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管理助推国有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路径探索

2024-06-15张成

中国市场 2024年17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

张成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日渐增大的外部压力企业必须采取积极的管理手段将提升经济效益当作其经营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了确保企业的经济收益实现稳步增长,就需要对目标成本进行管理,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落实好成本的全面预算管理,从而不断强化成本相关要素的管控,确保内部成本控制符合经营管理要求。鉴于此,国有企业为了确保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就应重点加强其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关注度,明晰该项工作的巨大价值,处理好国有企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通过政策指导积极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措施。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经营目标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17-000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7.036

1  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体现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管理过程中的业务形式以及管理流程有利于国有企业综合管理工作的有序实施,是一套内容丰富、理念先进的管理系统。当前,全新的经济增长形式与市场经济的连接度日益紧密,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价值以及重要作用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同,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深化内部改革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了相关问题的严峻性,开始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优化与调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国有企业内部长期战略目标的指导与支撑才能逐步推进,借助这一管理形式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多样化的经营环节,确保财务工作由原先的复杂、繁冗变为精炼、明确,使工作人员可以系统化、科学化地进行筹划与分类,策略性地对预计完成目标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从而尽可能减少经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漏洞,确保国有企业远期战略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2   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2.1  定义与内容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以预算的形式展开管理活动,对不同部门以及下属单位的财务资源进行集中分配、有效管理控制的过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确保资源配置方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基础上,进而实现企业既定经营目标的过程。总的来说,全面预算管理有着现代化的管理思路,管理人员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化管理,较好地实现了企业内部财务与非财务活动的统筹化管理,促进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有序化实施。企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整合了有限的资源,实现了均衡化配置,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预算涵盖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日常业务活动的经营,其二是内部财务业务活动。通常情况下,财务预算可以将企业内部活动中现金的使用以及整体情况较为完整地反映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实施下一步的预算管理。而业务预算面对的对象则有所不同,主要是集中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之中,并以此为契机开展的一种预算。结合以上内容可以发现,企业管理中二者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且彼此联系密切、相辅相成。

2.2  全面预算管理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作用

第一,全面预算管理促进了内部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工作人员将既定目标进行全面分解、逐层细化,并将其传递给各部门,以此推进经营目标的有效完成。企业在参与全面预算的过程中,大多以销售预测为初始点,相继开展研发、生产、销售等系统化经营活动,深入落实各项计划。企业可将整年的战略目标进行策略化调整,将调整分解之后的目标合理分配至不同的季度与月份,如果仍需细化也可以精确到每周,最终下达至各个部门,确保后续可预测的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工作方向与可行的实施依据。企业内部有限的资金需要得到合理化使用,管理人员在对目标进行分解的过程中,需要在开展计划之初就做好资源分配工作,通过科学配比确保不同经营环节都不出现问题,通过预先设定投入目标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与此同时,也应使各部门明确自身的工作目标,使内部员工找到努力的方向,确保经营目标的达成。

第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果,将内部成本控制在企业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使企业获得市场与客户的认可,高效实现经营目标。通常情况下,企业发展战略往往会跟随内外部环境的改变而进行优化调整,调整的过程也是全面预算管理发挥内部职能,实施过程控制的阶段,因而内部控制体现在企业运营活动的整个阶段,一旦与之前设定好的预算产生了分歧,应在最佳的时间段妥善进行处理,尽可能减少一些外在因素造成的资源消耗,并通过定期分析与纠偏,打造良性循环渠道,形成有效闭环。管理人员可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对市场潜在风险进行预测与评估,确保企业内部经营成本、筹资方案的有效性。企业内部的管理思路以及管理策略需要与外部市场环境相契合,这需要管理人员不断优化内部的经营模式,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确保经营目标的顺利完成。

第三,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的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制定全面、系统的财务预算,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措施避免和控制风险,保证企业的稳健运营。首先,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识别风险。通过制定预算,企业能够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细致的规划和预测,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例如,企业可以对市场环境、竞争情况、供应链、成本等方面进行预测和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其次,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企业在预算制定过程中,可以根据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例如,在预算中设立风险准备金、制定应急计划等,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再次,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监控风险的发展和变化。企业在实施预算过程中,可以通过比较预算和实际经营情况的差异,及时发现风险的发展和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最后,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可以通过预算管理建立风险管理框架,明确风险管理的职责、流程和制度,加强对风险管理的监控和评估,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和水平。

