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治理方式智能化促进社会治理精准化
2024-06-11张蔚菊
张蔚菊
党的二十大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优化社会治理、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以治理方式智能化促进社会治理精准化,是在复杂时代背景下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逻辑、新要求。为深入贯彻新时代新要求,应充分认识推进社会治理精准化对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性,解析治理方式智能化对社会治理精准化的促进作用,探索以治理方式智能化促进社会治理精准化的关键对策。
一、推进社会治理精准化
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治理精准化不仅体现了社会治理理念的转变,而且反映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目标。全球范围的社会治理经验表明,只有做到及时发现关键性问题、及时把控关键性问题、及时对问题进行精准治理,才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从我國实际情况看,社会治理精准化对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社会治理精准化是社会治理高质量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科学、理性为内核的精准化治理,体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社会治理精准化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现代社会的需求多元化,社会治理环境复杂多变,尤其是针对特殊人群的社会治理与服务工作千头万绪。社会治理实践如果不注重精准化,就很难达到高质量和现代化。特别是老人、儿童、失独家庭、司法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都有很强的个性化需求,在社会治理中只有及时有效地推进治理精准化,才能够满足这些特殊人群的需求。如果缺乏精准化治理,大量特殊人群的需求不能满足,就绝不可能谈得上社会治理的高质量和现代化。因而可以说,治理精准化是社会治理高质量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突破口。
社会治理精准化是提升整体社会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社会治理领域广泛存在“按照以往经验”等思维逻辑,致使社会治理标准化、精细化程度不高,群众工作只搞“面”的铺展而落实不到“需求点”,社会服务形式化、表面化等问题难以根治。传统的粗放式、经验化社会治理方式消耗了大量资源,管理成本高昂,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新需求。为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宏大目标,必须加快向精准化社会治理转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动社会治理精准化,能够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最关键的问题环节并取得最大效益,明显有利于社会治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社会治理精准化是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发展协商民主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功能,就是在民众诉求多样化的背景下更为精准地识别他们的意愿和要求,更为精准地找到“最大公约数”,为政府实施精准决策与精准治理提供依据,更有效地促进决策与治理的民主化、科学化。从社会治理维度看,随着协商民主的发展,社会治理精准化必然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将成为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成果之一。
二、治理方式智能化对社会治理精准化的促进作用
治理精准化既包含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机制设计、治理方案实施、治理结果反馈优化的全过程,又包含了从治理系统到治理细节等各种层次,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治理智能化则是治理精准化的技术基础和保障。在满足民众个性化需求、重构社会服务生态、形成闭环和高效反馈等方面,治理方式智能化对于实现社会治理精准化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
治理方式智能化在满足民众个性化需求维度的突出作用。治理方式智能化有利于摸准民众的个性化需求,增强民众的心理体验和深度参与意识,进而实现社会治理精准化。在社会治理中运用数字技术畅通民众参与治理渠道,可以有效促进政府和民众在政策执行中形成合力。政府通过智慧城市平台、政务微博、政务服务App等多样化、数字化政民沟通渠道,可以及时地了解民众的各种需求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民众借助舆论平台或科技手段表述自己的观点和偏好,有利于参与到共同决策过程。在现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的背景下,以大数据、互联网为依托的智能化治理方式必然能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社会成员信息全面精准掌握、科学严谨分析、精准高效对接,进而为民众提供精准化服务。
例如,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在插上智能化翅膀后,实现了智居、智业、智商、智学、智游“五维共智”,极大满足了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冬天哪个小区的暖气管道有“堵点”,夏天哪户居民家里的冷气不足,这些信息都会清楚地反映在街道社区智能化治理系统的大屏幕上,街道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系统定位派出维修人员,迅速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一些老旧小区在汛期面临积水问题,以前需要把整条路刨开大修,不仅施工时间长耽误居民出行,而且维修成本很高。现在“水下机器人”可以直接下到关键堵点精准疏通,快速解决积水问题,不再让居民为蹚水出行而发愁。
