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在公路桥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2024-06-14高风勇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4年8期
关键词:三维模型工程应用公路桥梁

高风勇

摘要 为了提高公路桥梁设计水平,文章总结了BIM技术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建立了标准框架和设计流程框架。同时,以某公路大桥为研究对象,阐述了Revit软件建立桥梁BIM模型的具体方法,分析了BIM技术在钢筋布置、钢筋碰撞检查、自动统计工程量、施工模拟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BIM技术;公路桥梁;三维模型;设计模拟;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 U44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8949(2024)08-0071-03

0 引言

近年来,桥梁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且结构复杂程度高,对桥梁设计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在现阶段桥梁设计中,多采用二维设计方法,直观性差,容易出现不同专业间冲突、工程量统计错误、设计变更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桥梁建设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引入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目前,BIM技术在工民建领域应用较多,但在桥梁工程中可参考的案例较少。因此,深入研究BIM技术在公路桥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BIM技术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随着公路桥梁结构区域大型化和复杂化,基于CAD软件的二维设计方法已难以满足需求,而BIM技术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并提高设计质量,其应用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可视化

BIM是一个新型设计理念,是以三维建模软件为核心,建立真实的公路桥梁模型。相对于二维图纸,三维模型能详细地展示桥梁的构件细节及不同构件间的空间关系,并直观表达设计人员的意图,有利于设计单位向业主或建设主管部门汇报桥梁设计方案。

1.2 参数化

公路桥梁在工可、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需反复地修改或优化,尤其是大型桥梁,其构件多且构件之间相互关联,其中一个构件信息改变,与之相关联的构件都要修改,将大幅增加设计时间和设计成本。BIM技术可实现参数化建模,修改一个构件参数后,与之相关联的所有构件都可以修改,从而优化桥梁设计工作流,如图1所示[1]。

由图1可知:应用BIM技术后使得桥梁设计前期工作量增加,但能明显减少设计时间,后期工作量大幅减少。总体而言,BIM技术的设计工作量更小,设计效率更高。

1.3 协同性

公路桥梁设计需与道路、交安设施、岩土等专业相互配合,在传统设计模式下,各专业之间往往各自设计,缺乏沟通;沟通以word或excel文件为主,实时性较差,容易出现冲突。利用BIM技术可构建一个协同管理平台,不同专业之间可实时查询桥梁的最新设计信息,避免设计冲突。一般情况下,协同管理平台要对不同对象设置权限,确保在不干涉他人数据的前提下,实现数据模型的共享。

2 桥梁BIM模型实施框架分析

2.1 标准框架建立

BIM技术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应用复杂,从纵向看,包括投资、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从横向看,包括参与的业主、设计、施工、监理、运维单位等。为保证BIM技术的应用质量,先要建立一套标准框架。参考美国的NBIMS标准,我国也提出了与本国国情更接近的开放式标准框架,即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China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Standards,简称CBIMS),其具体组成包括三部分:标准规范(数据交换IFC、信息分类IFD、流程规则IDM),解决方案(技术选择说明、CBIMS说明、构件详细说明),使用指南(构件制作、工程建模、模型应用)[2]。

2.2 设计流程框架建立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BIM技术在桥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都是基于三维模型开展的,即建立BIM模型后,才能开展公路桥梁的结构分析、钢筋布设、碰错漏检查、工程量统计、自动输出图纸等应用。

当前的BIM建模水平尚不完善,需在不同设计阶段建立不同深度等级的三维模型。由《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可知,公路桥梁的模型可划分为L0D1.0~L0D5.0五个等级。在工可阶段,模型要达到L0D1.0级,有基本的桥梁外轮廓形状、粗略尺寸及主要的设计信息;在初步设计阶段,模型要达到L0D2.0级,有近似的几何尺寸、形状等,要能反映桥梁大致几何特性及主要的设计信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要达到L0D3.0级,要有精确的几何尺寸,能够反映桥梁的实际外形,并包含详细的设计信息。

3 BIM技术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3.1 工程概况

研究对象为某公路大桥,全长550 m,交叉角度为90 °,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设计速度为80 km/h,地震设防烈度为Ⅵ度,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桥梁上部结构为箱梁,先简支后连续箱梁为等截面,高度为1.6 m,板厚为0.2;桥梁下部结构中的桥台为肋式台,桥墩为柱式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且桩基之间以系梁连接;桥面横坡为2%,由10 cm沥青混凝土铺装+防水层+8 cm水泥混凝土面板组成。

3.2 桥梁设计模型建立

国内应用BIM技术的建模平台有欧特克(Autodesk)、奔特利(Bentley)、达索(Dassult)等,其中Autodesk平台开发的Revit软件兼容性好,支持二次开发,便于操作,在国内的应用也最广;Bentley平台开发的MicroStation软件支持参数化设计及复杂曲面的建立,对各专业之间的配合要求高,操作界面较复杂,文件格式特殊,兼容性不好,且价格较昂贵。文件交互格式,是一款需要长时间研究的软件,而且软件价格较昂贵;Dassult平台开发的Catia软件,多用于复杂桥梁模型的建立,比如空间扭曲结构的大桥和特大桥,可快速实现参数和模型的关联,但操作较复杂[3]。

综上,拟选择Revit软件用于该桥梁建模,采用参数化建模方法。在建立模型前,要在软件中创建项目初始文件,输入项目名称、工程概况、设计人员、设计单位等基本信息。

3.2.1 族库建立

Revit软件未内置公路桥梁族库,但可利用拉伸、旋转、融合、放样等命令自定义族库。

上部结构族库:箱梁截面的受力面积大,能承受较大的正负弯矩,可利用Revit软件中的梁和支撑样板定义。以箱梁下部的中间点为基准,利用拉伸工具进行拉伸,并添加尺寸约束。

