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设置有效教学情境?

2024-06-11本刊编辑部

教育家 2024年18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师

本刊编辑部

提问

情境教学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作用明显,但在实际教学中,情境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如让学生办一期榜样人物专刊、举办一场诗歌朗诵会等,这类活动任务重、要求高,虽然情境设置与教学目标较贴合,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少得到落实。如何设置有效教学情境,使其既能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又能成为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呢?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吴丽梅

把握情境教学的“四性”

正所谓“无情境不教学”,没有情境的教学,是抽象的、生硬的、灌输式的、机械的教学。情境教学强调以情境为支撑,强化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如何发挥好情境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情境教学的“四性”——

一是把握情境的“真实性”。要确保情境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保证情境是真实的。杜威曾提出,学习应该以真实情境为基础,而不是基于孤立的知识点。只有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机,引学生“入境”,从而发生有意义的学习。那么,真实的情境从何而来?教师要有智慧的眼睛和收集的意识,善于发现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适合为学习内容服务的教学素材。如在执教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法律为我们护航》一课时,教师可以“电信诈骗”为主题设置视频、案例、故事等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法律是如何护航未成年人的。

二是把握情境的“梯度性”。情境教学是当前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通常以片段式和一“境”到底式呈现。在片段式情境教学法中,教师往往在每一个教学环节设置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这种方法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一致性。而一“境”到底式的教学方法,是将一个情境分解成若干个片段,根据教学进程和学习内容需要,设置成“梯度性”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简单情境逐步“拾级而上”到复杂情境,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情境的“前因后果”,从而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完成全程参与。这种“爬梯子”的感觉,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如在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一课中,教师可以电视剧《追光的日子》为情境,围绕高三学生高远和任真的故事展开情境教学。首先通过播放男女主角初识阶段互相安慰的影视片段,让学生感悟青春萌动的表现;然后通过男女主角互相扶持追梦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异性正常交往的正面影响,并探讨如何面对青春萌动;最后呈现电视剧的结尾,组织学生开展续写结局的活动,让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进行思辨。

三是把握情境的“问题性”。问题从何而来?有效的问题不是教师随意提问、脱口而出的,问题要从情境中来,是教师基于情境内容而发起的提问,是学生面对情境内容而产生的疑问。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不应将提问局限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书本中能够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而要将情境作为提问的载体,将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作为驱动学生思维的任务。通过情境联结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方法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任务中将学习结构化,从而使素养在无形中得到培育。如在道德与法治《网络改变世界》一课中,教师可以呈现网络暴力、网絡谣言等漫画图片及大数据杀熟、App监听等新闻视频,让学生结合图片、视频情境分析网络的弊端。

四是把握情境的“社会性”。学生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性是人的特殊属性。在“双基”时代,教学更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学生往往“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也造成了社会性的缺失。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体与环境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因此,学生的学习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学生的“社会性”决定了教学情境的“社会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重视学生的“社会性”成长,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加强学习共同体建设。只有置学生于社会中,置所学应用于社会中,才能让学生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培育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社会人”。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法律保障生活》一课中,教师可设置“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撰写一份意见稿。

总之,有效的情境教学,不仅要关注情境本身,还要关注到学习的主体、学习的目标、学习的策略等。当教师把握住情境的这“四性”时,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让情境既有“情”又有“境”。

(浙江省象山县泗洲头镇初级中学 蒋健 向盼盼)

情境创设之根本在于“真”和“用”

从学习的目的、方法、策略以及路径等方面来讲,情境教学有其存在的价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在“大单元”“任务群”盛行的当下,情境创设已成为能否体现新课标理念的重要指标。但放眼当下,不少教师对“情境”存在偏颇认知,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往往流于形式。如何破解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点考虑情境的“真”和“用”。

“真”即真实,杜绝“一眼假”的情境。我们经常强调语文学习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为生活服务。比如有些教师经常会在讲课前创设类似“学校即将组织春游活动”“我们要创办《星光》诗刊”“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对他说什么”之类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设计,在第一次出现时,可能会让学生有兴奋激动的表达欲,但是“即将”“假如”多了,学生就会明白,这是假的,而假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在这样的虚假情境中,学生不可能投入情感去思考和探索。所以,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真正创设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情境。“显性”情境就是明显提出任务的情境,“隐性”情境则更多是隐藏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教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使学生用真实的经历去验证或者解决学习中的新知识、新问题。事实上,真情境无须创设,只是一种调动和放置,这要求教师能够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进行有效的整合。

“用”即使用和实用。教学情境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载体,可以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活力、有吸引力,进而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这就是情境创设的实用性体现。比如动物单元《猫》《母鸡》《白鹅》的教学,要求学生能用习得的表达情感的方法写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这并非简单地介绍动物,而是让学生学会用“明贬实褒”“欲扬先抑”等方法进行表达。对此,我们可以将任务进行分解,将不同的情境分散到每篇课文的教学中。比如《猫》一文,体现猫的古怪,作者用了“说它……的确……可是……”,我们可以创设“百变萌宠秀”星级PK的情境,让学生利用这样的句式介绍动物的多面性,比比谁能够说出自己的动物朋友的多个特点,从而为全方位立体地介绍动物做好铺垫。而《白鹅》中的“鹅老爷”这一称呼,也是明贬实褒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创设“萌宠昵称征集令”,学着课文的表达方法给自己的动物朋友取个名字,并说说取名的理由。单元授课结束后,再将所有情境表达进行整合,便形成了一篇充满生活气息的动物介绍作文。在大单元的环境下,创设各种围绕单元要素的小情境,在完成各种小任务中达成单元大目标,这样的情境创设便是实用性较好的体现。

(泰兴市襟江小学教育集团镇海分校 叶晖莲)

