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桌景?梯城:公共绿地下的一场城市实验

2024-06-16刘珩杨志奇

世界建筑导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公共绿地建筑学院落

刘珩 杨志奇

摘要:本次设计实践性研究从城市的多元化出发,在深圳高密度发展的地域特征中探索“弹性绿地”建设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多元性。南沙原创在深圳留仙洞万科云设计公社B4/A3从场所自然或人为场所中更一般性的范畴之间的日常空间体验感出发,以“梯城”和“桌景”设计理念引入,建构结构空间的划分,历史功能化的重构复合功能空间。充分体现“结构”与“空间”关系所具有的造型特质,营造结构即空间,同时满足用地属性绿化需求,赋能多型的地上与地下共享空间。“化整为零”的设计策略可逆性的运用,在地性的解读城市建筑学进行当代的实践探索,以实验的城市理念空间重构物质环境,唤醒人的感官体验和精神场所。

关键词:公共绿地的空间可能性;结构空间;地上/地下;在地性,场所精神

Abstract: This design practice study starts from the complexity of the city, takes place in the planning way of practical mechanism, and carries out the cluster design. Exploring the diversity of "flexible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and urban public space in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henzhen's high-density development, Nansha Originality proceeds from the daily experience between the more general categories of natural or man-made places in Vanke Cloud Design Commune A3 B4 of Shenzhen Liuxiandong, and introduces the design concept of "terraced city" and "table scenery" to construct the division of structural space, historical functionalized reconstruction of composite functional space. It fully embodies the mode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space", creates structure as space, meets the greening needs of land attribute, and enables multi-type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flow space. The reversible application of the design strategy of "breaking up the whole into parts", the regional interpretation of urban architecture to conduct the contemporary practical exploration - starting from the scale - the concept space awaken people's sensory experience and the spirit of place.

Keywords: spatial possibility of public green spaces; structure is space; above ground/underground; locality, the spirit of place

“物之所以为物系因其本身的集结使然。”“结构”则暗示着一种系统关系所具有的造型特质。”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诺伯舒兹

“建筑(不管是原型还是形式)中有一种扮演自身角色的元素,它不是建筑实体所要服从的元素,而是存于原型之中的某种东西。这就是规则,建筑的组织原则。这种观点的前提是视建筑物为一种结构,而建筑物本身可以表现和揭示这种结构。这个永恒的原则可以称为典型元素,或简称为类型,它存在于所有的建筑物中。”

——《城市建筑学》罗西

1.项目背景

研究从高密度城市深圳的空间公共性和土地性质内在关联机制出发,探索深圳留仙洞北绿廊设计(今更名为深圳留仙洞万科云设计公社,以下追溯设计历史过程本文以“绿廊”名称)——一场在公共绿地下的城市实验(如图1所示)。基于公共空间多元性从建筑、社区等微观尺度和具体项?实践的视?,思辨性的探讨建筑创作的实践过程和结果。这是一个半命题式地下空间建筑设计项目,地面层必须作为公共绿地公园,地下空间有条件地提供给小型创意性企业作为办公和公共服务设施使用,希望形成一个别具一格的创意社区。受万科委托,由都市实践主持了北绿廊的整体城市设计及景观设计,并牵头建筑集群设计。该项目深圳板块的四支建筑集群团队包括了坊城设计、南沙原创、华艺和奥博能,其中A3和B4的建筑方案由南沙原创完成。2018年万科云设计公社深圳板块全部完成并入驻运营。

