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嬗变
2024-06-12周富贵李建鑫
周富贵,李建鑫
(1.内蒙古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8;2.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 )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践的现代化,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进行时。随着探索、建设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深入,“现代化”的话语表述逐步实现嬗变,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最后定型为“中国式现代化”。这种话语变化不仅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也体现了中国对“现代化”话语认识的深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在实践上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而且在理论上也实现了对“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嬗变和对西方现代化的话语超越。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嬗变和对西方现代化的话语超越主要呈现于对“何谓现代化”“为谁现代化”和“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三个基本问题的回答上。
一、中国式现代化在“何谓现代化”问题上的超越
从源起来看,现代化无论是作为一种实践道路,还是作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都产生于西方。西方现代化理论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各流派之间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侧重点,但不论何种理论流派,他们均强调“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现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认为历史将终结于西方,终结于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提供了实践前提。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的固有偏见,而这是由其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西方现代化则是在自由主义思想指导、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这是两者在根本性质上的区别,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对西方现代化话语的根本性超越,决定了“为谁现代化”和“如何实现现代化”。
(一) 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而科学的理论又给实践以正确的指导。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得以顺利推进,行稳致远,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值得注意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原来的“一个行”即“马克思主义行”升华为“两个行”即“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其中体现着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第一个行”中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蕴藏在经典文本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个“行”主要体现着总体性、普遍性,要求我们进行守正;而“第二个行”则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体现着地域性、特殊性,要求我们进行创新,但这种“创新、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式的创新”[1]。
第一,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明确了必须坚守的根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人类社会的深度观察与资本运作的理性总结,得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运作的黑色奥秘,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矛盾的不可克服性以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对抗性,从而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代背景,指出在这一阶段矛盾的焦点开始由发达国家转向边缘和外围,而在帝国主义薄弱链条上的国家由于阶级矛盾的尖锐,则可能实现“一国首先胜利”。“两个必然”和“一国胜利论”为我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最基本的合法性依据,而由马克思恩格斯集中阐发并由后继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更是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擎架。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不仅体现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更体现着厚重的社会主义底色。马克思主义要求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资本主义状况下剥削和压迫,消除贫富两极分化,从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主张在推动客观世界变革的同时,也要求人们必须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应持续提升个人的精神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指标。马克思主义指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强调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也就是说,“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的具体实现提供了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基于对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系统深入考察得出的科学理论体系,其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发挥作用,必须与东方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在“两个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同志适时地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渐进地、和平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得以确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持续进行理论创新,相继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格局从“两个文明”逐步演进为“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与西方现代化不同的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确立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式现代化在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
(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党的信仰和性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使其始终走在社会主义航道之中;党的正确政策主张适合了中国的具体情况,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繁荣兴盛。
第一,党的信仰和性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1921年7月,党的一大提出了“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2]等纲领。1922年7月,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纲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100多年来,不论时局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全体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解放,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不偏航、不走歪。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带领中国人民在与错误思潮的斗争中,成功捍卫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党内外对于两种共和国性质和前途的各种议论,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应该力争社会主义前途而抛弃资本主义方向。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同志强调“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我们不走资本主义这条痛苦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成功顶住了自由主义思潮和极“左”思潮,既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邓小平同志强调,“四项基本原则首先要求坚持社会主义”[3],不坚持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有“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两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较量日益激烈,面对将中国道路造谣、污蔑为“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儒家资本主义”的错误言论,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4],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作了明确的界定。回顾建党100多年的历史不难发现,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并存,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我国从没绝迹,在一定时期甚至影响甚大。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航掌舵,我国就难以抵御西方的和平演变,就可能发生改变颜色甚至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危险。
第二,党的正确政策主张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繁荣兴盛。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和性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而其能否根据中国具体实际及其时代特征制定正确的政策主张则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前途命运。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的国民经济总方针,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政策,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初步奠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框架得以搭建完成。在这一时期,我们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提出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制定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我国成功实现了“富起来”。新时代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并取得重要进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制度保障和物质基础更为扎实、完善和雄厚。同时,我们全面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开始从“富起来”向“强起来”飞跃。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原则性”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的坚守上,“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不论风浪如何汹涌、形势多么危急,他们始终坚持初心不改,道路不变,执着前行,这就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航道开拓前进。“灵活性”体现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拓创新上,坚持一切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汲取各国有益经验,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繁荣发展。
