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伦理风险与治理路径

2024-06-16张惠彬许蕾

现代教育技术 2024年6期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

张惠彬 许蕾

摘要: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传统教育模式造成了冲击,引发诸多教育伦理风险,而代表着英国顶尖教学和科研水平的罗素大学集团面对风险的举措极具借鉴意义。为此,文章以罗素大学集团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面向学生、教师和教育部门的应用现状,然后将罗素大学集团成员高校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伦理风险的讨论归纳为三个方面,再次分析介绍罗素大学集团面对上述风险的治理路径转变方式与转变原因,最后借鉴罗素大学集团的典型措施,从教导学生正确使用、确保教师主体地位、完善系统管理制度三个层面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治理提出完善建议,旨在充分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积极作用,推动数字化教育朝向符合教育伦理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伦理风险;ChatGPT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2406—0025—10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24.06.003

引言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可用于创建新内容和想法(包括对话、故事、图像、视频和音乐)的人工智能。不同于传统的分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自主创造”能力,这使其在建筑设计、电子游戏、医药研发等诸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所具有的学科构建、知识传授和教学方式上的一系列突出特征,决定了其必将成为智能化的ChatGPT首先要替代的领域[1]。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变革性潜力打破了传统教育范式,这样的改变有利亦有弊:一方面,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赋能教学、优化管理。有学者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具备四方面的应用潜能,有望在教师准备教育资源、学生开展自主自学、课堂增强学习互动、课外作业自动批改领域发挥作用[2]。另一方面,新技术为教育领域注入了新活力,也带来了新挑战。有学者表示,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展的教育转型从愿景走向实景将会面临来自人机冲突、知识魔法、数字鸿沟和超脱现实的挑战[3]

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450多所中小学和大学进行的一项新的全球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0%的学校制定了关于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机构政策或指导[4]。罗素大学集团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且其态度经历了“从堵到疏”的转变。2023年7月,罗素大学集团统一签署声明,许可学生和教师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并且发布指南从学生使用培训、教师教学配套、

教学评估监管等多方面进行具体安排。罗素大学集团的转变是基于技术发展与现实需求的双重考虑,也给各国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了指引。因此,本研究以罗素大学集团为研究对象,结合目前全球教育市场上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实践,归纳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与伦理风险,通过梳理罗素大学集团对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路径转变方式、探究其转变原因,尝试为我国教育领域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出改革建议,旨在充分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积极作用,推动数字化教育朝向符合教育伦理的创新和发展。

一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现代教育以“多元共治”为基本特征,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之间的互动也是多元推进的,依照面向主体的不同,本研究梳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在教育领域的不同应用,如图1所示。

1面向学生的学习支持工具

学生作为教育和学校场域中具有学习诉求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重心[5]。面向学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亦是关注的焦点,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①模拟人类1V1教学的智能导学类工具,如好未来公司于2023年2月上线的讲题机器人“小π”可以提供数学运算和讲题服务,这类工具基于预先提取的学习者信息构建模型,抓取相关领域的教学信息,生成个性化定制的最优学习路径。②帮助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作业辅助类工具,如Grammarly从语法和拼写到风格和语气为使用者进行全面定制以生成独一无二的文章,Beautiful.ai在快速生成演示文稿方面能力极佳。这些作业帮手通过使用者的训练不断进行完善,成为“专属作业定制管家”。当前,大量出现的学习支持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受到学生群体的青睐,ChatGPT语言优化模型的问世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Study.com问卷调查显示,89%的学生受访者表示曾使用ChatGPT协助完成作业[6]。无独有偶,2023年3月份Best Colleges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对英国国内的1000名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采访,发现43%的受访者曾经使用ChatGPT或类似的AI应用程序[7]

2面向教师的授课辅助工具

教育是把人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生成式人工智能无法取代教师的工作,但能够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在教学全过程发挥作用:课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预先完成资料收集、课件制作、教案完善等烦琐的工作,如世纪天鸿公司基于NLP技术和Transformer算法完成的“小鸿助教”能够结合教育资源帮助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完成整理备课素材、起草工作文件等活动。课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与教师分工合作,一个负责整体的课程讲授,一个担任学生的专属陪教,从而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语言学习网站Duolingo不仅能够解答问题,还能自动给出更多的示例以供练习;科大讯飞AI学习机T20系统上线了作文类人批改、口语类人陪练等功能,作为一个“引导者”带领学生训练写作思路。课后,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继续提供服务,为学生答疑解惑,如由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开发的人工智能助手Jill Watson软件基于IBM的Watson平台,可自动回答学生问题并向学生发送关于作业的电子邮件。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知识获取上的超凡效率,使其成为增强教师教学能力的优秀工具。

