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逻辑、内在特征和原创性贡献

2024-06-12荣,高

大连干部学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思想

魏 荣,高 敏

( 西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规律的理论总结与实践升华,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价值彰显和精神标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引领。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逻辑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文化观的集中体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呼声。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文化逻辑以及现实逻辑四个维度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逻辑理路和深刻内涵。

(一) 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展现了科学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对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相当重视,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而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种意识形态和观念上层建筑,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文化从广义层面来看,它是指人类在一切从事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生产能力,以及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层面来看,文化是指人类通过实践创造的一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事实上涵盖一切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教育、艺术、宗教、科学等,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思想形态。其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具有鲜明特征,蕴含着阶级性、民族性以及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认为,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也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水平、政治制度、历史传统以及生活方式中诞生的,因此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世界上一切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本质上深深地体现了民族性。同时,文化也并不是固守偏见的老古董,而是随着时代进步和各民族间的交流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停滞不前、一成不变的,并且只有接受新鲜事物,不断地继承、发展和创新,才是文化随时代前进的根本需要。最后,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了深入阐发。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辩证地揭示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并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文化作为一种意识或者思想上层建筑是由该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它以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前提基础,并随着生产力、经济基础的进步与变革而不断发展。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这些核心思想,能够深入理解并把握文化思想的丰富内容、核心要旨和发展路径,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

(二) 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文化观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来探索文化建设的集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实现了发展和完善,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文化观。它既是党百余年来思想文化建设的凝练、总结与升华,也是新时代建构文化强国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标志,凸显了党百余年建设历程中文化思想发展的历史厚重感与时代使命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文化传承与创新始终代代相传。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探索。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文化力量,并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文化,主张加强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接受先进的思想文化知识,用办夜校、报纸杂志的方式来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以此来凝聚广大党员同志和人民群众的民心,达成追求民族独立的集体共识。毛泽东同志强调文化的重要性,致力于建设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强调“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党的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强大韧性和磅礴伟力。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蕴含的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牺牲铸就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辉煌历史,是我们党和人民永远最珍贵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我们发展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事业奠定了前提条件,但是思想文化领域内还是存在一些“左”的思想影响。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双百”方针,同时指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路径,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积极学习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长处。在教育方面,我国主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全体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劳动奉献精神蔚然成风,形成了“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彰显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思想文化引领,中国人民整体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文化的实践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根本性质、本质内涵、发展方向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拉开了帷幕,我国的文化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文化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开启了大发展、大繁荣。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促使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强烈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解放,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文化发展的样态,但坚守社会主义文化底线始终是确保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所以确保文化安全是文化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引领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和全面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东西方文化碰撞、摩擦数见不鲜,加之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交织,我国的文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2],并且明确了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绝对全面领导,始终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对整个社会人民精神生活的引领力和凝聚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基于历史和现实,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规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华文化发展的新篇章,而且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文化形态,在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 文化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浸润与滋养

习近平文化思想孕育产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内核思想充满了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精华与智慧,深受其深厚底蕴的浸润与滋养。中华文明不仅创造了气势恢宏的文化思想,而且蕴含着独特显著的文化底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了中国特色,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脉、魂脉与血脉所在。因此,只有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数千年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文明史,才能深深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独特魅力、成功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新时代,要在“两个结合”的实践中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4],这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彰显了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强大基因与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并在多个场合着重阐述了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剔除糟粕,使得文化发展符合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突出积极主动的创造精神,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四)现实逻辑: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呼声

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血脉,寄托着人们的期望与选择,联结着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6],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不仅仅在于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而且在于强大的精神文化引领。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是新时代以来首次强调文化的时代任务。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3]当前,国际局势的风云多变和党情国情的复杂交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进入了历史关键期,这一阶段伴随着复杂多变的风险与考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正是应对了当今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中国之问以及世界之问。一方面,在“两个大局”深度交融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是当代的重要使命和重大课题。中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飞速提升也要求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大挑战的时代,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面临着深刻的挑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应运而生不仅是历史的产物与时代的呼声,更是拓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瞻谋划。另一方面,我国要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需要科学的文化思想的正确领航。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深刻变革与巨大进步,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跃升,无一例外地伴随着文化的崛起,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放在世界发展大势中去考量,建设文化强国,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是新时代建设中华现代文明的现实逻辑。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特征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且具备深刻的内在特征,在世界文化建设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双重逻辑下,体现为实践性与真理性的辩证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交融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联结。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在特征的理解与把握,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其思想体系的整体性逻辑,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其思想体系的内核本质、实践指向与世界意义。

