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引领西北地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4-06-14陈蕾师东晖
陈蕾 师东晖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宁夏‘六特产业品牌建设效果评估与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3NXCYJ04)
西北地区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比较优势明显,但在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新质生产力进程中仍面临产业体系建设不完善、市场衔接不紧密、农业专业人才缺乏、龙头企业较少等因素影响等问题。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新质生产力为依托,可以进一步提高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新时代下发展方向从“促增量”到“提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是传统产业占比最高的行业之一,但传统产业并不等同于落后产业,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大国小农”向“大国强农”的历史性跨越阶段。[1]通过加快农业技术装备、资本、劳动力、组织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变革,发展设施农业、电商销售、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等新业态,构建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中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生产力由“旧质”向“新质”的跨越式转型。特色农业能释放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是提增农业质效的重要内生力量,也是强化区域竞争优势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西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着眼未来产业,也要瞄准传统产业所需,将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把特色农业作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最终实现整体高质量发展。西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建设逐步完善与比较优势日渐凸显,特色农业的发展基础更好。
(一)西北地区基本概况
西北地区主要包含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5个省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大部分处于“胡焕庸线”以西,受地形气候影响土地资源、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农业用地仅占全国13.35%;人口数量10358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4%,乡村人口占总人口39.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乡村就业人员数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包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北方防沙带等一批关乎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节点与生态屏障,发展现代化特色农业,有利于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西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性明显,区域内农业包含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高原农业等,区域农业特色明显。近年来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总值逐年增长,但较东部地区农业生产力提升空间大,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可以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
(二)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成果显著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初具规模,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成果显著。西北各省区依托区域特色品种,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已打造出一批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比如陕西洛川苹果、甘肃定西马铃薯、宁夏中宁枸杞、青海玉树牦牛、新疆库尔勒香梨等39个产区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并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产值。西北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2023年陕西苹果、猕猴桃总产量分别达到1372.1万吨和146.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分别达到1310亿元和203亿元。[2]甘肃聚焦“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已获批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8个、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农业产业强镇49个。[3]宁夏围绕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六特”产业发挥区域特色延链条增效益,2023年“六特”产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2600亿元。[4]青海实施的牦牛、藏羊、油菜等3个产业集群,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0家,产业化联合体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184家,带动农户达4.5万户,牦牛藏羊集群一、二、三产业总产值累计达到327亿元。[5]新疆制酱番茄、酿酒葡萄、红辣椒、甜菜、打瓜、啤酒花、枸杞、红花、油葵、亚麻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逐步壮大,得益于区位优势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量也逐年增长。
(三)特色农业发展比较优势逐步凸显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北地区现代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同时受土地、水资源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限制,地区传统农业并不具备优势。虽然在传统产业结构下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较差,但依靠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推广,地区传统的农业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为农业生产打破了资源约束。得益于现代市场经济对传统无特色农产品需求已日渐淡化,而特色鲜明、品质高、污染少的农产品需求更加旺盛,西北地区生产方式相对绿色,区域内包含绿洲农业、戈壁农业、高原农业、河谷农业等多种具备地方特色的农业方式,产出产品独特、质优、经济价值高,发展绿色高质量农业生产的基础较好。
西北地区形成特色农业
新质生产力进程中面临的困境
西北地区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比较优势明显,但在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新质生产力进程中仍面临产业体系建设不完善、市场衔接不紧密、农业专业人才缺乏、龙头企业较少等因素影响等问题。
(一)产业链整合不完善,产品附加值较低
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不能只依靠科技创新,整合、延伸产业链,也是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受制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经营机制,西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处于较为初级阶段,产业链涉及农业产前农资产品、种植或养殖、农产品粗加工以及销售,且各环节主体之间的关联松散,农业研发、储运、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缺失,“阻碍”了农业产业链向其他产业延伸的创新经营。