3面向教育部门的管理工具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和教育供给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面向教育系统的应用并不直接支持教学,而是旨在实现学校行政管理各方面的自动化。在教育资源方面,市场上各类在线课程层出不穷,使人眼花缭乱,生成式人工智能强大的自动检索与智能化分析功能可以帮助用户从中筛选出难度合适的资源,如科大讯飞的学习机和小度的“青禾手机”都在加强这方面的功能研发。在教育规划方面,基于大模型数据库,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为学校在课程设置与人员管理方面提供支持,如由北美和欧洲大学的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共同开发的UniTime是一个全面的教育调度系统,可以提供课程开发、时间表制定、教室分配与学生课程推荐等服务。在教育服务方面,智能工具为学习环境的“智慧”提供了全面支撑,能够提升学生的临场感、沉浸感,进而增强其学习体验[8],如北京大学开发的智慧场馆管理系统,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体育馆预约、装备租赁、可视化健身指数分析等,使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学生、助力教育。

二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风险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高度智能化、算法灵活性、数据广泛性为重要特征,但是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领域,这些特点却引发了巨大的伦理风险。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风险可以分为技术层风险和应用层风险,前者包括数据安全、数据偏见和算法偏差,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归责无效、主体性受损和加剧分化等方面[9]。作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先行者,罗素大学集团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伦理风险进行了诸多讨论,基于面向主体的不同,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如图2所示。

1“高效”到“高危”:数据陷阱冲击教育管理系统

作为高校战略联盟的典范,罗素大学集团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管理的风险,聚焦于信息数据的安全真实。其中,剑桥大学的Connolly博士和Watson博士从信息局限性与偏见性的角度提出担忧,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独立的信息来源[10]。生成式人工智能极易受到错误或不当数据信息的影响,如果过度信赖其生成内容,就会落入“数据陷阱”。教育数据涉及教育中的人或者通过数据而生成的与人有关的信息要素(如身份信息、思维习惯、行为偏好、学习表现等)[11],因此教育领域的数据伦理失范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①数据安全问题。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育服务的各类软件往往由企业研发与维护,这些数据平台中储存了学生基础档案、学生行为记录等大量信息,教育数据的不当使用与泄露不仅会导致隐私权受损,更会引发学生人格尊严受损的伦理风险。②数据偏见问题。个性化定制是教育领域的高层次追求,但个性定制与教育歧视往往只有一线之隔。生成式人工智能以系统输入或自身抓取的数据为基础,数据的中立程度决定了输出结果的公平与否。基于初始数据运作的人工智能会因数据样本的不足与滞后性产生数据偏见,实时抓取的人工智能更是无法以技术中立化解数据信息样本的自身偏见。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了数据安全与数据偏见的双重挑战,致使以数据为基石的教育管理系统存在较大风险。

2“助教”与“主教”:算法支配损害教师主体权威

罗素大学集团的另一成员爱丁堡大学,在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讨论中多次提及算法偏差带来的伦理风险,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使命是实现多元化和包容性,但其使用的工具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偏见并复制现实世界的不平等[12]。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研究的深入,机器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人机协同也有了新的模式,当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教育理念一致时,能够事半功倍,但倘若出现不同意见,人机协同就极易演化为人机冲突,产生算法偏差从而影响教学决策,损害教师主体权威。西弗吉尼亚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的学者进行了一项研究——使用算法来识别哪些学生有物理挂科的风险,结果表明预测的准确度仅有57%,其中对于女性和少数族裔学生的预测准确度更低[13]。这些高度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教学工具不仅带有开发人员的主观想法和社会偏见,还容易受数据偏见与数据不足的影响,往往无法向教师提供客观真实的信息,反而影响教学决策的公正。同时,在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存在责任承担上的纠纷。人工智能作为理性工具,其预设程序具有固定化、同质化的特点,追求效率优先性与发展路径一致性,会以自有逻辑主导发展,自动排除干扰性数据。换言之,算法支配下的人工智能具有将自身逻辑合理化的能力,并非完全“听命于”使用者,那么当教师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现教学事故时应当由谁负责?基于算法评价引发的歧视问题又是谁的责任?此外,算法需求的智能推送也是对“人”之主体性价值选择权的严重挑战[14]。基于对人工智能严谨计算与周密逻辑的信任,学生极有可能对教师的判断产生怀疑,教师的教学功能与权威地位便会受到冲击。

