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精细化设计分析
——以合肥市精品道路综合改造工程为例

2024-06-12郑平安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41

安徽建筑 2024年4期
关键词:人行道翡翠道路

郑平安 (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41)

1 引言

在城市更新特征中,街道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是反映城市面貌的载体,诉说着城市的过去,也承接着城市的未来。

研究国内外重要的城市精品道路案例,如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澳大利亚悉尼皮特街以及国内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的道路建设(以宁波中山路为代表)。虽然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街道特色,但是思考和总结这些城市街道的构成因素,“系统化”“多元化”“精细化”是共同特征,也是今天乃至未来对设计师塑造街道景观的重要要求。

2 工程案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翡翠路作为贯穿政务区、经开区及肥西县的重要交通干道,拥湖揽城,沿线业态极为丰富。随着轨道交通三号线通车运营,翡翠路交通模式正式进入地铁时代,同时也迎来新的改造契机。

道路北起南二环,南至方兴大道,全长约9.3km,规划为城市主干路,政务区段2.5km 双6车道,经开区段6.8km 双8车道,设计时速60km/h,红线宽度50~60m,两侧临街空间各20m,空间尺度适宜。

2.2 设计策略

项目从交通功能完善及景观绿化提升两方面入手,着重对景观、城市家具专项设计、城市街区空间设计进行分析。完善轨道交通与现有交通模式接驳换乘设计,注重空间尺度的优化提升。依照城市风貌,北侧商业凝聚,南侧学府文化厚重,分段打造城市街道的总体设计思路。目标是把翡翠路打造成为合肥市最有品味的生态绿廊、繁华商道和城市主轴,重现昔日魅力和风采。

2.3 设计方案

公共交通接驳设计。提倡“绿色出行”,将全线13 对公交站台、8 处轨道站点、45 处广场非机动车停车点、93 处共享单车停车点进行接驳设计,给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慢行空间尺度设计。运用空间尺度及人的行为心理学研究成果,对翡翠路机动车道车行空间及人行道步行空间进行设计,设计断面车行及步行空间感觉良好。经1:1 建模,人行道侧石抬升高度为8cm,同时侧石及平石宽度30cm,慢行空间较为舒适、开敞。设置接地树池,释放边界空间;结合绿化带设计,使骑行所能享受到的遮阴效果更加明显。

中国储运:作为外资品牌,英特诺是如何了解并适应中国市场的?英特诺在本土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未来将如何调整以便更加贴近中国客户的需求?

广场空间串联设计。着重研究沿街串联空间,地铁空间与景观空间的组合,人行空间与车行空间的优化,滨湖空间、公园空间与道路空间的联系,对岛头花镜、绿化标准段、临街广场空间、高校门前(安医大、安大、合工大、财贸学院)广场空间等进行针对性分析。结合功能对空间划分的影响,对翡翠路沿线空间重新定位、构思、设计。设计因地制宜,以充满动感的带状休憩空间,串联林荫空间,成为各年龄层次均可参与的综合性活动空间。

优化交通组织设计。提高交通通行能力。保留原有翡翠路机动车道界面,对沿线重要交叉道口进行交通渠化设计,同时设置左转弯待转区,完善道路交通功能,加强慢行空间的梳理设计。铺装总图细化设计到每一块砖,设计中选定了18 种铺装样式,细化异形侧石、平石大样。施工时进场定制生产,所有无障碍设计均在总图中详细体现具体位置,表明坐标及尺寸,便于现场放样施工。

完善管线综合设计。排水随路提标统一规划、分类整合、利用保护。供电入地设计,其他管线综合整治。

文化元素设计。主要提取翡翠路所处城市空间的灵动元素及形象文字,形成翡翠路独有的“翡”字logo,最终与城市家具附属设施设计融为一体,以“设计图-模型-打样-封样-全线实施”模式,最终呈现出统一的效果。

色系设计。翡翠路以深灰色为主要基色,辅以原木及深棕色,凸显城市厚重及记忆感,同时材质上以金属及仿石材为主,体现城市活力。全线杆件采用8度灰,铺装仿石材采用中灰和浅灰,箱体外罩、风亭外罩、栏杆、垃圾桶等以灰色系为主,尽显大气庄重,同时公交站、花卉、夜间灯饰亮化,点坠五彩活力、温馨的景观节点。

边角细节设计。人行道井盖采用不锈钢一体式隐形井盖,供水和燃气井盖采用“盖中盖”,便于打开。交叉道口及岛头圆弧处异型侧石进行精细化加工。人行道采用仿石材质,具有性价比高、对人体无辐射、防滑效果较好等特点,强度可达到C40,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多杆合一设计。集约化、规范化,构建和谐有序的道路空间,塑造城市景观风貌,使街道更干净整洁。多功能综合杆避免政府重复投资,有效节约社会资源。

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本次建筑立面更新设计中,充分体现不同类型建筑自身的功能属性,在建筑立面风格、色彩和材料选择上,加强塑造不同区段内建筑立面风格,使改造过的建筑成为具有鲜明识别性的街道界面。

