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度学习目标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2024-06-12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
徐 曙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聚焦深度学习目标,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是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明确提出了7—9 年级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这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聚焦深度学习目标提供了基本思路。
一、扬帆起航:深度学习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碰撞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度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及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这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深度学习与初中语文的碰撞,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向。通过深度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理解文本的内在价值;通过深度学习,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判断;通过深度学习,教师可以整合跨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深度学习与初中语文的碰撞,是一场教育教学的变革,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乘风破浪:深度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一)创设真实情境,带动学生感受情绪
教师要结合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深入挖掘每一篇文章的价值,创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真实情境。这些情境可以是生动的场景、具体的实物、真实的情感体验以及真实的生活体验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文章的内涵,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带动他们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可以成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人文素养。教师要注重选择与文本内容相关、具有代表性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文章的情感价值。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情境的多样性,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充分利用学生个人经验和多媒体技术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在教学《观沧海》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大海波澜壮阔的场景,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大海的波涛汹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体会到曹操的胸怀和气魄,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曹操的豪情壮志。在教学《邓稼先》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国家记忆》中邓稼先的个人纪录片,让学生沉浸式感受邓稼先的突出事迹,理解邓稼先的家国情怀,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实地考察、互动讨论等方式,创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真实情境。在2023 年,“孔乙己的长衫”成为当代大学生热议的词语,当代青年的“长衫”情结成为了社会广泛探讨的话题。在社会思潮的推动下,教师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也可以充分引入社会讨论和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充分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的情绪。学生可以分别扮演孔乙己、酒客、掌柜等角色,通过表演还原文本中的情境,他们要研读文本,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以及情感变化,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出来。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感受到了人物的喜怒哀乐,理解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情感共鸣能力。实地考察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果文章涉及具体的场景或事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亲眼看到文本中描述的场景,比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观察春天的花、草、树木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语言,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二)整合知识网络,提升学生的阅读深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仅满足于学生对文本表面的理解,更应当注重引导他们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知识网络,提升阅读的深度。通过整合新旧知识、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以及鼓励自主探究等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学生能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提升阅读中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实践能够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例如,在教学《岳阳楼记》一课时,教师要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滕王阁序》等类似文章。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于两篇文章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将新文章的内容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以《岳阳楼记》和《滕王阁序》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从写景、抒情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发现,两篇文章在表达方式、情感基调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在具体描写和主题思想上又有所不同。这种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提升他们的阅读深度。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还要定期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和写作练习。在学完《岳阳楼记》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其他古代文学作品,鼓励他们模仿文言文特点进行写作练习。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拓展了他们的阅读视野。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面对其他的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整合知识网络,与学生共同建立文言文学习知识系统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
(三)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深度学习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这其中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文本表面的理解,也要注重引导他们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意义,培养他们的阅读创造力。强化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阅读创造力的关键,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组织辩论等形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为了强化思维训练,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首先,在教学开始之前,设置开放性问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教学《出师表》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诸葛亮是否应该北伐”这一话题。觉得诸葛亮应该北伐的学生可能认为,诸葛亮作为一位忠臣,应该尽全力去完成先帝的遗愿,即使面临困难,也应该坚持北伐;觉得诸葛亮不应该北伐的学生可能认为,当时蜀汉的国力已经衰退,而曹魏的实力却非常雄厚,如果诸葛亮继续北伐,可能会导致蜀汉的衰落和灭亡,因此不应该进行北伐。当然,可能还有学生对诸葛亮北伐持中立态度。这种话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这种讨论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本中的人物思想,同时也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分析判断的能力。其次,组织辩论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辩论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组织语言、表达观点。辩论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得到充分锻炼。例如,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教师设置“孔乙己是否值得同情”的辩论主题。学生根据自身观点,组成正反方进行辩论。持“孔乙己值得同情”的正方,可能从孔乙己的生活经历、性格、命运等角度入手,分析孔乙己的可怜之处;而反方可能认为即使孔乙己的生活难以为继,但他却不愿意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他的行为显得自命清高、不切实际,他对待自己的命运却显得软弱无力,没有勇气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被命运所左右,因此不值得同情。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不仅挖掘了文本内涵,还拓展了思维空间,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这种辩论形式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
(四)引导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而言,课文是核心,但仅仅依赖课文是不够的。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拓展阅读视野,接触更多的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并不仅仅是学生独自阅读,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教师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找文本中的知识点和内在联系。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充满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桃花源的内涵、意义,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陶渊明的生平、思想,探讨陶渊明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思考陶渊明描绘的乌托邦,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学生还可以在探究过程中探讨自己对于理想社会的理解和向往,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同时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思考。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内容,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为了真正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或者组织一些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阅读材料,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例如,《变色龙》是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述一个警官的几次变色,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冷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变色龙的象征意义,同时推荐学生阅读契诃夫的其他短篇小说,以深入了解契诃夫的写作风格。
三、百舸争流:深度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一)深度学习与教学目标达成
在深度学习模式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重新审视其目标。传统的教学目标往往以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而深度学习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明确深度学习的目标。深度学习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深度学习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需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运用高阶思维能力解决问题,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深度学习与教学内容选择
深度学习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选择具有挑战性、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文本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可以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挑战性的文本通常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运用高阶思维能力进行分析思考。它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文本通常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文本的难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选择的文本难度应该适中,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过简单的文本无法引发学生的思考,而过复杂的文本则可能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此外,还需要关注文本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三)深度学习与教学方法运用
深度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学习、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问题导向是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思考并寻找答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项目式学习也是一种适合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一个具体的项目,如编写故事、制作海报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更直观、更简单的教学方法;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更具挑战性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聚焦深度学习目标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深入了解深度学习的目标以及深度学习目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尝试这些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将深度学习目标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