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西北地区特色农产品如陕西洛川苹果、甘肃定西马铃薯、宁夏中宁枸杞、青海玉树牦牛、新疆库尔勒香梨等大多作为粗加工产品销售或东部食品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附加值低、加工规模小、产业链短,经济效益不明显。产业链组织机制不完善,产业链各环节缺乏规划。农户、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信息沟通不畅通,生产者与市场之间沟通不畅,供应方、客户、购销三方各自为政,缺乏一批形式多样的市场中介组织来支持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资源无法市场化和商品化利用。
(二)产业布局与市场衔接弱,未能发挥特色产区优势
农业发展“轻市场、重资源”现象严重。由于空间距离上与市场较远,且发展以资源导向为主,西北地区在产业布局层面过于倚重本地农业资源,在响应市场需求方面较弱,容易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过剩等问题,影响自身产业发展。如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都将肉牛与奶产业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对象,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饲草价格大幅提升,产品滞销,养殖成本上涨、消费市场饱和,养殖户与企业难以为继,产业发展陷入困境。
由于市场发育水平较低、农产品品类相近,西北地区主导性特色农业产业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如陕西以“3+X”农业特色产业工程(苹果、奶山羊、棚室栽培)为抓手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甘肃紧盯“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宁夏大力发展“六特”产业(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青海重点培育6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牦牛、藏羊、青稞、油菜、蔬菜、生猪),新疆提出打造八大产业集群中涉及特色农业共4项(粮油、棉花、绿色有机果蔬、优质畜产品)。各省区主导特色产业中畜牧业以牛羊肉为主,蔬菜多为冷凉蔬菜,水果以苹果、香瓜等西北常见瓜果为主,不能有效发挥产区特色,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低水平竞争,不利于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农业专业人才缺乏,龙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由于西北地区在基础设施配套、教育医疗就业环境等方面均落后于东部地区,在引培人才方面难度较大。受专业设置、工作环境与薪酬影响,在全国层面农业专业技术与经营人才缺乏较为严重,西北地区农业人才缺口更大。由于西北地区农村在基础设施配套、教育医疗就业环境等方面均较为落后,大部分农业从业人员年龄老化、受教育水平较低、数字化与信息化素养不高,加之尚未形成系统性、专业性的农业人才培训体系,导致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高端要素支撑力整体不强。
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链主”是核心。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链的“链主”,能有效地聚集、扩散与组织各种要素资源,发挥拉动和推动主导产业作用。截至2023年,西北地区共计有230个国家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陕、甘、宁、青、新5省分别为54个、45个、27个、25个、79个,与2019年比增长74.2%,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龙头企业数量仍较为匮乏。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特色农业
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新质生产力为依托,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同时可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一)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新质生产力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因此,对于特色农业来说,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深刻变革,是一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全方位突破。
具体来说,一是要以创新为引领,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以协调为纽带,结合新质生产力布局“一县一业”的农业产业链,注重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韧性,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推动资源共享、市场互通、产业协同,实现区域间的共同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三是以绿色为导向,倡导生态友好型农业,推动农业的生态化发展,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如有机农业、生物防治等,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优化资源利用,采用科学的耕作方式和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四是以开放为平台,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开展合作和投资,引入外资和技术,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全球化发展,加强与国际农业组织的合作,推动农业新技术和新模式在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要打造开放的市场环境,鼓励农业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
五是以共享为落脚点,建立农业技术共享平台,鼓励公共和私人部门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使这些技术能够被广泛传播和应用,同时也要激发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以此推动农业收入分配机制的共享。
(二)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培育特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改变传统生产力,突出科技创新与驱动的作用与力量,才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
一是改变农业传统生产力的要素依赖,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深化改革。在劳动力要素中,要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加强农业科研团队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土地要素方面,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在资本要素方面,要创新农业金融体系,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如农业保险、农业信贷等,拓宽农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在技术要素方面,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广大数据、物联网等农业信息化技术,培育数字农业发展新动能,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二是通过模式创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培育农业科技创新模式,通过使用精确的农业技术和数据分析,可以实现更精准的农业资源管理、病虫草害监测与预测、水肥的精准供给和作物生长的监测等。培育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方法,发展有机农业、水稻秧苗直播、秸秆还田等环保农业模式,提供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培育农业产业经营新模式,通过农业产业园区、农户合作社、农业大型企业等形式,推动规模化经营和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效益。同时,可以加强合作社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三是创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向农民推广和示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农业科技示范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等服务,帮助农民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着重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根据地区的资源禀赋与实际发展情况,采取适合地区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避免无差异化的复制与跟风,稳步有序推进特色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是充分利用地区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依托地区资源禀赋,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特点和水资源情况,选择适宜的农业产业。例如,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水果种植或水产养殖产业,在土壤适宜的地区可以发展农作物种植。
