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培训机构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2024-06-14李沛宸李施威许浩然
李沛宸 李施威 许浩然
音乐培训机构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提高其审美能力,并且能够促进学生美育教育的全面发展。但是音乐培训机构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不仅仅只是培养技巧,更重要的是音乐素养。但是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在目前的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问题,如学习的功利性太强以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等。作者认为,音乐培训机构需要明确自身在社会培训中的定位,以更好地了解教学的目标。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音乐才能。
一、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发展
社会音乐培训机构是当今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社会教育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音乐教育对人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地上升,人们对社会的音乐教育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音乐培训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普遍性的,他不受学历、年龄、性别、职业等影响;第二个特点是自由性的,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等方向来选择不同类别的学习方向,相比较学校的音乐教育中,校外音乐培训的教学方式会更加的灵活多样,更能以自身选择为出发点来满足需求。素质教育是人类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的是发展人的个性特长。根据参与者的兴趣及潜力,培养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对他们一生都能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中国的人口也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这也推动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现在许多的家长愿意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资,愿意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不同的培训机构,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大。其次,由于一些家长的工作繁忙,他们陪伴孩子的学习经历比较少,尤其周末或节假日,与其让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在家里肆意的玩耍,不如送到培训机构增加孩子的兴趣爱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而且也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家长们就可以安心地从事自己的事业。
2021年7月24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政策发布,即"双减"。"双减"政策的发布直接限制了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发展。大多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为音乐培训机构或者线上教育,使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队伍在不断地壮大。
二、现阶段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培训机构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从事音乐专业的,但还有一部分教师是没有取得从业资格证的。而且音乐培训行业科目较多,一个简单的教师资格证并不能验证教师音乐技能方面的能力。各机构的培训教师资历悬殊较大,兼职人员较多,导致从事社会音乐培训的教师责任心较差,流动性较强。第二个方面,由于培训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和价格打压,使得从事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教师待遇差异较大,所以教师跳槽的现象频繁发生。
由于近几年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不断兴起,培训机构的规模大小也是参差不齐,很多人觉得社会音乐培训机构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只要有几个生源就可以开起培训机构,所以大多数往往会忽略了教学最初的意义,没有一个规范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没有统一的教材,甚至还有一些机构还停留在口述教学,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接受程度。一个正规的校外音乐培训机构创立一个规范的教学体系以及设立规范的课程内容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就不会导致换教师变教学风格的情况出现,更不会出现随意教学的情况,从而保证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准。
与传统的校内学科课堂相比,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应当重视上课过程的趣味性。上课过程的趣味性指的是以学生心理为基础,强调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的态度,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热忱,让孩子在"玩"中学会音乐,学好音乐。上课过程要将实践与课程相融合,既能学习到音乐技巧,又能在实践中展示并检验学习成果,从而获得成就感。
三、未来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符合国情的双轨制发展
大力发展美育教育的前提是校内教育与社会音乐类美育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引进校外音乐类美育教育并且积极打造二者同时展示成果的平台。目前市场上,针对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匮乏,尤其音乐科目种类较多,使得校内音乐方面教育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更加无法独立完成所有的音乐类内容。针对校内教育缺少的服务,校内可用文化服务购买来解决无对应专业的问题。学校可以与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合作,来实现校内多种多样的课余活动及更专业的艺术教育,从而促进美育教育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以及音乐文化素养。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资源匮乏,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无论是校内还是社会的音乐培训机构的师资团队水平都难以保障,这就导致了音乐课程的教研水平以及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虽然各大知名音乐院校每年都会向全国输送许多的音乐类人才,但是选择音乐教育行业的人才少之又少,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更是稀缺紧张。
