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4-06-12郭彪于浩
郭彪 于浩
[摘 要]针对全国3112名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其中职业价值观维度水平最高、职业行为倾向与角色价值观维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归属感维度水平最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受性别、生育情况、教龄、收入以及职称等因素影响,并呈现出不同的职业认同水平和特点。文章基于此提出相应对策:着力提升男性教师及已育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关注低教龄教师职业行为倾向及增强高教龄教师职业归属感;合理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薪资待遇;积极助力中小学音乐教师职称晋升。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师职业认同;性别;生育情况;收入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7-0001-06
教师职业认同作为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积极态度,既是个体与教师职业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受内外多种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一般认为其包含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倾向等多个维度[1]。职业认同既是一种能够影响教师能力和行为的内隐素质,又是成为高质量教师的重要前提和必备品格[2]。2023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强调,要大力开展“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提出“以美育浸润教师,发挥教师职业的美育功能,提升全员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塑造人格魅力,涵养美育情怀”的目标[3]。这充分体现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凸显出教师作为美育实施者的重要地位。
作为美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实施美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增强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是促进美育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一方面,教师职业认同是师德的重要内容,增强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有助于激发其教育情怀、促进其工作投入、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及增强其职业幸福感;另一方面,增强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有助于增强其职业承诺[4]、降低其离职概率[5]。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6]、发展[7]以及影响因素[8]等方面,而国内则主要针对职前音乐教师群体展开相关调查,部分研究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特点、现状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9]。从已有研究来看,国内相关研究数量不多,较少对全国范围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水平进行深入调查和全面分析。基于此,为深入了解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状况,本研究运用调查研究法对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相應的对策建议,旨在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学校美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通过分析国内外已有相关量表,本研究在魏淑华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量表》[1]的基础上,依据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特点对量表中的表述做出细微调整,形成本研究的测量工具。量表第一部分为包括性别、生育情况、教龄、收入与职称等中小学音乐教师个人背景信息的人口统计学题项;量表第二部分为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的调查,包含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与职业行为倾向四个维度,共18个题项。量表选项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形式,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经检验,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整体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94,各维度系数为:职业价值观0.822、角色价值观0.848、职业归属感0.659、职业行为倾向0.709。整体与各维度的系数较高,说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可信度良好。
(二)数据处理
本研究共收集3248份问卷,采用SPSS25.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共剔除数据不完整、答题时间过短和所有题项答案一致的无效问卷136份,最终剩余3112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8%,有效回收率较高,说明问卷收集的质量较好。
(三)调查样本
本研究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将3112份有效问卷作为调查样本,其中男教师513名、女教师2599名,分别占总人数的16.5%和83.5%;公立学校教师2875名,占总人数的92.4%,非公立学校教师237名,占总人数的7.6%。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整体情况
经过详细统计分析,得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总体均值为5.586,高于中间值4,说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在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以及职业行为倾向四个维度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状态(见表1)。
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职业价值观维度整体表现较好,分值为5.828,高于其他三个维度,表明大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能够较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职业行为倾向维度的分值为5.814,仅次于职业价值观维度,意味着较多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角色价值观维度的分值为5.457,表明大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以“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身份为荣。在职业归属感维度的分值为5.142,表明大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有较好的职业情感体验及对音乐教育事业的归属感。
总体看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较高,尤其在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倾向方面表现突出,但在角色价值观和职业归属感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二)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差异分析
通过分析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性别、生育情况、教龄、收入、职称等人口统计变量对职业认同的影响,发现在性别、生育情况及收入等方面,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教龄和职称在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倾向及角色价值观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
1.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性别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的结果揭示了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在性别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见表2)。相比男性音乐教师,女性音乐教师在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性别因素在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水平上具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具体来看,不同性别之间在角色价值观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在职业行为倾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在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归属感维度上,不同性别之间并未展现出显著差异。此外,相较于男性,女性音乐教师在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以及职业行为倾向等方面得分更高。
该结果可能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的特性有关。从选择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的群体来看,女性明显多于男性[10],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与劳动力市场具有紧密联系,而学科专业间的性别隔离导致职业领域性别分布不均衡[11],性别的职业刻板印象导致男性音乐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同水平总体上低于女性音乐教师。
2.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生育情况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现,生育与未生育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职业认同总体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职业行为倾向维度上具有极其显著差异。具体来看,未生育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总体水平与职业行为倾向水平更高,在职业行为倾向维度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见表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未生育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投入程度要高于已生育的教师,或许是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已生育的教师需要将原本投入职业发展的精力部分转移到家庭中,以便更好地满足家庭和工作的双重需求。
3.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收入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收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具有显著差异。收入在每月5000元以上的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高于收入在每月5000元及以下的教师,主要表现在角色价值观维度具有非常显著差异、职业行为倾向维度具有极其显著差异(见表4)。大部分收入较高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认为其获得的物质回报能够较好地体现个人工作价值,更愿意将自己看作是该群体的一员并具有和该群体荣辱与共的情感体验。这种认同有助于推动教师产生更积极的音乐教学行为倾向,愿意将更多的精力、资源和时间投入音乐教学活动。
