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江苏担当

2024-06-11殷杰

唯实 2024年4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江苏

殷杰

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创举之一,可谓是“文脉贯千年、往来成古今”。静静流淌的运河,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文化传承,造就了沿线一座座历史文化名城,充分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勇气和创造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视察时对江苏寄予了更高期望,要求江苏勇于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其中特别提到要“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保存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一、充分认识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江苏是京杭大运河的起源地和遗产点数量最多的省份。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大运河以其博大的胸怀,哺育了勤劳质朴的江苏儿女,塑造了江苏南北交融、开放包容的人文底蕴,成为沿线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占全国6%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0%以上的经济总量;既是鱼米之乡,又是经济大省,更孕育出百水百态、一城一诗,化作深隽厚重的人文江河。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考察时,嘱托江苏要“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从历史进程来看,国运、文运、水运紧密相牵,国脉、文脉、水脉密切相连。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史,就是黄河、长江、大运河流域彼此依托、相互借鉴的历史,特别是大运河的贯通突破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自然格局,经纬中国、运通华夏,加速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进程,也奠定了江苏因长江而生、因运河而兴的格局。“一横一纵”两条“黄金水道”,把江苏紧紧嵌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的关键位置。自隋唐始,“扬一益二”“苏常熟、天下足”等美誉流传至今,千百年来启迪人们追求“小康”“大同”的社会理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明确长江、大运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使命,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审时度势擘画建设大运河文化带。这既是对中华民族发展道路的深邃思考,也为江苏以长江、大运河整体带动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提供了战略机遇。

从精神价值来看,孕育一方文明的大江大河集中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时,曾谈到大运河等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指出中华民族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大江大河。万里长江的开放胸怀、奔腾气势,千年运河的共创家国、开创盛世,蕴含的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道法自然、天工开物的思想智慧,追求统一、民族团结的执着信念,继往开来、开创盛世的政治追求,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从清口枢纽“蓄清刷黄”的勤劳智慧,顾炎武“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徐霞客“溯江纪源”的笃定追寻,到周恩来、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党的早期领导人义无反顾肩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都使千年运河成为自信自强的精神标志、人心归聚的精神家园,并与“汇通江淮之气概、畅达黄海之辽阔”“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实干担当内在联通,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江苏儿女踔厉奋发、团结奋斗。

从文化内涵来看,大运河是体量宏大的文化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时空复合体。大运河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表现为手工技艺、工程技术、戏曲文艺、生活习俗、传统节日、餐饮习惯、礼仪规制等诸多形态,熔铸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历史传承之中。作为沟通九州的原点、联通世界的起点,江河交汇使得江苏成为文化交流交融、创新创造的最前沿,“泰伯奔吴”“衣冠南渡”等重要事件深刻影响着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在江苏交相辉映、竞放异彩;“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等伟大壮举让江苏融入世界文化历史,承载了多维度的思想知识交流和文明交融互鉴。变化的是时空、形态、样式,不变的是一脉相承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随着时间推移,大运河已经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二、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

着力解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江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坚决执行中加深理解,在深化理解中创造性落实,上下一心、扮靓运河的共识更加强烈、意志更加坚定,同时坚持保护优先、坚持文化为魂、坚持融合共生,在工作层面展开了系统规划。从省级层面的《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省)建设保护规划》,到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价值阐释弘扬等6个专项规划,再到沿线11个设区市的具体实施规划,架起了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的“四梁八柱”。围绕打造大运河文化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出台了全国首部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地方性法规,编纂出版了全国首部运河通志,创办了全国首个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设立了全国首支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发行了全国首只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建成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一期)上线,大运河江苏段被国家确立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古老的大运河,在江苏正展现出新时代的青春芳华。然而也要清醒认识到,千里运河历经千年涤荡,如何把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特征,如何解决好当前存在的一系列倾向性问题,将深刻影响着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决定着大运河文化的创新发展成效。

“群龙无首”与“九龙治水”。大运河江苏段贯穿不同的区域文化,它所呈现出的园林文化、漕运文化、河工文化等共性特征,为运河沿线文化资源整合共享提供了可能。然而,省级和地方的共建积极性仍有待进一步调动。纵向上对标国家规划找准战略切入点,横向上与土地、城镇、“1+3”重点功能区等规划衔接,仍缺乏更具操作性的具体办法。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层面,區域共同品牌打造、地方文化特色塑造的宏观统筹还有待加强。虽然各地历史文化如明珠般闪耀,但“穿针引线者”的缺位使散落的颗颗明珠难以“串珠成链”。

“盲目跟风”与“千城一面”。近年来,江苏各地普遍兴起了挖掘历史文化遗存、修复古建筑、恢复古镇和历史街巷的热潮,开发利用文旅资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然而,由于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认识上的简单化和片面化,忽视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些地方一哄而上、急躁突进,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传统文化弘扬形式化、“皮毛化”、消费化、“抢滩化”倾向。一段时期内,个别地方罔顾城镇文脉和空间肌理,忽视自然生态特征和乡土文化标识,在开发形式上多以简单的商业手段代替文化建设,单一复制、简单复古,相似的经营策略导致单质化、同质化竞争加剧。在建设方式上,有的地方拆古建新、买真造假,使得城镇形态、景观风貌逐步趋同,“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危机不断蔓延扩散。