(一) 实践性与真理性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反映了实践性与真理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学说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党的百余年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继承与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上,对我国文化建设实践规律和经验总结后形成的,目的是回应时代呼声和解决新时代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课题。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蕴含的真理性,是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不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致力于建设文化强国,成为21世纪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精神标识。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解释社会中精神、文化、意识对于存在与物质的反作用,在党多年的文化建设中我们也曾走过弯路,深刻认识到没有科学的文化思想引领会误入歧途,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动摇,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始终重视精神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问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文化思想具备完整的理论建构和严密的逻辑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余年实践中对党的文化思想的凝练、丰富和发展,同时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血脉中,深刻体现了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也充分彰显了实践性与真理性的统一。

(二) 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了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一直重视文化的力量,带领着人民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文化形态,在新时代提出文化建设要遵循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我国对文化领域的大力投入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我国人民素质显著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欣欣向荣,我国文化软实力、文化影响力持续增强,这深刻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文化事业建设中带领人民取得的斐然成绩。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核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7],在新时代致力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将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人民性的基础上,推动思想理论与文化体系的发展与创新,在突出思想理论优势的同时,有力彰显着文化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以及“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8],党性始终寓于人民性之中,如果将党性与人民性割裂开,就是与人民的利益相背离,无法真正实现人民精神领域的需求。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整体性思维把握了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三) 历史性与时代性的交融结合

历史与时代的关系是一切思想理论体系诞生和发展的重要考量,但是,自近代以来,诸多知识分子在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时经常将两者对立起来,掀起了“古今之辩”,以至于在很长时间内严重地割裂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辩证关系,甚至有人一味地否定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化褒扬过头。毋庸置疑,这样对待思想文化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为批判此类错误观点,澄清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3]关于文化的这一重要论断,是以继承性与发展性思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贯通交融,深刻阐明了文化发展要遵循历史性与时代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的历史性作用,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9]。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文明创造的恢宏历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底气,其历史继承性不言而喻,数千年的文明发展与文化历史底蕴铸就了当代文化发展的根基和血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内在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特质与思想伟力。文化自信作为强劲的精神力量,能够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自信,既要回应时代发展中的重大文化需求,又要继续发扬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优势和特色。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0]。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追溯与展望,这一伟大的目标既连接过去又面向未来,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鲜明特征。

(四)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联结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内外兼修、开放包容的思想体系,既是历史的又是现代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在发展实践中汲取了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切优秀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丰厚土壤,立足于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与宏大的世界视角,着力于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和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在坚持中华文明发展立场的同时,兼具世界文明发展的整体考量,努力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推进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其博大胸襟与高远追求体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联结。一方面,中华文化具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色鲜明的民族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得以绵延数千年依旧在人类文明发展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独特的精神文化标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很难拥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明,也根本无法建立起强烈的民族认同与精神共鸣,将会失去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失去了独特民族性的文化将会是极其脆弱的。习近平文化思想重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在挖掘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结合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先进的文化基因,也充分凸显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性特征。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兼容并蓄、面向世界的先进理论。中华文明是在不断交流借鉴和兼收并蓄中发展进步的,没有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鉴,也就没有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历久弥新。具备国际视野与民族特性的辩证文化思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也是思考与认识中华文化特色与世界文明发展意义的重要前提。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创新,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科学认识的新高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原创性贡献:阐明坚定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的前提要求;强调“两个结合”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确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制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文化建设的使命任务;“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系统完整、逻辑严密,深刻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高度统一。

