范式。
主题演讲5:赵辰《建筑创作机遇,存量更新与深圳探索》
赵辰:认为当代存量发展下建筑创作的机遇,需要分别从“存量更新与活化”、深圳的“先试先行”视角进行理念与案例的深入探讨。提出要充分认识当下整体社会建设需求下降的实质意义,正确认识建筑创作与现实的关系,更多关注建筑的文化价值。在认清存量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遵行具有人文资源的建筑创作规律,并将存量更新发展模式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即乡村复兴(振兴)、工业区再生与历史街区更新。深圳作为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前沿与温床,具有优质的设计工程水准和先进的建设管理制度。存量更新的时代背景也对深圳这座城市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先试先行”的探索魄力、开拓创作更广阔的领域、更高标准与更深层次,并将优秀的制度与建设管理机制推广向全国的示范号召力。
主题演讲6:孟岩《重塑地方:深圳实践进行时》
孟岩:分享了深圳多年的建筑项目实践经历,认为“城市建筑”应当致力于塑造和滋养城市生活,并要“以想象力去突破城市庸常”的见解。都市实践深圳城中村改造项目《2016南头古城保护与重生计划》,关注基地的历史沿革和城市建设发展的进程,南头古城的改造策略与设计方案试图将城市肌理与文化延续保留在这座烟火古城中,并为“地方”注入全新的活力与生机。深圳市金威啤酒厂的设计构想是作为“深圳双年展”的空间载体,通过设计手法为“地方”空间形态进行“重塑-新生”。孟岩先生认为“城市建筑”指向具有强烈的城市构建意识、关注建筑的历史、社会和人文价值、并致力于塑造和滋养城市生活的公共建筑。最后他提出建筑师应当“以实践为思考,以城市为方法,以城市为最终目的”的设计理念来建造城市。
主题演讲7:魏春雨《及舍·原型》
魏春雨:分享了“及舍”工作室起初构思的概念,即:尽量接近一个房子,尽量做到能够舍弃,尽量做到尽力而为。他认为现在大环境变化与学科发展正在经历一个历史阶段,但不代表完全的转型,在剥开其外延后,建筑学的内涵本质是没有变化的。魏春雨教授坚持对建筑学初心的守候,并将其融入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开展训练课题并组织开放课程,去诠释表达建筑学“不变的内涵与本质。”他认为多元建筑思潮下,守望建筑的“自治性”是在日常中发现仪式并回归建筑本体的方法。长沙后湖建造项目在“自组织性”与“自治性”中寻求尝试与突破,持续关注地域的当代性与当代性中的地域表达问题,是推动当代建筑在地性生长的内在动力。地方工作室试图通过 “地域类型”与“场所语义”回应地域性与当代性问题,关注建造的在地性与多维适应性研究,并聚焦建筑的自治性与社会属性共存的实践探索,挖掘建筑类型与原型的深层潜力及其当代衍生图式语言,将诗意融入当代城市营造活动之中。
主题演讲8:沈中伟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审美流变》
沈中伟:从时代与建筑、中国当代建筑的审美流变与建筑的永恒之道三方面进行分享。首先对建筑行业与建筑学四十年的变迁进行感性记录,其变化在于“数量型”到“质量型”的演变。认为多维视角下的建筑是集艺术属性、物质属性、社会属性以及文化属性的有机结合。研究当下的审美流变,就是寻找 “建筑文化自信”的根源。建筑的审美是“以文化物”、“倚重技术”、“寻求社会性”并“融于环境”交叠而成的展现。建筑的永恒之道是在未来发展流向中,寻求“不变”和“变化”的价值取向。“不变”的美学原理已经被无数前人所探讨,形成了成熟的审美范式,而“变”的东西则是时代特有的,是新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把握建筑的审美倾向不仅要关注外在形式的表达,更应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关联与影响要素,以不变应万变,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坚持建筑的永恒之道才是阅览当代审美流变的目的,也是当代建筑创作不断繁荣的原点。
主题演讲9:陆轶辰《山内之山 | 以自然为本的山体建筑实践》
陆轶辰:分别以拓山、内山、叠山、反山为主题介绍了四个与山有关的项目,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建筑与自然的理解。首先是拓山,即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中国馆的整体造型通过抛物线和直线的转化实现了以山为形的目的,达到了中国桂林山水的意境。第二个是内山,即华润集团档案馆设计。建筑整体分为三个部分,空间上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利用光线在空间上的转换,将海面上的金色阳光记录到建筑当中,内部采用丰富的流线,给人带来置身山中的体验。第三个是叠山,即龙华鹭湖三馆设计,建筑形如层层叠叠的山体与原山相连,山的概念被结合到项目的每一个节点中,用自然的方式将建筑从自然环境中剥离出来。最后是反山,一件于双年展展出的装置作品,以蘑菇砖建造成的倒立金字塔表现了反砌筑、反重力、反精等与建筑截然相反的概念。
