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穷开发:昆山之路的第一步

2024-06-13华惠毅

世纪风采 2024年6期
关键词:自费昆山开发区

华惠毅

20世纪90年代初,一个惊人的数字在沿海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传播:名不见经传的昆山开发区1989年实现的利润和缴纳的税金名列前茅,产值超过了5亿元,仅次于广州和上海闵行开发区,位居第三;更令人吃惊的是,昆山开发区这些产值和利税,是在国家没有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实现的。新华社在评述这一消息时,引用了鲁迅著名诗句“于无声处听惊雷”,热情讴歌昆山干部群众依靠自己力量建设开发区的创举。

足可载入史册的决策

众所周知,昆山坐落在江苏的东大门,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长期以来昆山以农业为主,20世纪80年代初,每年向国家缴售4亿斤粮食,被称苏州地区的“米袋子”。可是,昆山的经济实力薄弱,1983年全县(1989年改为市)工农业产值不到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仅4.8亿元,是苏州地区6个县中的“小六子”。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激发了昆山县广大干部群众打一场“翻身仗”,甩掉全区垫底的帽子的壮志豪情。从县到各公社纷纷到深圳、珠海等改革开放先行地区和经济发展较快的邻县参观学习、取经,探索适合昆山发展的路径。1984年8月,昆山县政府毅然制定了《1984年至1986年工作规划》,决心“不等不靠,敢闯敢试”,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玉山镇东南建设工业“新区”,并且大胆地制定了“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建设方针,跨出了“自费开发”的第一步。

自费建设开发区,资金哪里来?县里采取“银行贷一点,各部门筹一点”的办法,可才筹措到了2000多万元。按照当时有些开发区的投资标准,这点钱还建不成五分之一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但是,昆山的领导者没有气馁,他们事事精打细算,处处讲究效益,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在“穷开发”上动脑筋想办法。

在开发区地址的选择上,昆山没有像当时一些城市那样,在远离老城区的地方新建一个开发区,而是“依托老城,建设新区”。昆山开发区离老城只有一河之隔,这样近的距离不仅可以利用原有的管理机构办理新区的事,还可用老城区的公用设施为新区服务,节省大量的建设费用。开发区全部建成后,每天需耗水400吨,新建这样规模的水厂,一般需要几百万元。县里决定不建新厂,而是对原有的水厂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扩大供水能力,满足了开发区建设的需要。紧靠开发区的化肥厂煤气和蒸汽过剩。县里又通过贷款帮助化肥厂把设备填平补齐,一年后,化肥厂便担负起了向开发区输送煤气和蒸汽的任务。电力供应和通讯设施,也都是从老城区延伸过来的,既方便又省钱。

县里最初划定开发区的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在土地的使用上,昆山的领导者不搞“圈地运动”——先征用全部上地,然后慢慢开发,而是工厂建到哪里,土地征用到哪里;在开发区内暂时没有征用的土地上,农民照样居住,田里照样种植庄稼,既减轻了集中支付土地征用费的负担,又有利于分期分批妥善安置农民,还减少了土地的浪费,一举三得。

“穷开发”的效果之好出乎预料。仅仅5年时间,开发区里的基础设施就基本建成,达到了通路、通电、通给水、通排水、通煤气、通蒸汽、通电讯和地面平整的“七通一平”的要求。用于这些基础设施的投资共4753万元,平均每平方公里1146万元,为当时全国沿海城市开发区基础设施平均投资额的八分之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够态度补

竖起“招军旗”,未必就有“吃粮人”,何况昆山是自费建设开发区,不能像其他经济技术开发区那样享受国务院规定的优惠政策。面对这样的客观条件,昆山的领导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用足用好职权范围内政策的同时,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真诚的合作态度吸引投资者。

不要领导权,不争所有权。昆山领导者认为,只要能把企业办好,外地人、本地人,谁当企业的厂长、经理都可以。上海电视一厂昆山分厂是昆山和上海电视一厂的联营厂。1985年组建厂领导班子时,昆山明确表示,心甘情愿当配角,厂长和技术、财务、生产、供销等主要科室的正职,都由上海电视一厂的人员担任,有职有权。这样做,激励了上海电视一厂干部办好昆山分厂的热情,在很短时间内昆山分厂生产的金星牌电视机的技术质量便达到了上海电视一厂的水平,双方的500万元投资在3年内全部收回。昆山干部对此深有感触,他们说,如果硬要争当“鸡首”,上海这只“鸡中之凤”就不会飞来,飞来了也留不住、生不了蛋。

欲取之,先予之,不怕肥水流入外人田。水只有流动才能有活力,你的“肥水”流入外人田,外人的“肥水”也会流入你的田。有一家“三线”来昆山办的“窗口”企业,流动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生产面临停顿的危险。昆山的领导者得悉以后,随即以11.34%月利率从外地拆借50万元供这家企业使用,而月息只按9.4%收还。这家企业生产正常运转以后,没有期满就把这笔借款归还了昆山,而且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投资1800万元建设第二期工程生产更加高档的产品,还介绍了两家“三线”企业和一位台商到昆山开发区办厂,总投资达到3000多万元。