治理方式智能化在重构社会服务生态维度的突出作用。借助智能技术手段实现治理方式智能化,从社会服务主体、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价值等方面重构社会服务生态,有利于实现社会治理精准化。一是利用技术手段整合和优化社会服务主体。推进治理方式智能化,通过先进技术汇集多元主体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治理的决策科学性,促使治理主体协同、顺畅地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二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服务体系重构。推进治理方式智能化,能够有效整合各类社会组织,通过互联网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构建全覆盖的区域服务场景,为民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三是以智能化方式进行社会服务价值体系重构。推进治理方式智能化,有利于社会治理的摩擦减轻、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促进社会服务体系良性运作,并以智慧方式获取客户资源和相关技术支持,通过网络广告、特殊租赁等形式实现增值收入,将用户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
全球范围的实践也已证明,随着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建设社会治理体系、重构社会服务生态已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在智能化手段的助力下,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通过重构社会服务生态,实现了对社会运行的精确感知、对公共资源的高效配置、对社会风险的及时预警、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社会治理精准化水平显著提升。例如,意大利佛罗伦萨市运用智能化技术促进公共交通精准化治理,交通运行效率显著提升。该市市政府通过开发交互式地图,用以收集市民对公共交通建设的意见;通过在线城市交通规划系统向市民实时推送交通信息,所有公共交通工程项目在动工之前就自动发布通知;运营中的智能有轨电车安装了传感器和雷达,用于测定车辆速度、方向和与周围物体的距离,车站也安装了数据收集设备。上述措施较好地提升了交通治理的精准化水平。
治理方式智能化在形成闭环和高效反馈维度的突出作用。推动治理方式智能化,能够发挥形成闭环、高效反馈的突出优势,使社会治理精准化处于不断进步、不断迭代的过程中,从而增强社会治理精准化的有效性和生命力。社会治理精准化的有效性和生命力是其发展的关键,但保障其有效性和生命力必须重视两个要点:一是保证治理精准化是一个可以监督、检查、调整、不断优化的过程;二是保证社会治理精准化能够满足新需求,能够提供不断更新、更加贴近对象的服务。治理方式智能化的突出优势在于,能够形成有反馈的闭环,智能化平台在推进社会治理精准化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反馈到前序任何一个环节,并予以及时调整和优化。在基层社会治理精准化“微治理”中,“最后一公里”的诉求并不是预先全部已知的,通常是在“微治理”的过程中由智能化平台不断发现新问题,提供新服务。
例如,南京、苏州等市在社会治理领域融入大数据思维,利用大数据系统逐步改造传统治理手段和治理体系,许多社区利用“网格云平台”及时更新社区居民个性化需求信息,实时传输到所在街道的大数据中心,建立起基层社会治理数据库。通过对大數据的深度挖掘,形成闭环、高效反馈、多场景的社会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精准化水平。
三、以治理方式智能化促进
社会治理精准化的关键对策
对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而言,社会治理精准化至关重要;而对于社会治理精准化而言,治理方式智能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治理方式智能化促进社会治理精准化,是一项涉及多个维度、多种策略叠加的系统工程。
优化智能化数据平台,制定社会治理精准化方案。精准化治理离不开高质量的治理方案,而制定高质量治理方案需要治理数据的有效供给。依托智能化数据资源平台,以智能化数据赋能治理方案,推动治理数据与治理方案深度融合,提升治理方案的恰适性和有效性,对新时代实现治理精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智能化数据平台首先要在解决“数据孤岛”、信息封闭问题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在传统社会治理中,政府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着“数据孤岛”、信息封闭等问题,导致治理数据不能共享,严重制约着社会治理精准化。应整合各个部门的数据资源,形成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并通过智能化数据整合实现社会治理的数据共享和互通。尤其要以智能化数据平台打通社会治理“数据孤岛”,实现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合作,从多维度、多层次细分社会治理需求,把面上的需求判断变为对需求细节的感知,实现基础统计数据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全覆盖。政府部门在制定治理方案时,应通过智能化数据平台获取全面的社会治理数据支持,从而更好地了解民众需求信息,为制定相对最优的精准化治理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将社会治理大数据纳入社会治理实施方案,并积极盘活沉淀的数据,挖掘和释放数据要素的潜在价值。在制定社会治理精准化方案时,要从顶层设计着手,强化各类数据平台聚合融通能力,打破不同主体间的区隔化限制,在数据要素的多源融合、规模利用、共享流通中探寻推进社会治理精准化的新路径。在大城市社会治理中,由于大数据基数庞大、数据类型复杂,应把整个城市的数据汇聚到一个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以保障城市治理更加精准化。要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大数据,建设城市精准化治理体系,以实现城市概况可视化、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可视化、数据集成中心数据可视化。