3“助手”或“帮凶”:智能依赖造成学生学习畸化

英国牛津大学教育中心总结了ChatGPT的四个教训,其中提到ChatGPT对维护学术诚信提出了挑战,“它将准确的事实与被称为‘幻觉的捏造交织在一起……生成不易被识别为机器生成的作品,从而逃脱抄袭检测,成为作弊工具”[15]。教育是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16],也是一项通过不断实践形成的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活动。ChatGPT强大的信息检索与资料整理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不断学习与自我更新之下生成的文本答案兼具合理的逻辑与流畅的表达,学生可以借助这一工具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但教育活动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活动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机会的剥夺,过度依赖智能化工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落入算法推荐的“信息茧房”中。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聊天工具给出的答案也并非完全正确,基于数据抓取与自身逻辑形成的信息往往存在漏洞,甚至有“编造”之嫌,如果对其提供的资料不加筛选地用于学术活动,便会对知识真实性、学术可信性造成冲击。此外,从技术视角审视教育公平是数字时代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命题[17],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进入教育领域后,新的教育不公问题也随之诞生。教育资源在线共享和人性化学习方案定制是我们的美好愿景,但ChatGPT每月20美元的订阅费和Photomath的418元会员费却是现实的阻碍。如果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是作为一项基础性教育工具得以广泛应用,而是以设备与付费进行用户区分,将会进一步加剧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作为提高效率的智能助手,但过度依赖智能工具带来的人格损害以及智能工具分配不均带来的教育资源倾斜都是不可忽视的伦理风险。

三 罗素大学集团应对风险的治理路径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诸多伦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面对这些不可控因素之初,各国都采取相对保守的政策加以应对,各项禁令相继出台。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层出不穷和其在教育教学中的禁而不止表明,一味地排斥新技术不仅无法从根源上规避风险,更会将发展的机会拒之门外。罗素大学集团率先因势应时,不仅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还发布指南从学生使用培训、教师教学配套、教学评估监管等多方面进行具体安排,以规避各种伦理风险。这样的治理路径转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转变的原因对我国亦有启示。

1治理路径转变方式:从堵到疏

(1)以禁令“堵”:禁止使用、严格打击

据BBC报道,2023年2月英国卡迪夫大学的一名学生使用ChatGPT完成一篇论文,并获得其在大学期间的最好成绩[18]。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各大院校的广泛关注,卡迪夫校方回应道,对不当使用人工智能程序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予容忍。罗素集团的其他多所大学也明令禁止学生在作业及论文中使用ChatGPT。但禁令似乎未能阻止学生的“使用热情”。2023年5月博尔顿大学的学生使用ChatGPT撰写了一篇有关领导力理论的论文,学校标准与提升办公室经过审查发现,该学生的“写作风格”在论文的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有所不同,这篇文章只引用了学生可以在Moodle上找到的两本期刊,而未引用课程阅读清单给出的任何资料,这引起了授课教师的怀疑,最终这篇文章被退回,该生被要求重修这门课程。博尔顿大学表示,迄今为止,已完成两项针对学生涉嫌使用ChatGPT的严重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在另一项调查中,该大学发现抄袭检测软件Turnitin“错误地标记”了学生的作品,后经进一步审查确认该作品是学生的原创作品,因此调查被驳回。尽管Turnitin人工智能检测软件的可靠性遭到了多所大学的质疑,但98%的英国大学仍在使用这一软件进行抄袭检测,英国高校对待ChatGPT这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态度,颇有些“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的意思。

(2)以指南“疏”:联合许可、共同指导

罗素大学集团中高校的态度在2023年7月发生了改变,成员高校共同签署《关于在教育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原则》,允许学生和教职员工在合乎道德的情况下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这项指南以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造福学生和教职员工为宗旨,以增强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体验为目标,基于支持使用、适当使用、平等使用、诚信使用、合作共享五项基本原则,提出了诸多具体要求,依其规范对象的不同可做如下分类:

①在教育管理层面,指南提出通过调整教学和评估来维护学术的严谨性与完整性。罗素大学集团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本身的局限性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考量,提出了完善教学工作以确保公平性的一些措施,诸如如何为学生在大学以外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实际应用做准备、如何应对付费工具以确保访问公平、如何营造生成式人工智能符合伦理使用要求的环境等。

②在教师层面,指南提出教职人员应具备能力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适当地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为提高教职工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能力,罗素大学集团将提供资源与培训机会、确保教职工与学生之间定期交流,并鼓励各大学根据不同学科的特色、特殊学生群体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对策。

③在学生层面,指南表示罗素大学集团的成员高校支持学生和教职工成为人工智能精通者(AI-literate)。指南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但是使用这一工具仍存在一些限制与道德问题,包括数据隐私泄露、潜在的偏见、信息的不准确与错误理解、抄袭等。针对这些问题,罗素大学集团将提供指导和培训,以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人工智能素养,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这些工具以适应教学与支持学习。

指南同时基于开放共享的理念,要求各大学合作分享其有益实践。在教育领域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合法合规化,绝不是一项声明或者指南能够实现的,这需要学生、学校、部门与专业机构等多方主体的协作,需要学习、教学、评估实践的不停探索,罗素大学集团仅仅是表明了立场与前进的方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校的合理应用前景仍是一片迷雾,未来是充满挑战的,各所大学必须根据自己的学科特色与教育理念摸索路径,并通过经验的分享相互支持前行。

2 治理路径转变原因:因势应时

从明令禁止、严惩不贷,到共同许可、鼓励支持,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罗素大学集团的态度发生了大逆转。这样的转变看似突兀,实则合理,可以从几所高校发言人的观点中窥其一二。

(1)顺“时”而为,乘技术发展之帆

罗素大学集团首席执行官Bradshaw博士表示,大学必须抓住人工智能提供的变革机遇[19]。罗素大学集团签署指南是为了确保提供教育的高质量与完整性。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既非学生之惰,也非监管之过,而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乔布斯之问”曾引发了技术变革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教育的热烈探讨,相较于其他领域,技术变革对教育的影响相对较慢,这是因为最初的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初级工具,很难在教育环节发挥替代作用。但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与学习,在教育的很多环节都具有替代人类甚至超越人类的能力。在现代教育追求高效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道路上,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社会进步的加速器不是伦理或者宗教,而是技术的推动力[20],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技术进步的产物,如果因为对技术的恐惧将其束之高阁,不仅无法解决眼前的难题,更会与世界的发展脱节。英国高校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接受,是顺应技术发展、助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之举。

(2)顺“势”而为,应学生使用之需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和人类根本利益诉求,是现代国家的基本理念与核心宗旨,教育领域也必须因势而为。曼彻斯特大学健康科学学院院长Brass教授表示,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做好准备,以及他们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才能合理地参与生成人工智能[21]。英国高校最初试图通过禁令来杜绝学生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但现实表明,自上而下的强加要求不仅难以贯彻,更是与学生的利益诉求相违背。在很多教育教学环节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比传统教育模式更具优势,更符合学生的需求,也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对学生而言可以是“阿拉丁神灯”,也可以是“潘多拉魔盒”[22],教育的意义则在于正确评估与合理引导,利用其来加强学生的学习与帮助教育活动的开展。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更合适的应用范围与方式,通过指南对使用方式加以引导,对限制领域清楚阐释,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四 罗素大学集团治理路径对我国的启示

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渗透到教育领域,英国教育学界的讨论与政策转变的实践表明,全面严格的禁止与不加管制的放纵都绝非良策。新技术的发展已然势不可挡,与其过分担忧,不如主动出击、应对变革。科技与人文的全面融合,才是实现优质教育、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根本之策[23]。我国于2023年8月15日实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下文简称《办法》),是全球第一部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规范的行政规章,不仅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持鼓励态度,更是提出支持教育科研机构与其他机构开展协作,以促进技术创新与转化应用。为确保《办法》的平稳落地、助力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工具的合理使用,结合罗素大学集团的治理方案与我国的现实情况,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制度完善:

1课程创新,教导学生正确使用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学习呈现精准化、拟真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24]。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可以是处理海量信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助手,也可以是减弱自主思考、损害学术诚信的不良帮凶,关键在于用户的使用方式。为确保学生合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扬其利避其弊,罗素大学集团提出要对学生开展相关培训和指导,结合我国实践,可以利用思政教育课与专业教学课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思政教育加强价值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具性。只有正确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具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具作用,在新技术支持下要培养善用人工智能工具、具备数字涵养的现代化人才,而不是满足于算法推荐答案的工具人。另一方面,通过专业教学完善人才培养,带领学生正确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学科特色,适当设置生成式人工智能规范使用的相关课程,使学生充分理解这一技术背后的基本原理,认识到其利弊所在,进而在专业学习中进行合理使用。如此双管齐下,方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规范使用。此外,在科研不端行为形式愈发多样、程度愈发严重的背景下,以法律强制性规范加以约束能够调适道德谴责的弱势效果。2023年8月,《学位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第三十三条明确将人工智能代写学位论文列为学术不端行为,学位授予单位可以撤销其学位论文。这一规定使针对新技术与教育学术关系的讨论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但仍应进一步明确认定标准,从学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进行的活动类型与人工智能产品生成的内容占比两个方面加以具体认定,实现法律硬标准与教育软规范的共同发力。

2明确分工,确保教师主体地位

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输出能力成为教师的优秀教学助手,而教师在从烦琐、机械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必须正确处理人机关系,既要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又要避免被生成式人工智能取代。罗素大学集团致力于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改善教育质量和减少教师工作量,我国亦要充分发挥与正确利用人工智能在教育活动中的辅助性作用。首先,要明确分工。所谓教育,即“教书”和“育人”。在“教书”环节,智能化教学以其技术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育人”环节,教师以其社会经验与人文关怀,帮助学生塑造品格、提高素养,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次,要主次有别。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知识面的宽度、信息量的深度上优于大部分教师,但是在教育活动中只能处于辅助性地位,这是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入教育的底线所在。在教育领域开展人机协同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节奏、主导教学活动,不能“放权”于人工智能。最后,要全程负责。教师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主体意识与责任意识,在鼓励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同时加以指导,审查通过人工智能生成并反馈给学生的内容,避免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生的不良引导与错误输出。

3协同跟进,完善系统管理制度

要实现针对学生的课程创新和针对教师的教学完善,助力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有益应用,必须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罗素大学集团在发布的指南中,针对行政支持与高校合作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对我国教育管理系统的全面完善具有参考价值。首先,严格高效的审查监管制度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合理使用的保障。在鼓励学生正确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以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必须采取措施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如英国98%的大学使用Turnitin检测软件进行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审查,我国也有必要鼓励技术研发以加强审查监管。其次,快捷可靠的软件工具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合理使用的前提。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学习必须被视为一种在学习资源之间的旅行和探险[25],在教育领域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的同时,也应当在工具选择上加以帮助,要结合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教育模式分类指引,还要尽可能排除一些使用障碍,如ChatGPT的收费、文心一言的账号等待,以快捷访问助力教育公平。最后,联合统一的高校合作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发挥作用的最佳载体。数据库的样本越大、使用者的纠偏越多,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可信度就越高,高校合作成立规模较大的管理平台,不仅能够助力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工具的不断完善,还能及时交流经验与信息互通,共同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前景。

五 结语

挑战已到,未来已来。ChatGPT具备深入的理解能力、海量的知识库和高效的生成服务,在未来5~10年将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26]。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未来教育的新格局正在重构。在伦理风险与发展机遇并存的背景下,回避绝非长远之计,拥抱方能乘势而发。我们要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就要乘好技术发展的顺风车,用好人工智能的新工具。罗素大学集团从堵到疏的观念转变是大势所趋,多方协作的制度设计极具借鉴意义。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不同面向的伦理风险,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育管理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应对与制度构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具作用,是应为之事,更是必为之举。

参考文献

[1]陈宝生.ChatGPT:教育的未来和未来的教育[J].人民教育,2023,(Z3):6-13.

[2]杨晓哲,王晴晴,王若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有限能力与教育变革[J].全球教育展望,2023,(6):3-12.

[3]杨欣.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转型图景——ChatGPT究竟对教育意味着什么[J].中国电化教育,2023,(5):1-8、14.

