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途径
2024-06-12格日勒图
格日勒图
(内蒙古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在冲刺复兴目标的进程中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党的二十大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定为党的中心任务。在此进程中,如何动员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干劲、热情和智慧,增强各族人民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四个自信”,是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对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时代课题。新时代党中央正确把握民族工作新的历史方位,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主线的重大创新论断,科学回答了民族工作的时代之问,抓住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246这就能从根本上确立科学评价民族工作利弊得失的标准。这个重大论断顺应了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规律,开辟了中华民族团结进步新境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自觉担当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重任的先锋队精神。
一、问题缘起与文献述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目标形成的过程,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认识不断深化、理论不断完善、实践不断探索的发展过程。2013年,在听取新疆工作报告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2014年,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强调,要“牢固树立”和“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该目标明确写入党章。2019 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2020 年,该工作目标又被纳入新时代党的治藏治疆方略。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并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上得到强调,体现了新时代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深邃思考,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民族工作主线的形成、发展、确立和实践,学者们从各个方面进行的探讨日益深入,形成了许多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
学者们普遍认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主线,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工作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治理理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也是总结借鉴西方国家民族事务治理经验教训的重要成果。有学者强调中国传统儒家的文化族类观,特别是作为其核心内容的“大一统”国家治理理念,是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的历史文化基础[2]。有学者通过比较研究指出,苏联等多民族国家在实践推进国家民族共同体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是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形成的重要参照和借鉴。还有学者对西方多元文化主义与一国一族的民族主义理论等的实践效果和不足进行考察,认为西方国家在民族事务治理上的缺陷与问题也构成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形成的对比参考因素[3]。
(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
作为民族领域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范畴,新时代党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学者们普遍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涉及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心理建设和价值认同建设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性的意识形态建设工程,最主要的就是要通过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价值观,增强各族人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家意识、以共同当家做主为特征的公民意识、以维护宪法尊严为宗旨的法治意识,从而坚定各族人民对共同缔造和拥有的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共同的政治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及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三)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着眼于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及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四个角度,新时代党中央揭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者们大都认为,这四个“必然要求”正确揭示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必然性及重大意义,反映了党对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本质特征和民族工作发展规律与时俱进的认识及不断深化和升华的探索过程。这个工作主线体现了在迈向“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和新任务,以及对民族共同心理和共有文化、国家意识等精神领域方面建设的根本要求。
(四)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原则
新时代党中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原则,就是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学者们认为,这“四个关系”指明了贯彻落实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总要求,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如何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有学者指出,这“四个关系”阐明了在民族意识发展过程中总与分、共同与差异、物质与精神等对立统一的概念范畴中,矛盾存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阐明了在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做”,既要防止以固定僵化的态度对待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的错误观点,又要防止不尊重民族历史发展阶段的局限性,急躁冒进、盲目蛮干、人为刺激民族意识的错误做法[4]。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者们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已有研究中仍然存在不足和短板,主要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但对支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理论依据还分析得不够全面、挖掘得不够深入。在实践途径的探索上,对如何结合新时代特点贯彻落实民族工作主线的重点任务的探讨还不够充分和深入。因此,本文将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为弥补这些短板和缺憾作出尝试和探索。
二、“两个结合”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
“两个结合”为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基本经验,也为新时代党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实践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一统”思想、民本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作出的创造性贡献。在理论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待中华民族治国理政优秀文化遗产的政治智慧。这些优秀文化遗产与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的结合,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党中央提出并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的基础支撑理论体系,是我们增强实践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自觉性和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自信心的理论保障。
(一)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理论的结合
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形成的历史密码,是中华民族历经风雨而不散的思想根源,也是新时代党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华先贤们不约而同地肯定了天下“定于一”的“大一统”思想,实质上体现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互鉴融通的发展特性。“大一统”思想追求的“一”,是尊重和包容各民族文化差异性基础上的兼收并蓄,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吸收上的互鉴融通,从而客观上促进各民族逐渐汇聚成自在的中华文化。这成为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和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共同追求。因而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方包容的气象和绚烂特色,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理论有着天然的契合之处。新时代党中央提出并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主线,其中首要是如何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实际上,无论从哪个视角考察,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而存在的,其生成和发展过程必然也要符合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对前者具有反作用。这体现出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相对独立性特征,也就意味着任何社会意识的形成发展与决定其形式及内容的社会存在条件之间具有发展的非同步性和一定程度的弱关联性。所以,新社会意识形态既有可能早于社会存在而出现,旧的社会意识形态也有可能晚于社会存在而消亡。同时,任何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都吸收融汇了当时已有各种意识形态成果的集成,都是对已有各种意识形态的扬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弘扬中华民族已有关于中华民族“大一统”及民本思想等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意识形态,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呈现出明显的演进性特征,以及先进的社会力量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性和建构性特征。这是我们主动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主线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特征,处理好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历史基础。
