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彝族婚嫁歌的研究与保护
2024-06-14胡东明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彝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分布广泛,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彝族婚嫁歌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音乐艺术的展现,也是彝族历史和生活的反映,特别是妇女在其中的角色和经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彝族婚嫁歌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挑战。本文对于婚嫁歌的传承方式提出了新的措施,旨在提高年轻人对彝族文化的认同感,并能够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彝族婚嫁歌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助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彝族文化依然面临着消亡和失传的窘境。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凉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彝族人民繁衍生息之地,至今依然保留着古朴、浓烈的彝族文化。彝族的婚嫁歌是大凉山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形成演变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变迁和发展,具有独特性和丰富性。在彝族传统婚嫁仪式中,歌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承载着当地深厚的历史和群众情感。本文在概述整理大凉山彝族婚嫁歌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彝族婚嫁歌的形式,强调了其风格特点,力图宣传彝族婚嫁歌的文化魅力,引起大众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
一、大凉山彝族婚嫁歌概念
(一)基本情况
大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我国四川省西南部,此地区北起大渡河,与雅安市、甘孜藏族自治州接壤;南至金沙江,与云南省相望,东临云南省昭通市、四川省宜宾市和乐山市,西连甘孜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出“滑坡型”的地形特征,是一个山水相间、地形复杂的地区。[1]凉山全州总面积为6.04万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凉山脉和小凉山脉贯穿而过,山峰众多,河流纵横交错,地势较为险峻。在历史上,彝族人民曾经历过奴隶、封建制度的压迫,并进行过多次勇敢的抗争,形成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权,坚毅勇敢的性格,这种性格特征在当地的音乐文化中也有强烈体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地区,除了彝族外,还有苗族、布依族、回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各个民族之间相互交融、和睦相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景观。彝族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化和传统习俗。在大凉山地区,人们仍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服饰、音乐、舞蹈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在大凉山彝族的婚嫁仪式中,婚礼通常持续多天,庄重而盛大,而婚嫁歌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婚嫁歌由一位有经验的歌者带领,歌者通常是彝族中备受尊敬的长者,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民族底蕴,以优美的歌声和动人的舞蹈来祝福新人,并将婚礼的喜庆氛围推向高潮。彝族婚嫁歌的内容有祝福新人、祈求幸福和繁衍、赞美新娘和新郎等。这些歌曲旋律悠扬、动听,歌词富有哲理和深意。通过歌声,彝族的长者向新人传递着对幸福婚姻的期盼、对子孙繁荣的祈愿,同时,也传达了对彝族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传承,对爱情、家庭和生活的热爱和祝福,以及对新人美好未来的期许。[2]另外,彝族婚嫁歌的舞蹈元素在婚礼仪式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渲染氛围的作用,在演唱时随着音乐节奏跳动身姿,吸引人们的目光,增添了婚礼的喜庆氛围,使整个婚礼更加热闹和欢快。
(二)发展
彝族婚嫁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起初是由部落长老或有演唱天赋的人传唱,用于祈福、庆祝和纪念婚礼。在婚姻这一重要的人生仪式中,婚嫁歌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婚礼仪式的一部分,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民族语言、音乐、舞蹈以及风俗习惯。歌曲内容涵盖了爱情故事、家庭生活、田园风光等多个方面,歌词既包括动人的故事,也有赞美自然、祈求幸福的内容,展现了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彝族婚嫁歌的内容反映了彝族妇女在特定时期中的地位和经历。以《阿嫫尼惹》和《热打》为代表,其核心内容揭示了彝族妇女在凉山父系氏族奴隶制中的低下地位,记录了她们从出生到出嫁乃至人生终结的不幸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彝族婚嫁歌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元素,使得婚嫁歌更加丰富多彩。