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校在“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方面的路径探索

2024-06-14赵梦杰

新西部 2024年5期
关键词:党校基层培训

“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基层党校在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干部培养选拔、理论研究、智库建设、党建工作指导以及社会服务与群众工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党的事业发展和党员干部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进入新时代,基层党校如何在“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方面进行新的路径探索,对于进一步提高基层党校的培养质量和水平,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层党员干部数量众多,且身处为民服务的最前沿,是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主力军,其能力素质的高低关乎到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基层党校工作的前沿性、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紧密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它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入新时代,基层党校如何充分地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基层党员干部的特点,提高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培养造就爱党、言党、忧党、为党的干部队伍,切实发挥好党校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基层党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新形势下基层党校的重要作用

“202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各级党校要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1]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的“神经末梢”,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关乎基层社会发展稳定和谐大局。”[2]

基层党校是培养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部门和主要渠道,我党历来重视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历史充分证明,基层党校在提升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政治敏感度和思想境界,坚定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对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党的事业的发展,基层党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如何更好地发挥基层党校的作用,“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基层党校在“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方面的路径探索进行研究和总结,对于进一步提高基层党校的培养质量和水平,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基层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党校的所有财富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急需的资源。”[3]师资队伍的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包括教师专业背景单一、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年龄跨度大,年龄断档情况较严重,既有教学经验又年富力强的教师极其缺乏。教师队伍的专业和年龄不够均衡,无法满足党校培训的高质量需求。

2、教师培训机制不完善:近年来,党校缺乏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教师培训往往只在特定时间或特定场合进行,缺乏连续性和持续性。教师无法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研究成果,可能降低了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3、教师与实际工作脱节:基层党校的教师大部分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实践操作和教学技能的培养,无法及时了解和理解基层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和问题。这可能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影响教学效果和实用性。

4、缺乏教师交流和合作机制:基层党校缺乏教师交流和合作的机制,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学习机会有限。这可能导致教师在教学设计、教材资源等方面无法充分借鉴和分享经验,限制了教学的创新和提升。

5、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教学,但由于基层党校人员少、行政任务重,教师岗位与行政岗位往往“专兼结合”,党校教师成为了行政工作中的主力。大部分基层党校教师既肩负教学任务又承担行政、撰写各类公文,处理行政事务挤占了教学备课时间。基层党校教师具有“万金油”的功能,不专导致不精、不精导致专业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薄弱等问题,影响党员干部培训的质量。

(二)缺乏实践的经验

基层党校的教师虽工作在基层,但出去调研的机会很少,缺乏实践的经验,很难以课堂传授为渠道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首先,实践是理论的重要检验和丰富源泉。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可能无法深入了解和把握基层工作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无法真实感受和理解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和困难,从而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可能导致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案例和操作指导,使学员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其次,缺乏实践经验可能限制了教师对新兴事物和趋势的了解和把握。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层出不穷,基层党校教师如缺乏实践经验和及时的调研,可能无法把握和理解这些新兴事物的本质和背后的变化规律,从而在教学中无法提供最前沿、最新颖的知识。

(三)科研方向打“游击战”

基层党校的教师通常需要承担丰富的教学任务和组织工作,时间相对有限。因此,他们对科研方面投入精力不够,往往难以专注于深入的科研工作,导致科研作用发挥不突出。相比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他们在科研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另外,基层党校的教师一般没有稳定的科研主攻方向,往往是遇上什么问题就写什么样的论文,学术研究打“游击战”。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相比,基层党校的科研经费、设备和图书馆资源等都相对有限。这使得开展一些复杂和高投入的科研项目变得困难,限制了科研的发展和深入。

(四)激励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基层党校的制度设计不够完善,在鼓励引导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激励机制不够多样化:当前,基层党校的激励机制相对单一。主要以薪酬福利为主,忽视了其他形式的激励方式,如晋升机会、岗位培训、学术交流、科研项目支持等等。因此,需要建立更为多元化、全面的激励机制,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激励奖励的灵活性不足:目前,基层党校的激励奖励机制在设置上可能相对僵化。一些奖励项目和标准相对固定,难以灵活地根据个人特长和贡献做出调整。因此,需要更加灵活地设计激励奖励机制,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和不同贡献的特点,体现公平和公正。

