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种吃出来的寄生虫病
2024-06-14吉杉刘晓燕李侗曾
吉杉 刘晓燕 李侗曾
“五一”假期,马先生携全家前往南方某省旅游。假期之后,马先生出现食欲不振、浑身乏力的症状,有时还会腹泻。他觉得可能是外出游玩时作息不规律、水土不服导致的。没想到一个月后,马先生出现了发热、畏寒的症状,不得不到医院就诊。
医生了解到,马先生的体温最高曾达到38.5摄氏度,有肌肉酸痛、恶心、右上腹疼痛的症状,于是加急给他做了彩超影像学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他被诊断为胆囊炎。接受药物治疗后,马先生仍反复发热伴有腹部不适,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如此反复了20多天,马先生也很困惑:“吃了退烧药,用了抗生素和激素,一点儿效果都没有,我到底得了什么病?”
医生也感到困惑,又为马先生安排抽血化验及影像学检查。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数高出正常值数十倍。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更让医生大吃了一惊:肝内多发密密麻麻的小斑片影,看起来就像感染化脓。
医生追问病史后得知,马先生的妻子和朋友也有相似症状,三个人曾在旅游期间被美食博主的视频吸引,打卡网红餐饮店,尝试了淡水生鱼片。此时,检验科医生打来电话,说马先生的粪便里查出数不清的肝吸虫虫卵。在场的医生恍然大悟:马先生及其同伴患的是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是种什么病
肝吸虫病又叫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引起的寄生虫病。肝吸虫病是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其幼虫进入人体后,会从十二指肠滑到胆管并定居。成虫靠“吃”肝脏繁衍后代。
肝吸虫感染人体后,有的患者能存活20~30年。肝吸虫不仅会损害肝脏,导致胆囊炎、肝硬化,甚至还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定为胆管癌I类致癌因素。最可怕的是,肝吸虫是一种非常善于蛰伏的寄生虫。人体被其感染后,很难发现它的存在。
肝吸虫的幼虫主要寄生在鱼和虾体内,多数患者是因为进食未煮熟、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或分泌物的淡水鱼或虾而感染。因其蛰伏时间长,有的患者感染数年后才发病,根本不会联想到发病与曾吃过生鱼、虾有关。加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易被误诊为肿瘤、肺结核等疾病。
肝吸虫病的流行趋势
肝吸虫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各国。随着天气转暖,旅游季到来,目前国内不少省份都有肝吸虫病的报道。肝吸虫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尽管政府对肝吸虫防控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我国部分省市肝吸虫的感染率仍有升高的趋势。近年来,四川、福建、河南、安徽、重庆、广西、江西及东北地区均有肝吸虫病例的报道。
肝吸虫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温带、热带地区病例相对较多。过去,妇女、老年人、儿童是肝吸虫病的高发人群,但近年来,年轻人成为旅游的“主力军”。他们为了追求新鲜感,奔向“网红”打卡地尝试各种新潮美味,导致肝吸虫病感染年龄段年轻化,逐渐趋向于30~45岁。
有人生吃淡水鱼虾后感染了肝吸虫,治好后还是会生吃鱼虾,每年感染两三次,仍不以为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人员流动将更加频繁,食物来源及饮食方式更趋多样,受肝吸虫威胁的地区和人群也进一步扩大。
我国肝吸虫病监测体系同时纳入了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主动监测是指政府每年针对人群、地理环境、鱼群、中间宿主、卫生状况等自然和社会因素进行定期检查。被动监测主要依靠医疗机构对有相关流行病史和临床表现者完善病原学检查。
多次感染也无妨吗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肝吸虫,就应及时就医。建议前往感染科或者消化科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肝吸虫病患者无论有无症状,都要先使用驱虫疗法。
吡喹酮是治疗肝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具有疗程短、疗效高、毒性低、反应轻,以及在体内吸收、代谢快等优点。患者连服2天吡喹酮,3个月后,其粪便虫卵阴转率达90%以上。次选药物是阿苯达唑,副作用较少,效果也令人满意。7天为一个疗程,患者治疗后粪便虫卵阴转率达95%以上。
舌尖上的美味充满诱惑,所以总有人铤而走险——为了追求鱼生之鲜,不仅不经加温处理,还将切好的鱼片立即冷藏。很多肝吸虫病患者觉得只要规律口服打虫药,疾病就能痊愈,即便多次感染也无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乐观。肝吸虫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中繁衍生息。日积月累,肝吸虫越来越多,就会占据肝脏及胆管,引发癌症等更严重的疾病。
肝吸虫感染者多为中青年男性,他们是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如果因小小的生鱼片患上严重疾病,就会对整个家庭的正常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防治肝吸虫病的重要性
鱼是可以吃的,但最好做熟后吃。特别是肝吸虫幼虫对温度的耐受力较强。研究发现,吃鱼片粥时,如果鱼片较厚或数量较多,放入粥内时间较短,就不容易杀死囊蚴。夏季吃烧烤小鱼时,不少人会将小鱼表皮烤熟即吃,小鱼内部多半未能烤熟。此时,囊蚴也不能完全被杀死。
另有实验发现,将厚度为1毫米的生鱼片放入90摄氏度、80摄氏度和60摄氏度的水中,囊蚴分别在1秒、4秒、10秒内全部死亡。
除了通过生吃鱼、虾感染,肝吸虫病还能够通过以下方式感染:手部卫生清洁不到位、餐具清洁不到位、手抓食物吃、生熟菜板不分开等。
我国有1300万肝吸虫感染者,占全球肝吸虫感染者的50%以上。因此,我国肝吸虫病防治影响全球肝吸虫病控制进程。
显微镜下的肝吸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