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濟發展與挑戰下的機遇
2024-06-12丁鯤華
丁鯤華
2024年大陸「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政治協商會議)於3月上旬召開。在計畫經濟體制中,這是政府為每年政策發展目標與執行定調最重要的會議,自此各級單位據以遵行,有序推動,並將成為考核指標,因此不僅是政治界關注的焦點,也會影響整體經濟走勢,對台商的投資與生產計畫極具參考價值。
大陸經濟在2020~2022年因強力執行新冠防疫政策而嚴重受創,2023年因全球市場需求仍處低檔,加上美國抵制「Made in China」,尋求美、中經濟脫鉤及全球產業鏈重組,使大陸出口銳減,連帶造成外資移出、房地產市場衰退、失業率偏高,民眾消費、投資意願趨於保守,經濟成长出現遲滯。2023年大陸國民生產總值(GDP)虽增長5.2%,但因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貶值,若以美元計算,2023年大陸經濟總量為17.7萬億美元,較2022年17.9萬億美元反呈衰退。
面對國內外紛至沓來的挑戰,大陸經濟所承受的壓力可謂卅年來僅見。預期2024年美國在經濟溫和成長下,如果不再發生大量發幣舉債、不斷提升利率割全世界韭菜的情況,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應可回歸穩定。大陸全國「兩會」將2024生產總值(GDP)的增長定為5%、失業率5.5%,居民消費價格(CPI)增幅3%。在諸多國際與國內經濟不利因素並未明顯改善的情況下,這個全年GDP增長5%的目標具有相當挑戰性,可以看出大陸政府全力推動經濟發展的決心;而各省市的經濟增長目標分別訂為:北京、上海、山東、江蘇、廣東、廣西、江西5%,河北、浙江、福建5.5%,四川、重慶、安徽6%,各省市政府勢必全力以赴。
2024大陸政府推動經濟發展有兩大重點方向:(一)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具體策略包括加快傳統產業升級,培育新興產業如航太、新材料、低空經濟、北斗規模應用、衛星互聯網建設應用、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生物、新藥、先進醫療設備等,並加強數字經濟、現代化服務業和現代化基礎設施。(二)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提升居民收入、促進民眾消費意願,尤其要在住房、就業、鄉村振興、城鎮化、教育、醫保、社保及環保方面提供更完善的政策與支持,强化民眾消費信心,使其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引擎。從居民消費價格由2023年微增0.2%到2024年擴大訂為3%,就可以看出大陸極力擺脫通貨緊縮的壓力;而財政部的工作方向包括整體擴大財政支出強度、增加政府債券規模、繼續實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等,也说明政府將會以更多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增長。
經濟力就是國家競爭力,特別是在與美國的競賽中,大陸必須以堅強的經濟實力先站穩腳步,才有機會逐步超越。而中、美未來競爭的重點就是科技,這也是美國對中國發展AI、晶片、資料存儲、大數據、航空衛星等科技不斷設限、甚至全力封殺的理由。現階段美國在科技領域的領先除了得益於堅強而普及的科研基礎外,還集合了全球資金、人才,以及傳統盟友包括西歐、日、韓各國及台灣地區等的市場合作體系。相較之下,大陸的優勢則是政治體制內外貫徹的意志、對科技領域的專注支持、近年來積極推動通信、能源、交通新基礎建設、以及中國人民智慧、勤勞、遇難而上的民族特性。而這些年美國的「美國優先」政策相對壓制華人科學家的發展空間,在科技界表現傑出的海外精英紛紛回流,也為大陸許多創新科技項目帶來突破,以14億人口的基數,質與量累積將可帶動下一階段整體的快速成長。
此外,市場也是中美競爭的另一個觀察面向。美國擁有3.22億人口,僅為中國1/4,但其市場規模全球第一,人均消費更是大陸的8倍。而大陸民眾限於收入水準、傳統觀念與社會保障不足,消費極為保守,居民存款高居世界第一。未來隨著大陸醫療體系與社會福利制度更加完善,我們相信不斷追求生活美好的人類天性必會推動內地消費市場更加展現其規模潛力,支撐更多元的產品、企業與品牌,也吸引更多資金投入,共同推動經濟繁榮。
科技不斷推陳出新既是機遇,也對既有產業的生存與經濟發展帶來重大挑戰,這是全球各國同樣面對的難題;而美、中科技對抗乃至經濟與供應鏈競合重整的態勢未來可能逐步擴大,逼迫各國和國際企業選邊站隊,使二戰之後「全球化」合作帶來的均衡局面陷於分崩離析,企業经营者有如陷身迷霧森林,但聞鳥嘯猿嘶,卻不知出口何往。
大陸經過數十年的經濟建設,水、電、勞動力、原物料等生產要素齊備,相較於全球其他戰亂而不可預測的遙遠區域,更具有穩定、近便的投資條件;而兩岸語言、生活、文化相通,也使臺商在大陸更能選擇合適的產業、據點與經營模式,揚長避短,前瞻佈局,並結合在地資源,充分發揮台商優勢,取得最佳成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