陆轶辰先生提到,在设计山体建筑的过程中,山体项目会塑造建筑师,当学会了如何同山体打交道、明白整体的脉络和逻辑后,设计就会变成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我们应该把项目的品质同自然规划、山体规划结合起来,以谦卑的姿态来面对自然。曾经提到的以人为本过于以人为中心,我们应自上而下的考虑城市与自然。
主题演讲10:李立《在地的实践》
李立:通过多个不同时空的建筑案例阐述了自己对建筑在地性的思考。在做大天鹅湖科普馆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天鹅季节性的迁徙活动,所以建筑建造只有半年的时间,工期非常紧张。设计希望建筑与场地有最少的连接、对场地做出最少的改变,同时希望因防潮架起的空间可以形成人与天鹅自由穿越、共同参与的空间。方案最终采用了底层树柱的概念、利用延时受力的结构方法、最终呈现的建筑造型仿佛漂浮在芦苇荡之中。第二个分享方案是江苏太仓美术馆,李教授希望在这个项目中找到苏州江南园林的回忆,所以采用多尺度空间形成美术馆的序列,用微妙细腻的手法形成具身性空间到大尺度空间的过渡,从而完成传统到现代的衔接。随后,李教授又介绍了自己三个不同时期于洛阳参与的建筑项目。他总结道,自己十年后在再设计已不再像小伙子一样追求极致,更像是顺水推舟,一个完整的建筑设计与领导、团队以及技术创新息息相关。相比于只有建筑的摄影照片,他更希望在自己的建筑中看到沸沸扬扬的人群,希望空间序列与人能够发生关系,建筑以城市客厅的身份存在。关于在地性,他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即“在地性是针对具体场地、融合特定时空、联接人与环境的一种思考和设计方法”。
主题演讲11:胡倩 《新之薪火》
胡倩:回顾了与矶崎新先生工作时的宝贵回忆,列举了从个人时期到与矶崎新工作室合作时期的多个项目,谈到疫情时期矶崎新先生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来到中国,但常常受到矶崎新先生的激励和鼓舞。胡倩女士谈及自己在朱家角谭盾水乐堂剧场的设计中,融入了对禅声、水声以及结构处理的思考。在蒲蒲兰绘本馆的设计中加入了看似天马行空,但却细致入微的构思。以及她从书架、帷幕到矶崎新先生设计的椅子,充分考虑到了小朋友的行为习惯和教室所需的空间的特点。在谈到美特斯邦威大型产业园区、景德镇万能达瓷厂博物馆和武汉戏曲中心三个项目时,胡倩女士回顾道从设计到落地的整个过程中,提出要从本体出发,要在建筑历史上找到基点,并以此为基础上加入建筑的问题、时代的问题,一起探讨未来。
主题演讲12:何勍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何勍:用优美的话语表达了自己对建筑的理解与浪漫情怀。她提出了什么是存在?以及怎样理解这个世界的问题。如今我们被视觉席卷、被信息冲开,很容易忘却了我们是谁,所以我们必须用身体去丈量、用心血去实践。对建筑学而言,我们常常理解自己为工科的艺术生,那么在被AI席卷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自处?何勍女士给出的答案是,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何勍女士提出,我们被时间包裹,我们是被时间塑造的一切。所有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那里,我们身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战争”一直盘旋在时代的上空,我们别无选择,不过,或许我们会以一种新的形式重生。何勍女士最后说道“君子不器,君子不弃”。君子不器,我们不能被职业以往的任何道德缺失所绑架;君子不弃,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主题演讲13:褚冬竹 《上山与下乡:关于生态、生产、生活的两次设计体验》
褚冬竹:以“上山”与“下乡”的两次实践经验为例,展开讲述对本次论坛大会主题“机遇与挑战”的理解。首先是“上山”,即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的设计。展示馆原址为待拆除的的老旧酒店,经改造,以崭新的、建筑师的方式将人和山重新构建起来。展览部分不同以往一样的封闭空间,而是于整个建筑中的一个可以穿梭的、动态的空间。展示馆融合了青龙山优越的景观条件,巧妙利用山水,使其在极其狭窄的空间范围也能得到表达和释放的可能。这种做法让建筑退居到自然的背后去,使人不仅以主宰的视角来观察建筑,同时能够获得更多关于人和生态之间的思考。
随后是“下乡”,即南江华润希望小镇的设计。褚冬竹先生认为乡村的本质特征即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次的小镇设计当中,他体会到了一些超越以往建筑师工作的事情。在如今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乡村人口流失,普通乡村面临着痛苦与无奈,但他认为通过乡村营造,可以将未来作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纽带的生产、生活引入进来。而这乡村营造中的每一点都是建筑师可以参与和表达的。