二是引进适应性强的新品种和技术。通过引进优良品种、高效施肥技术、先进的灌溉技术等适应当地环境的新品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是推动多元化农业生产。根据地区特点和市场需求,发展多元化的农业产业。可以选择发展有机农业、特色农产品、农旅融合等特色产业,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建立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追溯和监管机制。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加强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管理、加强农产品检测和监测等手段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五是打造农业品牌形象。通过产品包装、宣传推广等手段,打造农业品牌形象,提升地区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开展品牌推广活动、参加农产品展览会等方式来宣传和推广。
(四)以创新人才培养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
人才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元素,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也需要有生力军,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6]因此,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人才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创新人才不仅可以推动农业技术的本土化创新,适应国内的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还能帮助农业产业链实现上下游的深度融合,开拓农业新领域,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发展,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一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具备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市场营销能力和农业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够适应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优化农村人才结构,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可以有效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升级。
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具有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特点,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推动农村产业集聚、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加工等措施,可以提高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是加大农业创新型人才的培训力度。建立完善的农业创新人才培训机制,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农业人才培训体系,包括田间学校、远程教育、职业院校培训等,以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同时培训内容应与时俱进,尽可能涵盖现代农业技术、农业企业管理、农业市场营销、农业法律法规等,以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农业人才。鼓励农民创新创业,政府、社会组织、科研院校等机构为农业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
(五)以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驱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的体系。[7]这种体系强调服务的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驱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不仅可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实现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促进合作与协同发展以及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还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立市场导向的服务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基于市场需求的服务模式,使农业社会化服务更加符合农民和市场的实际需求。鼓励企业和服务机构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农业技术咨询、农产品销售、农业保险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二是建立市场化运作平台。通过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吸引各方参与,形成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也可通过提供开放、透明的市场信息,促进供需双方的对接和交易。尤其是积极培育农业新型服务主体,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是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向技术、市场、金融、增值服务等方面进行拓展,通过线上线下的服务平台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形式。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拓展服务对象,不仅服务于传统农民,还可以服务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如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增收机会。
参考文献
[1]罗必良:《耿鹏鹏.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脉络、基本内核与提升路径》,载《农业经济问题》,2024(04):13-26页。
[2]吴莎莎:《陕西园林水果总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载《陕西日报》,2024-03-17(03)。
[3]王朝霞:《“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甘肃全力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载《甘肃日报》,2024-05-06(03)。
[4]乔素华:《宁夏“六特”产业全链条综合产值破2600亿元》,载《宁夏日报》,2024-01-30(01)。
[5]王臻:《青海省牦牛藏羊产业集群 总产值达327亿元》,载《青海日报》,2023-08-08(01)。
[6]《习近平: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3/07/c_1122502719.htm?ivk_sa=1024320u。
[7]王璐瑶:《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载《农机使用与维修》,2023(01):74-76页。
作者简介
陈 蕾 宁夏社会科学院综合经济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经济统计
师东晖 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在读博士,专业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生态文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