2. 命题作文

为了探索深圳城市绿地空间地域性更多的可能性,留仙洞绿廊设计实践需要直面周边高密度城市缺失的“某种”问题(创造“呼吸的空白”)——项目本身地上/地下的公共绿地或兼具其他复合功能的需求,是一个具备一定服务功能的公共绿地探索性城市/建筑设计项目,这也为南沙原创能在公共绿地下创造出一系列复合性的城市功能提供了可能性和发挥空间。地面层需作为公共绿地公园,地下空间有条件地提供给小型创意性企业作为办公和公共服务设施使用,可以说这是一篇一开始就具实验性的“命题作文”。南沙原创在留仙洞A3/B4两个地块的研究性设计实践上,既是从土地使用模式的“城市建筑学”空间出发,对土地使用各个组成部分的状态描述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重新组合,也以多元重构了物质空间可见的部分,包括土地使用的形态强度和功能结构。探索通过公共绿地的更多兼容设计,探索绿地空间从单一属性到兼容属性营造多功能复核空间的可行性。其中B4地块面临的挑战是在地下一层、有限地块里如何实现使用及出租面积最大化的要求前提下,实现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品质,并能达到公共使用的合理的通风采光等物理环境舒适度的需求;A3地块为地下两层,同样要在有限地块里实现使用及出租面积最大化的要求前提下,实现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品质,更需要达到公共使用的通风采光等舒适度的需求,在这地下两层的地块里,难度更大。如果我们还要追求集群式设计遵守共同原则下和而不同的个性化空间,从而获得城市所需要的多样性, 那更是一个充满复杂性的挑战。(图2)

3. 设计实践:桌景 B4地块

3.1设计灵感—源于物的日常与城市公共性的认知

B4地块,一个占地超过7000平米的地下场地,如何能有效开放使用地下空间成为主要设计挑战,而且通风采光还有如地面层一样舒适明亮,同时还能通过设计孵化出一个别样的“共享大院”?(图3,4)

桌子的启发:方案思考创作过程伊始,设计的灵感来源于我们在工作室餐桌下方的一次视线穿越,浮现方案可能的设计雏形——地面平层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一个平整的桌面,如果这是一组不同形式的桌面堆在一起形成一个平面的“公共绿地”呢?故而方案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从而获得更多可租具弹性的小空间;但有趣的是,如果你钻到桌底看,看到的却是另一道风景:不同形式的桌子,每个桌面下是不同形式的结构支撑,桌子拼在一起,桌面下面就会形成意想不到的空间,感觉像是桌子之间在对话,给人带来非常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而且桌子之间的拼缝,也有了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可能。(图5,6)可以想象每一个地下建筑单体都是一张抽象意义上放大的桌子:桌面是城市绿地,桌底就是地下层,建筑实际的使用空间就是结构实体外的空白或者空间。一个个独立、简单、不一样的“桌子”共同组成地上与地下的双重景观。(图7-9)

灰空间与公共地域性:17世纪罗马的Nolli map和岭南的骑楼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最佳呈现及示范实例(图10)。——公共街道与建筑之间外与内兼具的暧昧空间是城市公共生活的活力所在,既是公众日常所及的公共区域及交通空间,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交往偶遇的自由场所, 更是有效应对地域气候条件、 日常遮风避雨的“灰空间”。“桌底”的空间是否也能呈现这样复合的城市性“功用”:既有小型办公及公共服务功能,又能兼顾附近居民的共享日常空间;桌景之下,能够呈现一个有活力,多样、开放和自由的场所,这也是我们设计的初心和出发点。

3.2结构即空间

近二十年,“结构建筑学”成为了建筑本体创新的重要设计理念,也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建筑师的创作。它“以结构主义思维方式为基础,以结构理性主义为原则,渗透结构、暖通、机电等各工种设计需求并以之为创新触发媒介的建筑设计理念”1。换言之,结构建筑学注重结构的建筑表达,结构不仅可以评判形式的安全正当性,也可以评判建筑的空间品质2 :结构即是空间。面对多样性复合功能空间目标,以化整为零的“桌子”作为结构组合成为多样建构空间的思路下,一个关联人体体验感的内在结构形态的多样化需求也应运而生。