治理数字化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改变城市治理的价值和遵循的原则,而更多是增加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的治理方式,从而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提升民众工作、生活的便捷度和获得感。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要注意从整体性、全局性角度推进治理数字化转型,将系统思维进一步延伸至智能化治理过程,有效整合数字化资源、平台和场景,最终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更加精准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动人机协同深度嵌入,促进社会治理更加精准化。当今社会既被数字化深度解析,又被网络化密集互联,同时被智能化不断赋能,各种技术的多点突破、综合集成和广泛应用,对社会的影响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惯性思维和传统社会的监管框架。在这样的情况下,推动人机协同深度嵌入社会治理精准化就显得特别重要。人机协同的智能技术塑造了人机共生的新型关系。在具体的治理路径上,首先要坚持包容审慎原则,设置过程义务及对应的责任豁免规则;其次要对于高风险治理场景进行风险评估,充分保证人类监督并提升算法透明度;最后要通过伦理审查、行业自律、数字素养提升捍卫人的自主性。
社会治理领域的人机协同,是智能技术发展和社会多元治理的动态结合,它利用新兴信息通信技术集成处理社会治理,注重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间的开放互动、协同创新关系。通过智能办公系统、链接政务服务工作的公共平台、接触民众的自助服务终端等治理工具有效提升治理能力,并以人机协同为技术基点协调社会治理中人的不可替代性和智能技术的能动性,使人与机器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实现精准化治理的重要因素。政府借助人机协同实现精准化治理,不再是简单地将人力更换为自动化设施,而是通过集成服务降低沟通成本,实现业务受理和智能回复的统一化、终端化。借助人工智能智慧化应用,增加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协调性;利用高性能智能技术,挖掘和区分社会主体的显性或隐性需求,从而提升社会治理的精准化水平。按照社会治理方式智能化要求,推动人机协同多维度介入社会治理全过程,实现对治理议题的事前筛选挖掘、事中高效应对、事后经验总结。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相生相融、互为补充,在增强社会治理均衡性、可及性的基础上提升精准化水平,做到精准回应社会关切、精准满足民众需求。要依托数字基础设施的高效联通,促使社会主体由外围参与治理转向全域介入治理,从而健全社会治理领域人与人、人与数据之间的连接机制,激发社会治理的创新意识。
加强复合型人才储备,为以智能化促进社会治理精准化提供人才支撑。智能化、精准化社会治理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领域,其高水平运行需要大量复合型技术人才的支撑。复合型技术人才是智能化、精准化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社会治理要以智能化促进精准化,应提升治理主体对智能技术的理解、掌控和运用能力。培养和重用一批既熟悉治理规律又精通智能技术应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是构建智能化、精准化社会治理新模式的关键。
首先,要依托高校与科研院所,全面深化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一是加大技术型人才培养与储备力度。要将智能化人才培养纳入人才发展规划,依托专业院校和企业,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等主体的智能化治理技能培训,提高社会治理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以及对智能化基础设施的应用、维护及后续开发能力,满足社会治理精准化对于智能技术的需求。二是健全人才培养与培训体系。强化政府职能部门、高校、技术型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协同联动,并积极借鉴高科技企业的大数据技术应用经验,探索“政校合作”“政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建设数字中国的宏大视野下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的智能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结合社会治理精准化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锚定全能型、复合型社会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均衡社会治理各部门的人才供给。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人才队伍建设全过程,确保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实践本领并重。四是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互联网骨干企业、社会治理实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着力打造高水平社会治理人才实训平台。五是将第三方专业机构纳入社会治理体系,发挥其专业化技术优势和人才支撑作用,从治理机制创新、治理系统升级、治理模式转变等角度介入,使社会主流价值得到更好的弘扬。
其次,充分激活社会治理人才的创造活力。一方面,优化社会治理人才选聘机制,通过灵活有效的方式引进高端人才,组织选用一批“社情清、技术精、理念新”的专业人员投入社会治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智慧社会治理人才队伍。还要注重提升社会治理部门人才任用方式的灵活性,确保技术型、复合型人才能够顺利进入社会治理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另一方面,既要优化配置人才队伍结构,对学习能力强、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通过强化激励考核激发人才活力,不断增强人才队伍大数据开发应用能力;又要不断提升其职业素养,明确管理者职责和权力边界,保护好居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同时,完善社会治理人才引流机制,重点出台针对基层、偏远地区技术性、复合型人才的激励政策,促进社会治理各类型、各层级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