(二)中华民族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发展形态理论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史观与中国以民为本的传统政治思想具有天然的契合之处。中国自周开始就形成敬天爱民的执政理念。先秦思想家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5]644。孔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6]623中国尊奉民本思想的杰出政治家和思想家们还以此理念为基础,强调一视同仁,仁者爱人,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有教无类,怀柔远人,对不同民族群体爱之如一,不宜有别,强调要因俗而治,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根本上突显出中华文明对民心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尊重及对文明教化的重视。这些平等普世的价值追求也与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纲领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是中华民族能够长期保持突出的统一性的道统密码所在,也是我们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优势所在。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含义是,在参与历史活动的一切人中,人民群众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承认历史上杰出人物的重要作用,但认为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只有人民群众,首先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历史上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都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坚力量的。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体现了历史的主流,反映着历史发展的方向。无论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中,还是在改朝换代的斗争中,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这是被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正是以人民史观作为价值基石,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人类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群体关系发展规律,阐明人类社会从“自然形成的”“共同存在物”这个传统共同体开始,经由“市民社会”这个“虚幻的共同体”,走向共产主义“真正的共同体”的发展规律,说明人类社会在不同生产方式发展阶段的共同体内部具有不同的社会交往形态、利益整合机制和个体存在方式,并且在共同体意识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这些探索成果揭示了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人类社会群体关系和组织结构方式发展的一般规律,阐明了共同利益诉求是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自在发展和近代以来百余年民族觉醒,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迈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自为奋斗历程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我们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个体间与群体间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正相关利益关系,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价值导向和方法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这就从根本上说明了我们强调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大一统”传统的“天命”所在。这也是新时代党中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价值根基。
(三)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结合
中华民族具有历史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和精神文化,这些优秀的思想资源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爱国主义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思想具有天然的契合之处。爱国主义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体现,历来是鼓舞人民团结奋斗和我国社会历史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和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中国古代王朝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在很多仁人志士忠君报国的思想和行为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个君与国背后所代表的是在该王朝政权下生活着的众多父老乡亲生死存亡的根本利益。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实质上就是对与自己血肉相连的父老乡亲的平等生存和发展权利的忠诚维护和奉献。绝不应该用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来歪曲和否定我们历史上传承的爱国主义传统。在当代中国,从现实角度出发,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
马克思主义正确阐明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辩证统一关系。广大经典作家严肃审慎地对待爱国主义的不同含义。他们珍视自己对于祖国天然的血肉联系和赤子之情,同时也强调要划清与资产阶级庸俗爱国主义的界限。他们认为,在祖国被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侵占的情况下,笼统地讲爱国主义只能是对统治阶级利益的维护。只有推翻国内外剥削阶级的统治和压迫,由无产阶级领导广大劳动人民牢牢掌握祖国和民族的发展命运,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把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联系起来,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只能存在于国家之间,因而这些国家的存在、它们在内部事务上的自主和独立,也就包括在国际主义这一概念本身之中”[7]84。这些重要论断为我们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坚定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时代党中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弘扬当代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重大成就。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途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主线,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传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民族工作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衡量标准。新时代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就要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工作主线,正确揭示确立民族工作主线四个“必然要求”的实践逻辑及重大意义。
(一)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经济基石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经济途径。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强调要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要素和资源市场、商品和服务市场、市场监管等方面推进“五统一”[8]。这个文件不仅对当前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高度肯定资产阶级在开拓世界市场和创建民族国家中的积极历史作用,他们雄辩地阐明打破地域性的封建羁绊,发展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扩大产品销路,进而形成世界市场,是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现代工业发展基础上的必然要求和历史使命。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是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在本国范围内为开拓世界市场必备的基本条件。就市场行为主体来讲,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平等性,要求参与其中的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够平等交易,在市场价值规律这个交易法则面前排除任何身份和特权对市场的干扰和影响。这也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依法治国条件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相适应的基本内涵。显然,从这个意义上讲,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于促进各族人民增强共同性、减少基于民族身份意义上的差异性,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只有当各族人民在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个共同的经济生活平台载体上真切感受到作为国家公民的平等权利和义务,才能真正树立起共同认同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当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国家对边疆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特殊扶持政策并不矛盾,也并不违背市场公平原则,而是为了弥补市场经济的天然缺陷和不足而采取的积极政策。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打破由来已久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在保护各族人民平等权利的基础上,促进各族人民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推进高质量发展,培育特色产业,深化分工合作,加强贸易交流,使各族人民通过平等市场铸牢利益紧密联系的共同体。
(二)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社会基石