二、中国式现代化在“为谁现代化”问题上的超越
在“为谁现代化”问题上,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以资为本”的西方现代化话语,开创出一条“以人为本”的现代化道路。这是两者在发展目的和发展结果上的根本区别,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道义优越性的根本所在。西方现代化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是以资本家的利益为根本的,少数资本家的富裕是以绝大多数工人陷于绝对贫困为代价的,是一条畸形、痛苦的现代化道路。根据2021年6月瑞士瑞信银行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全球财富报告》,当前全球最富有的1.1%的人口掌握了全球45%的财富,而最贫困的55%的人口仅占有全球财富的1.3%。中国式现代化用其特有的人民性,绘就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图景,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的现代化道路。
(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经历漫长而深刻的历史过程。对于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进行了不懈探索。
早在1955年,毛泽东同志就先后在多个场合论述了共同富裕问题,他指出,要通过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来实现“共同的富”[5]495,即使是地主、资本家,也“要同大家一起共同富裕起来”[5]490。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奠定了共同富裕的根本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生产力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提出必须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的内容方面,我们提出共同富裕不应限于物质层面的共同富裕,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也必须包括在内,既要有高度物质文明,又要有高度精神文明。在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方面,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我们调整了被过度拔高的生产关系,将非公有制经济和非按劳分配方式纳入所有制格局和分配制度之中。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方面,我们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不能搞“平均主义”和“大锅饭”,要允许部分地区、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先富带动后富。在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方面,我们认为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久久为功,一步一步去实现,先后完成了解决温饱问题和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的目标。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成功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跃升,这标志着我们初步找到了一条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将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其理论得到进一步阐释、实践得到进一步深化,其蓝图、愿景和目标更为清晰。第一,共同富裕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彰显。共同富裕被明确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其在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整体蓝图中的重要地位。第二,共同富裕的目标更为清晰并迈出坚实步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共同富裕“两步走”战略,即到2035年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050年共同富裕基本实现。2020年,我们胜利完成脱贫攻坚战任务,绝对贫困的消除标志着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第三,共同富裕的战略性支撑和制度性安排日益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得以提出和实施。我们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提出了“调高”“扩中”“提低”的行动方案。第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深化、制度化。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浙江省印发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初步构建形成了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有利于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级范例,体现了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辩证统一。新时代以来的十年是我们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十年,无论是在实践探索方面,还是在理论创新和制度建构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标志着我们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代化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前提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现实的个人,而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从事物质生产活动而不断满足自身需要的个人。中国共产党通过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把握,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惠及民生福祉。
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一个重大课题,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了我国的主要矛盾是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将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围绕这一主要任务,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窘迫局面,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初步满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迎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之后的主要矛盾重新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6],认为我们必须聚焦于这个矛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
新时代以来,人民的需求已经从“物质文化需求”这一基础层次跃升至“美好生活需求”,其内涵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这种转变体现在人民对物质文化层面的更高追求,以及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美好环境等多方面的追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行全方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我国不断通过推进全过程的人民民主、全面的法治建设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等举措,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三、中国式现代化在“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上的超越
西方发达国家作为现代化的发源地,普遍采取对外发动战争、殖民掠夺的方式,以获取廉价劳动力、商品原料和能源资源,并在殖民地大量倾销其商品。依靠此种方式,他们实现了自身的现代化,但这种方式加剧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贫困落后。因此,西方现代化的非道义性和非正义性可见一斑。“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是用血与火、刀与剑,用殖民掠夺、帝国征服、政治奴役以及残酷剥削的方式实现的现代化。”[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有的殖民主义体系无以为继,纷纷土崩瓦解,但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刚刚摆脱旧殖民主义的藩篱,又重新陷入新殖民主义的泥潭。西方发达国家依靠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位置赚得盆满钵满,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外围,处于“依附性”的地位,长期陷入贫穷和落后的境地。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穷兵黩武、霸权主义、零和博弈的西方式现代性思维”[8],成功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
(一)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出一条“并联式”共时态叠加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9]中国式现代化抛弃了西方现代化“串联式”历时态顺序发展的选项,开创出一条“并联式”共时态叠加发展之路,成功破解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面临的困局和悖论,实现了后来居上、弯道超车。
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破解了发展中国家依附性发展的困局。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先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是在完成第一轮现代化的基础上顺序进入第二轮现代化的,而我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是在外部冲击和影响下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我国的现代化萌芽于洋务运动时期,真正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此时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第二轮现代化。如果我们按照经典现代化理论,采取“串联式”发展战略,亦步亦趋地沿着西方“昨日之路”重走一遍,我国就永远处于世界体系的边缘,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附庸,不仅难以实现现代化,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也会面临严重威胁。因此,我国的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前进方向,吸收借鉴西方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选择和探索出一条“新四化”叠加发展的“并联式”现代化道路。通过实施“并联式”发展道路,我国打破了发展中国家依附性发展的困局,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创造了震撼世界的“中国速度”,正在迎来从“追赶”“并跑”到“领跑”的伟大飞跃。