下部结构族库:桥梁下部结构包括桩基础、承台、墩柱、系梁、盖梁等,可以在软件中分别定义,然后用嵌套命令将其整合在同一个族文件中。以桩基承台族为例,桩基础可用圆形样板拉伸建立,以承台底部为参照平面,添加尺寸约束。随后,用嵌套命令对桩基础和承台的参数进行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族。

3.2.2 建立模型

按照桥梁设计图纸,整理了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各个构件的具体尺寸,基于上述族库对桥梁模型进行组装,最终建立的模型如图2所示。此外,桥面铺装层、防撞墙、桥头搭板、锥坡、橡胶支座、护栏等附属设施族直接附着在模型中即可。

3.3 钢筋布设和碰撞检查

3.3.1 钢筋布设

钢筋布设是公路桥梁设计的关键,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了桥梁结构的安全性。Revit软件中提供了多种型号、尺寸等钢筋,可利用钢筋命令布置桥梁各部分构件的钢筋。需注意,桥梁结构钢筋布置时要分区,不得一次性布置全部构件的钢筋,否则软件容易出现“卡顿”问题。

3.3.2 钢筋碰撞检查

碰撞检查是BIM技术最大的优势之一,可以在桥梁施工前及时发现不同专业或相同专业之间的冲突问题,以减少设计返工,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钢筋碰撞有硬碰撞(接触碰撞)和软碰撞(间距、尺寸小于规范值)两种。Revit软件虽自带碰撞检查功能,但效率低、耗费时间长、不便于修改,故桥梁在交付设计成果前可将Revit软件建立的BIM模型导入Navisworks软件中,利用“clash detective”命令对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4]。

由图3可知:如发现桥梁构件的钢筋有碰撞问题,Navisworks软件会自动生成碰撞检查报告,报告中会显示出碰撞点、碰撞位置、碰撞日期等参数。随后,设计人员应结合碰撞检查报告及时查明原因,修改BIM模型后再次碰撞,直至碰撞点清零。

3.3.3 钢筋碰撞优化

在优化存在碰撞冲突的钢筋时,要充分考虑施工的便利性,并坚持以下原则:①当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碰撞时,优先调整横向钢筋。②当纵向钢筋和竖向钢筋碰撞时,优先调整竖向钢筋。③纵向钢筋、横向钢筋、竖向钢筋自身通常不会碰撞,不需单独优化。

3.4 自动统计工程量

在公路桥梁设计阶段,大多是使用表格或是word文档计算各部分构件的工程量,使得数据相互孤立、缺乏联系。如果设计需求更高,相应的工程量无法动态更新,一旦遗漏更改,施工结果可能出现大变更。而利用Revit 软件中的“明细表”命令可直接提取出桥梁各部分构件的工程量。如果修改了桥梁模型中的部分构件,明细表中关于该构件的工程量会自动更新,大幅节约了设计人员的统计时间。

Revit软件中的桥梁结构工程量明细表可自定义,自定义内容有字段、过滤器、排序、外观等,具体见表1:

为了验证Revit软件统计工程量的可行性,自动提取了桥梁不同直径钢筋的重量,并与手工计算的工程量做对比,并定义了绝对误差C,见式(1)。一般情况下,A值越小,BIM技术的应用效果越好[5]。

(1)

式中,R——人工计算值(t);S——软件计算值(t)。

不同直径的钢筋工程量统计结果见图4:

对于直径为8 mm、10 mm、12 mm、16 mm的钢筋,其绝对误差C分别为0.60%、0.36%、0.18%、0.32%,平均值为0.36%,总体误差较小,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3.5 施工模拟

该公路桥梁的总体施工工序为桩基—系梁—墩柱—盖梁—箱梁—端部横梁—横向湿接缝—桥面铺装—桥面线。利用BIM技术对施工工艺复杂的部位进行施工进度模拟(在BIM模型中加入时间线),可检查设计施工工序的合理性,优化资源配置。

4 结语

该文研究了BIM技术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实施框架及具体工程应用,研究成果表明:

(1)将BIM技术应用于公路桥梁设计中可很好地实现可视化、参数化、协同性,提高设计质量。

(2)在实际项目中可基于CBIMS标准开展桥梁设计,并结合设计进度来选择BIM模型深度等级。

(3)桥梁BIM模型建立应优先使用Revit软件,需先定义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族库,并结合设计参数进行拼装。

(4)基于BIM模型可实现钢筋布置、钢筋碰撞检查、自动统计工程量、施工模拟等功能。

参考文献

[1]韦泽鹏, 成家胜. 基于BIM的桥梁智慧化设计系统研究[J]. 中国水运, 2023(9): 95-97.

[2]王博, 祝兴虎, 裴王简, 等. BIM正向设计在复杂立体交通设计阶段的应用[J]. 中外公路, 2023(4): 299-302.

[3]衡江峰, 高进进, 张谷雨. 基于BIM的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优化研究[J]. 工程与建设, 2023(4): 1106-1108.

[4]王开, 罗天靖, 李辉, 等. 基于BIM技术的桥梁下部结构参数化建模与协同设计应用[J]. 铁道标准设计, 2023(10): 134-140.

[5]靳雄兵. 基于BIM技术的测绘要素集成在公路勘察设计中应用的研究[J]. 江西建材, 2023(5): 169-171.

猜你喜欢

三维模型工程应用公路桥梁
联梁型钢大跨度悬挑脚手架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矿山虚拟环境三维模型系统优化方法研究
缸内直喷汽油机进气道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基于EDA平台支撑的轨道交通信控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汽车虚拟驾驶培训系统的设计开发
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跨线牵引无人机的飞行方案设计
针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试析公路桥梁检测技术与现实中的运用
阐述公路桥梁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