经常性和大规模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强调,通过市场力量的推动,地方及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将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所以,开放性和流动性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各民族成员之间只有通过在经常性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交往交流,才能共同培育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这既是中华民族作为巨土广族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社会历史根源,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不可少的社会生活基础。只有通过交往交流能够打造“互嵌式社会结构”,才能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新时代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首先,要大力开拓各族人民互动交往的形式和载体。要积极通过文化旅游、商贸往来、研学进修等各种途径促进不同地域各族人民的互动往来,并注重互联网、新媒体等力量在促进和引导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23年夏季贵州黔东南的“村超”联赛不仅为当地各族人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更为全国各族人民加强互相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生动案例。同样,2024年元旦期间哈尔滨对南方游客的深情照顾,特别是对广西研学的11个“小砂糖橘”线上云直播形成的“中国有西哈”、“沃”与“莓”的双向奔赴佳话的经典案例,突显了中华各族儿女无论身为哪个民族、居住在哪个地方,都具有珍重的深情厚谊和对伟大祖国浓浓的依恋之情。其次,要积极探索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途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走向融合的必经阶段,显著特征是各族人民在交往中促进交流,深度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关系和共同体形式。就当前各地在促进民族交融的实践探索来看,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显然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各级地方政府在涉及各族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诸多事务中,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和服务职能,通过给予居住、上学、就业等方面的各种补贴和优惠政策来引导和促使各族群众交朋友、做邻居,共谋幸福生活,共同发展进步。最后,要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把握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于公民婚姻自由等《民法典》已经有明确规定的涉及公民普遍性权利和义务的事项,不宜再出台相关的特殊政策。同时,对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已经有相关专门法律的事项,则要督促地方积极出台相关实施条例和落实考核细则。
(三)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文化基石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总和,主要包括共同的文化根基、共同的时代精神和共同的价值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把精神文明建设看成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强调无产阶级不仅要形成自己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还要形成自己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9]121。他指出,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10]324。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坚固的思想基石。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首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范围内真正做到全覆盖。从学校国民义务教育到党员干部日常培训,要担负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任务,让“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等主流价值观成为各族人民耳熟能详、入脑入心的生活共识和政治自觉。其次,通过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要通过有针对性地揭露批判错误的历史观来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引导各族人民辩证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和继承,立足中国自身历史发展实际,把握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平性等显著特性,发扬中华民族本身的内聚特质,倡导共建更具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关系。再次,发掘红色资源,打造中国共产党精神资源学习宣传基地,凝聚起各族人民心向党,齐心合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各族人民在奔赴现代化的征程中,最核心的认同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这也是我们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必须牢牢抓住的根本保障。只有用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资源武装各族人民的头脑,才能让各族人民对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拥有更加强大的自信。最后,发挥多途径多渠道全力促进精神家园建设的作用,形成有形有感有效的社会宣传体系。除了常规化的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等宣传手段外,要加强对互联网、自媒体等新兴媒介的建设和引导。例如,中国民族报社主办的“道中华”品牌目前已成为专门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的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自媒体平台。
(四)推进两个命运共同体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政治基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中央提出的国际国内两个命运共同体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途径,也必须立足于统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个大战略中来一体施工和谋划。从民族意识产生的角度看,只有在他族和己族边界清楚的条件下,才可能形成清晰的民族意识。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相区分的国家民族意识。当然这种国家民族意识与西方民族国家以民族主义为内核的民族利己主义意识有着本质的不同。在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工作主线的同时,新时代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和多次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为了彰显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相互支撑、相互适应的社会主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家民族意识,与西方民族利己主义意识水火不容,具有天壤之别。站在这样的政治立场上,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积极有为地引导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当前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所面临的西方民族利己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的挑战和阻挠。正如当年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一样,我们在同当前国际敌对势力在贸易战、舆论战、信息战等各个战场上的激烈争夺,都离不开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热烈响应。同时,我们通过“一带一路”理念和实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也彰显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意义。我们在国内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搞民族同化和保留地等落后反动的政策,在国际上也不搞以邻为壑的孤立隔离,而是走出一条在多元性中寻求共同性的中正之道。这是自古以来的中国智慧,这也彰显着社会主义本质的中国特色。我们能够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也有充分的信心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示范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天下情怀处理世界民族问题的善治理念。中华民族始终具有“和为贵”爱好和平的天性和构建“大同世界”的博大胸怀,始终坚持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劝和不劝打”。我们尊重和维护世界各国人民自由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强调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没有高高在上指责、评判和代替其他国家和民族决定命运的权利。站在这样的价值立场上,我们要在更多的国际场合不仅面向国内各族人民,也向世界各国人民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密切关系,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与西方民族利己主义、极端主义的本质区别,宣传中国各族人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党中央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主线,这是新时代党中央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是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民族工作主线的确立,激发了学术界的研究热潮,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民族工作主线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开拓了空间。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本文主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实践途径进行探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是新时代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实践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一统”思想、民本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作出的创造性贡献。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途径中,要通过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奠定经济基石,通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社会基石,通过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文化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