(一) 坚定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的前提要求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国共产党历来极为重视文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建设提高到关乎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明确提出要深刻认识与把握中华文明的鲜明特性,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优势,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坚定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的历史必然。中国近代自鸦片战争以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到前所未有的劫难,创造了灿烂文明的中华文化也受到来自帝国主义各方势力的打压与排挤,帝国主义妄图用外来文化取代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文化陷入至暗时刻,文化自信一度深受打击。但是,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大浪淘沙并创造了独特的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瑰宝,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是建立在中华文明五千年传承的血脉基因与文化认同中。回看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的奋斗历程,在实践中将中华文明的特性与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融为一体,铸就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标识,同时也为文化自信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华民族更加需要强有力的精神信念凝聚民心。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也赋予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聚合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走向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坚实的文化自信基础。另一方面,文化自信源于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文化建设要从重视、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寻找出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大同思想、天下观、宇宙观、道德观等核心要义,并从总体上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不仅充分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重视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

(二) “两个结合”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文化思想表明我们党在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中达到了新的文化高度,在“两个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新的文化使命,促使中华文明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一方面,“两个结合”不仅是中华民族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密码,也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中国化时代化,其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魂脉”不动摇,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不变质。立足当代实践,在回应时代问题的进程中将中国的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使其转化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国实践;同时,解决中国问题也立足于中华文化滋养的这片沃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把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浸润其中,激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价值基因,并赋予其新时代的理论意义,持续推进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华现代文明建构。另一方面,“两个结合”不仅能够筑牢社会主义道路根基,而且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属于我们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两个结合”着力探索在中华文明中孕育成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挖掘民本主义、仁爱道德、大同社会等价值理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知达到了新的高度。我们党科学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实践意义,从其优渥土壤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动力,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两个结合”不但保证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而且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现代文明建构提供了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 确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制度

重视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进行文化建设的实践总结和优良传承。科学的文化思想是文化建设的引领保证和理论指导,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科学指南,也是当前应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2],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引领作用,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确立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以宽广的历史眼光、博大的使命担当、深厚的战略考量、长远的规划谋略、坚定的文化自信,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建设、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思想和理论。文化建设是党在新时代持续加强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前提与根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来承载和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始终将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根基,打造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召力,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

(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文化建设的使命任务

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课题,不仅是对中华文明历史发展走向的把握,也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命任务指明了发展方向。一方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文化繁荣和建设文化强国始终要坚定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方法原则。一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理念的高度总结,是展现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发展成就的重要标识。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竭的精神支撑,尤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叠关键期,文化复兴的背后往往充斥着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多元文化、异质性文化碰撞加剧,因此没有文化自信就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要秉承开放包容。中华文明在五千年传承发展中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态势,彰显了我国各民族团结发展、和谐统一的内在特质,决定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开放包容的处事态度。三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在任何时候不迷路、不犯颠覆性错误,从而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始终坚持党对思想文化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七个着力”的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现实路径。“七个着力”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国际、国内视角出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动摇,创新发展具有独特魅力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破除西方文化霸权,促进各民族文明之间交流互鉴和繁荣发展,深切展现了我国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致力于促进世界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大国风范。

(五)“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天下放眼全球,立足于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多元文化协调交融,睿智地提出了关于全球性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原创性地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不仅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提供精神力量,也为世界各民族人民贡献思想智慧。习近平文化思想胸怀天下的智慧格局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即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一提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意义与全球价值。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深入阐发了中国共产党人秉持的文明观,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自主性、包容性、和平性。二是着眼全人类终极关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终极关怀与马克思主义目标导向具有一致性,即对全人类的生存境遇、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高度关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人类走向更先进文明的现实旨归,它是站在全人类和谐共存与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角度上提出的重大倡议,其中蕴含着强大的思想感召力和人文亲和力,深刻地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忧心人类发展的命运前途,致力于破解世界发展难题,标志着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及走向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了中华文明的价值理念。三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文明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同的文明具有不同的特色与智慧,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多元化发展,为世界文明的交融和各国文明的民族特色注入更加丰富的文化元素和精神追求。全球文明倡议以博大、开放和包容的胸襟倡导世界文明的广泛交流,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与包容性,在发展中华现代文明的同时,也推动了全球文明的进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领、文化聚力和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思想与“剑”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