3    全面预算管理如何实现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

国有企业之所以在经营管理之初需要确定经营目标,与内部资源的容量以及综合管理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企业所储备的资源不可能是无限量的,而管理能力也会对实际管理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国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经营目标。企业经营目标可辅助管理人员更好地开展生产运营活动,也可促进预算工作的有效实施。全面预算可以将国有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业务活动进行有效串联,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能,积极做好日常活动的管控,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推进企业完成经营目标。

3.1  经营目标左右着预算的方向与重心

经营目标可作为国有企业预算的重点内容,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预算的方向。预算管理中的核心控制点也对预算的执行效果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国有企业在开展预算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与预算目标相距甚远,就会产生各种风险阻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随之下降。国有企业在实现经营目标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巩固内部的战略规划目标,鉴于此,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控制核心部分应与经营目标紧密相连。

3.2 预算促进了经营目标的全面落地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是由多个要素共同构建而成的,经营目标与预算相互关联,并且经营目标可作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加以实施。工作人员在开展预算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以经营目标为参照逐层落实。举例来说,企业制定的年度预算有着较强的针对性,管理人员会结合内部现有的业务情况,细致化地制定预算,期间特别强调了企业某一段时间内经营目标实施的效果与完善程度。国有企业日常经营中会对不同类别的流动资产需求进行预估,在经营目标的策划分析过程中,会对不同项目流动资产的需求进行预估,细化至销售额、预期周转情况并进行计算。由于预算标准实现了精准定位与细致划分,可以有效促进企业既定经营目标的达成,也将预算控制的价值充分发挥了出来。

3.3 预算可以确保经营目标不出现偏离

企业内部形成的管理系统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模式实施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而全面预算管理则发挥了修正信息内容、强化经营目标的作用。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获得相应的信息也会接触到许多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以及运营资源,管理人员可结合上述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修正或调整,确保企业管理层可以获得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一般情况下,为了实现某个经营目标,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调控下,一旦发现企业部分资源无法实现目标,就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对经营目标进行调控,以此确保企业整体发展方向不出现偏离。

3.4  预算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经营目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对后续工作的实施进行精准定位,具体而言则涵盖了企业内部业务活动涉及的领域、实施的具体时间以及流程、详尽的经营活动方案等,并以此为依据对当前的经营效果进行评估,掌握内部利润收益情况。企业内部预算目标在选择与制定之初,大多会以经营目标为导向并逐渐进行汇总,最终形成。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内部领导班子成员不同的意见以及不同的发展思路往往会对经营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之每名管理者关注的发展领域各不相同,管理决策方面的冲击也可能造成经营目标的不稳定。而全面预算管理则连接了一条企业经营目标与管理工作联系的桥梁,确保经营目标可以与内部预算管理形成有效衔接,为内部开展科学决策提供了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制定的经营目标科学性更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由此可见,全面预算管理与经营目标有着较强的关联性,预算可以促进企业内部业务活动的有效展开,而经营目标则可发挥指导作用,辅助管理人员作出正确决策,二者共同发力全面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效力。

4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现存问题

4.1 企业员工对于预算管理的理解不到位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的运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下复杂的外部市场环境下,企业不应驻足不前,而是应该跟随时代的变革以经济趋势做出积极的调整,使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全面预算管理以其先进的管理理念、丰富的管理手段,已经成为了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措施,应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国有企业集团化管理的特点十分明显,因此各下属企业更应结合自身实际深入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然而,部分国有企业在资源以及资金拔付方面的优势,使得他们对于自身经济发展以及内部成长意识十分淡薄,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紧迫感较低导致预算管理工作容易出现疏漏,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国有企业从上至下对于预算管理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部分员工只将相关工作与财务管理人员相联系,整体的全局认识与行动力明显不足,因此也无法采取积极的行动参与具体工作,更无法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实现预期的经营目的。

4.2 预算制度不科学

部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实施预算制度的过程中,只是按照既定的流程开展工作,并未将其当作为一项完整的制度体系加以运用,导致制度整体架构有所缺失,无法将科学的管理效果充分发挥出来。预算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其中涵盖了编制、分析、考核等多个阶段,无论哪个阶段出现了偏差都会影响后续工作的实施效果,并将产生一系列问题。陈旧预算流程带来的工作弊端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控制以及考核更是无从谈起。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至关重要,且在很大程度会对预算管理的最终效果产生影响,而当前国有企业相关工作的缺失致使预算管理权责难以界定,导致内部形成了较为松散的管理氛围。与此同时,考核环节过于随意、执行力度较弱也加重了国有企业的管理压力,企业内部资金使用额度随意调整、预算执行标准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致使全面预算管理流于表面,无法实现预期效果。