[4]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生成式人工智能突飞猛进,教科文组织动员教育界协调应对[OL].

[5]刘金松.人工智能时代学生主体性的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21,(1):5-11.

[6]Study.com. Productive teaching tool or innovative cheating?[OL].

[7]CNBC TV18. 51% of college students believe using ChatGPT to do assignments is cheating, says survey[OL]

[8]徐振国,赵春雨,王悦,等.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J].现代教育技术,2023,(1):58-65.

[9]汝鹏,秦晓阳,苏竣.风险、原则与责任:基于实验路径的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伦理规范体系建构探究[OL].

[10]Tom Kirk. ChatGPT(We need to talk)[OL]. 

[11]赵磊磊,张黎,王靖.智能时代教育数据伦理风险:典型表征与治理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2,(3):17-25、77.

[12]EDE-Open World. Generative AI-ethics all the way down[OL].

[13]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Using machine learning to identify the most at-risk students in physics classes[OL].

[14]孙立会.人工智能之于教育决策的主体性信任危机及其规避[J].电化教育研究,2023,(3):21-27、43.

[15]University of Oxford. Four lessons from ChatGP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educators[OL].

[16]徐俊.“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究竟是什么关系:兼论学校的教育功能[J].上海教育科研,2015,(8):18-21.

[17]吕建强,许艳丽.5G赋能数字时代的教育公平刍议[J].中国电化教育,2021,(5):18-26.

[18]Bethan Wild. ChatGPT: Cardiff students admit using AI on essays[OL].

[19][21]Sally Weale. UK universities draw up guiding principles on generative AI[OL].

[20]倪闽景.从学习进化的视角看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习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7):151-161.

[22]王佑镁,王旦,梁炜怡,等.“阿拉丁神灯”还是“潘多拉魔盒”:ChatGPT教育应用的潜能与风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2):48-56.

[23]刘永谋,王春丽.积极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文科教育的挑战[J].南京社会科学,2023,(6):119-128.

[24]胡小勇,孙硕,杨文杰,等.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愿景与路径[J].现代教育技术,2022,(1):5-15

[25]于泽元,邹静华.人工智能视野下的教学重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4):37-46.

[26]贺樑,应振宇,王英英,等.教育中的ChatGPT:教学能力诊断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7):162-176.

Ethical Risks and Governance Approaches of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ussell University Group

ZHANG Hui-Bin XU Lei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School,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China 401120)

Abstract:The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presented by ChatGPT has impacted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 and caused many ethical risks in education. However, the measures taken by Russell University Group to face the risks, which represents the topteaching and research level in the UK,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his paper took the Russell University Group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firstly introduced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of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faced for students, teachers and the education sectors, then summarized the discussions on the ethical risks of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in member universities of Russell University Group into three aspects, and further analyzed and introduced the transformation ways and transformation reasons for the governance path of Russell University Group in the face of the above risks. Finally, drawing on the typical measures of the Russell University Group,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governance of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teaching students to use it correctly, ensuring the main position of teachers, and improving the systematic management system, aiming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ducation in line with educational ethics.

Keywords: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 ethical risk; ChatGPT

罗素大学集团,简称罗素集团(The Russell Group),有英国“常春藤联盟”的美誉,代表英国顶尖教学和科研水平。罗素大学集团成立于1994年,是由英国的24所研究型大学(包含6所金三角名校)组成的高校联盟,其性质类似于美洲大学协会。

“乔布斯之问”是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生前提出的:“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第五条: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生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质内容,探索优化应用场景,构建应用生态体系。支持行业组织、企业、教育和科研机构、公共文化机构、有关专业机构等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数据资源建设、转化应用、风险防范等方面开展协作。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著作权登记制度的挑战与应对研究”(项目编号:KJZD-K202300304)、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重点项目“高校数字技术应用的伦理风险与预防研究”(项目编号:K23YD2030079)、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ChatGPT类产品对学术诚信的负面影响及对策”(项目编号:cqgj2023017C)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惠彬,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学,邮箱为179002478@qq.com。

编辑:小时

猜你喜欢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
挑战·融合·变革:“ChatGPT与未来教育”会议综述
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教育及教师应对之道
人机共生时代国际传播的理念升维与自主叙事体系构建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与展望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