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算管理一体化下预算执行的实践与思考

2024-06-15刘彦辰

中国市场 2024年17期
关键词:预算执行财政部门

刘彦辰

摘要:近二十年,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进程发展中有两项重大改革,对推进我国市场化行政事业财务管理起着关键作用。其一,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即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资金都纳入国库账户统一管理,收入最终入国库,支出则按不同的类型分为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支付方式。其二,便是随着我国行政事业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及财务会计与国际趋同的需要,将预算一体化管理作为桥梁,使各种业务管理的路径在同一平台上实施。不同的业务在保证各自逻辑运行的基础上又能相互弥补缺失的信息,因此预算一体化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系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关键词:预算管理一体化;预算执行;财政部门

中图分类号:F7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17-000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7.035

1  前言

预算执行工作要做好预算收支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下的预算执行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级财政部门的密切合作和协调。只有通过加强监控、管理和信息公开等手段,才能够实现预算执行的高效、透明和规范。

2  预算管理一体化下预算执行的重要意义

2.1实现预算目标的顺利实施

预算管理一体化实现了预算管理的全流程管理和全员参与,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协同效率更高。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密切,沟通更加顺畅,信息反馈更加及时准确,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目标、指标、方法和过程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衔接和统一。在预算编制阶段,各个部门之间需要根据组织整体战略和经营计划协商制定预算计划,并明确责任和义务。

2.2提高政府及事业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预算执行中,单位需要将资源分配到最需要发展的部门,将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从而在资源利用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对于项目预算,单位可以在研发、生产、使用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预算执行中,组织需要根据预算计划进行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管理,从而确保预算执行按照计划顺利进行。例如,对于信息项目预算,企业可以根据预算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优化细节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在预算执行中,即使是事业单位也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对比项目实施策略,并通过预算执行的方式进行管理,从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为单位节省更多资源。

2.3加强对预算一体化下事业单位风险的控制

当预算执行情况发生异常时,那么就需要及时预警,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而采取内部控制措施,组织可以规范和约束单位内部人员的行为,防止内部违规操作和不当行为,从而降低预算执行面临的风险。通过预算执行,可以及时掌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和分析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因此,预算一体化下可以通过预算执行,预警支出风险,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加强信息披露,从而降低面临整体风险,增强事业单位的核心稳定性。

2.4提高事业单位的决策效果

预算执行过程中要求组织必须对各项业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便更好地实现预算计划。此外,领导者可以借助预算执行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各项数据、信息都会被收集、整理、反馈,这就使信息相关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民之所需,更好地应对变化。此外,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预算执行信息平台,使信息的反馈和传递更加快捷和高效,提高决策的实时性。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协调配合,使预算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从而提高决策的协同性。此外,各部门还可以通过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数据共享,促进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提高决策的协同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组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执行过程,提高决策的可操作性。比如,单位可以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保证预算执行的顺利进行。此外,与之对应的还可以建立预算执行考核机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和改进,提高决策的可操作性。

2.5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

预算执行是按照预算计划完成各项经营活动的过程,是将预算计划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环节。在预算执行中,各部门需要根据预算计划的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分配,然后按照计划执行,及时反馈执行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通过预算执行的过程,单位能够不断强化目标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预算计划中的各项目标。

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组织需要合理安排、利用和管理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产资源、资金资源等等。在预算执行中,领导者需要根据预算计划的要求,合理分配各项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预算执行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的复杂过程,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密切协作、充分沟通,使预算计划能够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建立严格的流程管理制度,包括工作流程、审批流程、信息反馈流程等等,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协调[1]。

预算执行是预算一体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算执行的过程,信息相关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各项目的进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项目完成效率。在预算执行中,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包括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标准、绩效考核的奖惩措施等等,使绩效管理成为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中,应注重预算执行的管理,建立有效的预算执行制度,加强内部协作和沟通,做好预算信息的反馈和监控,从而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并防止舞弊。