4.3 预算目标的设定与真实情况不相符

预算目标符合企业实际、预算标准合理规范才能有效推进企业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实施。全面预算涵盖了三个大的方向,即业务、财务与专项预算,其构成因素决定了预算编制的整个过程。国有企业在实施预算活动的过程中可将长期战略规划与经营方向作为行动基础并加大预算编制的力度,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预算目标与企业未来发展应是协调、一致的,任何偏差的出现都会给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造成阻碍。现阶段,国有企业全面预算工作的实施大多集中在财务部门以及主要财务负责人身上,由于内部参与人员较少,财务人员对于业务活动的了解也不够全面,只能凭借自身经验制定目标,导致预算目标的合理性不足,更无法在今后执行的过程中发挥预期的预算效能。

5   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应对策略

5.1  完善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国有企业若想实现预计经营目标与战略规划目标,就需要在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以及优化等方面下功夫,要想将这项工作落实到位。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以及各部门工作人员就应结合当下的发展思路与工作情况构建一套体系化、标准化的预算管理制度,使国有企业员工能够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科学的指导依据系统化地开展相关工作,夯实自身的工作水平。管理人员在构建制度之初应对内部组织活动以及执行方案做出最贴合的设计与预测,并从编制制度、考核制度等不同维度出发进行最优化调整,在覆盖内部所有业务的同时坚决贯彻国有企业经营目标,使之融入整个流程之中,确保管理效果的最优化。决策层、工作层以及执行层共同构成了国有企业内部预算管理架构体系,不同层级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此确保企业日常运行的畅通无阻。一般来说,企业决策层会对国有企业的重大事宜做出最终决定,对于内部预算管理决策以及经营目标的全面落地均有着重大影响。工作层以及执行层需要结合制定好的标准,发挥自身岗位特点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推进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5.2    优化预算编制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体现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企业管理人员可以以此为依据健全业务形式,实现管理流程的精细化,运用这一方式实施的管理活动更符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可将其作为提升内部经营效益、促进企业长足发展的管理利器,更好地应对各种潜在风险、化解经营危机,在潜移默化中推进了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企业创新的稳步向前。全面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制定的一项管理目标,作为一项有机整体全体员工应积极参与、共同协作,确保预算编制工作朝着全面化、规范化的方向不断前行。国有企业内部应不断强化预算管理意识,通过多方面的引导与渗透使组织机构内的每名员工都能明晰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作用与重要价值,能够从自身做起主动配合各项工作科学开展,确保总体预算目标朝着良性的发展轨迹运行下去。国有企业管理层应从更加宏观的视角出发对外部市场环境进行审视与分析,减少企业预算管理与外部环境脱节等类似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企业实施的预算编制应随着整体环节的变化做出相应的优化,使不同阶段的预算目标能够与外部的发展环境相适应,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化与均衡化。

5.3  构建信息化预算管理平台

时代在进步,国有企业也需要不断适应外部变化趋势做出积极的调整,分别从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进行创新与优化,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效力。管理层在充分掌握企业现状的基础上应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平台,确保优质的信息化综合预算管理平台可以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效落地,从而达到有效管理、提升效率的目的。管理人员在企业内部组建信息传递机制,有效提升了内部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管理人员可将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以及经营情况进行分类汇总,放置在信息化综合预算管理平台之上,便于员工开展日常工作。管理平台内部有着较大的数据容量,各项工作的预算执行情况也清晰可见,因此显著提升了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平台化建设也可以辅助财务部门有效收集财务信息,进而全面实施财务报表的科学化编制,体现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6    结论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以其科学的管理形式、丰富的管理要素、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受到了企业管理层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识到了该项工作的积极作用,在充分掌握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深挖,推进内部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内部的实施有助于自身远期战略目标的进一步实现,将该项工作与具体经营目标进行有效融合,有利于两者间的合理衔接、互融互助。唯有全员参与、全员提升,才能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促进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蒋涛.地方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8):42-44.

[2]黄佳燕.全面预算管理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21(28):87-88.

[3]杨军涛.浅议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中的应用[J].当代会计,2020(20):143-144.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与探讨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及其实施对策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