我国现在对于教师的认证还只停留在教师资格证方面,但是教师资格证的考核内容比较狭窄,通过考核的人员可能适用于校内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但是却并不适用于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对于社会音乐培训机构而言,需要的人才专业更加具体,并且所持有的音乐技能需要与机构的专业相匹配。
因此需要利用人才库规范从业人员,才能真正做到美育教育的全面发展。对于音乐类教育人才的认可,应当增加从业资格证,规范音乐教育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针对自身的音乐技能专业参加考核,从而保障音乐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保障校内及校外音乐机构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各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应当合理利用人才库来规范从业人员的规范性,最大程度地保障学生学习音乐的教学质量。
美育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也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美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以及文化素养。美育教育是全学段的教育,应当加强学生在校内的美育教育水平,并且优化校内的美育教育课堂,将美育教育的成果与校内分管人员的绩效考核相挂钩,使得美育教育成为校内分管人员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增强校内工作分管人员的积极性。
同时校财政应当对于美育教育的发展进行财政拨款,以支持美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校内学生的整体素质与艺术素养。
随着社会老龄化情况的加重,老年人的数量愈发增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就引起了我们的重视。老年人的艺术教育也逐渐成为现今社会上的热点话题,音乐能够给老年人的生活提高品质,带来快乐,并且起到保健的作用。人体和声波的共振能够使得老年人神清气爽,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且音乐的学习能够提高个人的修养以达到排解老年人孤独的烦恼等效果。
现如今,社会上老年人的音乐文化培训参差不齐,各民族、地域之间的差异也给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音乐培训市场带来一定的困难,部分地区老年人对于音乐培训的接受度较低。而且针对老年人的社会音乐培训机构也较少,大部分的培训机构都集中在儿童音乐教育上,这就体现了部分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眼界较窄,还没有意识到现在老龄化情况加重的国情。仅是儿童接受美育教育,并不能做到提升全民的文化素养,我们更要关心老年人晚年的幸福生活。而且,政府对于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音乐培养扶持较少,音乐培养体系失衡,进而导致了老年人晚年音乐培训生活发展的停滞。
针对老年人的晚年音乐培训生活,政府应当帮助加大音乐培训宣传力度,让老年人思想上可以接受晚年生活中的音乐培训。鼓励各大宣传渠道积极开办老年人晚年生活音乐培训专栏,鼓励制作老年人音乐培训类节目及作品,鼓励全国内的老年人积极参加各项音乐培训类活动。各地方单位积极举办老年人音乐文化展演,调动老年人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音乐丰富老年人的晚年,提升生活幸福感。
同时还要提高老年人的音乐培训质量。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于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是现阶段能够选择的校外音乐培训机构较少。校外音乐培训机构应当研发设立适合老年人参加的音乐培训课程,增加老年人的音乐培养资源,针对老年人独有的特点,设立多种有趣的音乐培训课程,真正实现精神养老的独立。
2021年开始,国家开始大力扶持美育教育,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坚决减少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同时为了青少年儿童的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我国开始逐步推行"双减"政策,同期还出现了"双增"政策。"双增"政策即为促进美育教育发展而出现的政策,增加青少年儿童的艺术培训,鼓励校外艺术培训机构的规范化发展。通过校外艺术培训机构使得学生排解学习压力,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艺术素养以及艺术审美。
美育教育渐渐成为了青少年儿童们的刚需,部分地区的学校将美育教育的评分纳入了学生的升学指标,艺术不再是选修课,在教育部推行的《意见》中,艺术课程已经被纳入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并且要求了艺术课程的含量不得过低,学生拥有的艺术特长也会在高考中成为加分项,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
国家还在多方面完善了评价青少年儿童综合素养的制度,这其中就包含了艺术素养。国家众多的政策都强调了艺术教育对于提升青少年儿童文化素养的重要性,以往不被校园重视的艺术教育也在国家的扶植下得到了肯定。目前已经有多所高校响应了国家政策,落地了艺术特长生的加分政策。这就给予了众多社会音乐培训机构重要机遇,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应当抓紧机遇,在规范操作下,优化自身来积极响应国家扶植,完善自身教学体系,优化培训机构内部的师资力量,提升自身教研质量及教研水平,提高管理水平,使得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发展更加强而有力,进而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
在国家大力扶持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情况下,社会音乐机构的监管也逐渐被提上日程。从一开始的全面停止办学许可证的办理开始,到现在的监管制度的实施,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已经逐渐走向正规流程,但是也应当给予社会音乐培训机构一定的发展空间。目前个别区域监管政策对于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具体要求还需进一步研究,如:场地面积、开办资金、营业时间等问题,应更符合当前阶段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实际情况。
因此,国家在监管艺术培训机构不规范发展的同时,也应当参考实际情况进行监管,给予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一定的发展空间。美育教育是需要校内教育以及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一同链接发展而促成的,所以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的发展也很重要。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美育教育的发展,从而提高全民的艺术文化素养以及整体素质。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校外音乐培训机构运营标准化研究》(LJKR0314)的研究成果。
李沛宸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
李施威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许浩然 盐城工学院学生
(责任编辑 李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