真实情境创设的审视——以《跳水》一课为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并指出“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这些阐述中虽没有明确界定“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但也表明了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是课标提倡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但于“语用情境”而言,何谓“真实”,为何要强调“真实”?窃以为,这是针对日常教学中那些不基于日常生活、脱离文学语境的所谓“伪情境”而言的。

例如,《跳水》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一次省级赛课上,一位教师在第二课时紧扣“智”字的演变进行课前热身,而后创设了“忆情节,现险情”“辨思维,脱险境”“类比阅读,探思维”和“探表达,写故事”四个活动,努力让学生了解、感知“逆向思维”。然而,这个文本故事的特殊性在于其“特定情境”——生死攸关、千钧一发、刻不容缓。在紧急的情境中如何迅速解决问题?急,就容不得慢慢分析;急,就容不得站着说话不腰痛。要么大脑一片空白,呆若木鸡;要么手足无措,举止失当;要么临危不乱,急中生智。显然,船长是最后一种。如何做到急中生智?只有体会到了这种“急”,才能体会船长的“智”,真正明白船长的思维之妙。所以,在学生没有对生死攸关且千钧一发的危急有充分的体验和认知时,教师开课问“假如你是船长,你会怎么做?”的问题很容易成为伪情境,很难让学生感同身受、引发共情。

如何更好地将学生带入情境呢?教师可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观看高空走钢索的视频,或运动员练习平衡木屡屡失败的视频;课中在教室里搁放二三米长的平衡木,或者在教室的地板上画一条直线代替平衡木,让一个学生站在平衡木或直线上扮演故事中的“孩子”,其他学生则扮演船长,尽可用自己的办法来救“孩子”,在此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发现,还没等他们说完或做完,“孩子”就掉下来了。如果课前让学生和家长在家里或小区体验一下平衡木,学生对特定的危急情境可能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有了这种体会和理解,教师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孩子”不管进退都会摔下来,只是早一秒晚一秒的事。

当然,我们也可以借助文本语言营造语境,让学生体察万分危急的情状。比如“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语句中的“只要……就……”“即使……也……”“发起抖来”“看见……就……”“心惊胆战”“摇摇晃晃”等语言特点所营造出的“危”与“急”;再抓住“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这种几个字一句甚至一个字一句的表达方式所营造出的急促、刻不容缓的语境,就能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船长那种焦急而不惊慌失措的镇定,从而对船长在一瞥间就生出的救人策略有更深切的感受,对语言文字的表达之妙有更透彻的理解,也能更好地实现本单元“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语文要素——学生领悟到摆在孩子和船长面前的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孩子摔到甲板上,要么孩子跳入水中,前者必死,后者未必死。船长之所以能迅速抉择,实际上他有“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思维金钥匙。最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认识到,让孩子跳水,不仅是因为船上有一帮熟悉水性的水手,可以迅速入海施救,孩子自己可能也熟悉水性。这些因素的叠加,才促使船长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个思维法宝可以迁移运用到未来的生活情境中并解决问题,这就是核心素养。

(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 何小波)

以“情”动人,让“境”生根

学习情境的构建立足于学生的“学”,使课堂教学由重知识转为重能力,但当下课堂中“为了情境而情境”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了避免陷入“假情境”的怪圈,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检验学习情境的质量——

结合学情,唤醒经验,考虑探究契机的合理性。我们常常讲的“真实情境”不一定是事件的真实,而一定是感受的真实、撬动学生学习欲望的真实。比如现在课堂上常用的“微电影拍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撰写”,这些情境的构建看似真实可行,其实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距甚远,他们并没有在撰写拍摄脚本后真的进行拍摄,也没有进行所谓的颁奖,这样的情境纯粹是教师为了教学而创设,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创设的情境应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如在一次以“新闻撰写”为主题的公开课中,笔者将情境直接创设为“今天的班报需要一则以班级公开课为题材的消息”,在这个情境下,学生现场采访同学、上课教师、听课教师,而后撰写新闻稿,在完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新闻的鲜活性,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听课的教师也深受启发。

以文生情,深入文本,实现文本浸润的功能。创建情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学习发生的场域,而教材文本是我们课堂学习的主要对象,在当下的很多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自由行走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又唱又演,又画又写,看似热闹万分,可却彻底地丢开了文本,这样的本末倒置会让学生在浅表的获得中浮光掠影,以为自己收获满满实则一无所获。因此,在創设情境时教师要考虑的是学习是否真实发生,情境能否帮助学生实现文本浸润或者学习内容的深入。在教学《背影》一课时,笔者将父子的情感关系作为主线,将父亲的信件作为情境的创设点,设置情境任务为让学生为父亲写一封回信,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读内容、读情感、写回信,而任务与文本结合也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能力水平,因此,这个情境创设是有效的。

关注世情,链接生活,考虑情境的实用价值。我们学习各学科都具有一定的工具目的,而设置情境就是让学生提升知识运用能力。然而,不少教师创设的一些情境并没有实现学科的某些工具性。比如教学《劝学》时,有教师构建的情境为:让学生以记者的身份采访荀子,请他分享自己在议论方法使用上的心得。这样的情境创设罔顾文学作品创作的普遍规律,学生只要背诵结论就可以完成,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无益。其实《劝学》主题和当下“丧文化”针锋相对,虽是传统文化却极具现代价值,教师可以课前搜集学生遇到的学习观方面的困惑,请学生运用《劝学》中的观点为同伴解惑,这样既能理解议论的观点,也让学生在不自觉中运用了议论方法,将学科内容付诸实践,解决了学习生活中的“真问题”。

“新课标”要求下,情境价值日益凸显,也日益泛用,如何用得好,创得新,值得每一个一线教师深入思考。

(武汉市卓刀泉中学 王希)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教师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最美教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