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上“新”
2024-06-14段曼张克成
段曼 张克成
要问如今什么词炙手可热,那一定有“新质生产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日荆楚,上“新”提质有何优势、具备什么基础?如何布局、抢占先机?
近日,湖北制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出台18条举措。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实施意见》起草部门相关负责人。
上“新”,湖北有“底”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依托科技、依靠创新。
《实施意见》提出未来5年湖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量化目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4%以上,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高到8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盘盘家底,心里有底——湖北是科教大省,丰富的科创资源提供了硬核支撑。湖北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两院院士81位,高等院校132所、在校大学生200万人,科研机构3600家、研发人员35万,高新技术企业2.5万家,有1家国家实验室、10家湖北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477家新型研发机构,科创平台矩阵、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条件居全国第一方阵。
湖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这个湖北的最大优势,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融通,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原创性、颠覆性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巩固提升湖北在全国科创版图中的创新策源、战略引领功能。
除了量化指标“定量”,《实施意见》还提出“定性”目标,即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四大结构”全面优化,单位GDP能耗下降10%以上,全力创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导区、世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美丽中国先行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核心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示范区,加快打造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打造“五区一高地”,湖北加速构建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坚实底座,湖北的地理区位交通优势是丰沃土壤,得天独厚生态大省优势是鲜明底色。
近年来,湖北锚定新型工业化主攻方向,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统筹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湖北现代产业体系正加速成形——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为骨干的“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3个产业接近万亿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湖北有4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达到16个。
湖北的区位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湖北处在陆海空三大“丝绸之路”交汇点上,能够形成辐射全国近三分之一人口的市场空间。近年来,湖北不满足于已有交通优势,力求提升开放枢纽功能。花湖机场与天河机场携手构建城市群、都市圈中独一无二的航空客货运双枢纽,不断挖掘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益”,高铁、公路纵横连通……湖北有条件畅通全球主要经济圈的现代交通物流体系,依托自由贸易区和各类口岸打造现代化开放体系。
湖北是千湖之省、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省份,是三峡大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所在地,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具有独特优势。经过这些年努力,长江干流湖北段、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江豚种群数量从2017年的1000余头回升至1249头,“水清岸绿、江豚逐浪”的美景成为常态,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态支撑。
盘好家底,湖北整装出发,向“新”竞速。
上“新”,四轮驱动
如何上“新”?《实施意见》提出了任务、思路和保障措施。
实施思路方面,《实施意见》提出:激活核心要素、夯实产业支撑、擦亮鲜明底色、塑造良好生态,“四轮驱动”使主要任务具有可操作性。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命脉,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要落到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上。
夯实产业支撑方面,湖北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线并进”。重点是打好汽车、钢铁、化工产业转型“三大战役”,推动算力、存力、运力和绿色电力“四力”倍增,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重点布局实施人形机器人突破、6G创新发展、高端AI芯片提升、量子科技攻关、脑机接口融合、合成生物引领等8大重点工程。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传统产业通过改造升级也能释放巨大增长动能。比如,兴发集团通过技改升级,实现产品从论吨卖到论克卖,过去生产一吨普通黄磷才卖2万元,现在创新研发的黑磷超级阻燃材料,每克价格高达5000元,“比黄金还贵得多”。
因此,要深入实施技改焕新行动,重点打好汽车、钢铁、化工产业转型“三大战役”,汽车要加快转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未来5年新能源车占比达到50%以上;钢铁要加快转向高端化,海工钢、特精钢等高端钢材占比达到65%以上;化工要加快转向精细化,食品级、电子级化工产品占比达到50%以上,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因此,要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未来5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1.8万亿、占GDP比重达到25%。加快推动5大优势产业能级跃升、挑起大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动9个新兴特色产业聚链成群、梯次发展,促进算力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培育合成生物、空天技术等千亿级核爆点,构建接续有力、相互支撑的特色新兴产业发展梯队。
未来产业具有高成长性、高带动性、高附加值“三高”特点,一旦成熟将会释放极强的爆发力,有的短短两三年就能成长为上百亿、上千亿的产业。比如,华工科技抢占激光领域新赛道,抢先布局3.2T硅光芯片、激光晶圆切割等产业,迅速成长为全国激光产业龙头企业,两年多时间营业收入从30亿增长到120亿,就是很好的例证。
因此,湖北发展新质生产力,须深度把握未来科技变革大势和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健康、未来能源5大主攻方向,布局实施人形机器人突破工程、6G创新发展工程等8大工程,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构筑新赛道的“卡位”优势。
绿色低碳发展是未来所向,也是重要的发展新赛道。湖北作为生态大省,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很重,生态优势转化的空间也很大。就“擦亮鲜明底色”举措,《实施意见》提出以深入实施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大力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等十大绿色生态工程等。
湖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就是要坚持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四化同步发展,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快把“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胜势。
以流域综合治理为牵引筑牢绿色屏障。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下一步,要进一步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聚焦长江大保护这个主战场,持续开展长江高水平保护提质增效10大行动,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含绿量”。
这些年,湖北下大力气抓绿色转型,以年均3.1%的能耗增速支撑了5.2%的经济增长。同时也要看到,湖北“四大结构”仍然偏重:产业结构上,传统产业占比超过80%;能源结构上,煤炭消费占比达到53%;交通运输结构上,公路运输占比70%以上;用地结构上,化肥、农药用量偏高,农业面源污染较重。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因此要以优化“四大结构”为抓手做强绿色动能。锚定“双碳”目标,围绕优化“四大结构”,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低碳交通等10大绿色发展体系,扎实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等10大绿色转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