不分亲疏,不分内外,像对待本地企业一样对待外来企业。双方一经订立合作协议,历来被投资者视为棘手问题的土地征用、农民工安置、民居拆迁等等工作,全由昆山“承包”,一包到底。外来企业生产经营中一旦遇到困难,厂长、经理可以找昆山的最高领导“对话”,寻求支持和帮助。生产中高档牛皮手套的苏旺你有限公司是江苏省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双方签约时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刚刚拉开序幕,但县领导还是从厂房、道路建设到劳动力招用等方面协助企业解决困难,9个月内这家企业便正式投产,外商十分满意。

中外合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是容易产生矛盾的领域。昆山的领导者一直支持企业按照国际惯例处理问题。有一家合资企业,投产第一年经营情况不太好。外方经理提出裁减100名员工。昆山的领导者明确表示,外方经理的意见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我国有关合资企业的法规,应当尊重,职工的思想工作由我们昆山自己来做。这批员工离厂以后,市里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分别加以妥善安置。后来,外方经理又陆续提出多项建议。昆山的领导者要求企业中方管理人员加以采纳和实施,使企业的运转符合快节奏、高效率的要求,生产、经营年年都有较大发展。昆山的举措,让外方投资者十分放心。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和实践,外方关闭了设立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厂,把设备、资金移到昆山开发区来生产,并且撤出外方经理,委托中方经理全面负责企业的管理工作。

边“输血”边“造血”,边建设边收益

如果说“穷开发”是昆山自费建设开发区的立区之本,那么加快投入产出速度,尽快取得经济效益,则是昆山开发区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的关键。

取得效益的第一步在于选准项目,办好项目。昆山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且紧靠大城市,可以接受较高较新的技术;但昆山的原材料生产和能源供应能力薄弱。因此,昆山的领导者对国外客商提出的投资项目不是照单全收,多多益善,而是从实际出发,兴办技术先进的和劳动密集型的,以及生产出口创汇和能够替代进口产品的电子、轻工、纺织、机械等加工项目,力求快上马,高效益。中外合资的赛露达有限公司由于一开始就坚持采用当时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其生产的软性聚氨酯出产率高,质量好,投产以后,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全公司64名职工平均每年的劳动生产率都在50万元左右,相当于当时昆山全市平均工业劳动生产率的10倍。

昆山自费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的建设和管理也必须体现改革开放的精神。昆山的领导者意识到这一点,鼓励和支持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大胆探索,尽可能避免把旧的一套东西搬到新区,新区新事必须新办。新区企业的一个鲜明特色是专业化程度相当高。大多数企业只生产一种主要产品,而且只加工主要零件和进行装配,一般性的零部件、辅助材料、包装材料,都通过协作扩散给周围乡镇企业生产,形成了“龙头”在开发区、“龙尾”在乡镇企业的社会化专业大生产的新格局,坚决摒弃了“小而全”“小而散”的弊端。在这样新格局下,开发区不但助推了周围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确保了自己全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高水平。

外商投资企业陆续开工生产以后,昆山回收了一部分开发费用。但是就总体而言,由于外商投资企业享有减免税等待遇,地方财政暂时还得益不多,经济实力不可能增长很快,因而不可能给开发区以更多的投入。昆山的领导者于是实行了“兼收并蓄”的方针,在“外引”的同时,充分打开“内联”的扇面,与“三线”和上海等城市的大型企业和科研单位结亲攀眷,从中积累资金,蓄积力量,以“内联”养“外引”。笔者1990年秋在昆山开发区调查时,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一组数字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已经开工生产的19家“内联”企业实现利润4841万元,上缴税金5338万元,利税总额是开发区基础设施费用的2.3倍。1985年昆山地方财政还无力给开发区拨款建设,从1987年开始,地方财政每年便可拨款450万元用于开发区建设了。开发区的资金运行,开始形成“输血”——“造血”、“输更多的血”——“造更多的血”的良性循环,经济效益越来越好。

昆山开发区建设初见成效,很快吸引了中央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目光。1988年7月,《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自费开发——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通讯和评论员文章,第一次揭开了昆山自费建设开发区的神秘面纱,在全国引起了极大震动,以“富规划、穷开发”为特点的、以“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为精神内核的“昆山之路”,由此名扬天下。1990年前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多次考察昆山,呼吁为开发区“正名”。1991年,江苏省政府批准,昆山开发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1992年8月,国务院同意设立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征收的政策。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大至1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的面积为5平方公里,比县里原定的自费开发区面积增加三分之一。

开发区的“转正”,犹如给开发区装上了腾飞的翅膀。以开发区为强力引擎,昆山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也由此迈上了突飞猛进的快车道。

(作者系新华社江苏分社原采编主任、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李曼容

猜你喜欢

自费昆山开发区
黄问琴与昆山腔传承考
《昆山记》版本初探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武汉启用“医保+商保+自费”一站式即时综合支付
江南“鱼米之乡”——昆山
汪涵自费465万守护方言
自费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