在方案设计阶段提出采用不同单元体结构形式,通过单元体结构的排列组合形成整体桌景上平面和空间。在深化设计过程中,不断优化单元体结构并演变成“功能单元体”,同时结合“灰空间”的公共空间理念形成赋能多重的垂直地上/地下界面暧昧但充满可能性的空间形态。单个结构以100平方米左右为单元尺度。 多个单元体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受力明确、空间有序、关系清晰的集合空间。(图11)这种清晰的结构逻辑关系不仅反映在建筑的内部空间,也充分体现在外部形态上,实现了结构形式、空间特色、建筑形态三者的融合,也体现了结构的正当性和由此而生的“真实”空间。同时,在结构单元体在“化整为零”排列组合中也解决了地下空间关于通风采光等舒适度的物理环境需求。而作为可开可收的灰空间,在此也一并完成了地下空间从单一功能到休闲商业复合功能,再到景观休憩的日常都市生活的设计尝试。

3.3三十一结构单元体与六套结构体系

结构即空间,结构选型及其呈现的空间形态是这个方案的核心所在。方案向历史上的经典结构致敬,将31栋样式各异的建筑归结于六种结构体系:核心筒+无梁楼盖、框架结构+普通楼板、柱廊+无顶、剪力墙+无梁楼盖、单点支撑+无梁楼盖、多点支撑+无梁楼盖。通过拼合的恰逢其时,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多样的有趣桌景。

设计创作的基本思路是先将31个“小桌子”形态进行拼合,进一步推敲结构和空间组合。场地给予的启示让我们意识到地下绿廊空间最重要的是个性化塑造,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思路就是从结构上寻找灵感并进行创作(图12-14)。设计组合地下空间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在31个小桌子的空间还要有意的掏空。整体用了很基本的“原型-结构”性能生形——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创造了庭院空间,这些简单几何形具有明显的识别性和引导性。通过对空间布局处理,混凝土和钢结构的混搭会出现楼板的差异性,楼板设计的差异性主要是为应对地面层的公共绿地。细节方面的处理选择部分是反梁的设计方式,对于地下空间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的是空间内部净空的取得,整个地下空间只有负一层,任何的净空争取都弥足珍贵。这样把结构变成空间,29个不同结构单元体组合成31个空间形成的集聚效应,使得桌子和桌子之间产生对话,构建了从结构到围合异同的差异化效果。29个结构拼图最终以平面的方式变成了公共绿地属性的“正负零零”多元化探索,某种程度上实践了城市公共绿地更多的可能性。

3.4 地上/地下公共空间

地上/地下公共空间需求:场地所在的城市建成环境启迪着我们——公共空间的需求是明确的,于是通过结构、空间以及社区的互动性上取得三合一,用组合结构营造城市性的公共空间,以此来达到目标。基于多元空间的需求在大尺度面积中寻求形态各异的小桌子,多样性的内部空间形态塑造了公共体验感的差异性和放松感;“桌子”以适宜的尺度和面积来满足业主方对商业空间的需求,这些空间可以出租或者作为地下公共空间来使用,以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将这些分割的空间高密度聚集,不仅是地面空间的高密度,在有限地下的空间也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里塞进更多的公共性“桌子”空间,“桌缝”之间的露明空间廊道,在这样的高密度环境中,尝试以几何形切割的庭院营造更多的公共空间来满足日常需求,同时满足竖向空间较高复合性要求,另一方面在深圳独特的地域?候环境下,这样的地下公共空间给予了都市日常生活凉爽遮阴的场所环境。(图15-19)

4.设计实践:梯城A3地块

4.1设计灵感 —“梯城·七姊妹”院落

A3地块设计的挑战更是多维度的。作为地下两层,首先,需要遵循城市设计团队所规定的设计共同游戏规则:城市肌理、公园覆土和建筑限高的要求。其次,面对南北地块的地面落差,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消防等实际问题,比B4的地下一层难度更大,同样也要在有限地块里实现使用及出租面积最大化、最具弹性化的要求前提下,实现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品质,创造更多和而不同的个性化空间,从而获得城市所需要的多样性场所, 更是一个充满复杂性的挑战。方案灵感源于埃舍尔的“梯城”及巴拉干自宅中的院落意象,尝试采用化整为零、尽量紧凑手法,利用现成的高差和空间密度最大化的原则,提出了一组肩并肩而又各自独立的“七姊妹”院落建筑概念。(图20,21)