例如,现代的婚嫁歌可能会加入一些流行元素,或者在歌词中反映新时代的价值观念和风貌。这种融合与创新,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使其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当代社会中,彝族婚嫁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一些文化机构开始重视对彝族婚嫁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学者们从音乐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通过开展研究活动来推广这一文化;另一方面,年轻人也开始积极参与到彝族婚嫁歌的传承中。他们通过学习和传唱婚嫁歌,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也为彝族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大凉山彝族婚嫁歌形式
彝族婚嫁歌作为一种音乐形式,不仅是彝族人民情感表达的载体,也是其文化体系内的一种交流、表达的语言艺术。在彝族传统婚礼中,婚嫁歌通常伴随着其他仪式一起进行,如献花、敬酒、交换礼物等环节。演唱者以动人的歌声,使得婚礼更加隆重而神圣。婚嫁歌通常采用对唱或合唱的形式,旋律优美动听,节奏鲜明,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这样的演唱方式不仅能够增强歌曲表现力,还能让参与者更加沉浸在婚礼的喜悦氛围中。对唱往往出现在叙事或情感交流的场景,而合唱则用于进一步强化情感认同和祝福愿景。在当地,婚礼是男性来送嫁,因此婚嫁歌需要由男声来唱,表达不舍和送别之意,而劝嫁歌与此相反,只能由女方演唱,以此来表明女方的婚姻选择是有意义的。[3]
婚嫁歌作为婚礼中的核心部分,曲调和歌词的变化反映婚礼过程中的不同情感和仪式阶段。在婚礼的迎亲或庆祝阶段,歌曲通常采用欢快的旋律,以表达幸福和庆祝的情绪,这时的歌曲多使用明亮的“羽调式”,如《阿依阿芝》,便符合彝族婚嫁歌曲“羽调式”的特点。“《阿依阿芝》节奏型中的拖长尾音的效果,配合彝语的语言习惯,更强调了人物的动作和事情的程度。强调了阿芝种麦之劳,酿酒之辛,出嫁时间之久,思念家乡亲人之切,婆家人心之狠等。”[4]而在婚礼中较为悲伤的时刻,例如新娘告别家人时,歌曲的旋律则会显得哀婉,反映了离别的凄苦和不舍,这些称之为哭嫁歌,如《妈妈的女儿》和《留住》等曲目,通过低沉、婉转的歌声,表达了对包办婚姻的不满与悲痛情绪。此外,在婚礼的不同阶段,还会演唱其他类型的歌曲,如迎客调、吃酒调等,每种曲调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在此基础上,男女声调也有区别,男声调雄浑高亢,而女声调则柔和细腻。
彝族婚嫁歌内容多样,有记录彝族生活,有故事叙述,也有即兴演唱,内容都是对彝族生活场景的叙述,表现出彝族民众的生活方式和特征,凉山彝族特有的打歌、跌脚、跳乐也是反映彝族传统社会的重要形式。这些曲调和歌词的变化不仅展现了彝族音乐的丰富性,也使得婚嫁歌更加贴近人心,成为传递情感的重要媒介。通过这样的音乐形式,彝族人民能够直接地将当时的气氛与情感抒发出来,使得婚礼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整个民族群体共同参与、娱乐的过程。
三、大凉山彝族婚嫁歌的传承现状与保护
(一)传承现状
生活环境对于彝族婚嫁歌的传承至关重要。彝族多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对彝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因此,婚嫁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的写照,反映了彝族人对自然界的敬佩、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目前,彝族婚嫁歌在部分地区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传统的婚嫁歌仍在传唱,它们不仅仅是歌曲本身,更是一种族群记忆和情感的传承。婚嫁歌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的,在许多彝族家庭中,长辈们会在家庭聚会、节日庆典或是闲暇时光,唱起传统的婚嫁歌,他们会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传达其中蕴含的正确观念和生活智慧。通过这种方式,年轻一代不仅学会了歌曲本身,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习到了这些歌曲背后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在婚礼仪式上,亲友们也会现场演唱婚嫁歌,并在传统文化活动中传递给新的一代。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彝族婚嫁歌的传承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从年龄段来看, 70 岁左右的人依旧沿袭着婚嫁歌文化;中年彝族群体的传承状况已变得严峻起来,人数占比不多,[5]且掌握传统婚嫁歌技艺的老一辈人逐渐减少。由于现代教育的普及影响,年轻一代的彝族人接触到了更多现代化的音乐和文化元素,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现代化的娱乐方式,对于传统婚嫁歌的兴趣和了解逐渐减少,缺乏学习的机会和传承的意愿,导致了婚嫁歌的传承断层。因此,如何培养一批年轻的传承者,保护和传承彝族婚嫁歌的技艺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保护策略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婚嫁歌的传承正在面临着挑战。因此,为了保护和传承婚嫁歌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例如,建议将其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不仅可以提升其社会地位,也可为其提供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另外,利用现代社会媒体技术和信息传播的便利条件,具有婚嫁歌传唱技艺的人可以在各地举办演出活动,将婚嫁歌推向更广泛的群众,在进行专业化的表演和创作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歌曲的新内容和新形式。还可以通过录制专辑、视频传播等现代的媒介手段,将婚嫁歌的内容和旋律保存下来,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这一独特的文化。
