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枕边书
2024-06-16王乃飞
科教新报 2024年23期
王乃飞
记得小时候,父亲枕下总压着一本书,那是他每天劳作后,对自己的精神奖励。
父母当年在生产队,天一亮就出去干活,到晌午才能回来。父亲就斜依在床上,垫上那个枕头,再拿出枕边那本书,书里的精彩内容就把他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等父亲再从床上一翻身起来,那些劳累一扫而空,生龙活虎的就如换了一个人。
临睡前,父亲也要在油灯下翻几页书,看到一个节骨眼上,才肯把书阖上,吹灭油灯睡下……
父亲看过的书,都有很多折痕,看到哪里,就在那一页上折了一个向里面的角,就是一个记号了,到下一次再从那个折的角那里往下看……他就是用这个方法,一页页地看完了一本本书。
我偷偷看过父亲的书,除了封面有图画,有的还印着书中主要人物的像。再往里看,便是些汉字的排列,便什么都不认得了。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书一页一页地翻动,父亲就成了村里有学问的人。特别是讲起古来,更是滔滔不绝。
我记得,家里有一套《四角号码字典》,还有本《唐诗三百首》在案板上码着,这都是父亲的财产。
一本《三国演义》在他枕下呆了半年,那本书是他从别人手里借的,看过之后留下很多折角,和带有泥土的手印,一本《林海雪原》,也在他枕下压过很长时间了,正赶上地里忙,没看完就被人拿走了,他还觉得很遗憾。还有一本厚厚的《白话聊斋》,他在看过之后,还能在茶余饭后,给我们讲出一段故事来。
后来,我们都读书了,身边的书也多了起来,父亲经常从我们这里借书看,我们就成了“书友”了。
那时候虽然物质匮乏了些,但一点都不觉得精神上空虚。
而现在,我发现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就想起父亲的枕边书——他在空闲那么少,那么苦那么累的年代里,都能坚持读书,现在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