埃舍尔的“梯城”:埃舍尔的“梯城”理念在二维平面上构造三维的空间效果,从而让观者产生“身临其境”、达到“欺骗眼睛”的效果,项目的设计试图从构建浮动的楼梯和转角的阳台,有不同的重力分开的生活空间,从地上绿地公园场一偶处构建的“梯楼”精神统领进入地下双层错落的院落空间,步行体验的空间感受——如埃舍尔在其绘画中利用空间扭曲与正负形转化来造成的视错觉“迷糊性”。

“七姊妹”院落:源自巴拉干自宅“院落”意象,一方面消解了高差形成错觉意识感,另一方面转译其空间和景观布局的简单性:一墙,一水池,一棵树等诸如此类简洁的元素就能创造出极其宜人的环境。运用最平常的几何形态,几无雕饰,以及内部极简的色彩、装饰、光源,营造出神秘、纯粹的氛围。多维度重构了场所和空间形态体验——平面上:房间的组织介于有序与松散之间,滑移的办公房间聚合在一起。每个房间形态各异,但最终又像俄罗斯方块一样紧凑地充满了整个场地。空间上:空间构成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平面上,还有剖面上。地下两层的叠错院落空间,通过不同功能对层高有不同的需求,场地本身地上地下及周边组团的连接高差,房间顺势以交错的方式组合起来,自然生成了多院落+廊道的共享空间。楼梯将错层连接起来,从入口开始,顺着精神统领的楼梯塔楼顺延向下的流线,共享空间,廊道、办公、院落自然浮现。当然另一方面错落的层高和院落廊道,建立了一条循环流线,这让本来就多变的标高更加扑朔迷离。(图22-25)

4.2城市多元性

在深圳这样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基地周边鳞次栉比的高楼办公建成环境。在场地用地限高、整体地下空间+地上公园绿廊这样的限制条件下,对于设计师们而言或许有了探索这个城市的更多可能性。项目大部分建筑的使用空间在地平线之下,因此地上/地下相连的梯城形成“上景下院”式的城市空间随之发生。场所感知的日常生活需求,面对地下两层的功能空间,为了增加其通风采光,以“七姊妹”院落为建筑原型,每个建筑由2层空间/楼梯/花园三个元素构成。同一原型的穿插与重组,面对所处的城市设计位置和相邻关系的差异,每个院落又各有特点,相互作用又相互独立。(图26)留仙洞A3地块设计通过“化整为零”策略将院落空间+灰空间廊道连接各功能体,建立地下空间通风和地热效应,为人与空间建立感知关系,将空间营造为一个拥有丰富的气候条件、气候变化和气候梯度的微气候环境。院落空间的置入滑移后呈现出具体办公空间,秩序性散落的盒子进一步造就了大量廊下空间,走道的布局增添院落景观的同时优化了微气候带来的地下舒适感。

5.启迪·探索

物的日常与空间转译

在这次的公共空间实践中,我们运用大家熟悉的日常感,南沙原创在转译的是“日常的物”到“空间”之间那“熟悉的陌生感”。留仙洞绿廊设计是在地上/地下——土地的属性转换和空间维度变化产生了城市多元的可能性。从?密度空间的?度来看,不仅地?空间可以?密度,地下的空间通过不同的组合,在有限的地下空间?也可以塞进更多的“桌?”或“院落”。 当然“桌?”从个体到组合的整体,将不仅仅是物质,更是产生了桌顶的绿地公园,桌内的办公休闲,桌外的开放空间和廊道,使得日常生活可以呼吸和体会。“七姊妹院落”+廊道灰空间的组合布局亦是在探索空间多元性,同样满足人的日常感官体验多元性,为了可以?到天和地,以梯楼重塑了精神场所的统领。