近年来,受文化传承的影响,一些学者、文化工作者和政府机构开始致力于彝族婚嫁歌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建立相关档案资料,以便后人学习和研究。此外,一些地区还开展了婚嫁歌的教育和传承项目,邀请老一辈的歌手向年轻人传授婚嫁歌的演唱技巧和背后的文化意义。通过开展文化节庆、比赛表演、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在教育领域,学校也将彝族文化纳入教学内容,开设相关课程,鼓励学生了解和学习彝族婚嫁歌,培养年轻人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彝族婚嫁歌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一文化现象。一些年轻的彝族人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婚嫁歌,使其在网络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发扬。同时,数字化技术也为婚嫁歌的保存和整理提供了便利,确保了这一文化遗产的长久保存。除了在传统婚礼中的应用,婚嫁歌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传唱和欣赏,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除了文化层面的努力外,相关部门也应提供更多支持和保护,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奖励措施,鼓励彝族婚嫁歌传承者和爱好者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
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彝族婚嫁歌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种特色文化活动。在一些彝族聚居区,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婚嫁歌的演唱和相关婚礼习俗,这种互动形式的旅游活动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也为婚嫁歌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势头锐不可当,从宏观角度上看,只要各民族充分挖掘和发挥本民族文化的优势,把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民族文化产业,必将促进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振兴,还能带动当地民众自觉地弘扬并传承本民族文化。[6]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财富,也是我国发展文化软实力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保护和利用好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是增强文化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的需要。[7]
结语:
彝族婚嫁歌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它见证了彝族人民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婚嫁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尽管婚嫁歌面临着传承的挑战,但通过各界人士的努力和创新,加强对婚嫁歌的研究和教育工作,探索适应现代社会传承的途径和方法,使彝族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能够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凉山彝族婚嫁歌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的桥梁,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作出贡献。
本文系自贡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川轻化工大学共建市厅级科研平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研究中心,资助项项目:“凉山彝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MYYB2023-2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袁艳、陈建林、钟继刚:《凉山彝族民歌与民俗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21年第10期,第1页。
[2]师玉丽:《四川凉山彝族婚嫁歌的音乐形式及其保护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8期,第91—94页。
[3]孙晓曼:《凉山彝族音乐叙事的文化人类学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2期,第144—147页。
[4]王楠:《彝族传统婚嫁叙事歌“阿依阿芝”表演及音乐形态研究》,《音乐生活》2020年第6期,第84—87页。
[5]杨娟、刘云:《黔西北彝族婚嫁歌文化生态调查与传承保护研究》,《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20期,第62—65页。
[6]王菊著:《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7年第11期,第9页。
[7]刘星:《适应与创造:论四川凉山彝族文化的传承路径》,《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第10期,第100—105页。
胡东明 博士研究生,四川轻化工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李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