历史文脉的割裂与现实生活的阻断。在上一轮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对大运河文化的本质特征、活态化特质缺乏系统性研究和整体性把握,一些地方热衷于推广所谓现代化城市“国际标准”,过度追求城市外在形象的标新立异,轻视运河沿线城市传统文化特色,整拆整建、大拆大建破坏了旧城肌理、历史文化空间和社区结构,割裂了城市内在的历史文脉,肢解了社区邻里关系,导致运河沿线的城镇记忆不断消失。在新一轮开发中,又多以还原历史风貌为主,有些地方对文化遗产利用侧重于商业化考量,宾馆、商场、店铺大量入驻,对原有古建筑过度商业化改造,而没有对当地活态化的人文因素予以充分尊重和有机融合。尤其是对大量原住居民异地安置甚至是整体外迁,直接阻断了历史文化再现,忽视了文化传承过程中“人”的因素。地方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运河沿线地域文化生态和城市文化精神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三、做好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文章,

打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共生共荣的有机生命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要“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这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创造性地以“一个主题、一条主线”将文物文化资源“串珠成链”,将区域内农业、工业、水利、交通等各类遗产“连点成面”,将文物保护、文旅融合、文化研究等各项工作“聚合成体”。过去从未走远,古今熔铸生长。江苏要围绕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展现“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大运河文化带是一条重要的“根脉、绿脉、动脉”。

要更加突出“河”的开发利用。运河往往集文化、運输、水利、建筑等多重功能于一体,可以说是灵动的“生命机体”,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好“水”这篇文章,将大运河打造成为有清水的河、有水利价值的河、有文化内涵的河。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主通道,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恢复运河水系的自然属性,进一步显现其生态涵养、调水灌溉、防汛兴利等功能。坚持“城河共荣”“景河共生”,优化调整运河沿线产业结构,加强滨河绿化建设,展现水与岸、河道与建筑、功能设施与文化景观的协调之美。高质量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重大工程,确保“一泓清水向北流”,全力打造低碳高效、绿色发展的“美丽中轴”。大运河江苏段790公里全部通航,年货运量超过5亿吨,是我国内河航运的“黄金水道”,要扎实推进水利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运河航道转型提升,让“黄金水道”释放出更多“黄金效益”。与此同时,要依托全省“1+1+6+11”规划体系,健全由23个核心展示园、26条集中展示带、153个特色展示点构成的“园、带、点”空间展示体系,完善集中连片保护措施,坚决防止过度开发、“贪大求洋”等错误倾向,保持大运河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功能的延续性和文化的民族性。

要更加突出“城”的和谐共生。江苏的名城、名镇、名村很多依运河而建、因运河而兴,城河紧密相连、休戚与共。要注重与城乡建设、名城名镇保护修复协同推进,高水平打造沿线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空间。一方面,要厚植城市气质,加强传统风貌管控保护,强化沿线空间控制引导,保护好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人文环境,灵活运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在城市有机更新和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中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努力展现山水城林、小桥流水、园林栖居的诗意生活,将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成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最美窗口。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文兴业”,推动高颜值生态、高品位文化、高质量产业协同发展,汇聚文化赋能的发展动力,寻找人文经济的精气神,展现“厚文精工”的鲜明特质,让千古文脉和现代产业融合共生,共同奔赴创新创造前沿。充分发挥文旅产业就业增收带动作用,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内容、影视制作、会展演艺、水岸经济等特色业态,结合实际塑造苏州“姑苏八点半”、无锡“今夜梁宵”等一批运河沿线城市“夜经济”品牌,建设“吴门望亭”大运河文体馆、“枫桥夜泊”特色船舫、常州“运河五号”等一批文旅新空间和“网红打卡地”,打造同里、木渎、邵伯、河下等一批运河名镇,打响“千年运河·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要更加突出“文”的活态传承。大运河是今天仍在使用并被不断注入新内涵的文化遗产,是流淌的、活态的,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也应当是积极的活态保护。近年来,江苏建立了省级大运河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平台,建成大运河江苏段水文化遗产数据库,淮安板闸、扬州隋炀帝墓等运河遗产被纳入新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南水乡古镇申遗工作稳步推进,大运河沿线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城古镇古街区古村落整体保护持续提升。一方面,要加强文化遗存的抢救保护,维护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同时按照适度合理、可持续的要求,实现文化传播、水利航运、旅游休憩等功能的延续与拓展。另一方面,要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积极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运河文化学术研究,打造歌剧电影《运之河》、百米画卷《中国大运河艺术史诗》等文艺精品,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不断彰显大运河所承载的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时代内涵,加快实现“地理空间”向“文化空间”拓展,让“流动的文化”融入当下、传承后世。流动创造价值,运河的开凿和流动促进了人和物的流动,造就了沿线经济社会的繁荣。要注重用好运河文化这一国际对话合作的“通用语言”,持续打造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大运河工业遗产峰会等品牌载体,与其他运河沿线城市强强联手、共融共享,让运河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共同唱响新时代的“运河之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江苏故事。

要更加突出“人”的诗意栖居。古今中外,运河沿线地区都是人口密度高、城镇分布密集的区域,人们枕河而居,城市因河而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规划运河文化旅游产品,健全运河文旅公共服务体系,增强运河文化的公共属性,重点打造江苏“运河百景”、苏州“运河十景”“漫游运河”系列产品,构建众彩纷呈的运河文化体验地。用好用活大运河这一“超级文化Logo”,高标准建设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培育一批运河主题文旅融合区、旅游风情小镇、精品文旅线路,打造一批富有运河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再现“江南水乡”“京口瓜洲”“春江花月夜”的人文意境和文化记忆。着力推动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创新沿线传统工艺、戏曲曲艺、传统音乐、武术杂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式,重点打造昆曲、古琴艺术、南京云锦、雕版印刷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让“魅力运河”“水韵江苏”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党建法治研究处副处长)

责任编辑:刘志刚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江苏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数读江苏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数独江苏
如泰运河谣
数读江苏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