3   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

3.1不合理的预算编制

预算数值过高会导致财政资金的过度投入和资源的浪费,降低资金使用及工作效率。预算数值过低则可能导致项目实施缺乏必要的投资和资金支持,影响短期发展或与社会相互的协同效应。预算分配不合理会导致各项经济活动的不协调和资源的浪费,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降低。例如,某若事业单位将大量预算投入到技术开发中,而忽略了群众服务及营商环境维护等主要业务,导致社会秩序紊乱及政府服务效能下降等。

预算计划不会实际导致事业单位无法按照预算计划进行经济活动,影响单位的发展。例如,某事业单位制定了过于理想化的预算计划,但没有考虑到群众需求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具体业务无法按照计划实施,最终带来不好的结果。预算目标不明确会导致事业单位无法确定预算的重点和优先级,进而无法有效地实现财政要求的公开预算需求。例如,某事业单位制定了预算计划,但没有明确预算目标,导致组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无法确定重点和优先级,最终将财政拨付的资金本末倒置,导致资源浪费等。

另外,预算监控不及时会导致组织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导致问题进一步扩大。例如,某事业单位没有及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导致预算超支和资源浪费,最终导致实际需要支付的项目资金不足,无法保证工程质量等。

3.2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

预算执行是组织实施战略规划和管理的重要环节,而预算执行中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不确定性、低效率、资源浪费、财务风险等诸多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分工,每个人都可能认为自己的职责范围不太清楚,从而出现重复工作、错漏执行等问题,最终导致预算执行出现差错。如果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对某个预算执行环节负有责任,那么就可能出现“人手一杆枪,事事无人管”的状况,导致预算执行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也容易出现过度执行、过度控制等问题,使得事业单位管理不够灵活,影响项目进度等[2]。

此外,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分工,每个人都可能认为自己需要进行某个预算执行环节,这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例如时间、精力、财务等方面的浪费。这种情况下,组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的资源,以完成本来可以更加高效完成的任务。如果组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那么还可能出现审批、付款等方面的问题。此外,还可能出现虚假报销等问题,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

3.3决策和执行分离

预算执行中存在决策和执行分离问题是指,在制定预算时,决策者和执行者存在分离的情况,导致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可执行或难以执行的预算方案。

首先,在实际操作中,决策者可能缺乏对执行者的充分了解,无法准确了解执行者的能力、资源、限制和约束等实际情况。这样,在制定预算方案时,决策者可能会忽略执行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过于理想化或不切实际的预算方案。当这些方案交给执行者时,可能会出现执行困难、成本过高等问题,导致预算无法有效执行。

其次,在一些情况下,预算方案的制定和批准可能并不涉及执行者,这样,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执行者可能无法理解预算方案的背景、目的和要求,从而无法有效地执行预算方案。在执行预算方案时,执行者可能会发现预算方案存在不可执行性的问题,例如资源不足、人员缺乏、政策变动等。

3.4缺乏有效控制和监督

由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控制机制,很容易导致资源使用不当,例如过度支出、资源浪费、资源闲置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浪费组织的财务资源,也会浪费其他资源,如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同时也会影响到组织的绩效和声誉。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预算执行中很容易发生执行目标失实的情况。例如,执行人员可能没有达到预算执行的要求,或者可能存在故意夸大执行成果的情况。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执行目标的失实,从而影响到组织的绩效和声誉。

另外,由于预算执行中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机制,可能导致组织的绩效下降和声誉受损。例如,由于预算执行中存在资源的浪费和执行目标失实的问题,组织可能无法有效地达成既定的目标。

3.5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不高

如果组织中的员工素质不高,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如缺乏责任心、工作效率低下、对预算的理解不够深刻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佳,还可能对组织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实际情况中,很多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并不高,管理者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引导,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如预算支出超标、资金使用不标准等。

3.6外部环境变化

政策法规的调整往往会导致相关的经费支出产生变化,这也就需要事业单位重新制定预算计划,并及时调整预算执行计划,以适应新的政策要求。例如,一些政策法规的调整可能会导致组织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到环保和安全生产等领域,而这些方面的投入又需要在原本预算中削减其他方面的支出[3]。

如果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那么在既定的计划下,事业单位可能面临商品销售或项目实施情况也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事业单位申报的预算在支出上的规划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如果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那么组织在这方面的支出也需要相应地增加,此时就需要与财政部门协调预算拨付的使用情况及如何增加项目所需的资金。