推进基层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路径探索

(一)优化专职教师队伍

让基层党校教师成为真正的“专职教师”,术业有专攻,增强专业素养和能力,有更多的时间来打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1、制定合理的教师招聘计划:根据党校的发展需求和学科结构,制定合理的教师招聘计划,引进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人才,增加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供长期、持续的、专业的培训机会,包括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培训,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通过外出学习和交流,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授课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培训工作。

3、建立教师交流和合作平台:建立教师交流和合作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学习,共同研究和分享教学经验和教材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4、把专职教师和行政工作分开。将专职教师从行政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专注于教学工作。一方面,专职教师通过深入研究、教学实践和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员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另一方面,专职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备课、讲课和评估学员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进度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员的学习成果。

(二)深入基层走访调研

乘党中央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加大调研力度“带着问题下基层,深入实际搞研究”。着重突出本地特色、发挥独特优势,打造既有历史原味、思想深度,又有时代表达、实践厚度的教学体系,梯次打造校级、市级、省级精品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党校教师到党政机关或基层挂职锻炼力度,实行蹲点调研制度,组织党校教研人员到基层一线深入了解实际,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基层党校教师面临的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学对象,因此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扑下身子去了解民情、掌握民意、摸清实情,才能洞察本相、分析本质、探究问题,才能在讲课中从不同角度引导学员思考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5]作为党校教师,只有在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才能满足学员需要。通过深入基层,将丰富和创新已有理论与探索回答学员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进而提高学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展现出既有历史原味、思想深度,又有时代表达、实践厚度的教学成果,进而打造精品课程。

(三)科研实现“两个转变”

基层党校专职教师按专业分类,一是科研方向由“游击战”向“阵地战”转变。从长远来看,学术研究应该先打阵地战,先确定主攻方向,然后再解决有关问题;二是科研队伍由“单打独斗”向“联合攻关”转变。主要有以下五种举措:

1、建立科研团队:组建专业科研团队,引进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提高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鼓励团队成员根据专长进行不同的研究方向,形成互补和合作的关系,共同推动基层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

2、优化科研环境和条件:基层党校提供必要的科研资源和条件,为科研人员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研究热情。同时,加强科研管理,提高效率和质量,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3、建立合作机制:基层党校可以建立科研合作机制,促使科研人员之间相互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可以设立科研项目组或研究小组,让研究人员共同承担科研任务,并通过交流与合作共同攻克难题。

4、提供支持与培训: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技巧。可以开展协作管理培训、沟通与协调技巧培训等,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适应合作工作方式。

5、注重成果落地和应用: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和党务工作的支撑,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落地。通过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培训和党建实践中,提升科研工作的直接价值和意义。

(四)健全机制激发科研潜力

充分理解教师搞科研的辛苦,找准问题,对症下药,鼓励推广科研项目“包干制”,探索科研成果周期考核制,完善科研项目和成果量化标准,推动科研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

1、加大科研资源投入:基层党校可以加大对科研的资源投入,包括科研项目经费、实验设备和文献数据库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建立和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共享科研资源,提高科研实力和水平。

2、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准确的科研评价体系,以科研项目、学术成果和社会影响力等为评价指标,综合考量教师的科研贡献和能力。提供多样化的科研激励和奖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和创新能力。

3、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建立基层党校的科研团队,组织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合作研究,提供交流学习和共同成长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4、设立科研支持体系:建立科研经费的申报与管理机制,提供项目资助和科研基金,鼓励教师开展研究和探索。同时,加强科研指导和培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方法,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基层党校在“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路径探索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进步和完善需要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创新,相信通过持续的改进和探索,基层党校必将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3]韦日平、赵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论纲》,载《理论探讨》,2020(04):45-49页。

[2]吴俊璐:《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大跨越》,载《赤峰日报》,2022-01-20(08)。

[4]张剑:《借鉴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先进经验 推动滨海新区党校创新发展》,载《求知》,2017(01):32-35页。

[5]刘晓川:《党校教师要修好“深入基层”必修课》,载《党课参考》,2022(06):121-124页。

作者简介

赵梦杰 中共汝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党校基层培训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培训通知
基层在线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走基层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