从结构建筑学到结构城市性

两个项目从设计到实践落地,在地域公共性的城市空间环境营造中有着清晰的结构层级——城市-建筑-结构的不同尺度元素。“桌景”有关单一结构体系到多元体系的组合,不是简单的重合,是一种理想的空间模式中进行的探索,建构的空间是否为集中式布局,都是具体的类型问题;“梯城”“院落”是在同构的类型学中寻求空间变化,尽管所有的建筑形式都从城市建筑学被缩减为结构类型。这种缩减过程是必要而逻辑的,没有这个前提,我们就无法谈论形式的问题,更加无法从结构生功能,从形态生空间。

回顾整个绿廊城市设计,从城市的肌理到建筑本体的结构空间塑造,我们尝试从追溯历史、致敬经典,在罗?城建筑与公共空间的图底关系中探寻切入点,把建筑的开放性和“灰空间”作为城市街道空间与公共?活的?部分,?非绝对的内外关系。不论A3地块的向下渗透和?平?向渗透,还是B4地块“桌?”与“桌?”间的“缝隙”,最终以“化整为零”的可逆性操作,从“单体”到“组合”双向的互逆过程产生的结构骨架原创性的探索出了城市的多样性。实验性的建构建筑单体到城市组合过程中日常生活的场所——一种明确的图案与背景的关系。

6. 后记

桌景·梯城是公共绿地下走向“整合设计”的一场城市实验,从城市多元性出发,以公共空间为内核,结构及功能生成形体,致敬历史经典,呈现地域性的当代实践。在高密度城市土地紧缺的当下,简单的地下开发模式以争取更多的使用空间,是否还有其他的设计可能性?让地下空间有更多功能复合性和体验的多元性,我们在桌景·梯城两个不同设计手法的实验——是空间的建构及建筑本体的一次努力。

注释:

1  引自 结构建筑学(Archi-Ncering)是以结构主义思维方式为基础,以结构理性主义为原则,渗透结构、暖通、电器等各工程设计需求并以之为创新触发媒介的建筑设计理念。这一理念不仅要求结构、建筑互相发现吸引对方,更跨越两者简单合一的初级状态,渴望一种互相渗透、解放、激发本体创新的动态设计过程。钱锋,余中奇.结构建筑学——触发本体创新的建筑设计思维[J].建筑师

2  源自“结构建筑学”的“建构”意义都在于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标尺,让我们基于结构来评判形式的正当性,进而评判建筑的品质。王骏阳.“结构建筑学”与“建构”的观点[J].建筑师

参考文献:

[1]《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诺伯舒兹 Christian 施植明Norberg-Schulz 华中科技大学出社

[2]玛格丽特·克劳福德日常都市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6.

[3]《城市建筑学》罗西,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密斯·凡·德·罗似是而非的对称(1990)》,《从绘画到建筑物的翻译及其他文章》(英)罗宾·埃文斯,刘东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12

[5]菲利普·拉姆,余中奇.气象建筑学与热力学城市主义[J].时代建筑,2015,(02):32-37.

[6]袁烽,胡永衡.基于结构性能的建筑设计简史[J].时代建筑,2014,(05):10-19.

[7]郭屹民.超越理性主义的日本当代建筑触发形态自由的结构方法[J].时代建筑2011,(01):122-127.

[8]程云杉,戴航.最柔的奥运建筑--弗赖·奥托与慕尼黑奥林匹克中心屋顶[J].建筑师,2008,6.

[9]钱锋,余中奇.结构建筑学——触发本体创新的建筑设计思维[J].建筑师,2015,(02):26-32.

[10]王骏阳.“结构建筑学”与“建构”的观点[J].建筑师,2015,(02):23-25.

猜你喜欢

公共绿地建筑学院落
基于高德API的城市中心区公共绿地时空可达性研究
——以天津市和平区为例
公共绿地景观绿化项同施上技术要点分析——以138街坊C1-1地块公共绿地项目为例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院落(外二首)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