此外,自然灾害的发生及不可抗力事件往往会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组织在预算执行中增加灾后重建或紧急需要的资金支出。例如,如果某个地区发生了自然灾害,组织可能需要增加相关的帮助或任务支出,这些支出也需要在原有预算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如果某个地区出现了突发事件或者社会动荡,那么组织可能需要增加相关的安保支出。此外,社会事件的影响也可能会导致组织在财务收支上的规划需要重新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式需求[4]。

4   预算管理一体化下预算执行的实践策略

4.1科学编制预算

对于一些关键指标,如项目估算、成本费用等,应进行细致的预测和测算,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同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考虑到外部环境变化、内部管理水平提高等因素,及时进行调整,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整和管理,避免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造成影响。此外,应加强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建立责任制,确保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在预算执行中,应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目标和计划。同时,应将绩效管理纳入预算控制中,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2合理实施责任分工

可以制定预算执行责任清单,明确每个部门和岗位的预算执行职责,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工和规定,以确保预算执行的各个环节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还可以将预算执行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并设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奖惩机制,激励各部门和岗位积极履行预算执行职责。

为了解决预算执行中缺乏明确责任分工的问题,各部门需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预算执行工作。具体来说,可以建立跨部门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会议或工作坊,促进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此外,可以建立共享平台,将预算执行涉及的信息和数据共享给各部门,提高信息的共享和协作效率。

4.3规避决策和执行分离

事业单位应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对预算执行者进行有效的激励,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提高预算执行效率。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加强各方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使得决策和执行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为了避免决策和执行之间的分离,组织应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流程,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全过程中,明确每个环节的职责和权责,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预算执行的流程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可以运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如预算管理软件等,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从而提高预算执行效率。组织可以通过预算执行管理软件,将决策和执行的流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预算执行的自动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减少决策和执行的分离程度。

4.4强化有效控制和监督

建立监督机制可以包括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应建立对预算执行人员的考核机制,对于预算执行不到位、造成经济损失的人员进行惩罚和问责,还可以建立预算执行责任矩阵,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避免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等问题。同时,可以加强与预算编制部门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预算编制的背景和预期目标,从而更好地指导预算执行工作。

4.5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

需要加强培训,而培训内容可以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注重员工的沟通、协作、领导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制定预算执行的目标,通过考核来评价各部门的执行情况,评价结果可以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奖惩和晋升,激发员工的执行热情和积极性。

预算管理部门可以建立健全监督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各部门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也要及时对执行情况进行反馈,让各部门了解自身执行情况的好坏,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预算执行工作。

4.6抵御外部环境变化

预算执行的目的是确保预算计划按照预算编制的要求和目标顺利地实现。然而,在实际的预算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比如市场需求变化、供应链变化、自然灾害等,这些都会对预算执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预算计划在编制时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和条件进行的,而这些假设和条件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随时对其进行调整。比如,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组织可以及时与供应商预算协商,重新制定采购计划,以保证单位需求能够得到实现。此外,事业单位还可以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以保证预算计划能够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

5  结语

预算管理一体化下的预算执行工作,需要各级财政部门密切合作,加强监控、管理和信息公开等手段,才能够实现预算执行的高效、透明和规范。相信在各级财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预算管理一体化将为我国的财政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杨柳,罗建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会计研究,2019(11):22-26.

[2]刘金凤,赵燕,杨婷.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研究[J].财政经济研究,2019(9):58-62.

[3]姜兴,李鹏,张华.我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财政研究,2020(3):44-47.

[4]陈正林.企业预算管理思考与建议经济管理,2021(4):274-274,276.

[5]谢静.整合预算机制强化预算管理商业文化,2021(17):96-97.

[6]罗颖.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研究中外企业文化,2021(8):36-37.

猜你喜欢

预算执行财政部门
规范财政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探讨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新思路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烟草商业企业全面预算执行的博弈分析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国库集中支付下事业单位会计改革问题研究
论预算执行法的能动激励属性
财政部门实施内部控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