主题演讲14:刘艺 《人工·自然》
刘艺: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以农博园、博物馆、城市公园为例,思考人工与自然的关系。
以成都为例,刘艺先生认为成都是一个人与自然关系非常和谐的地方,与自然对视和平行的关系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底色。成都的富裕生活和温和的气候给成都的市民带来了一种生活的富足感,是一座具有包容性和形式感的城市。
在新津农博园青苗项目中,他通过三种不同的材料,同周围的自然环境、农田、保留的树木之间形成了天然的联系,并用田野做景观,让建筑拥有了乡间宁静的生活气息;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他从更大的尺度进行思考,希望文物通过视野与自然发生直接的关系,引发了形态和材料的思考;在成都天府美术馆中,他将潮汐的阳光和树木引入进来,产生了可以发生活动的空间,从而满足了全龄市民的文化诉求。
在演讲的结尾,刘艺先生还分享了很多媒体平台上游客的打卡照片,谈论了建筑、群众同媒体之间的趣味互动。他认为,城市的活力可以被艺术空间激发,一个好的空间是可以和城市发生互动的。
3. 圆桌分享
圆桌讨论环节,主持人李晓峰教授分别从教育教学、项目实践、从业发展的角度围绕“建筑创作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提问,并与嘉宾进行交流对谈,探讨了建筑类学科在遇到时代变化时的应对方式。
分享1:李早(关键词:跨学科发展、学科培养)
李早教授提出在当下急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学生越来越需要跨学科的视野和全面的技能做支撑,这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未来行业对专业人才与职业建筑师的新要求,是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
分享2:王绍森(关键词:艺术修养、专业素养)
王绍森教授认为建筑学可以让人具有很好地艺术修养与生活品质,这将是影响人一生的宝贵财富。他提到自己身边的学生大多都热爱生活,有很好的美学素养,即便他们未来走出校园,选择各种不同的行业与生活,建筑学的教育与熏陶都将持续的渗透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所以年轻学子依旧可以对建筑保持信念感。
分享3:张应鹏(关键词:从业体验、行业变化、天赋与热爱)
张应鹏先生以建筑从业角度谈到行业面临的挑战,对建筑行业发展提出多维度讨论的视角,他表示作为建筑从业者,他很幸运赶上了行业发展的快速上升与鼎盛时期,但面对行业环境的变化这对建筑后浪学子而言也并不是坏消息,如果你具有一点天赋,还有一点热爱那么可以毫不犹豫的坚持下去,建筑学会带给你惊喜!
分享4:许从宝(关键词:学科发展、人居环境改善)
许从宝教授从学科教学发展角度,讨论了建筑学的发展现状,提出虽然在时代变化下建筑学科遇到新的挑战,但从国家发展方向上看人居环境的改善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分享5:胡庆峰(关键词:行业变化、建筑师职责、多元融合)
胡庆峰先生就从业角度,表示当企业面对时代发展与变化时,需要主动适应和融合新技术、新理念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师需要面临更为多元化和融合性的挑战,认为广大建筑学子 “人生贵在尝试,贵在找到自己”。
4. 闭幕致辞
闭幕仪式由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齐奕副院长主持,由论坛召集人王兴田院长、本届论坛主办方范悦院长以及下一届论坛主办方沈中伟院长先后进行闭幕致辞。随后,第28届承办单位交接仪式由深圳大学范悦院长与西南交通大学沈中伟院长进行交接。
王兴田院长回顾了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的的发展历史,提到论坛大会的意义在于传承,如今行业进入了新的阶段,新一代建筑师任重而道远。最后,王兴田院长代表组委会、参会嘉宾,对深圳大学的办会工作和热情招待表示感谢。
范悦院长再次感谢论坛的信任及行业同仁的大力支持,在论坛组织过程中,深圳大学团队一直希望通过一些活动形式和内容创新,为大家留下更多美好回忆。范悦院长对嘉宾们的精彩分享和所有参会人员的全情投入表示感谢,希望建筑创作薪火可以不断延续,并期待下一届论坛的举办。
沈中伟院长衷心感谢深圳大学团队在本届论坛组织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正是由于深圳大学团队的辛勤付出,大家才能共同创造这么多美好回忆。2024年金秋十月,第二十八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将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届时,诚挚地邀请大家相聚成都,再话建筑学人的使命与新的议题。至此,本次论坛大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