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破解了所谓的“亨廷顿悖论”。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亨廷顿悖论”,即“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10]31。而且他认为,现代化的速度与动乱的程度成正比,即现代化速度越快,社会稳定性越差,动乱程度越高。现代化作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涉及生产方式变革、利益格局调整和思维方式革命等一系列复杂深刻变化,会带来诸多的社会矛盾和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社会稳定。西方现代化采取了“串联式”顺序发展道路,先进行工业化,以工业化吸引农业剩余人口转移到城镇,实现城镇化,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时间较长,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有条不紊地化解矛盾和风险。但即便如此,西方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伴随着大量的动荡与不安。而中国式现代化则采取了“并联式”发展道路,具有发展时间急剧压缩性、发展任务高度叠加性和发展战略后发赶超性。在被高度压缩的时间内多任务并行、多目标并举,这必然会带来社会风险点和矛盾点的叠加、累积,如果处理不当,必将产生严重后果。然而,我国却成功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实现发展与稳定、活力与秩序的辩证统一,打破所谓的“亨廷顿悖论”,是以下几个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从领导力量上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从而能够不偏不倚地协调处理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统一起来。从经济层面看,我们始终注意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保证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从政治层面看,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了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反馈渠道的畅通有序和多样化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从文化层面看,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着力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从社会层面看,我们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同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使矛盾和风险在基层得到合理解决。从生态层面看,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不断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着力为人们营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出一条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着力实现了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破解了西方国家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物质与精神、城市与乡村以及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二元对立的困境。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的辩证统一。西方现代化以资本增殖为中心,追求剩余价值是其绝对的规律,而人的价值、尊严和信仰在西方现代化中被视为相对次要的因素,甚至可以被忽视。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西方国家受到消费主义、商业化、娱乐化的深远影响,导致物质主义的盛行,这使得人们可能过度沉迷于追求物质成功,而忽视了对更深层次精神需求的追求,进而引发一系列精神贫乏现象,如信仰缺失、价值碎片化、道德滑坡等。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繁荣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等路径,不断化解物质富足和精神贫乏的悖论,着力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城市与乡村的共同发展、融合发展。亨廷顿指出:“城乡区别就是社会最现代部分和最传统部分的区别。”[10]56西方模式的现代化是以严重的城乡对立为前提的,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村为代价的,“城乡变为不同的民族,彼此有着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10]55。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了实现农业与工业的现代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成功创造了一条在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城镇化经历了“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镇化、“离土又离乡”的异地城市化和新时代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城镇化为中介实现了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共同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通过实施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战略,成功实现了近1亿农民的脱贫,圆满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在脱贫攻坚战即将完成之际,党中央顺势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得以建立健全。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相辅相成。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注重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这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普遍采取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将环境保护置于经济发展之后。这种发展模式的后果是逐渐加剧环境污染,导致了许多环境公害事件的出现。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和技术进步,西方国家开始采取措施进行环境治理,但其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污染转移,即将高污染产业或废弃物输出到其他国家。相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没有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强调在追求经济繁荣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绿水青山。中国通过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方式,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生态保护奇迹的统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通过深入推进生态领域体制改革,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历史性、全局性好转。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相辅相成,展示了中国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把握,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坚定追求。
(三)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出一条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与邻为伴、合作共赢的新范式超越了西方现代化以邻为壑、你输我赢的旧范式,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开创出一条具有强大道义感召力的现代化新路。
回望西方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基本思维是零和博弈,具有明显的利己排他特征。这种现代化是“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现代化。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对国内无产阶级实行了残酷的剥削压迫,而且通过战争抢占了大量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对其人民实行了血腥镇压和殖民掠夺。这种现代化是单边主义的现代化,是不允许别国“搭便车”的现代化。西方发达国家在成功实现现代化之后便开始排斥其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实现,只允许后者成为其现代化的附庸,服从他们构建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屈从他们主导的国际分工。这一策略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将被束缚在国际体系的边缘地带,面临现代化的失败和无望的境地。“美国优先”的口号更是将西方现代化中的自私自利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强大的互利性与包容性,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化。独立自主方能摆脱依附关系,才能实现国家自立自强,才能具备合作共赢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坚定地将发展的关键建立在自主力量的基础之上,紧随科技前沿,持续强化自主创新力量的建立,以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式现代化是合作共赢的现代化。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积极推动对外贸易,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贸易往来,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始终高度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减贫合作,通过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推动世界共同繁荣。
党的二十大之后,中国式现代化备受外部世界关注,成为各国学者和媒体解码中国的关键词。而在外界的解读中,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是解读的重点。白俄罗斯国民会议代表院副主席米茨克维奇感叹:“中国如今选择的道路不仅将决定本国的发展,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世界。”[11]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中国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他国家追求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成功范例和启迪。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已经深深触动和震撼了世界,这种触动和震撼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渴望能够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这无疑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已开始超越西方现代化的话语,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不断取得,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将更加重要,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力将日益跃出本国范围,对国际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