图纸会审设计。设计内容涉及10多个专业,图纸会签过程中,所有专业设计图均汇总至铺装总图中,校核路灯杆件、交通并杆杆件位置、轨道地面“四小件”、轨道地下区间及站点位置、管线井盖、无障碍位置、重要管线位置及排水开挖、侧石、箱体等有无交叉现象,提前进行规避调整。

如今翡翠路已焕然一新,精雕细琢的全新翡翠路,也见证了合肥这座城市的提升与发展,市民反映良好。

2.4 其他案例分析

长江中路为合肥老城区内东西向贯通的交通干道,西起环城西路东至马鞍山路,贯穿合肥市老城核心区,道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规划红线宽度60m,实施宽度不小于46m,设计时速50km/h。

长江中路是省内第一条结合城市轨道建设进行道路整体提升改造的道路工程,是合肥市老城更新、城区品质提升、“城市双修”工程建设及市级精品道路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社会关注度高,设计要求高。工程位于合肥市老城“心脏”区域,道路沿线建筑情况复杂,地坪参差不齐、产权复杂,改造阻力大;现状道路地下管线复杂,实施条件受限,设计方案需满足“高质量、快速施工、环境影响小、社会认可度高”等各方面要求;工程与在建地铁2 号线存在设计及施工的交叉,设计阶段设计界面衔接及建成后的景观衔接等协调难度大。

长江路是合肥市最早提出“完整街道”“精品化”等设计理念的综合性改造道路。提升改造从“道路设计”回归“街道设计”,挖掘城市空间,提升街道设计人性化水平。道路设计手法类似于翡翠路,是翡翠路设计前一版本,由于道路地理位置及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道路沿线商业繁华,如今的长江中路慢行空间友好、安全、连续、舒适,全线共计增加绿化面积约3 万m2,有效提升了道路景观,彻底改变了原有长江路绿化严重缺失的形象。

针对全线商埠门前30 余处台阶长度约2km 进行整体梳理,统一规划设计,释放沿线人行道空间,还路于民。同时通过台阶与绿化的结合,弱化台阶视觉冲击,提升道路整体景观。

路灯多杆合一,颜色灰度化。路灯景观化提升改造,将长江中路路灯夜景打造成合肥市一张靓丽的名片。

中央护栏、花箱、箱柜、人行护栏等附属设施同步景观化改造。箱柜根据所处位置不同设计不同样式的景观遮罩,人行道护栏跟景观需求的不同设计不同样式护栏,与周边相协调。设人行休憩设施,彰显“人性化”。结合庐字与包公脸谱文化,全线点缀“庐”字异形侧石,传承历史文脉。

3 精细化设计要素分析

不同于传统道路,精品道路不再是简单的几何及结构设计,除了发挥城市道路本身具备的交通载体这一特性以外,“系统化”解决综合交通问题,为慢行、公交、地铁、机动车、停车、市政排水管线等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多元化”统筹道路串联空间,将道路改造与拆迁、建筑立面、区域盘活、氛围营造、公共空间建设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精细化”全要素道路设计,避免传统模式“一张通用大样”设计施工到底,根据道路功能定位、区位、空间条件等具体情况和细节,有针对性地进行道路全要素设计。

道路设计空间包含临街空间、人行道、设施带、非机动车道、车行道、绿化带等,空间尺度的合理划分是精品道路设计的基础,保证道路交通功能。精品道路设计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设施构成。在道路空间范围所有设施构成包含市政设施、街道家具、绿化种植等。其中市政设施,如铺装、路缘石、杆件、隔离设施(护栏、挡车柱)、井盖、箱体、消防栓等;街道家具,如公交站亭、人行道照明(庭院灯)、非机动车停放点、座椅、慢行(绿道)指示标识、垃圾箱等;绿化种植,如行道树、其他沿路绿化(地面绿化、墙面绿化、移动花钵、花箱)。

作为公共空间,人行道是城市的前台阶,精细化慢行空间设计可有效促进沿街经济。人行道是人们在城市环境中最直接接触的地方,也是道路设施摆放的重要空间,人行道空间由道路红线内的基本区与沿街地块内的临街空间两部分构成。杆件、市政箱体、垃圾箱等设施一般设置在基本区内,相对固定;人行道照明、非机动车停放点、座椅等设施,经过协调,尽可能设置在临街空间内,相对灵活。

4 结语

通过诸多工程设计与思考,精品化道路建设除了承担交通功能外,还具有生活功能、管线载体、景观功能。究其本质最终是为“人”服务,因此,道路设计中体现精品之处即以“人”为根本出发点。提升改造过程中,除了体现社会性和凝聚力,同时彰显了道路建设者的职业责任和匠人精神。

精品化道路工程建设是集城市建设、环境打造和生态改善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道路整体环境得到提升,沿路空间紧凑有致、简洁大方、尺度宜人,道路和临街广场综合平行建设,有利于城市风貌特征的展示,从而实现了道路总体功能的最优化,真正落实了以人为本、公交优先、宜人宜行的设计理念。

猜你喜欢

人行道翡翠道路
翡翠湖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跟踪导练(一)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一只翡翠手镯
预制装配式透水人行道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游翡翠湾
翡翠玉坠(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