4.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教龄差异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在教龄方面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教龄组的职业归属感维度呈现显著差异,职业行为倾向维度呈现非常显著差异(见表5)。具体来看,10~20年教龄组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最高,而20年以上教龄组的职业认同总体水平最低,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大部分10~20年教龄组的教师对自身的工作价值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能够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12],这种自我效能感可能会促使他们在教学中表现出更积极的职业行为倾向。然而,20年以上教龄组的教师工作满意度相对较低,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职业认同水平。这可能是因为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存在教学疲劳、教学压力等问题,导致其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下降[13]。
事后检验(LSD)结果显示,不同教龄组的教师在职业行为倾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20年以上教龄组教师的职业行为倾向维度水平最高,这可能与教师的教学能力会随着教龄增长而提升有关。教龄更高普遍上意味着教师具有更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
5.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职称差异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职称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职业认同总体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角色价值观维度上呈现显著差异,在职业行为倾向维度呈现极其显著差异(见表6)。经过事后检验,发现在角色价值观维度上,中级职称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在職业行为倾向维度方面,初级职称教师和中级职称教师比较,具有非常显著差异;初级职称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比较,具有极其显著差异。这一结果的产生可能与教师职称的晋升过程和职业认同之间的关系有关。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职称晋升过程中需要付出与音乐教学相关的大量积极行动,使他们对自己的职业价值与角色价值有更深的认同,从而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水平。同时,高级职称的教师普遍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因此在职业行为倾向维度上表现出更积极的特征。初级职称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和技能,导致其职业行为倾向维度认同水平相对较低,而高级职称教师凭借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表现出更积极的职业行为倾向。
三、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方差分析及事后检验发现,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从不同维度看,职业认同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职业价值观维度认同水平最高,其次是职业行为倾向维度和角色价值观维度,职业归属感维度认同水平相对较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受到性别、生育情况、教龄、收入和职称等多种个体因素影响。女性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普遍高于男性教师;未生育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普遍高于已生育的教师;10年以下教龄的教师职业归属感普遍更强;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在职业行为倾向维度的认同水平普遍更高;收入每月5000元以上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普遍更高;高级职称的教师在角色价值观和职业行为倾向维度认同水平普遍更高。
(二)对策建议
1.着力提升男性中小学音乐教师及已育教师职业认同水平
针对男性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和心理健康咨询的方式来解决,帮助男性中小学音乐教师加深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价值的认识,让他们深入了解教师职业的角色任务,理解新时代学校美育发展对教师的职业需求,让男性中小学音乐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潜能,为音乐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针对已育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已育教师家庭情况,在安排与分配工作任务时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支持,通过制定更加灵活的工作安排和家庭支持政策,帮助已育中小学音乐教师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认同感。
2.关注低教龄教师职业行为倾向,增强高教龄教师职业归属感
中小学音乐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时间长短对其职业认同水平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特点,据此应有针对性地关注不同教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发展情况。高教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行为倾向维度认同水平较高,表明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多年实践经验有助于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而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是教师在职业实践中持续建构的过程[14]。据此,本研究认为应对低教龄教师实行职后辅导,同时鼓励低教龄中小学音乐教师参与更多的音乐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提升教学能力,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以此促进教师产生更为积极的职业行为倾向。高教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归属感较低说明应进一步探索20年以上教龄教师群体的职业认同发展情况,深入分析是否存在职业倦怠等其他影响因素,以便增强高教龄教师的职业归属感,进而提升其职业认同水平。
3.合理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薪资待遇
高收入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比低收入教师更高,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合理的报酬与待遇能够增强教师的获得感[15],影响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虽然国家已提出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等相关规定[16],但实际上部分教师待遇仍处于一种相对尴尬的处境[17]。基于此,相关部门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薪资待遇,力争做到从保障教师生活条件逐步向提升教师的生活质量迈进。
4.积极助力中小学音乐教师职称晋升
高职称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普遍更高,意味着职称作为外界评价教师的标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教师参加职称评审的过程即是自身付出一系列积极行动的成长过程,在得到外界肯定后能够强化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身份意识,促使其表现出更为积极的音乐教学行为倾向。因此,本研究认为学校应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职称评审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评审,进而更好地助力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魏淑华,宋广文,张大均.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与量表[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1):55-60.
[2] 丁锐,魏巧鹤.小学初任教师职业自我认同危机的特征与破解路径:基于29名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一年的追踪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4(1):78-8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EB/OL].(2024-01-02)[2024-01-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8/202401/t20240102_1097467.
[4] AUSTIN J R,ISBELL D S,RUSSELL J A.A multi?institution exploration of secondary socialization and occupational identity among undergraduate music majors[J].Psychology of music,2012,40(1):66-83.
[5] 魏淑华,宋广文.教师职业认同与离职意向: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探新,2012,32(6):564-569.
[6] RUSSELL J A. The occupational identity of in?service secondary music educators: formativ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nd activitie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2012,60(2):145-165.
[7] MCCLELLAN E. A social?cognitive theoretical fram? ework for examining music teacher identity[J].Action,criticism and theory for music education,2017,16(2):65-101.
[8] TUCKER O G.Preservice music teacher occupational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an early field experience[J].Journal of music teacher education,2020,30(1):39-52.
[9] 辜小飞.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特点、影响及促进研究:以重庆市中小学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2.
[10] 陈瑾.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性别比失衡的教育病理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11] 程晋宽,严甜甜.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与职业双重性别隔离现象的理论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5(3):1-6.
[12] 卢青青,吴晗清.“方向盘”模型: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有效提升的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9):28-31.
[13] 武向荣.义务教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9,40(1):66-75.
[14] 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5] 常淑芳,于发友.党的十八大以来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的政策背景、实践成就与未来进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2):25-33.
[16]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EB/OL].(2018-08-27)[2023-12-20].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808/t20180 ?
827_346266.html.
[17] 栗波.获得感:教师职业认同的时代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9):36-38.
[责任编辑:苏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